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与余生书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与余生书》 来自:《作品》

戴名世

清安徽桐城人,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又号忧庵。身后人称宋潜虚先生(戴氏出自先秦宋国)。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自少时即留心明史,遍访遗书,网罗故老传闻,得方孝标《滇黔纪闻》,采其内容入己作。左都御史赵申乔劾奏所撰《南山集》用永历年号,遂得罪下狱,被杀,家属充发黑龙江。今存《潜虚先生文集》。
原文

余生足下。前日浮屠犁支自言永历中宦者,为足下道滇黔间事。余闻之,载笔往问焉。余至而犁支已去,因教足下为我书其语来,去年冬乃得读之,稍稍识其大略。而吾乡方学士有《滇黔纪闻》一编,余六七年前尝见之。及是而余购得是书,取犁支所言考之,以证其同异。盖两人之言各有详有略,而亦不无大相悬殊者,传闻之间,必有讹焉。然而学土考据颇为确核,而犁支又得于耳目之所睹记,二者将何取信哉? 昔者宋之亡也,区区海岛一隅,仅如弹丸黑子,不逾时而又已灭亡,而史犹得以备书其事。今以弘光之帝南京,隆武之帝闽越,永历之帝西粤、帝滇黔,地方数千里,首尾十七八年,揆以《春秋》之义,岂遽不如昭烈之在蜀,帝昺之在崖州?而其事惭以灭没。近日方宽文字之禁,而天下所以避忌讳者万端,其或菰芦泽之间,有廑廑志其梗概,所谓存什一于千百,而其书未出,又无好事者为之掇拾流传,不久而已荡为清风,化为冷灰。至于老将退卒、故家旧臣、遗民父老,相继澌尽,而文献无征,凋残零落,使一时成败得失与夫孤忠效死、乱贼误国、流离播迁之情状,无以示于后世,岂不可叹也哉! 终明之末三百年无史,金匮石室之藏,恐终沦散放失,而世所流布诸书,缺略不祥,毁誉失实。嗟乎!世无子长、孟坚,不可聊且命笔。鄙人无状,窃有志焉,而书籍无从广购,又困于饥寒,衣食日不暇给,惧此事终已废弃。是则有明全盛之书且不得见其成,而又何况于夜郎、筇笮、昆明、洱海奔走流亡区区之轶事乎?前日翰林院购遗书于各州郡,书稍稍集,但自神宗晚节事涉边疆者,民间汰去不以上;而史官所指名以购者,其外颇更有潜德幽光,稗官碑志纪载出于史馆之所不及知者,皆不得以上,则亦无以成一代之全史。甚矣其难也! 余员昔之志于明史,有深痛焉、辄好问当世事。而身所与士大夫接甚少,士大夫亦无有以此为念者,又足迹未尝至四方,以故见闻颇寡,然而此志未尝不时时存也。足下知犁支所在,能召之来与余面论其事,则不胜幸甚。

翻译
余生足下:前些时候和尚犁支说他自己是永历时的宦官,曾为足下讲述滇、黔时期的事情。我听说后,携带着笔墨到犁支那里询问,等我到那之后,犁支已经离去,因而让足下给我写信,将这件事情叙述一下。去年冬天才收到,读了之后,稍稍知道了大概。我的家乡方学士撰有《滇黔纪闻》一书,我六七年前曾经见过,等到我买了一本,把犁支所说的拿来加以考证,以便弄清二者的同异之处。大体上,两人所说的各有洋有略,但也有大相径庭的地方。传闻之间,肯定有错误失实之处。然而,学士考据的颇为精确详实,而犁支所说又是耳闻目睹得来的,二者之间将如何选择呢? 从前,宋朝灭亡时,区区海岛一隅就如同弹丸黑子,不长时间就已灭亡了,而史书仍然能够详细地记载这件事。