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婆罗门引 · 用韵答赵晋臣敷文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婆罗门引 · 用韵答赵晋臣敷文》 来自:《婆罗门引》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不堪鶗鴂,早教百草放春归。江头愁杀吾累。却觉君侯雅句,千载共心期。便留春甚乐,乐了须悲。 琼而素而。被花恼、只莺知。正要千钟角酒,五字裁诗。江东日暮,道绣斧、人去未多时。还又要、玉殿论思。

翻译
释义/赏析
婆罗门引:词牌名,又名《婆罗门》、《望月婆罗门》、《望月婆罗门引》、《菊潭秋》。《梅苑》词名《婆罗门》,段克己词名《望月婆罗门引》。按唐《教坊记》有《婆罗门》小曲,《宋史·乐志》有婆罗门舞队。《乐苑》曰:「《婆罗门》,商调曲也。开元中,西凉节度杨敬述进。」《理道要诀》云:「天宝十三载,改《婆罗门》为《霓裳羽衣》,属黄钟宫。」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印度总述·释名〉》:「印度种姓,族类群分,而婆罗门特为清贵,从其雅称,传以成俗,无云经界之别,总称婆罗门国焉。」此为印度佛曲,经中亚传入中国。唐人郑嵋《津阳门诗》注云:「叶法善引明皇入月宫,闻乐归,笛写其事,会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其《婆罗门曲》,声调吻合,遂以月中所闻为散序,敬述所进为其腔,制《霓裳羽衣》。」敦煌曲子词存《望月婆罗门》四首为咏月之作,平韵,单调,为五五七七五七句式,如其四:「望月在边州。江东海北头。自从亲向月中游。随佛逍遥登上界,端坐万花楼。千秋似万秋。」此为《婆罗门》之始词。《婆罗门》当是宋人依旧曲新制,与敦煌曲子词迥异。宋人此调始词为曹组作,题亦名《望月》。蔡伸词与曹组词格律相同,题为《再游仙潭薛氏园亭》,乃感旧之作。此为宋人通用之正体。此调用于言情、节序、咏物均可。辛稼轩五首用以赠答友人,风格豪放,寓于言志。此调前后阕句式相异,全词有四、五、六、七、八句式,且其中有上一下四之五字句、折腰之六字句、上三下四之七字句、上三下五之八字句,故句法复杂,虽用平声韵而顿挫之处颇多,但音韵甚为谐美。双调七十六字,前后阕各七句。正体,前阕四平韵,后阕五平韵;变体一,前后阕各四平韵。与正体惟换头句不押韵异;变体二,前阕四平韵,后阕五平韵。与正体惟换头句不押韵,第五句又多押一韵异;变体三,前阕四平韵,后阕五平韵。与正体,惟前阕第三句添一字作七字句,后阕第六句减一字作七字句异。 「用韵答傅先之,时傅宰龙泉归」:四卷本丁集作「用韵答先之,时傅宰龙泉归」。 赵晋臣:《上饶县志·寓贤传》:「赵不迂,字晋臣,尝创书楼于上饶,吟咏自适。」《铅(Yán)山县志·卷十二·选举志》:「赵不迂,士礽(Réng)四子,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中奉大夫,直敷文阁学士。」南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六·滕王阁火》:「南昌章江门外,正临川流,有小刹四五联处其下,水陆院最富。一僧跨江建水阁三数重,邦人士女,游遨无虚时,实为奸淫翔集之便。庆元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夜,细民家失火,延识其处,俄顷,烟火不可向迩,一院片瓦不存。滕王阁外庑遂罹郁攸之害。赵不迂晋臣以漕使兼府事,出次城头,遥望西山,焚香祷于旌阳真君。西风方炽,忽焉反东,火随以息。常年八月十五日,所至以真君生朝,自旦日即率诣玉隆宫,四远毕集,未尝不东风,盖欲使献送者舟船利达。凡半月,岁岁如是。灵仙威神,如在其上,其为人作敬,宜矣。大孙赴试漕台,正见其事。」曹学佺《大明一统名胜志·江西南昌府》:「乐园即宋漕司花园,绍兴中转运判官赵奇符创(chuàng),……至庆元五年,秘阁赵不迂榜以今名。」 「不堪鶗鴂,早教百草放春归」句: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注:「鶗鴂一名子规,一名杜鹃,常以立夏鸣,鸣则众芳皆歇。」《广韵》:「鶗鴂春分鸣众芳生,秋分鸣则众芳歇。」 