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菩萨蛮 · 昼眠秋水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菩萨蛮 · 昼眠秋水》 来自:《作品》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葛巾自向沧浪濯,朝来漉酒那堪著。高树莫鸣蝉,晩凉秋水眠。 竹床能几尺,上有华胥国。山上咽飞泉,梦中琴断弦。

翻译
释义/赏析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名。」《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正音谱》注「正宫」。唐 苏鄂《杜阳杂编·卷下》:「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有二龙,鳞鬣(liè)爪角悉备。明霞锦,云鍊水香麻以为之也,光耀芬馥着人,五色相间,而美丽于中国之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璎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北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温 李齐名》:「温庭云,字飞卿,或云作『筠』字,旧名岐,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曰『温 李』。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多为邻铺假手,号曰救数人也。而士行有缺,缙绅簿之。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宣宗尝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遣未第进士对之。庭云乃以『玉条脱』续也,宣宗赏焉。又药名有『白头翁』,温以『苍耳子』为对,他皆此类也。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假其新撰密进之,戒令勿他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温亦有言云:『中书堂内坐将军。』讥相国无学也。」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菩萨蛮〉》:云:「《菩萨蛮》,《南部新书》及《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遂制此曲。当时倡优李可及作菩萨蛮队舞,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大中乃宣宗纪号也。《北梦琐言》云:『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假温飞卿新撰密进之,戒以勿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温词十四首,载《花间集》,今曲是也。李可及所制盖止此,则其舞队,不过如近世传踏之类耳。」按温词有「小山重叠金明灭」句,名《重叠金》。南唐 李煜词名《子夜歌》,一名《菩萨鬘》。韩淲词有「新声休写花间意」句,名《花间意》。又有「风前觅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断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晚云烘日南枝北」句,名《晚云烘日》。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之情感,历来名作极多。 秋水:卽秋水观。徐元杰《辛稼轩传赞》谓「所居有瓢泉、秋水」,《铅(Yán)山县志·卷八》:「秋水观,在期思。」辛稼轩《六州歌头·晨来问疾》阕有云:「秋水堂前,曲沼明于镜,可烛眉鬚。」秋水观卽秋水堂,为瓢泉居第中之一重要建筑。 「葛巾自向沧浪濯,朝来漉酒那堪著」句:《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陶潜传〉》:「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 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卽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义熙末,徵著作佐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卽便就酌,醉而后归。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沧浪濯,战国楚·屈原《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高树莫鸣蝉」句: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十四年〉》:「十四年,夫差既杀子胥,连年不熟,民多怨恨。吴王复伐齐。阙为阑沟于商 鲁之间,北属蕲,西属济,欲与鲁 晋合攻于黄池之上。恐群臣复谏,乃令国中曰:『寡人伐齐,有敢谏者,死!』太子友知子胥忠而不用,太宰嚭佞而专政,欲切言之,恐罹尤也,乃以讽谏激于王。清旦,怀丸持弹从后园而来,衣袷(qiā)履濡。王怪而问之,曰:『子何为袷衣濡履,体如斯也?』太子友曰:『适游后园,闻秋蜩之声,往而观之。夫秋蝉登高树,饮清露,随风撝(huī)挠,长吟悲鸣,自以为安,不知螳螂超枝缘条,曳腰耸距而稷其形。夫螳螂翕心而进,志在有利,不知黄雀盈绿林,徘徊枝阴,踙(niè)跃微进,欲啄螳螂。夫黄雀但知伺螳螂之有味,不知臣挟弹危掷,蹭蹬飞丸而集其背。今臣但虚心志在黄雀,不知空埳(xiàn)其旁,闇(àn)忽埳中,陷于深井。臣故袷体濡履,几为大王取笑。』王曰:『天下之愚,莫过于斯:但贪前利,不睹后患。』太子曰:『天下之愚,复有甚者。鲁承周公之末,有孔子之教,守仁抱德,无欲于邻国,而齐举兵伐之,不爱民命,惟有所获。夫齐徒举而伐鲁,不知吴悉境内之士,尽府库之财,暴师千里而攻之。夫吴徒知踰境征伐非吾之国,不知越王将选死士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屠我吴国,灭我吴宫。天下之危,莫过于斯也!』吴王不听太子之谏,遂北伐齐。」 华胥(xū)国:《列子·卷二·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山上咽飞泉」句:宋·章谦亨《摸鱼儿·过期思 稼轩之居,曹留饮于秋水观,赋一词谢之》下阕云:「秋水观,环绕滔滔瀑布。参天林木奇古。云烟只在阑干角,生出晩来微雨。」
繁体原文
葛巾自向滄浪濯,朝來漉酒那堪著。高樹莫鳴蟬,晩涼秋水眠。 竹牀能幾尺,上有華胥國。山上咽飛泉,夢中琴斷絃。
翻译
释义/赏析
