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西江月 · 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西江月 · 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来自:《给孩子的诗》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翻译
平生所经历的事情千头万绪,都像过眼云烟般的消失了。近来我的身体非常孱弱,就像入秋的蒲柳,过早地衰老了。如今,对于我来说,一天做点儿什么事儿最为适宜呢?那就是饮酒,游览,睡觉。 今后料理家计的重任就由你们承担了,到了官府催缴租税的期限,你们就及早交纳完毕;家中的出入收支,你们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妥善安排。我老头子也是要管一点儿事情的,那就是管竹,管山,管水。
释义/赏析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调名取自李太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调咏吴王、西施故事。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后阕字句作法与前阕相同。 「示儿曹,以家事付之」句:四卷本丙集作「以家事付儿曹示之」。 儿曹:指自家儿辈。 以家事付之:把家务事交代给自家儿辈。 云烟:宋·苏东坡《宝绘堂记》:「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蒲柳先衰: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蒲柳,蒲与柳入秋落叶较早,以喻人之身体孱弱、早衰。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句:言万事如云烟过眼,而自己也像入秋之蒲柳渐见衰老。 宜醉宜游宜睡:宋·陈去非《菩萨蛮·荷花》:「南轩面对芙蓉浦,宜风宜月还宜雨。」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句:谓自己如今最宜醉酒、游赏、睡眠。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句:向儿曹交代家事:及早催租纳税,妥善安排一家收入和支出。催科,官府催缴租税;了纳,向官府交纳完毕。 「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句:谓自己依然只管竹林、青山、绿水。乃翁,作者自谓。
繁体原文
萬事雲煙忽過,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遊宜睡。 早趁催科了納,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舊管些兒,管竹管山管水。
翻译
平生所經歷的事情千頭萬緒,都像過眼雲煙般的消失了。近來我的身體非常孱弱,就像入秋的蒲柳,過早地衰老了。如今,對於我來說,一天做點兒什麼事兒最爲適宜呢?那就是飲酒,遊覽,睡覺。 今後料理家計的重任就由你們承擔了,到了官府催繳租稅的期限,你們就及早交納完畢;家中的出入收支,你們也要做到心中有數,妥善安排。我老頭子也是要管一點兒事情的,那就是管竹,管山,管水。
释义/赏析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調名取自李太白《蘇臺覽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呉王宮裏人」。西江是長江的別稱,調詠呉王、西施故事。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晩香時候》、《玉爐三澗雪》、《江月令》。雙調五十字,平仄兩協。後闋字句作法與前闋相同。 「示兒曹,以家事付之」句:四巻本丙集作「以家事付兒曹示之」。 兒曹:指自家兒輩。 以家事付之:把家務事交代給自家兒輩。 雲煙:宋·蘇東坡《寶繪堂記》:「譬之煙雲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復念也。」 蒲柳先衰:南朝 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言語》:「顧悅與簡文同年而發早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蒲柳,蒲與柳入秋落葉較早,以喻人之身體孱弱、早衰。 「萬事雲煙忽過,一身蒲柳先衰」句:言萬事如雲煙過眼,而自己也像入秋之蒲柳漸見衰老。 宜醉宜遊宜睡:宋·陳去非《菩薩蠻·荷花》:「南軒面對芙蓉浦,宜風宜月還宜雨。」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遊宜睡」句:謂自己如今最宜醉酒、遊賞、睡眠。 「早趁催科了納,更量出入收支」句:向兒曹交代家事:及早催租納稅,妥善安排一家收入和支出。催科,官府催繳租稅;了納,向官府交納完畢。 「乃翁依舊管些兒,管竹管山管水」句:謂自己依然只管竹林、青山、緑水。乃翁,作者自謂。
拓展阅读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创作背景/ 辛弃疾 / 〔宋代〕
  此词作于辛弃疾晚年退居铅山时期,见于《稼轩长短句》卷十。辛弃疾一生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屡建奇功,但也因为坚持抗战而为以皇帝为首的主和派所不容。中年以后曾长期闲居上饶、铅山等地。这是词人晚年在江西铅山写给儿孙们的一首词。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本篇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www.ciziyun.com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鉴赏/ 辛弃疾 / 〔宋代〕

  全词仅用一句将过去淡淡揭过,而以大量的篇幅写现在。说过去的事如烟云一样地过去了,说得多么的轻松,其实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他出生时,他的家乡已沦陷于金人十二年。他十五岁时即接受祖父辛赞的委托,到当时金首都去刺探军事情报,以作恢复的准备。二十一岁就聚有义士二千余人,后投入义军耿京的部队,为耿京掌书记。就在他二十二岁时,代表耿京奉表南归。在他回山东复命时,途中得知叛徒张安国杀耿京以降金,义军云散了。辛弃疾立即驰赴海州,仅以数十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献俘行在,一时名震朝野。四十岁即已任至湖南安抚使。他一生为了恢复祖国的统一,屡建奇功。但也因为他毕生坚持抗战,所以也为主和派所不容。风风雨雨四十年,历尽诬罔屈辱之艰辛,然而他只用“云烟”二字,写得十分轻淡。其实这淡,正是未能忘情的压抑之浓。真的淡了,那就连这“云烟”二字都不用提了。“蒲柳”是谦词,说自己经不起衰老,但同样也是不满之辞。抗战的英雄为“蒲柳”,得意的投降派倒是什么长青之松柏了。可见其慨深厚。既不得用,那么还能干点什么——最好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本篇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www.ciziyun.com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译文及注释/ 辛弃疾 / 〔宋代〕

译文
平生所经历的事情千头万绪,都像过眼云烟般的消失了。近来我的身体非常孱弱,就像入秋的蒲柳,过早地衰老了。如今,对于我来说,一天做点儿什么事儿最为适宜呢?那就是饮酒、游览、睡觉。
今后料理家计的重任就由你们承担了,到了官府催缴租税的期限,你们就及早交纳完毕;家中的出入收支,你们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妥善安排。我老头子也是要管一点儿事情的,那就是管竹、管山、管水。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儿曹:指自家儿辈。以家事付儿曹:把家务事交代给自家儿辈。以家事付儿曹示之:一作“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万事”两句:言万事如云烟过眼,而自己也像入秋蒲柳渐见衰老。蒲柳:蒲与柳入秋落叶较早,以喻人之身体孱弱、早衰。
催科:官府催缴租税。了纳:向官府交纳完毕。
乃翁:你的父亲,作者自谓。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本篇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www.ciziyun.com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