而现在像弘光称帝于南京,隆武称帝于闽越,永历称帝于两粤和滇黔,地方数千里,前后十七八年。按照《春秋》的义例,岂能不如昭烈称帝于巴蜀,帝爵残喘于崖州,而致使事迹逐渐湮没无闻。近一段时间,文字的禁忌才开始变得宽松一些,但天下需要避讳的东西仍有成千上万,有的人在菰芦山泽之间,有的人悄悄地记述了这些事情的大概经过,所谓把十分之一的历史保存于千百年之后。但这些史书并没有流传于世,又没有热心的人为之编辑搜集,流行不长时间,就已经荡为清风,化为冷灰。至于那些老将退卒,故家旧臣,遗民父老,都相继死去,这就使得文献无法保存,凋残零落,致使一代兴亡成败,与那些忠臣报国和乱臣误国之事,以及流离失所四处奔波之详情,无法向后人展示,岂不可叹! 有明一代,三百年没有历史。金匮石室所保存的史册,恐怕早晚要散落逸失。而社会上流行出版的那些史书,残缺不全,毁誉失真。嗟乎!世上没有子长、孟坚,不可以轻率写史。我没有什么才能,只是存有这个志向。然而,无法大量地购买书籍,且又为饥寒交迫所困扰,每天都为吃饭和穿衣发愁,我担心写史一事终将废弃。这样,明代强盛时期的史书尚且写不出来,更何况那些夜郎、筇、笮、昆明、洱海等地的奔窜流亡一类的小小的轶闻逸事呢。前些天翰林院向各州郡收购遗书,史书逐渐汇集起来。但从神宗晚年开始,凡是涉及边疆的,民间都隐没起来不往上交。而除了史官所指名要购买的史书之外,更多的倒是那些潜德幽光,稗官碑试等内容为史馆所没有记载的,而这些都不能呈上,这样,要想写成一代全史,实在是困难啊! 我一直有这个志向,对明史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喜欢询问当时的事情。只是自身与士大夫接触的太少,士大夫又没有写史这个念头。再加上我足迹未尝远涉四方,故而见闻颇少。然而,这个志向却一直保存着。足下如果知道犁支所在那里,能把他找来,和我当面讨论这些事情,那我将不胜欢喜。
释义/赏析
余生:余湛,字石民,安徽舒城人,戴名世的学生。《南山集》案起,余湛牵连下狱,不久病死狱中。 浮图:亦作浮屠,皆佛教创始音“佛陀”的异译名,古人常以此称和尚,有时亦称佛塔为浮屠。“浮图犁支”即名叫犁支的和尚。永历:南明唐王隆武政权覆亡后,桂王朱由榔于顺治三年(1646年)在广东肇庆即位,改元永历,后迁往广西桂林、南宁、贵州安隆(今安龙)、云南昆明等地。永历政权先后坚持十三年之久,最后永历帝于康熙元年(1662年)被吴三桂杀害。宦者:宦官。 方学士:方孝标,桐城人,以科举得官至学士。后因科场案受株连,发配云南。吴三桂叛清,方孝标投吴三桂得官,吴三桂败后,他因先期投降,得免死,著《滇黔纪闻》,多记明末清初特别是永历时期(1647—1683)史事。《南山集》案发,方孝标已死,仍被掘墓挫尸。 讹(é):错误。 确核:翔实正确。 海岛:即崖山,在广东省新会县南海口。1277年宋亡,次年陆秀夫等拥立帝昺(bǐng)在崖山坚持抗元。1279年,元军陷崖山,陆秀夫负帝昺投海死。 揆(kuí):揆度,衡量。《春秋》之义:戴名世理解的《春秋》之义,是在于“复仇”。据此,他认为南明的恢复事业是完全正义的,历史应该加以记载。 遽(jù):副词,有“遂”、“还”等意,多用于疑问句中。昭烈:指刘备。三国时刘备据巴蜀、汉中等地,建立蜀国,死后谥为昭烈皇帝。 崖州:崖州在海南岛,此处当为崖山。