菩薩蠻:本唐教坊曲,後用爲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宋史·樂志》:「女弟子舞隊名。」《宋史·樂志》、《尊前集》、《金奩集》幷入「中呂宮」,《張子野詞》作「中呂調」,《正音譜》注「正宮」。唐 蘇鄂《杜陽雜編·卷下》:「大中初,女蠻國貢雙龍犀,有二龍,鱗鬛(liè)爪角悉備。明霞錦,云鍊水香麻以爲之也,光耀芬馥着人,五色相間,而美麗於中國之錦。其國人危髻金冠,瓔珞被體,故謂之菩薩蠻。當時倡優遂製《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北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温 李齊名》:「溫庭雲,字飛卿,或云作『筠』字,舊名岐,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曰『溫 李』。才思艷麗,工於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多爲鄰鋪假手,號曰救數人也。而士行有缺,縉紳簿之。李義山謂曰:『近得一聯句云「遠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輔」,未得偶句。』溫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書」。』宣宗嘗賦詩,上句有『金步搖』,未能對,遣未第進士對之。庭雲乃以『玉條脫』續也,宣宗賞焉。又藥名有『白頭翁』,溫以『蒼耳子』爲對,他皆此類也。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令狐相國假其新撰密進之,戒令勿他泄。而遽言於人,由是疏之。溫亦有言云:『中書堂內坐將軍。』譏相國無學也。」宋·王灼《碧鷄漫志·卷五·〈菩薩蠻〉》:云:「《菩薩蠻》,《南部新書》及《杜陽雜編》云:『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纓絡被體,號『菩薩蠻隊』,遂製此曲。當時倡優李可及作菩薩蠻隊舞,文士亦往往聲其詞。』大中迺宣宗紀號也。《北夢瑣言》云:『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令狐相國假溫飛卿新撰密進之,戒以勿泄,而遽言於人,由是疎之。』溫詞十四首,載《花間集》,今曲是也。李可及所製蓋止此,則其舞隊,不過如近世傳踏之類耳。」按溫詞有「小山重疊金明滅」句,名《重疊金》。南唐 李煜詞名《子夜歌》,一名《菩薩鬘》。韓淲詞有「新聲休寫花間意」句,名《花間意》。又有「風前覓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斷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晩雲烘日南枝北」句,名《晩雲烘日》。此調爲雙調小令,以五七言組成,四十四字。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以繁音促節表現深沉而起伏之情感,歷來名作極多。 秋水:卽秋水觀。徐元傑《辛稼軒傳贊》謂「所居有瓢泉、秋水」,《鉛(Yán)山縣志·卷八》:「秋水觀,在期思。」辛稼軒《六州歌頭·晨來問疾》闋有云:「秋水堂前,曲沼明於鏡,可燭眉鬚。」秋水觀卽秋水堂,爲瓢泉居第中之一重要建築。 「葛巾自向滄浪濯,朝來漉酒那堪著」句:《宋書·卷九十三·〈隱逸傳·陶潛傳〉》:「陶潛,字淵明,或云淵明,字元亮,尋陽 柴桑人也。曾祖侃,晉大司馬。潛少有高趣,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録。親老家貧,起爲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復爲鎭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絃歌,以爲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爲彭澤令。公田悉令吏種秫稻。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歎曰:『我不能爲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卽日解印綬去職。賦《歸去來》。……義熙末,徵著作佐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識之,不能致也。潛嘗往廬山,弘令潛故人龐通之齎酒具於半道栗里要之。潛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輿籃輿,既至,欣然便共飲酌,俄頃弘至,亦無忤也。先是,顏延之爲劉柳後軍功曹,在尋陽,與潛情款。後爲始安郡,經過,日日造潛,每往必酣飲致醉。臨去,留二萬錢與潛,潛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嘗九月九日無酒,出宅邊菊叢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卽便就酌,醉而後歸。潛不解音聲,而畜素琴一張,無弦,每有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將候潛值其酒熟,取頭上葛巾漉酒,畢,還復著之。」滄浪濯,戰國楚·屈原《楚辭·漁父》:「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淸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高樹莫鳴蟬」句:東漢·趙曄《呉越春秋·卷五·〈夫差内傳·十四年〉》:「十四年,夫差既殺子胥,連年不熟,民多怨恨。呉王復伐齊。闕爲闌溝於商 魯之間,北屬蘄,西屬濟,欲與魯 晉合攻於黃池之上。恐群臣復諫,乃令國中曰:『寡人伐齊,有敢諫者,死!』太子友知子胥忠而不用,太宰嚭佞而專政,欲切言之,恐罹尤也,乃以諷諫激於王。清旦,懷丸持彈從後園而來,衣袷(qiā)履濡。王怪而問之,曰:『子何爲袷衣濡履,體如斯也?』太子友曰:『適游後園,聞秋蜩之聲,往而觀之。夫秋蟬登高樹,飲清露,隨風撝(huī)撓,長吟悲鳴,自以爲安,不知螳蜋超枝緣條,曳腰聳距而稷其形。夫螳蜋翕心而進,志在有利,不知黃雀盈緑林,徘徊枝陰,踙(niè)躍微進,欲啄螳蜋。夫黃雀但知伺螳蜋之有味,不知臣挾彈危擲,蹭蹬飛丸而集其背。今臣但虛心志在黃雀,不知空埳(xiàn)其旁,闇(àn)忽埳中,陷於深井。臣故袷體濡履,幾爲大王取笑。』王曰:『天下之愚,莫過於斯:但貪前利,不睹後患。』太子曰:『天下之愚,復有甚者。魯承周公之末,有孔子之教,守仁抱德,無欲於鄰國,而齊舉兵伐之,不愛民命,惟有所獲。夫齊徒舉而伐魯,不知呉悉境內之士,盡府庫之財,暴師千里而攻之。夫呉徒知踰境征伐非吾之國,不知越王將選死士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屠我呉國,滅我呉宮。天下之危,莫過於斯也!』呉王不聽太子之諫,遂北伐齊。」 華胥(xū)國:《列子·卷二·黃帝》:「(黃帝)……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慾,自然而已。……黃帝旣寤,怡然自得。」 「山上咽飛泉」句:宋·章謙亨《摸魚兒·過期思 稼軒之居,曹留飲於秋水觀,賦一詞謝之》下闋云:「秋水觀,環繞滔滔瀑布。參天林木奇古。雲煙衹在闌干角,生出晩來微雨。」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