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随园食单 · 须知单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随园食单 · 须知单》 来自:《随园食单》

袁枚

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原文

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作《须知单》。 【先天须知】 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人性下愚,虽孔、孟教之,无益也;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指其大略:猪宜皮薄,不可腥臊;鸡宜騸嫩,不可老稚;鲫鱼以扁身白肚为佳,乌背者,必崛强于盘中;鳗鱼以湖溪游泳为贵,江生者,必搓讶其骨节;谷喂之鸭,其膘肥而白色;奎土之笋,其节少而甘鲜;同一火腿也,而好丑判若天渊;同一台鳖也,而美恶分为冰炭;其他杂物,可以类推。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 【作料须知】 厨者之作料,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虽有大姿,虽善涂抹,而敝衣蓝缕,西子亦难以为容。善烹调者,酱用伏酱,先尝甘否;油用香油,须审生熟;酒用酒酿,应去糟粕;醋用米醋,须求清例。且酱有清浓之分,油有荤素之别,酒有酸甜之异,醋有陈新之殊,不可丝毫错误。其他葱、椒、姜、桂、糖、盐,虽用之不多,而俱宜选择上品。苏州店卖秋油,有上、中。下三等。镇江醋颜色虽佳,味不甚酸,失醋之本旨矣。以板浦醋为第一,浦口醋次之。 【洗刷须知】 洗刷之法,燕窝去毛,海参去泥,鱼翅去沙,鹿筋去臊。肉有筋瓣,剔之则酥;鸭有肾臊,削之则净;鱼胆破,而全盘皆苦;鳗涎存,而满碗多腥;韭删叶而白存,菜弃边而心出。《内则》曰:“鱼去乙,鳖去丑。”此之谓也。谚云:“若要鱼好吃,洗得白筋出。”亦此之谓也。 【调剂须知】 调剂之法,相物而施。有酒水兼用者,有专用酒不用水者,有专用水不用酒者;有盐酱井用者,有专用清酱不用盐者,有用盐不用酱者;有物太腻,要用油先炙者;有气大腥,要用醋先喷者;有取鲜必用冰糖者;有以干燥为贵者,使其味人于内,煎炒之物是也;有以汤多为贵者,使其味溢于外,清浮之物是也。 【配搭须知】 谚曰:“相女配夫。”《记》曰:“[亻疑]人必于其伦。”烹调之法,何以异焉?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其中可荤可素者,蘑菇、鲜笋、冬瓜是也。可荤不可素者,葱韭、茴香、新蒜是也。可素不可荤者,芹菜、百合、刀豆是也。常见人置蟹粉于燕窝之中,放百合于鸡、猪之肉,毋乃唐尧与苏峻对坐,不太悻乎?亦有交互见功者,炒荤莱,用素油,炒素菜,用荤油是也。 【独用须知】 味太浓重者,只宜独用,不可搭配。如李赞皇、张江陵一流,须专用之,方尽其才。食物中,鳗也,鳖也,蟹也,鲥鱼也,牛羊也,皆宜独食,不可加搭配。何也?此数物者味甚厚,力量甚大,而流弊亦甚多,用五味调和,全力治之,方能取其长而去其弊。何暇舍其本题,别生枝节哉?金陵人好以海参配甲鱼,鱼翅配蟹粉,我见辄攒眉。觉甲鱼、蟹粉之味,海参、鱼翅分之而不足;海参、鱼翅之弊,甲鱼、蟹粉染之而有余。 【火候须知】 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须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则物疲矣。有须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则物枯矣。有先用武火而后用文火者,收汤之物是也;性急则皮焦而里不熟矣。有愈煮愈嫩者,腰子、鸡蛋之类是也。有略煮即不嫩者,鲜鱼、酣蛤之类是也。肉起迟则红色变黑,鱼起迟则活肉变死。屡开锅盖,则多沫而少香。火熄再烧,则无油而味失。道人以丹成九转为仙,儒家以无过、不及为中。