吾累(léi):西汉·扬雄《反离骚》:「钦吊楚之湘累。」注:「诸不以罪死曰累。屈原赴湘死,故曰『湘累』。」 琼而素而:《诗经·齐风·著》:「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被花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诗:「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千钟角酒:春秋·孔鲋(Fù)《孔丛子·儒服》:「平原君与子高饮,强子高酒,曰;『昔有遗谚,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十榼。古之圣贤无不能饮也,吾子何辞焉?』子高曰:『以穿所闻,贤圣以道德兼人,未闻以饮食也。』平原君曰:『即如先生所言,则此言何生?』子高曰:『生于嗜酒者,盖其劝厉奖戏之辞,非实然也。』平原君欣然曰:『吾不戏子,无所闻此雅言也。』」 「江东日暮」句: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绣斧:西汉武帝时设绣衣直指官,衣绣衣(以示尊贵),持斧,分部讨奸治狱(派往各地审理重大案件)。宋代各路之提点刑狱及转运、常平通称监司,提刑即汉代绣衣持斧使者。南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二·志文不可冗》:「东坡为张文定公作《墓志铭》,有答其子厚之一书云:『志文路中已作得大半,到此百冗未绝笔,计得十日半月乃成。然书大事略小节,已有六千馀字,若纤悉尽书,万字不了,古无此例也。知之知之。』盖当时恕之意但欲务多耳。又一帖云:『志文谒告数日方写得了,谨遣持纳。衰病眼眩,辞翰皆不佳,不知可用否?』今志文正本凡七千一百字,铭诗百六十字云。予乡士作一列大夫小郡守行状九千言,衙州士人诣阙上书二万言,使读之者岂不厌倦,作文者宜戒之。坡帖藏梁氏竹斋,赵晋臣镌石于湖南宪司楚观。」宋·陈文蔚《克斋集·卷十四·送赵晋臣持闽宪诗》:「政须绣斧肃风采,坐使一方公道开。秋霜凛烈懲其姦,扑灭不复然死灰。阳和宽大布德意,抚摩穷困如婴孩。湘江之水碧悠悠,使君昔日曾徘徊。于今八州复延颈,洗冤泽物须公来。」是则赵晋臣曾任湖南、福建提刑。《福建通志》载赵晋臣《鼓山》诗一首,据诗后跋语,知其任闽宪在庆元三年。 玉殿论思:宋·苏轼《次韵蒋颖叔》诗:「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
繁体原文
不堪鶗鴂,早教百草放春歸。江頭愁殺吾累。卻覺君侯雅句,千載共心期。便留春甚樂,樂了須悲。 瓊而素而。被花惱、只鶯知。正要千鍾角酒,五字裁詩。江東日暮,道繡斧、人去未多時。還又要、玉殿論思。
翻译
释义/赏析
婆羅門引:詞牌名,又名《婆羅門》、《望月婆羅門》、《望月婆羅門引》、《菊潭秋》。《梅苑》詞名《婆羅門》,段克己詞名《望月婆羅門引》。按唐《教坊記》有《婆羅門》小曲,《宋史·樂志》有婆羅門舞隊。《樂苑》曰:「《婆羅門》,商調曲也。開元中,西凉節度楊敬述進。」《理道要訣》云:「天寶十三載,改《婆羅門》爲《霓裳羽衣》,屬黃鐘宮。」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印度總述·釋名〉》:「印度種姓,族類群分,而婆羅門特爲淸貴,從其雅稱,傳以成俗,無云經界之別,總稱婆羅門國焉。」此爲印度佛曲,經中亞傳入中國。唐人鄭嵋《津陽門詩》注云:「葉法善引明皇入月宮,聞樂歸,笛寫其事,會西凉都督楊敬述進其《婆羅門曲》,聲調吻合,遂以月中所聞爲散序,敬述所進爲其腔,製《霓裳羽衣》。」敦煌曲子詞存《望月婆羅門》四首爲詠月之作,平韻,單調,爲五五七七五七句式,如其四:「望月在邊州。江東海北頭。自從親嚮月中遊。隨佛逍遙登上界,端坐萬花樓。千秋似萬秋。」此爲《婆羅門》之始詞。《婆羅門》當是宋人依舊曲新制,與敦煌曲子詞迥異。宋人此調始詞爲曹組作,題亦名《望月》。蔡伸詞與曹組詞格律相同,題爲《再遊僊潭薛氏園亭》,乃感舊之作。此爲宋人通用之正體。此調用於言情、節序、詠物均可。辛稼軒五首用以贈答友人,風格豪放,寓於言志。此調前後闋句式相異,全詞有四、五、六、七、八句式,且其中有上一下四之五字句、折腰之六字句、上三下四之七字句、上三下五之八字句,故句法複雜,雖用平聲韻而頓挫之處頗多,但音韻甚爲諧美。雙調七十六字,前後闋各七句。