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水龙吟 · 过南剑双溪楼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水龙吟 · 过南剑双溪楼》 来自:《水龙吟》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翻译
抬头观看西北方向的浮云,驾驭万里长空需要长剑,人们说这个地方,深夜的时候,常常能看见斗牛星宿之间的光芒。我觉得山高,水潭的水冰冷,月亮明亮星光惨淡,待点燃犀牛角下到水中看看,刚靠近栏杆处却害怕,风雷震怒,鱼龙凶残。 两边高山约束着东溪和西溪冲过来激起很高的浪花,过高楼,想飞去但还是收敛作罢,我有心像陈元龙那样但是身体精神都已老了,不妨高卧家园,凉爽的酒,凉爽的席子,一时登上双溪楼就想到了千古兴亡的事情,想到我自己的一生不过百年的悲欢离合,嬉笑怒骂。是什么人又一次卸下了张开的白帆,在斜阳夕照中抛锚系缆?
释义/赏析
水龙吟:词牌名。出自李白诗句「笛奏龙吟水」。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清真集》入「越调」。各家格式出入颇多,兹以历来传诵苏、辛两家之作为准。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过南剑双溪楼」: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南剑」误作「南涧」,《花庵词选》作「题南剑双溪楼」。 南剑:州名。十国闽王延政置镡(xín)州,南唐曰剑州,宋改称南剑州,属福州路。元改延平府。 双溪楼:在南剑州府城东。《弘治八闽通志》:「延平府,负山阻水,为七闽襟喉。剑溪环其左,樵川带其右。(宋·余良弼《双溪楼记》:七闽号东南山水佳处,又延平冠绝于他郡云云。)二水交流,……佔溪山之雄,当水陆之会。(宋·黄裳《双溪阁致语》:襟带高下,瓯闽佔溪水之雄;舟车往来,延平当水陆之会。)」宋·张元干有《风流子》词,题云:「政和间过延平,双溪阁落成,席上赋。」 「举头西北浮云」句:《古诗十九首·其五》:「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三国魏·曹丕《杂诗二首·其二》:「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倚天万里须长剑」句:战国楚·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庄子·卷三十·〈杂篇·说剑〉》:「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句:《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也。……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道术者皆以吴方强盛,未可图也,惟华以为不然。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屏人曰:『可共寻天文,知将来吉凶。』因登楼仰观,焕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间颇有异气。』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华曰:『君言得之。吾少时有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当得宝剑佩之。斯言岂效与!』因问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曰:『欲屈君为宰,密共寻之,可乎?』焕许之。华大喜,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馀,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焕以南昌西山北岩下土以拭剑,光芒艳发。大盆盛水,置剑其上,视之者精芒炫目。遣使送一剑并土与华,留一自佩。或谓焕曰:「得两送一,张公岂可欺乎?」焕曰:「本朝将乱,张公当受其祸。此剑当系徐君墓树耳。灵异之物,终当化去,不永为人服也。」华得剑,宝爱之,常置坐侧。华以南昌土不如华阴赤土,报焕书曰:「详观剑文,乃干将也,莫邪何复不至?虽然,天生神物,终当合耳。」因以华阴土一斤致焕。焕更以拭剑,倍益精明。华诛,失剑所在。焕卒,子华为州从事,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没者惧而反。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斗牛,星宿名,二十八宿之斗宿与牛宿。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句: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南剑州》谓剑溪樵川「二水交流,汇为龙潭,是为宝剑化龙之津」。三国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 燃犀:《晋书·卷六十七·温峤传》:「温峤,字太真,司徒羡弟之子也。……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后以「燃犀」为烛照水下鳞介之怪的劐(huò)典实。 苍江: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及《花庵词选》并作「沧江」,汲古阁影钞四卷本原亦作「苍江」,原作「奴」,后用粉涂去「苍」字,未补。 「峡束苍江对起」句: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峡束苍江起,岩排古树圆。」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南剑州》引古诗:「双溪分二水,万古水溶溶。」按:《八闽通志》谓延平为剑溪樵川二水交流之地,故建楼于此名双溪楼,因亦有「苍江对起」之句也。 「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句:《三国志·卷七·〈魏书·陈登传〉》:「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又掎角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年三十九卒。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表大笑。备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沙岸:《花庵词选》作「沙际」。
繁体原文
