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水调歌头 · 席上用王德和推官韵,寿南涧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水调歌头 · 席上用王德和推官韵,寿南涧》 来自:《作品》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青氈剑履旧物,玉立近天颜。莫怪新来白发,恐是当年柱下,《道德》五千言。南涧旧活计,猿鹤且相安。 歌秦缶,宝康瓠,世皆然。不知清庙钟磬,零落有谁编。莫问行藏用舍,毕竟山林钟鼎,底事有亏全。再拜荷公赐,双鹤一千年。

翻译
释义/赏析
王德和:《江阴县志·卷十六·人物志·乡贤》:“王宁字德和,三魁乡荐,乾道丙戌中乙科,终中奉大夫、直徽猷阁。逮事三朝,凡所扬历,绰有休闻。有《笑庵集》十卷。” 席上用王德和推官韵寿南涧:一作“和德和上南涧韵”。 “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句:唐·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徽)阁老张十八助教》诗:“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楞严经》:“众生坚固,服饵草木,药道圆成,各地仙行。”宋·苏轼《以拄杖寿张安道》诗:“先生真是地仙行,住世因循五百年。”《顾况集·五源诀》:“番阳仙人王遥琴子高言:‘下界功满方超上界,上界多官府,不如地仙快活。’”这里称美韩南涧晚年逍遥自适的生活。 青氈旧物:泛指仕宦人家的传世之物或旧业。《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王献之传〉》:“献之字子敬。……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太平御览·卷七○八·〈服用部十·氈〉》引晋·裴启《语林》:“王子敬在斋中卧,偷人取物,一室之内畧尽。子敬卧而不动,偷遂登榻,欲有所觅。子敬因呼曰:‘偷儿,石染青氈是我家旧物,可特置否?’於是羣偷置物惊走。” 剑履:《汉官仪》:“上公九命则剑履”。 玉立:犹言挺拔、矗立。 近天颜:四卷本作“侍天颜”。 柱下:周、秦置柱下史,後因以代称御史。相传老子曾为周柱下史,後亦以代称老子或老子《道德经》。《史记·卷九十六·〈张丞相列传·张苍传〉》“是时萧何为相国,而张苍乃自秦时为柱下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索隐:“周秦皆有柱下吏,谓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恒在殿柱之下,故老聃为周柱下吏。”《汉书·卷四十二·张苍传》:“张苍,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唐·颜师古注:“柱下,居殿柱之下,若今侍立御史矣。” 道德五千言:老子有《道德经》五千言。《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传〉》:“老子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所终。”後以“五千言”为老子《道德经》的代称。 猿鹤且相安: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至于还飙(biāo)入幕,写雾出楹,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 歌秦缶:秦人喜击瓦缶而歌,後世常用以称粗陋的乐器与低俗的音乐。秦·李斯《上秦始皇书》:“夫击瓮扣缶,弹筝搏髀而歌,鸣鸣快耳者,真秦之音也。”《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集解:“缶者,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也。” 宝康瓠(hù):空壺、破瓦壺,多用以喩庸才。西漢·贾谊《吊屈原赋》:“斡弃周鼎兮而宝康瓠。”《尔雅·释器》:“康瓠谓之甈(qì)。”清·郝懿行《义疏》曰:“即壶也,《说文》云,破瓠是也。” 清庙: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乐章,《诗经·周颂·清庙》序云:“《清庙》,祀文王也。” 钟磬:钟和磬,古代礼乐器。《礼记·檀弓上》:“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有钟磬而无簨虡(sǔn jù),其曰明器,神明之也。”东汉·郑玄注:“簨虡,所以悬钟鼓也。横曰‘簨’,饰之以鳞属;植曰‘虡’,饰之以臝属、羽属。”《周礼·春官·小胥》:“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东汉·郑玄注:“钟磬者,编县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虡,谓之堵。钟一堵,磬一堵,谓之肆。”《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然後钟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 “不知清庙钟磬,零落有谁编。”句:据《宋史·乐志》载,北宋之乐凡六改作,至徽宗时制大晟乐,金部乐器有景钟、镈钟、编钟等,石部有特磬编磬。迨靖康之难,乐器皆亡。南渡之後大抵用先朝之旧,而不详古今制作之本原。又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诗:“岁丰君不乐,钟磬几时编。” 莫问:四卷本作“堪笑”。 行藏用舍:《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毕竟:四卷本作“试问”。 山林钟鼎:唐·杜甫《清明二首·其一》诗:“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山林,借指隐居;钟鼎,指富貴。 亏全:缺损与完满。 双鹤一千年:自注:“公以双鹤见寿”。