正體,前闋四平韻,後闋五平韻;變體一,前後闋各四平韻。與正體惟換頭句不押韻異;變體二,前闋四平韻,後闋五平韻。與正體惟換頭句不押韻,第五句又多押一韻異;變體三,前闋四平韻,後闋五平韻。與正體,惟前闋第三句添一字作七字句,後闋第六句減一字作七字句異。 「用韻答傅先之,時傅宰龍泉歸」:四卷本丁集作「用韻答先之,時傅宰龍泉歸」。 趙晉臣:《上饒縣志·寓賢傳》:「趙不迂,字晉臣,嘗創書樓於上饒,吟詠自適。」《鉛(Yán)山縣志·卷十二·選舉志》:「趙不迂,士礽(Réng)四子,紹興二十四年進士,中奉大夫,直敷文閣學士。」南宋·洪邁《夷堅三志·壬六·滕王閣火》:「南昌章江門外,正臨川流,有小刹四五聯處其下,水陸院最富。一僧跨江建水閣三數重,邦人士女,遊遨無虛時,實爲姦淫翔集之便。慶元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夜,細民家失火,延識其處,俄頃,煙火不可向邇,一院片瓦不存。滕王閣外廡遂罹鬱攸之害。趙不迂晉臣以漕使兼府事,出次城頭,遥望西山,焚香禱於旌陽眞君。西風方熾,忽焉反東,火隨以息。常年八月十五日,所至以眞君生朝,自旦日卽率詣玉隆宮,四遠畢集,未嘗不東風,蓋欲使獻送者舟船利達。凡半月,歳歳如是。靈仙威神,如在其上,其爲人作敬,宜矣。大孫赴試漕臺,正見其事。」曹學佺《大明一統名勝志·江西南昌府》:「樂園卽宋漕司花園,紹興中轉運判官趙奇符剏(chuàng),……至慶元五年,祕閣趙不迂榜以今名。」 「不堪鶗鴂,早教百草放春歸」句:戰國楚·屈原《楚辭·離騷》:「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爲之不芳。」《漢書·卷八十七上·揚雄傳》注:「鶗鴂一名子規,一名杜鵑,常以立夏鳴,鳴則眾芳皆歇。」《廣韻》:「鶗鴂春分鳴眾芳生,秋分鳴則眾芳歇。」 吾纍(léi):西漢·揚雄《反離騷》:「欽弔楚之湘纍。」注:「諸不以罪死曰纍。屈原赴湘死,故曰『湘纍』。」 瓊而素而:《詩經·齊風·著》:「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 被花惱: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絶句·其一》詩:「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 千鍾角酒:春秋·孔鮒(Fù)《孔叢子·儒服》:「平原君與子髙飲,強子髙酒,曰;『昔有遺諺,堯舜千鍾,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飲十榼。古之聖賢無不能飲也,吾子何辭焉?』子髙曰:『以穿所聞,賢聖以道德兼人,未聞以飲食也。』平原君曰:『卽如先生所言,則此言何生?』子髙曰:『生於嗜酒者,蓋其勸厲獎戲之辭,非實然也。』平原君欣然曰:『吾不戲子,無所聞此雅言也。』」 「江東日暮」句: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繡斧:西漢武帝時設繡衣直指官,衣繡衣(以示尊貴),持斧,分部討姦治獄(派往各地審理重大案件)。宋代各路之提點刑獄及轉運、常平通稱監司,提刑卽漢代繡衣持斧使者。南宋·洪邁《容齋四筆·卷二·誌文不可冗》:「東坡爲張文定公作《墓誌銘》,有答其子厚之一書云:『誌文路中已作得大半,到此百冗未絶筆,計得十日半月乃成。然書大事略小節,已有六千餘字,若纖悉盡書,萬字不了,古無此例也。知之知之。』蓋當時恕之意但欲務多耳。又一帖云:『誌文謁告數日方寫得了,謹遣持納。衰病眼眩,辭翰皆不佳,不知可用否?』今誌文正本凡七千一百字,銘詩百六十字云。予鄕士作一列大夫小郡守行狀九千言,衙州士人詣闕上書二萬言,使讀之者豈不厭倦,作文者宜戒之。坡帖藏梁氏竹齋,趙晉臣鐫石於湖南憲司楚觀。」宋·陳文蔚《克齋集·卷十四·送趙晉臣持閩憲詩》:「政須繡斧肅風采,坐使一方公道開。秋霜凜烈懲其姦,撲滅不復然死灰。陽和寬大布德意,撫摩窮困如嬰孩。湘江之水碧悠悠,使君昔日曾徘徊。於今八州復延頸,洗寃澤物須公來。」是則趙晉臣曾任湖南、福建提刑。《福建通志》載趙晉臣《鼓山》詩一首,據詩後跋語,知其任閩憲在慶元三年。 玉殿論思:宋·蘇軾《次韻蔣穎叔》詩:「豈敢便爲鷄黍約,玉堂金殿要論思?」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