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里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斗牛光焰。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 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繫斜陽纜?
翻译
擡頭觀看西北方向的浮雲,駕馭萬里長空需要長劍,人們説這箇地方,深夜的時候,常常能看見斗牛星宿之間的光芒。我覺得山高,水潭的水冰冷,月亮明亮星光慘淡,待點燃犀牛角下到水中看看,剛靠近欄杆處卻害怕,風雷震怒,魚龍凶殘。 兩邊高山約束著東溪和西溪衝過來激起很高的浪花,過高樓,想飛去但還是收斂作罷,我有心像陳元龍那樣但是身體精神都已老了,不妨高臥家園,凉爽的酒,凉爽的席子,一時登上雙溪樓就想到了千古興亡的事情,想到我自己的一生不過百年的悲歡離合,嬉笑怒駡。是什麽人又一次卸下了張開的白帆,在斜陽夕照中拋錨繫纜?
释义/赏析
水龍吟:詞牌名。出自李白詩句「笛奏龍吟水」。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清眞集》入「越調」。各家格式出入頗多,茲以歷來傳誦蘇、辛兩家之作為準。一百零二字,前後片各四仄韻。又第九句第一字幷是領格,宜用去聲。結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過南劍雙溪樓」:王詔校刊本及四印齋本「南劍」誤作「南澗」,《花菴詞選》作「題南劍雙溪樓」。 南劍:州名。十國閩王延政置鐔(xín)州,南唐曰劍州,宋改稱南劍州,屬福州路。元改延平府。 雙溪樓:在南劍州府城東。《弘治八閩通志》:「延平府,負山阻水,爲七閩襟喉。劍溪環其左,樵川帶其右。(宋·余良弼《雙溪樓記》:七閩號東南山水佳處,又延平冠絶於他郡云云。)二水交流,……佔溪山之雄,當水陸之會。(宋·黃裳《雙溪閣致語》:襟帶高下,甌閩佔溪水之雄;舟車往來,延平當水陸之會。)」宋·張元幹有《風流子》詞,題云:「政和間過延平,雙溪閣落成,席上賦。」 「舉頭西北浮雲」句:《古詩十九首·其五》:「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三國魏·曹丕《雜詩二首·其二》:「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 「倚天萬里須長劍」句:戰國楚·宋玉《大言賦》:「方地爲車,圓天爲蓋,長劍耿耿倚天外。」《莊子·卷三十·〈雜篇·説劍〉》:「此劍,直之无前,舉之无上,案之无下,運之无旁,上決浮云,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劍也。」 「人言此地,夜深長見,斗牛光焰」句:《晉書·卷三十六·張華傳》:「張華,字茂先,范陽方城人也。……初,吳之未滅也,斗牛之間常有紫氣,道術者皆以吳方強盛,未可圖也,惟華以爲不然。及吳平之後,紫氣愈明。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緯象,乃要煥宿,屏人曰:『可共尋天文,知將來吉凶。』因登樓仰觀,煥曰:『僕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間頗有異氣。』華曰:『是何祥也?』煥曰:『寶劍之精,上徹於天耳。』華曰:『君言得之。吾少時有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當得寶劍佩之。斯言豈效與!』因問曰:『在何郡?』煥曰:『在豫章豐城。』華曰:『欲屈君爲宰,密共尋之,可乎?』煥許之。華大喜,即補煥爲豐城令。煥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劍,並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間氣不復見焉。煥以南昌西山北巖下土以拭劍,光芒豔發。大盆盛水,置劍其上,視之者精芒炫目。遣使送一劍並土與華,留一自佩。或謂煥曰:「得兩送一,張公豈可欺乎?」煥曰:「本朝將亂,張公當受其禍。此劍當繫徐君墓樹耳。靈異之物,終當化去,不永爲人服也。」華得劍,寶愛之,常置坐側。華以南昌土不如華陰赤土,報煥書曰:「詳觀劍文,乃干將也,莫邪何復不至?雖然,天生神物,終當合耳。」因以華陰土一斤致煥。煥更以拭劍,倍益精明。華誅,失劍所在。煥卒,子華爲州從事,持劍行經延平津,劍忽於腰間躍出墮水,使人沒水取之,不見劍,但見兩龍各長數丈,蟠縈有文章,沒者懼而反。須臾光彩照水,波浪驚沸,於是失劍。」斗牛,星宿名,二十八宿之斗宿與牛宿。 「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句: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南劍州》謂劍溪樵川「二水交流,匯爲龍潭,是爲寶劍化龍之津」。三國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 燃犀:《晉書·卷六十七·溫嶠傳》:「溫嶠,字太眞,司徒羨弟之子也。……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云其下多怪物,嶠遂燃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者。」後以「燃犀」爲燭照水下鱗介之怪的劐(huò)典實。 蒼江:呉訥《唐宋名賢百家詞》本及《花菴詞選》幷作「滄江」,汲古閣影鈔四卷本原亦作「蒼江」,原作「奴」,後用粉塗去「蒼」字,未補。 「峽束蒼江對起」句:唐·杜甫《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審)李賓客(之芳)一百韻·》:「峽束蒼江起,巖排古樹圓。」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南劍州》引古詩:「雙溪分二水,萬古水溶溶。」按:《八閩通志》謂延平爲劍溪樵川二水交流之地,故建樓於此名雙溪樓,因亦有「蒼江對起」之句也。 「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句:《三國志·卷七·〈魏書·陳登傳〉》:「陳登者,字元龍,在廣陵有威名。又掎角呂布有功,加伏波將軍,年三十九卒。後許汜與劉備並在荊州牧劉表坐,表與備共論天下人,汜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備謂表曰:『許君論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爲善士,不宜虛言;欲言是,元龍名重天下。』備問汜:『君言豪,寧有事邪?』汜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備曰:『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採,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表大笑。備因言曰:『若元龍文武膽志,當求之於古耳,造次難得比也。』」 沙岸:《花菴詞選》作「沙際」。
拓展阅读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赏析/ 辛弃疾 / 〔宋代〕

