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玉楼春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玉楼春》 来自:《作品》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往年巃嵸堂前路,路上人夸通判雨。去年拄杖过瓢泉,县吏垂头民叹语。 学窥圣处文章古,清到穷时风味苦。尊前老泪不成行,明日送君天上去。

翻译
释义/赏析
“席上为黄倅(cuì)赋。巃嵷(lóng zōng),雨岩堂名。通判雨,当时民谣。吏垂头,亦渠摄郡时事。”:四卷本乙集作“席上为黄倅赋”。“巃嵷,雨岩堂名”云云一段注语,王诏校刊本及《六十家词》本全删去,四印斋本移置词后。 黄倅:未详。倅,副职。 通判:官名,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宋初削藩镇权,始于诸州府设置,命朝臣通判州军事,与知州共治政事,即共同处理政务之意。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但握有连署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的实权,号称“监州”。 渠摄:大多牵涉。 “往年巃嵷堂前路,路上人夸通判雨。”句:以路人的称赞言黄倅之政绩。 瓢泉:《铅(yán)山县志》:“瓢泉在县东二十五里,辛弃疾得而名之。其一规圆如臼,其一直规如瓢。周围皆石径,广四尺许,水从半山喷下,流入臼中,而后入瓢,其水澄渟(tíng)可鉴。”按:据《铅(yán)山志》,期思渡亦在县东二十五里,则瓢泉者当即稼轩访泉于期思村所得之周氏泉也。宋·韩淲《瓢泉》诗:“凿石为瓢意若何,泉声流出又风波。我来石上弄泉水,祇道稀颜情味多。” “去年拄杖过瓢泉,县吏垂头民叹语。”句:言县吏生民为黄倅去职而惋惜。叹语,四卷本作“笑语”。 “学窥圣处文章古,清到穷时风味苦。”句:言黄倅学识渊博,品格高尚。风味,风格。 “尊前老泪不成行,明日送君天上去。”句:表达诗人送黄倅赴调惜别之情。尊前,席上;老泪不成行,年迈人泪倾如雨;天上,指朝廷。
繁体原文
往年巃嵸堂前路,路上人誇通判雨。去年拄杖過瓢泉,縣吏垂頭民歎語。 學窺聖處文章古,清到窮時風味苦。尊前老淚不成行,明日送君天上去。
翻译
释义/赏析
「席上爲黃倅(cuì)賦。巃嵸(lóng zōng),雨巖堂名。通判雨,当时民谣。吏垂头,亦渠摄郡时事。」:四卷本乙集作「席上爲黃倅賦」。「巃嵸,雨巖堂名」云云一段注語,王詔校刊本及《六十家詞》本全刪去,四印齋本移置詞後。 黃倅:未詳。倅,副職。 通判:官名,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稱。宋初削藩鎮權,始於諸州府設置,命朝臣通判州軍事,與知州共治政事,即共同處理政務之意。地位略次於州府長官,但握有連署州府公事和監察官吏的實權,號稱「監州」。 渠攝:大多牽涉。 「往年巃嵸堂前路,路上人夸通判雨。」句:以路人的稱贊言黃倅之政績。 瓢泉:《鉛(yán)山縣志》:「瓢泉在縣東二十五里,辛棄疾得而名之。其一規圓如臼,其一直規如瓢。周圍皆石徑,廣四尺許,水從半山噴下,流入臼中,而後入瓢,其水澄渟(tíng)可鑑。」按:據《鉛(yán)山志》,期思渡亦在縣東二十五里,則瓢泉者當即稼軒訪泉於期思村所得之周氏泉也。宋·韓淲《瓢泉》詩:「鑿石爲瓢意若何,泉聲流出又風波。我來石上弄泉水,祇道稀顔情味多。」 「去年拄杖過瓢泉,縣吏垂頭民嘆語。」句:言縣吏生民爲黃倅去職而惋惜。歎語,四卷本作「笑語」。 「學窺聖處文章古,清到窮時風味苦。」句:言黃倅學識淵博,品格高尙。風味,風格。 「尊前老淚不成行,明日送君天上去。」句:表達詩人送黃倅赴調惜別之情。尊前,席上;老淚不成行,年邁人淚傾如雨;天上,指朝廷。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