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水龙吟 · 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为之釂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水龙吟 · 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为之釂》 来自:《作品》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听兮清珮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块予独处无聊些。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古人兮既往,嗟予之乐,乐箪瓢些。

翻译
释义/赏析
水龙吟:词牌名。出自李白诗句「笛奏龙吟水」。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清真集》入「越调」。各家格式出入颇多,兹以历来传诵苏、辛两家之作为准。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为之釂」:四卷本乙集作「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谐,客为之釂」。 些(suò)语:楚国民间流行之招䰟词之句式或体裁,《楚辞·招䰟》沿用之,句尾皆有「些」字,为楚巫禁咒句末所用特殊语助词。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證》:「《楚词·招魂》尾句皆曰『些』苏个反,今夔峡湖湘及南北江獠(lǎo)人,凡禁咒(zhòu)句尾皆称『些』,此乃楚人旧俗,即梵语『萨最同「最」诃』也。萨音桑葛反,最无可反,诃从去声。三字合言之,即『些』字也。」 瓢泉:《铅(yán)山县志》:「瓢泉在县东二十五里,辛弃疾得而名之。其一规圆如臼,其一直规如瓢。周围皆石径,广四尺许,水从半山喷下,流入臼中,而后入瓢,其水澄渟(tíng)谓水清而静。可鉴。」按:据《铅(yán)山志》,期思渡亦在县东二十五里,则瓢泉者当即稼轩访泉于期思村所得之周氏泉也。宋·韩淲《瓢泉》诗:「凿石为瓢意若何,泉声流出又风波。我来石上弄泉水,祇道稀颜情味多。」 「听兮清佩琼瑶些」句: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明兮镜秋毫些」句:《孟子·梁惠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流昏涨腻:唐·杜牧《阿房宫赋》:「渭流涨腻,弃脂粉也」。宋·苏轼《浣溪沙·端午》词:「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句:《楚辞·招䰟》:「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约,其角觺(yí)觺(yí)些。敦脢血拇,逐人沛(pèi)駓(pī)駓(pī)些。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此皆甘人。」东汉·王逸注:「觺觺,犹狺(yín)狺(yín),角利貌也;……駓駓,走貌也;……此皆甘人,言此物食人以为甘美。」 猱(náo):长臂猿。 「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句:此谓瓢泉勿流入江海,助狂涛以颠覆舟楫。《庄子·卷一·〈内篇·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块予:《汉书·卷六十七·杨王孙传》:「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四卷本乙集、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俱作「愧余」。块,麻木呆滞的样子。 槽、盎(àng):酿酒的器皿。 松醪:《酒史》谓苏轼守定州时,于曲阳得膏酿酒,作《中山松醪赋》。按:此数句是指以水酿酒。 团龙、片凤:均茶名,团片状之茶饼,饮用时则碾碎之。宋·蔡绦(tāo)《铁围山丛谈·卷六》:「建溪龙茶,始江南李氏,号『北苑龙焙』者,在一山之中间,其周遭则诸叶地也。居是山,号『正焙』,一出是山之外,则曰『外焙』。『正焙』、『外焙』,色香必迥殊,此亦山秀地灵所钟之,有异色已。『龙焙』又号『官焙』,始但有龙凤、大团二品而已。仁庙朝,伯父君谟名知茶,因进小龙团,为时珍贵,因有大团、小团之别。小龙团见于欧阳文忠公《归田录》,至神祖时即『龙焙』,又时『密云龙』。『密云龙』者,其云纹细密,更精绝于小龙团也。及哲宗朝,益复进『瑞云翔龙』者,御府岁止得十二饼焉。其后,祐陵(徽宗)雅好尚,故大观初『龙焙』于岁贡色目外,乃进御苑玉芽、万寿龙芽,政和间且增以长寿玉圭。玉圭凡廑盈寸,大抵北苑绝品曾不过是,岁但可十百饼。然后益新,品益出,而旧格递降于凡劣尔。又茶茁其芽,贵在于社前则已进御。自是迤逦宣和间,皆占冬至而尝新茗,是率人力为之,反不近自然矣。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而本朝又至祐陵时益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宋·张舜民《画墁录》:「丁晋公为福建转运使,始制为凤团,后又为龙团,贡不过四十饼,专拟上供。虽近臣之家徒闻之而未尝见也。天圣(宋仁宗年号)中又为小团,其品迥加于大团,赐两府,然止于一觔(jīn)。」 芳芬: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俱作「芬芳」。 乐箪瓢:《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箪,盛饭之圆竹筒。