司厨者,能知火候而谨伺之,则几于道矣。鱼临食时,色白如玉,凝而不散者,活肉也;色白如粉,不相胶粘者,死肉也。明明鲜鱼,而使之不鲜,可恨己极。 【色臭须知】 目与鼻,口之邻也,亦口之媒介也。嘉肴到目。到鼻,色臭便有不同。或净若秋云,或艳如琥珀,其芬芳之气亦扑鼻而来,不必齿决之,舌尝之,而后知其妙也。然求色艳不可用糖炒,求香不可用香料。一涉粉饰便伤至味。 【迟速须知】 凡人请客,相约于三日之前,自有工夫平章百味。若斗然客至,急需便餐;作客在外,行船落店,此何能取东海之水,救南池之焚乎?必须预备一种急就章之菜,如炒鸡片,炒肉丝,炒虾米豆腐及糟鱼、茶腿之类,反能因速而见巧者,不可不知。 【变换须知】 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犹如圣人设教,因才乐育,不拘一律。所谓君子成人之美也。今见俗厨,动以鸡,鸭、猪、鹅一汤同滚,遂令千手雷同,味同嚼蜡。吾恐鸡、猪。鹅、鸭有灵,必到在死城中告状矣。善治菜者,须多设锅、灶、盂、钵之类,使一物各献一性,一碗各成一味。嗜者舌本应接不暇,自觉心花顿开。 【器具须知】 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然宣、成、嘉、万窑器太贵,颇愁损伤,不如竟用御窑:已觉雅丽。惟是宜碗者碗,宜盘者盘,宜大者大,宜小者小,参错其间,方觉生色。若板板于十碗八盘之说,便嫌笨俗。大抵物贵者器宜大,物贱者器宜小。煎炒宜盘,汤羹宜碗,煎炒宜铁锅,煨煮宜砂罐。 【上菜须知】 上莱之法,盐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且天下原有五味,不可以咸之一味概之。度客食饱,则脾困矣,须用辛辣以振动之;虑客酒多,则胃疲矣,须用酸甘以提醒之。 【时节须知】 夏日长而热,宰杀太早,则肉败矣。冬日短而寒,烹饪稍迟,则物生矣。冬宜食牛羊,移之于夏,非其时也。夏宜食干腊,移之于冬,非其时也。辅佐之物,夏宜用芥末,冬宜用胡椒。当三伏大而得冬腌菜,贱物也,而竟成至宾矣。当秋凉时而得行鞭笋,亦贱物也,而视若珍馐矣。有先时而见好者,三月食鲥鱼是也。有后时而见好者,四月食芋芳是也。其他亦可类推。有过时而不可吃者,萝卜过时则心空,山笋过时则味苦,刀鲚过时则骨硬。所谓四时之序,成功者退,精华已竭,褰裳去之也。 【多寡须知】 用贵物宜多,用贱物宜少。煎炒之物多,则火力不透,肉亦不松。故用肉不得过半斤,用鸡、鱼不得过六两。或问:食之不足如何?曰:俟食毕后另炒可也。以多为贵者,白煮肉,非二十斤以外,则淡而无味。粥亦然,非斗米则汁浆不厚,且须扣水,水多物少,则味亦薄矣。 【洁净须知】 切葱之刀,不可以切笋;捣椒之臼,不可以捣粉。闻菜有抹布气者,由其布之不洁也;闻菜有砧板气者,由其板之不净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厨先多磨刀,多换布,多刮板,多洗手,然后治莱。至于口吸之烟灰,头上之汗汁,灶上之蝇蚁,锅上之烟煤,一玷入菜中,虽绝好烹庖,如西子蒙不洁,人皆掩鼻而过之矣。 【用纤须知】 俗名豆粉为纤者,即拉船用纤也,须顾名思义。因治肉者要作团而不能合,要作羹而不能腻,故用粉以牵合之。煎炒之时,虑肉贴锅,必至焦老,故用粉以护持之。此纤义也。能解此义用纤,纤必恰当,否则乱用可笑,但觉一片糊涂。汉制考齐呼曲麸为媒,媒即纤矣。 【选用须知】 选用之法,小炒肉用后臀,做肉圆用前夹心,煨肉用硬短勒。炒鱼片用青鱼、季鱼,做鱼松用[鱼军]鱼,鲤鱼。蒸鸡用雏鸡,煨鸡用骟鸡,取鸡汁用老鸡;鸡用雌才嫩,鸭用雄才肥;药菜用头,芹韭用根;皆一定之理。余可类推。 【疑似须知】 味要浓厚,不可油腻;味要清鲜,不可淡薄。此疑似之间,差之毫厘,失以千里。浓厚者,取精多而糟粕去之谓也;若徒贪肥腻,不如专食猪油矣。清鲜者,真味出而俗尘无之谓也;若徒贪淡薄,则不如饮水矣。 【补救须知】 名手调羹,咸淡合宜,老嫩如式,原元需补救。不得已为中人说法,则调味者,宁淡毋咸;淡可加盐以救之,咸则不能使之再淡矣。烹鱼者火候以补之,老则不能强之再嫩矣。比中消息,于一切下作料时,静观火色便可参详。 【本分须知】 满洲菜多烧煮,汉人菜多羹汤,童而习之,故擅长也。汉请满人,满请汉人,各用所长之菜,转觉人口新鲜,不失邯郸故步。今人忘其本分,而要格外讨好。汉请满人用满菜,满请汉人用汉菜,反致依样葫芦,有名无实,画虎不成反类犬矣。秀才下场,专作自己文字,务极其工,自有遇合。若逢一宗师而摹仿之,逢一主考而摹仿之,则掇皮元真,终身不中矣。

