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水龙吟 · 用瓢泉韵戏陈仁和,兼简诸葛元亮,且督和词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水龙吟 · 用瓢泉韵戏陈仁和,兼简诸葛元亮,且督和词》 来自:《作品》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被公惊倒瓢泉,倒流三峡词源泻。长安纸贵,流传一字,千金争舍。割肉怀归,先生自笑,又何廉也。但衔杯莫问:“人间岂有,如孺子、长贫者。” 谁识稼轩心事,似风乎、舞雩之下。回头落日,苍茫万里,尘埃野马。更想隆中,卧龙千尺,高吟才罢。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钟哑。”

翻译
释义/赏析
瓢泉:《铅山县志》:「瓢泉在县东二十五里,辛弃疾得而名之。其一规圆如臼,其一直规如瓢。周围皆石径,广四尺许,水从半山喷下,流入臼中,而后入瓢,其水澄渟(tíng)可鉴。」按:据《铅山志》,期思渡亦在县东二十五里,则瓢泉者当即稼轩访泉于期思村所得之周氏泉也。宋·韩淲《瓢泉》诗:「凿石为瓢意若何,泉声流出又风波。我来石上弄泉水,祇道稀颜情味多。」 陈仁和:稼轩之《永遇乐·送陈仁和自便东归》,四卷本乙集题作「送陈光宗知县」,是陈氏必曾作县令于仁和,而光宗则其字也。南宋·陈傅良、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九·人物类四·科名》载:「陈德明,字光宗,宁德人。」为隆兴元年木待问榜进士及第。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六》载袁说友《吴下同年会》诗小序云:「说友缪司(宪)畿(甸),适遇提举郎中(詹)元善年兄持节仓事,相与思念同年之在吴门者凡数人,……乃以绍熙改元之五日会于姑苏台,……说友遂赋唐律一章稍纪其事,抑以为异日佳话云。同集:成仲邻,……赵景安,……期不至者:章仲济,……陈光宗。」其下备载诸同年和诗。陈光宗和章之署名为「三山 陈德明」。查詹元善即詹体仁,《宋史》本传谓系建宁 浦城人,登隆兴元年进士第。从知与光宗为同年。赵景安即撰《云麓漫钞》之赵彦卫,盖与陈均寓居于吴中者,故稼轩和陈之《江神子》中有「吴霜」及「姑苏台」等句。《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六十三》载一事云:「淳熙十三年冬十月,仁和知县陈德明坐赃污不法,免真决,刺面配信州。其元举主叶翥、齐庆胄、郭棣各贬秩三等。」据知光宗即必陈德明之字。《咸淳临安志》所载南宋一代仁和县令极详备,惟均不载其到任及去职之年月。陈德明名列陈巩之后,而陈巩则在《名宦传》中载有简历云:「陈巩,简斋之孙,淳熙十一年为仁和令,以能称。……」另据周必大《省斋文稿·卷十八·跋陈去非帖》有云:「陈公之子本之藏手泽甚富,……本之之子仁和宰□复示此轴。」下署「淳熙丙年二月十三日」。颇似其时陈巩尚在仁和任上者。若然,则二陈之交代最早应为淳熙十三年春夏间。而是年十月陈德明即失官谪居信州,则其任仁和县令最多不过半年。陈氏和袁说友诗云:「旧交牢落寸心违,门掩苍苔省见稀。幸遇星郎分刺举,忝联桂籍得归依。公方阔步鸣先路,我独冥行怨落晖。遥想登台高会处,应怜乌鹊正南飞。」盖自信上归吴中后即家居终其身矣。 诸葛元亮:事历未详。 倒流三峡词源泻: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埽千人军。」 长安纸贵:《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左思传〉》:「左思,字太冲,齐国 临淄人也。……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遂构思十年,门庭籓溷(hùn)篱笆和厕所,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安定 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割肉怀归,先生自笑,又何廉也。」:《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伏日,诏赐从官肉。大官丞日晏下来,朔独拔剑割肉,谓其同官曰:『伏日当蚤归,请受赐。』即怀肉去。大官奏之,朔入,上曰:『昨赐肉,不待诏,以剑割肉而去之,何也?』朔免冠谢。上曰:『先生起,自责也!』朔再拜曰:『朔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壹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上笑曰:『使先生自责,乃反自誉!』复赐酒一石,肉百斤,归遗细君。」又何廉也:四卷本丁集此句下注文「渠坐事失官」,广信书院本无。 「人间岂有,如孺子、长贫者。」:陈平字孺子。《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久之,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张负)谓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张仲曰:『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奈何予女乎?』负曰:『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卒与女。」 风乎、舞雩:《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尘埃野马:空中游气浮动,远望状似奔马,故名。语出《庄子·卷一·〈内篇·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是物之以息相吹也。」注「此言青春之时,阳气发动,遥望薮泽之中,犹如奔马,故谓之『野马』也。扬土曰『尘』,尘之细者曰『埃』。」 「更想隆中,卧龙千尺,高吟才罢。」:后汉末,诸葛亮于隆中山畔结草庐,隐居其中。好为《梁父吟》,时人称为卧龙。《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与问:意即「为问」。 「雷鸣瓦釜,甚黄钟哑。」句:《楚辞·卜居》:「世溷(hùn)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繁体原文