繁体原文
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青氈劍履舊物,玉立近天顏。莫怪新來白髮,恐是當年柱下,《道德》五千言。南澗舊活計,猿鶴且相安。 歌秦缶,寶康瓠,世皆然。不知清廟鐘磬,零落有誰編。莫問行藏用舍,畢竟山林鐘鼎,底事有虧全。再拜荷公賜,雙鶴一千年。
翻译
释义/赏析
王德和:《江陰縣志·卷十六·人物志·鄉賢》:「王寧字德和,三魁鄉薦,乾道丙戌中乙科,終中奉大夫、直徽猷閣。逮事三朝,凡所敭歷,綽有休聞。有《笑菴集》十卷。」 席上用王德和推官韻壽南澗:一作「和德和上南澗韻」。 「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句:唐·韩愈《奉酬盧給事雲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見寄幷呈上錢七兄(徽)閣老張十八助敎》詩:「上界真人足官府,豈如散仙鞭笞鸞鳳終日相追陪。」《楞嚴經》:「眾生堅固,服餌草木,藥道圓成,各地仙行。」宋·蘇軾《以拄杖壽張安道》詩:「先生真是地仙行,住世因循五百年。」《顧況集·五源訣》:「番陽仙人王遙琴子高言:『下界功滿方超上界,上界多官府,不如地仙快活。』」這裏稱美韓南澗晚年逍遙自適的生活。 青氈舊物:泛指仕宦人家的傳世之物或舊業。《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傳·王獻之傳〉》:「獻之字子敬。……夜臥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盜物都盡。獻之徐曰:『偷兒,青氈我家舊物,可特置之。』群偷驚走。」《太平御覽·卷七○八·〈服用部十·氈〉》引晉·裴啓《語林》:「王子敬在齋中臥,偷人取物,一室之內畧盡。子敬臥而不動,偷遂登榻,欲有所覓。子敬因呼曰:『偷兒,石染靑氈是我家舊物,可特置否?』於是羣偷置物驚走。」 劍履:《漢官儀》:「上公九命則劍履」。 玉立:猶言挺拔、矗立。 近天顔:四卷本作「侍天顔」。 柱下:周、秦置柱下史,後因以代稱御史。相傳老子曾爲周柱下史,後亦以代稱老子或老子《道德經》。《史記·卷九十六·〈張丞相列傳·張蒼傳〉》「是時蕭何爲相國,而張蒼乃自秦時爲柱下史,明習天下圖書計籍。」索隱:「周秦皆有柱下吏,謂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恒在殿柱之下,故老聃爲周柱下吏。」《漢書·卷四十二·張蒼傳》:「張蒼,陽武人也,好書律歷。秦時爲御史,主柱下方書。」唐·顔師古注:「柱下,居殿柱之下,若今侍立御史矣。」 道德五千言:老子有《道德經》五千言。《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老子傳〉》:「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所終。」後以「五千言」爲老子《道德經》的代稱。 猿鶴且相安:南朝齊·孔稚圭《北山移文》:「至于还颷(biāo)入幕,写雾出楹,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 歌秦缶:秦人喜擊瓦缶而歌,後世常用以稱粗陋的樂器與低俗的音樂。秦·李斯《上秦始皇書》:「夫擊甕扣缶,彈箏搏髀而歌,鳴鳴快耳者,真秦之音也。」《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列傳》:「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爲秦聲,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於是秦王不懌,爲一擊缶。」集解:「缶者,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以節歌也。」 寶康瓠(hù):空壶、破瓦壶,多用以喻庸才。西漢·賈誼《弔屈原賦》:「斡棄周鼎兮而寶康瓠。」《爾雅·釋器》:「康瓠謂之甈(qì)。」清·郝懿行《義疏》:「即壺也,《說文》云,破瓠是也。」 清廟: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樂章,《詩經·周頌·清廟》序云:「《清廟》,祀文王也。」 鐘磬:鐘和磬,古代禮樂器。《禮記·檀弓上》:「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有鐘磬而無簨虡(sǔn jù),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東漢·鄭玄注:「簨虡,所以懸鐘鼓也。橫曰『簨』,飾之以鱗屬;植曰『虡』,飾之以臝屬、羽屬。」《周禮·春官·小胥》:「凡縣鐘磬,半爲堵,全爲肆。」東漢·鄭玄注:「鐘磬者,編縣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虡,謂之堵。鐘一堵,磬一堵,謂之肆。」《史記·卷二十四·樂書》:「然後鐘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 「不知清廟鐘磬,零落有誰編。」句:據《宋史·樂志》載,北宋之樂凡六改作,至徽宗時製大晟樂,金部樂器有景鐘、镈鐘、編鐘等,石部有特磬編磬。迨靖康之難,樂器皆亡。南渡之後大抵用先朝之舊,而不詳古今製作之本原。又宋·蘇軾《和田國博喜雪》詩:「歲豐君不樂,鐘磬幾時編。」 莫問:四卷本作「堪笑」。 行藏用舍:《論語·述而》:「子謂顔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畢竟:四卷本作「試問」。 山林鐘鼎:唐·杜甫《清明二首·其一》詩:「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山林,借指隱居;鐘鼎,指富貴。 虧全:缺損與完滿。 雙鶴一千年:自注:「公以雙鶴見壽」。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