以上数句意谓:刘备意在恢复汉室,帝昺意在恢复宋室,历史都有详备记载,而南明政权意在恢复明室,坚持抗清十七八年,难道还不如刘备、帝昺,不能在历史上有所记载吗? 菰芦山泽:犹言草莽山泽,泛指民间。菰(gū):一种水生植物,即茭白。 廑(jīn):与“仅”通。 掇始:搜集。 荡:毁坏。 退卒:退伍兵卒。 澌(sī):尽。 孤忠:坚持忠直的节操,不求别人的理解。 播迁:流亡。 终明之末:自明初到明末。明朝建于1368年,灭于1644年,近三百年。《明史》刊行于乾隆四年(1739年),戴名世在世时还没有明史。 金匮石室,指藏书之室。汉代以金柜石室收藏国家史料、文献档案等,后来即用以泛指国家收藏图书档案的地方。 沦:丧失。放:丢弃。 子长:《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孟坚:《汉书》作者班固,字孟坚。该句意谓世上没有司马迁、班固那样的大史学家。 聊且:姑且,勉强。 鄙人:戴名世自称。无状:没有成就。 有明全盛之书:指关于明亡之前的文书。“有明”即明代,“有”字无意。 夜郎:古国名,包括贵州西部北部、云南南部、四川南部地区。筇笮(qióngzuó):即旧邛州(今四川邛崃、大邑、蒲江等地区)和笮州(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地区。以上俱为永历政权坚持过抗清斗争的地区。 翰林院:旧官署名。明清翰林院主管秘书、编修等事。 稍稍:逐渐。 神宗: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1573~1620年)。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即帝位于关外,国号金,明清之间的战争此后愈演愈烈。 潜德幽光:指山林隐逸之士等所记述的明代史事。韩愈认为作史应该“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答孟尚书书》)潜德,不为人所知的美德;幽光:世人所不能见的光辉。
繁体原文
餘生足下。前日浮屠犁支自言永曆中宦者,爲足下道滇黔間事。餘聞之,載筆往問焉。餘至而犁支已去,因教足下爲我書其語來,去年冬乃得讀之,稍稍識其大略。而吾鄉方學士有《滇黔紀聞》一編,餘六七年前嘗見之。及是而餘購得是書,取犁支所言考之,以證其同異。蓋兩人之言各有詳有略,而亦不無大相懸殊者,傳聞之間,必有訛焉。然而學土考據頗爲確核,而犁支又得於耳目之所睹記,二者將何取信哉? 昔者宋之亡也,區區海島一隅,僅如彈丸黑子,不逾時而又已滅亡,而史猶得以備書其事。今以弘光之帝南京,隆武之帝閩越,永曆之帝西粵、帝滇黔,地方數千裏,首尾十七八年,揆以《春秋》之義,豈遽不如昭烈之在蜀,帝昺之在崖州?而其事慚以滅沒。近日方寬文字之禁,而天下所以避忌諱者萬端,其或菰蘆澤之間,有廑廑志其梗概,所謂存什一於千百,而其書未出,又無好事者爲之掇拾流傳,不久而已蕩爲清風,化爲冷灰。至於老將退卒、故家舊臣、遺民父老,相繼澌盡,而文獻無徵,凋殘零落,使一時成敗得失與夫孤忠效死、亂賊誤國、流離播遷之情狀,無以示於後世,豈不可嘆也哉! 終明之末三百年無史,金匱石室之藏,恐終淪散放失,而世所流佈諸書,缺略不祥,譭譽失實。嗟乎!世無子長、孟堅,不可聊且命筆。鄙人無狀,竊有志焉,而書籍無從廣購,又困於飢寒,衣食日不暇給,懼此事終已廢棄。