繁体原文
聽兮清珮瓊瑤些。明兮鏡秋毫些。君無去此,流昏漲膩,生蓬蒿些。虎豹甘人,渇而飲汝,寧猿猱些。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無助、狂濤些。 路險兮、山高些。塊予獨處無聊些。冬槽春盎,歸來爲我,制松醪些。其外芳芬,團龍片鳳,煮雲膏些。古人兮既往,嗟予之樂,樂簞瓢些。
翻译
释义/赏析
水龍吟:詞牌名。出自李白詩句「笛奏龍吟水」。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清眞集》入「越調」。各家格式出入頗多,茲以歷來傳誦蘇、辛兩家之作爲準。一百零二字,前後片各四仄韻。又第九句第一字幷是領格,宜用去聲。結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用些語再題瓢泉,歌以飲客,聲韻甚諧,客爲之釂」:四卷本乙集作「用些語再題瓢泉,歌以飲客,聲韻諧,客爲之釂」。 些(suò)語:楚國民間流行之招䰟詞之句式或體裁,《楚辭·招䰟》沿用之,句尾皆有「些」字,爲楚巫禁咒句末所用特殊語助詞。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三·辯證》:「《楚詞·招魂》尾句皆曰『些』蘇箇反,今夔峽湖湘及南北江獠(lǎo)人,凡禁呪(zhòu)句尾皆稱『些』,此乃楚人舊俗,即梵語『薩冣同「最」訶』也。薩音桑葛反,冣無可反,訶從去聲。三字合言之,即『些』字也。」 瓢泉:《鉛(yán)山縣志》:「瓢泉在縣東二十五里,辛棄疾得而名之。其一規圓如臼,其一直規如瓢。周圍皆石徑,廣四尺許,水從半山噴下,流入臼中,而後入瓢,其水澄渟(tíng)谓水淸而静。可鑑。」按:據《鉛(yán)山志》,期思渡亦在縣東二十五里,則瓢泉者當即稼軒訪泉於期思村所得之周氏泉也。宋·韓淲《瓢泉》詩:「鑿石爲瓢意若何,泉聲流出又風波。我來石上弄泉水,祇道稀顔情味多。」 「聽兮清珮瓊瑤些」句: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 「明兮鏡秋毫些」句:《孟子·梁惠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流昏漲膩:唐·杜牧《阿房宮賦》:「渭流漲膩,棄脂粉也」。宋·蘇軾《浣溪沙·端午》詞:「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虎豹甘人,渇而飲汝」句:《楚辭·招䰟》:「魂兮歸來!君無上天些。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約,其角觺(yí)觺(yí)些。敦脢血拇,逐人伂(pèi)駓(pī)駓(pī)些。參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此皆甘人。」東漢·王逸注:「觺觺,犹狺(yín)狺(yín),角利貌也;……駓駓,走貌也;……此皆甘人,言此物食人以爲甘美。」 猱(náo):長臂猿。 「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無助、狂濤些」句:此謂瓢泉勿流入江海,助狂濤以顚覆舟楫。《莊子·卷一·〈內篇·逍遙遊〉》:「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塊予:《漢書·卷六十七·楊王孫傳》:「其屍塊然獨處,豈有知哉?」四卷本乙集、王詔校刊本及四印齋本倶作「愧余」。塊,麻木獃滯的樣子。 槽、盎(àng):釀酒的器皿。 松醪:《酒史》謂蘇軾守定州時,於曲陽得膏釀酒,作《中山松醪賦》。按:此數句是指以水釀酒。 團龍、片鳳:均茶名,團片狀之茶餅,飲用時則碾碎之。宋·蔡絛(tāo)《鐵圍山叢談·卷六》:「建谿龍茶,始江南李氏,號『北苑龍焙』者,在一山之中間,其周遭則諸葉地也。居是山,號『正焙』,一出是山之外,則曰『外焙』。『正焙』、『外焙』,色香必迥殊,此亦山秀地靈所鍾之,有異色已。『龍焙』又號『官焙』,始但有龍鳳、大團二品而已。仁廟朝,伯父君謨名知茶,因進小龍團,爲時珍貴,因有大團、小團之別。小龍團見於歐陽文忠公《歸田録》,至神祖時即『龍焙』,又時『密雲龍』。『密雲龍』者,其雲紋細密,更精絕於小龍團也。及哲宗朝,益復進『瑞雲翔龍』者,御府歲止得十二餅焉。其後,祐陵(徽宗)雅好尚,故大觀初『龍焙』於歲貢色目外,乃進御苑玉芽、萬壽龍芽,政和間且增以長壽玉圭。玉圭凡廑盈寸,大抵北苑絶品曾不過是,歲但可十百餅。然後益新,品益出,而舊格遞降於凡劣爾。又茶茁其芽,貴在於社前則已進御。自是迤邐宣和間,皆占冬至而嘗新茗,是率人力爲之,反不近自然矣。茶之尚,蓋自唐人始,至本朝爲盛;而本朝又至祐陵時益窮極新出,而無以加矣。」宋·張舜民《畫墁録》:「丁晉公爲福建轉運使,始製爲鳳團,後又爲龍團,貢不過四十餅,專擬上供。雖近臣之家徒聞之而未嘗見也。天聖(宋仁宗年號)中又爲小團,其品迥加於大團,賜兩府,然止於一觔(jīn)。」 芳芬:王詔校刊本及四印齋本倶作「芬芳」。 樂簞瓢:《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簞,盛飯之圓竹筒。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