  祖国的壮丽河山,到处呈现着不同的面貌。吴越的柔青软黛,自然是西子的化身;闽粤的万峰刺天,又仿佛象森罗的武库。古来多少人词客,分别为它们作了生动的写照。辛弃疾这首《过南剑双溪楼》,就属于后一类的杰作。

  宋代的南剑州,即是延平,属福建。这里有剑溪和樵川二水,环带左右。双溪楼正当二水交流的险绝处。要给这样一个奇峭的名胜传神,颇非容易。作者紧紧抓住了它具有特征性的一点,作了全力的刻画,那就是“剑”,也就是“千峰似剑铓”的山。而剑和山,正好融和着作者的人在内。上片一开头,就象将军从天外飞来一样,凌云健笔,把上入青冥的高楼,千丈峥嵘的奇峰,掌握在手,写得寒芒四射,凛凛逼人。而作者生当宋室南渡,以一身支拄东南半壁进而恢复神州的怀抱,又隐然蕴藏于词句里,这是何等的笔力。“人言此地”以下三句,从延平津双剑故事翻腾出剑气上冲斗牛的词境。据《晋书·张华传》:晋尚书张华见斗、牛二星间有紫气,问雷焕;曰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1544-1545 .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赏析二/ 辛弃疾 / 〔宋代〕

  这是辛弃疾爱国思想表现十分强烈的名作之一。作者在绍熙五年(1194)前曾任福建安抚使。从这首词的内容及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看,可能是受到主和派馋害诬陷而落职时的作品。作者途经南剑州,登览历史上有名的双溪楼,作为一个爱国词人,他自然要想到被金人侵占的中原广大地区,同时也很自然地要联想到传说落入水中的宝剑。在祖国遭受敌人宰割的危急存亡之秋,该是多么需要有一把能扫清万里阴云的长剑呵!然而,词人之所见,却只是莽莽群山,潭空水冷,月明星淡。欲待燃犀向潭水深处探着,却又怕水面上风雷怒吼,水底里魔怪凶残。说明,若想取得这把宝剑,组成统一的、强大的爱国抗金力量,这中间是会遇到重重阻挠与严重破坏的。后片即景抒情,虽然流露出壮志难酬,不如困居高卧的隐退思想,但这一消极思想之产生,是与他当时的处境,与南宋王朝整个政治形势分不开的。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图恢复进取,一味妥协投降;对爱国抗敌的有识之士却百般压制打击,直至迫害镇压,使统一中原的伟大事业,付之东流。因此,在指出辛词中经常流露的隐退闲居这一消极思想的同时,还必须指出这种思想之所以产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本篇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www.ciziyun.com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创作背景/ 辛弃疾 / 〔宋代〕
  辛弃疾在绍熙五年(1194)前曾任福建安抚使。从这首词的内容及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看,可能是受到主和派馋害诬陷而落职时的作品,但作于在福建任职时期。作者途经南剑州,登览历史上有名的双溪楼,有感而作此词。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参考资料:

1、 杨 忠 .辛弃疾词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184-188 .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译文及注释/ 辛弃疾 / 〔宋代〕

译文
抬头观看西北方向的浮云,驾驭万里长空需要长剑,人们说这个地方,深夜的时候,常常能看见斗牛星宿之间的光芒。我觉得山高,水潭的水冰冷,月亮明亮星光惨淡,待点燃犀牛角下到水中看看,刚靠近栏杆处却害怕,风雷震怒,鱼龙凶残。
两边高山约束着东溪和西溪冲过来激起很高的浪花,过高楼,想飞去但还是收敛作罢,我有心像陈元龙那样但是身体精神都已老了,不妨高卧家园,凉爽的酒,凉爽的席子,一时登上双溪楼就想到了千古兴亡的事情,想到我自己的一生不过百年的悲欢离合,嬉笑怒骂。是什么人又一次卸下了张开的白帆,在斜阳夕照中抛锚系缆?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
南剑:即南剑州,宋代州名。双溪楼:在南剑州府城东。
西北浮云:西北的天空被浮云遮蔽,这里隐喻中原河山沦陷于金人之手。
斗牛:星名,二十八宿的斗宿与牛宿。
待:打算,想要。
鱼龙:指水中怪物,暗喻朝中阻遏抗战的小人。惨:狠毒。
束:夹峙。
欲飞还敛:形容水流奔涌直前,因受高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参考资料:

1、 杨 忠 .辛弃疾词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184-188 .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