是則有明全盛之書且不得見其成,而又何況於夜郎、筇笮、昆明、洱海奔走流亡區區之軼事乎?前日翰林院購遺書於各州郡,書稍稍集,但自神宗晚節事涉邊疆者,民間汰去不以上;而史官所指名以購者,其外頗更有潛德幽光,稗官碑誌紀載出於史館之所不及知者,皆不得以上,則亦無以成一代之全史。甚矣其難也! 餘員昔之志於明史,有深痛焉、輒好問當世事。而身所與士大夫接甚少,士大夫亦無有以此爲念者,又足跡未嘗至四方,以故見聞頗寡,然而此志未嘗不時時存也。足下知犁支所在,能召之來與餘面論其事,則不勝幸甚。
翻译
餘生足下:前些時候和尚犁支說他自己是永曆時的宦官,曾爲足下講述滇、黔時期的事情。我聽說後,攜帶着筆墨到犁支那裏詢問,等我到那之後,犁支已經離去,因而讓足下給我寫信,將這件事情敘述一下。去年冬天才收到,讀了之後,稍稍知道了大概。我的家鄉方學士撰有《滇黔紀聞》一書,我六七年前曾經見過,等到我買了一本,把犁支所說的拿來加以考證,以便弄清二者的同異之處。大體上,兩人所說的各有洋有略,但也有大相徑庭的地方。傳聞之間,肯定有錯誤失實之處。然而,學士考據的頗爲精確詳實,而犁支所說又是耳聞目睹得來的,二者之間將如何選擇呢? 從前,宋朝滅亡時,區區海島一隅就如同彈丸黑子,不長時間就已滅亡了,而史書仍然能夠詳細地記載這件事。而現在像弘光稱帝於南京,隆武稱帝於閩越,永曆稱帝於兩粵和滇黔,地方數千裏,前後十七八年。按照《春秋》的義例,豈能不如昭烈稱帝於巴蜀,帝爵殘喘於崖州,而致使事蹟逐漸湮沒無聞。近一段時間,文字的禁忌纔開始變得寬鬆一些,但天下需要避諱的東西仍有成千上萬,有的人在菰蘆山澤之間,有的人悄悄地記述了這些事情的大概經過,所謂把十分之一的歷史保存於千百年之後。但這些史書並沒有流傳於世,又沒有熱心的人爲之編輯蒐集,流行不長時間,就已經蕩爲清風,化爲冷灰。至於那些老將退卒,故家舊臣,遺民父老,都相繼死去,這就使得文獻無法保存,凋殘零落,致使一代興亡成敗,與那些忠臣報國和亂臣誤國之事,以及流離失所四處奔波之詳情,無法向後人展示,豈不可嘆! 有明一代,三百年沒有歷史。金匱石室所保存的史冊,恐怕早晚要散落逸失。而社會上流行出版的那些史書,殘缺不全,譭譽失真。嗟乎!世上沒有子長、孟堅,不可以輕率寫史。我沒有什麼才能,只是存有這個志向。然而,無法大量地購買書籍,且又爲飢寒交迫所困擾,每天都爲吃飯和穿衣發愁,我擔心寫史一事終將廢棄。這樣,明代強盛時期的史書尚且寫不出來,更何況那些夜郎、筇、笮、昆明、洱海等地的奔竄流亡一類的小小的軼聞逸事呢。前些天翰林院向各州郡收購遺書,史書逐漸彙集起來。但從神宗晚年開始,凡是涉及邊疆的,民間都隱沒起來不往上交。而除了史官所指名要購買的史書之外,更多的倒是那些潛德幽光,稗官碑試等內容爲史館所沒有記載的,而這些都不能呈上,這樣,要想寫成一代全史,實在是困難啊! 我一直有這個志向,對明史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喜歡詢問當時的事情。只是自身與士大夫接觸的太少,士大夫又沒有寫史這個念頭。再加上我足跡未嘗遠涉四方,故而見聞頗少。然而,這個志向卻一直保存着。足下如果知道犁支所在那裏,能把他找來,和我當面討論這些事情,那我將不勝歡喜。
释义/赏析
