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鹧鸪天 · 送廓之秋试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鹧鸪天 · 送廓之秋试》 来自:《鹧鸪天》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白苧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翻译
释义/赏析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等。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 “送廓之秋试”:广信书院本作“送范先之秋试”,玆从四卷本乙集。 廓之:即稼轩门人范开,为范祖禹后裔。淳熙九年从学稼轩,十五年编刊《稼轩词》甲集,并为之序。其他事历不详。广信书院本“廓之”均作“先之”,盖避宋宁宗赵扩名讳而改者。 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是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借代性叫法,考试时间在农历秋季八月,即乡试,也叫秋闱;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考中者称举人。在乡试的次年春天,乡试的得中者在京城的礼部贡院参加会试。 白苧(zhù)新袍:白苧是用白色苧麻织成的布。北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梅圣俞在礼部贡院考校时和欧公《春雪诗》云:‘有梦皆蝴蝶,逢袍只苧麻。’”宋代举子均著苧麻袍。 嫩凉:微凉、初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句:典出欧阳修诗:“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原意指行军时禁止士兵喧哗让他们含着竹片,这里指考场一片寂静只听见笔与纸摩擦的沙沙响声。 “禹门已准桃花浪”句:典出东汉·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桃花浪起,江海鱼集龙门下,跃而上之,跃过者化龙,否则点额暴腮。”禹门,即龙门,相传龙门为大禹所凿。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也以“桃花浪”比喻春闱(即会试)。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赵伯升茶肆遇仁宗》:“来年三月桃花浪,夺取罗袍转故乡。”清·李渔《慎鸾交·悲控》:“亏你做中流砥柱桃花浪,不似那跳龙门的个个颠狂。” “月殿先收桂子香”句:比喻登科做官。宋制,各州郡漕试解试均于八月举行,正桂子飘香时。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世以登科为折桂。” 鹏北海:典出《庄子·卷一·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注:“北冥,一作‘北溟’,北海也(泛指北方的大海)。” 凤朝(cháo)阳:典出《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兮,于彼高冈;梧桐生兮,于彼朝阳。”朝阳,指山的东面。 书剑:书和剑。唐·温庭筠《过陈琳墓》诗:“莫过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青云去:一作“青云上”。《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范睢传〉》:“贾(须贾)不意君能自致於青云之上。”后以“青云直上”比喻人仕途顺遂,升迁很快,亦即官运亨通,迅速升到高位。 举子:科举考试的应试人。
繁体原文
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迴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翻译
释义/赏析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等。雙調五十五字,前後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上闋第三四句、下闋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對仗。 「送廓之秋試」:廣信書院本作「送范先之秋試」,玆從四卷本乙集。 廓之:即稼軒門人范開,爲范祖禹後裔。淳熙九年從學稼軒,十五年編刊《稼軒詞》甲集,幷爲之序。其他事歷不詳。廣信書院本「廓之」均作「先之」,蓋避宋寧宗 趙擴名諱而改者。 秋試:科舉時代秋季舉行的考試,是對科舉制度中鄕試的借代性叫法,考試時間在農曆秋季八月,即鄕試,也叫秋闈;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考中者稱舉人。在鄕試的次年春天,鄕試的得中者在京城的禮部貢院參加會試。 白苧(zhù)新袍:白苧是用白色苧麻織成的布。北宋·王直方《王直方詩話》:「梅聖俞在禮部貢院考校時和歐公《春雪詩》云:『有夢皆蝴蝶,逢袍只苧麻。』」宋代舉子均著苧麻袍。白苧,四卷本作「白紵」。新袍,廣信書院本作「千袍」,玆從四卷本。 嫩涼:微涼、初涼。 「春蠶食葉響迴廊」句:典出歐陽修詩:「無譁戰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原意指行軍時禁止士兵喧譁讓他們含着竹片,這裏指考場一片寂靜衹聽見筆與紙摩擦的沙沙響聲。 「禹門已準桃花浪」句:,龍門即禹治洪水時所鑿。《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桃花浪起,江海魚集龍門下,躍而上之,躍過者化龍,否則點額暴腮。」古時以「魚躍龍門」喻指考試得中,也以「桃花浪」比喻春闈(即會試)。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十一卷·趙伯升茶肆遇仁宗》:「來年三月桃花浪,奪取羅袍轉故鄕。」清·李漁《慎鸞交·悲控》:「虧你做中流砥柱桃花浪,不似那跳龍門的個個顛狂。」 「月殿先收桂子香」句:比喻登科做官。宋制,各州郡漕試解試均於八月舉行,正桂子飄香時。北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世以登科爲折桂。」 鵬北海:典出《莊子·卷一·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注:「北冥,一作『北溟』,北海也(泛指北方的大海)。」 鳳朝(cháo)陽:典出《詩經·大雅·卷阿》:「鳳凰鳴兮,於彼高岡;梧桐生兮,于彼朝陽。」朝陽,指山的東面。 又攜書劍:書和劍。唐·溫庭筠《過陳琳墓》詩:「莫過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青雲去:四卷本作「青雲上」。《史記·卷七十九·〈范睢蔡澤列傳·范睢傳〉》:「(須)賈不意君能自致於青雲之上。」後以「青雲直上」比喻人仕途順遂,升遷很快,亦即官運亨通,迅速升到高位。 舉子:科舉考試的應試人。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