被公驚倒瓢泉,倒流三峽詞源瀉。長安紙貴,流傳一字,千金爭舍。割肉懷歸,先生自笑,又何廉也。但銜杯莫問:「人間豈有,如孺子、長貧者。」 誰識稼軒心事,似風乎、舞雩之下。回頭落日,蒼茫萬里,塵埃野馬。更想隆中,臥龍千尺,高吟纔罷。倩何人與問:「雷鳴瓦釜,甚黃鐘啞。」
翻译
释义/赏析
瓢泉:《鉛山縣志》:「瓢泉在縣東二十五里,辛棄疾得而名之。其一規圓如臼,其一直規如瓢。周圍皆石徑,廣四尺許,水從半山噴下,流入臼中,而後入瓢,其水澄渟(tíng)可鑑。」按:據《鉛山志》,期思渡亦在縣東二十五里,則瓢泉者當即稼軒訪泉於期思村所得之周氏泉也。宋·韓淲《瓢泉》詩:「鑿石爲瓢意若何,泉聲流出又風波。我來石上弄泉水,祇道稀顔情味多。」 陳仁和:稼軒之《永遇樂·送陳仁和自便東歸》,四卷本乙集題作「送陳光宗知縣」,是陳氏必曾作縣令於仁和,而光宗則其字也。南宋·陳傅良、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九·人物類四·科名》載:「陳德明,字光宗,寧德人。」爲隆興元年木待問榜進士及第。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一一六》載袁説友《吳下同年會》詩小序云:「説友繆司(憲)畿(甸),適遇提舉郎中(詹)元善年兄持節倉事,相與思念同年之在吳門者凡數人,……迺以紹熙改元之五日會於姑蘇臺,……説友遂賦唐律一章稍紀其事,抑以爲異日佳話云。同集:成仲鄰,……趙景安,……期不至者:章仲濟,……陳光宗。」其下備載諸同年和詩。陳光宗和章之署名爲「三山 陳德明」。查詹元善即詹體仁,《宋史》本傳謂係建寧 浦城人,登隆興元年進士第。從知與光宗爲同年。趙景安即撰《雲麓漫鈔》之趙彥衛,蓋與陳均寓居於吳中者,故稼軒和陳之《江神子》中有「吳霜」及「姑蘇臺」等句。《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卷六十三》載一事云:「淳熙十三年冬十月,仁和知縣陳德明坐贜污不法,免眞決,刺面配信州。其元舉主葉翥、齊慶胄、郭棣各貶秩三等。」據知光宗即必陳德明之字。《咸淳臨安志》所載南宋一代仁和縣令極詳備,惟均不載其到任及去職之年月。陳德明名列陳鞏之後,而陳鞏則在《名宦傳》中載有簡歷云:「陳鞏,簡齋之孫,淳熙十一年爲仁和令,以能稱。……」另據周必大《省齋文稿·卷十八·跋陳去非帖》有云:「陳公之子本之藏手澤甚富,……本之之子仁和宰□復示此軸。」下署「淳熙丙年二月十三日」。頗似其時陳鞏尙在仁和任上者。若然,則二陳之交代最早應爲淳熙十三年春夏間。而是年十月陳德明即失官謫居信州,則其任仁和縣令最多不過半年。陳氏和袁説友詩云:「舊交牢落寸心違,門掩蒼苔省見稀。幸遇星郎分刺舉,忝聯桂籍得歸依。公方闊步鳴先路,我獨冥行怨落暉。遙想登臺高會處,應憐烏鵲正南飛。」蓋自信上歸吳中後即家居終其身矣。 諸葛元亮:事歷未詳。 倒流三峽詞源瀉:唐·杜甫《醉歌行》:「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埽千人軍。」 長安紙貴:《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左思傳〉》:「左思,字太沖,齊國 臨淄人也。……造《齊都賦》,一年乃成。復欲賦三都,……遂構思十年,門庭籓溷(hùn)籬笆和廁所,皆著筆紙,遇得一句,即便疏之。……及賦成,時人未之重。……安定 皇甫謐有高譽,思造而示之。謐稱善,爲其賦序。張載爲注《魏都》,劉逵注《吳》《蜀》而序之,……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爲之紙貴。」 「割肉懷歸,先生自笑,又何廉也。」:《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伏日,詔賜從官肉。大官丞日晏下來,朔獨拔劍割肉,謂其同官曰:『伏日當蚤歸,請受賜。』即懷肉去。大官奏之,朔入,上曰:『昨賜肉,不待詔,以劍割肉而去之,何也?』朔免冠謝。上曰:『先生起,自責也!』朔再拜曰:『朔來!朔來!受賜不待詔,何無禮也!拔劍割肉,壹何壯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歸遺細君,又何仁也!』上笑曰:『使先生自責,迺反自譽!』復賜酒一石,肉百斤,歸遺細君。」又何廉也:四卷本丁集此句下注文「渠坐事失官」,廣信書院本無。 「人間豈有,如孺子、長貧者。」:陳平字孺子。《史記·卷五十六·陳丞相世家》:「及平長,可娶妻,富人莫肯與者,貧者平亦恥之。久之,戶牖富人有張負,張負女孫五嫁而夫輒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張負)謂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孫予陳平。』張仲曰:『平貧,不事事,一縣中盡笑其所爲,獨奈何予女乎?』負曰:『人固有好美如陳平而長貧賤者乎?』卒與女。」 風乎、舞雩:《論語·先進》:「浴乎沂,風乎舞雩(yú),詠而歸。」 塵埃野馬:空中遊氣浮動,遠望狀似奔馬,故名。語出《莊子·卷一·〈內篇·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是物之以息相吹也。」注「此言靑春之時,陽氣發動,遙望藪澤之中,猶如奔馬,故謂之『野馬』也。揚土曰『塵』,塵之細者曰『埃』。」 「更想隆中,臥龍千尺,高吟纔罷。」:後漢末,諸葛亮於隆中山畔結草廬,隱居其中。好爲《梁父吟》,時人稱爲臥龍。《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亮躬畊隴畝,好爲《梁父吟》。……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注引《襄陽記》:「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與問:意即「爲問」。 「雷鳴瓦釜,甚黃鐘啞。」句:《楚辭·卜居》:「世溷(hùn)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