餘生:餘湛,字石民,安徽舒城人,戴名世的學生。《南山集》案起,餘湛牽連下獄,不久病死獄中。 浮圖:亦作浮屠,皆佛教創始音“佛陀”的異譯名,古人常以此稱和尚,有時亦稱佛塔爲浮屠。“浮圖犁支”即名叫犁支的和尚。永曆:南明唐王隆武政權覆亡後,桂王朱由榔於順治三年(1646年)在廣東肇慶即位,改元永曆,後遷往廣西桂林、南寧、貴州安隆(今安龍)、雲南昆明等地。永曆政權先後堅持十三年之久,最後永曆帝於康熙元年(1662年)被吳三桂殺害。宦者:宦官。 方學士:方孝標,桐城人,以科舉得官至學士。後因科場案受株連,發配雲南。吳三桂叛清,方孝標投吳三桂得官,吳三桂敗後,他因先期投降,得免死,著《滇黔紀聞》,多記明末清初特別是永曆時期(1647—1683)史事。《南山集》案發,方孝標已死,仍被掘墓挫屍。 訛(é):錯誤。 確核:翔實正確。 海島:即崖山,在廣東省新會縣南海口。1277年宋亡,次年陸秀夫等擁立帝昺(bǐng)在崖山堅持抗元。1279年,元軍陷崖山,陸秀夫負帝昺投海死。 揆(kuí):揆度,衡量。《春秋》之義:戴名世理解的《春秋》之義,是在於“復仇”。據此,他認爲南明的恢復事業是完全正義的,歷史應該加以記載。 遽(jù):副詞,有“遂”、“還”等意,多用於疑問句中。昭烈:指劉備。三國時劉備據巴蜀、漢中等地,建立蜀國,死後諡爲昭烈皇帝。 崖州:崖州在海南島,此處當爲崖山。以上數句意謂:劉備意在恢復漢室,帝昺意在恢復宋室,歷史都有詳備記載,而南明政權意在恢復明室,堅持抗清十七八年,難道還不如劉備、帝昺,不能在歷史上有所記載嗎? 菰蘆山澤:猶言草莽山澤,泛指民間。菰(gū):一種水生植物,即茭白。 廑(jīn):與“僅”通。 掇始:蒐集。 蕩:毀壞。 退卒:退伍兵卒。 澌(sī):盡。 孤忠:堅持忠直的節操,不求別人的理解。 播遷:流亡。 終明之末:自明初到明末。明朝建於1368年,滅於1644年,近三百年。《明史》刊行於乾隆四年(1739年),戴名世在世時還沒有明史。 金匱石室,指藏書之室。漢代以金櫃石室收藏國家史料、文獻檔案等,後來即用以泛指國家收藏圖書檔案的地方。 淪:喪失。放:丟棄。 子長:《史記》作者司馬遷,字子長。孟堅:《漢書》作者班固,字孟堅。該句意謂世上沒有司馬遷、班固那樣的大史學家。 聊且:姑且,勉強。 鄙人:戴名世自稱。無狀:沒有成就。 有明全盛之書:指關於明亡之前的文書。“有明”即明代,“有”字無意。 夜郎:古國名,包括貴州西部北部、雲南南部、四川南部地區。筇笮(qióngzuó):即舊邛州(今四川邛崍、大邑、蒲江等地區)和笮州(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地區。以上俱爲永曆政權堅持過抗清鬥爭的地區。 翰林院:舊官署名。明清翰林院主管祕書、編修等事。 稍稍:逐漸。 神宗:明神宗朱翊鈞,年號萬曆(1573~1620年)。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即帝位於關外,國號金,明清之間的戰爭此後愈演愈烈。 潛德幽光:指山林隱逸之士等所記述的明代史事。韓愈認爲作史應該“誅奸諛於既死,發潛德之幽光。”(《答孟尚書書》)潛德,不爲人所知的美德;幽光:世人所不能見的光輝。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41045629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