翻译
求知求善,应先认识它,而后再去践行。饮食也是如此,所以写了《须知单》。 【先天须知】 世间万物都有它们与生俱来的品质与特性,就如同人都有各自的资质禀赋一样。如果一个人过于愚笨,那就算是孔子、孟子来教他,恐怕也是无能为力的。同样地,食材质量不佳,就算是易牙这样的名厨来了,也很难把它们做成好菜。怎样才算好食材?大体上来看:猪肉应当皮薄一点,不宜带有腥臊气;鸡肉最好取自鲜嫩的骟鸡或童子鸡,不宜选用太老或太小的鸡;选取的鲫鱼最好是扁身白肚子的,而乌背的鲫鱼,脊骨较粗,会僵硬地凸起在盘子中,没有食相,倒人胃口;在湖泊和溪流中生活的鳗鱼最好,生活在江水中的鳗鱼,鱼刺硬且错乱,就像树枝一样;用谷物喂养的鸭子,长得又白又肥;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竹笋,竹节少,味道又鲜美;即使同为火腿,不同的火腿的质量也会有天壤之别;台鲞也是如此,不同的品质有如冰和炭一样差别巨大。其他的各种食材,都可依此类推。所以说,大体上做出一桌美味佳肴,负责烹饪的厨师的功劳占六成,而采购食材的人的功劳则占了四成。 【作料须知】 厨师手中的作料,如同女人穿戴的衣服和首饰一样。一个美若天仙又善于化妆的女子,如果她穿着破烂的衣服,即便这个女子是西施,也难以展现她的美貌。善于烹调的人,选酱就选三伏天制作的伏酱,在用酱之前,先要尝一尝它的味道是否甘美;选油时,则选用芝麻香油,还要鉴别一下油是生油还是熟油;以酒做调料时,则会选用江米酒,还需要把酿制产生的酒渣滤掉;醋则会选用米醋,并要求它澄清不混浊。此外,酱还有清淡与浓烈之分,油有荤与素的差别,酒有味道的酸与甜的差异,醋也有陈醋和新醋的不同,使用的时候,要谨慎地选择,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其他的调味品,如葱、椒、姜、桂皮、糖、盐等,虽然用得不多,但仍需选用质量上好的。苏州店所卖的秋油,根据质量,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镇江醋虽然颜色好看,但酸味不太足,失掉了醋所应有的特色。所以,醋最好吃的还是板浦醋,其次为浦口醋。 【洗刷须知】 对食材进行清洁要讲究方法,清洗燕窝的时候要把窝中的燕毛拣干净,海参中的泥要冲掉,鱼翅中粘着的沙子要洗掉,鹿筋食用前则要去掉臊味。猪肉中有筋瓣,只有把它们都剔去,猪肉才会烧得酥透;鸭子肾臊味重,把它割去之后,臊味会消失;做鱼时,鱼胆破了,整个菜都会变苦;鳗鱼身上的黏液如果不清洗干净,满盘菜都会被腥味占据;吃韭菜时应该去掉叶子只留下韭白;青菜要去掉边缘部分,只留下菜心。《内则》中写道:“吃鱼要去掉鱼目旁的骨头,吃鳖要去掉鳖的肛门。”讲的就是清洁食材的方法。俗话说:“要想把鱼做得好吃,就要把白筋洗出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调剂须知】 调剂食物的方法,根据食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有的菜必须和酒、水一起烧制,有的菜只用酒不用水,而有的菜则只用水不用酒;而有的菜需要和盐、清酱一起烧制,有的菜只用清酱不用盐,有的菜则只用盐不用清酱;有的食物过于油腻,必须先用油炸一下,出出肥油;有的食物腥气太重,要先用醋喷一下,去去腥味;有的食物需要用冰糖去腥气,把食物的香味提出来;有的菜干一点为好,能让食物的味道充分浸入其中,煎炒的菜多是用的这个方法;有的菜汤多一点为好,能使食物的美味溢出来,那种清汤且使食物漂浮在汤面上的菜就是用的这个方法。 【配搭须知】 俗话说:“什么样的女子要配什么样的丈夫。”《礼记》中也写道:“要对一个人进行评判,必须从这个人的同类人中寻找对比者。”对烹调的方法来说,这个道理难道不适用吗?要做好一道菜,必须要有合适的材料进行搭配。味道清淡的菜,要有清淡的配料进行搭配;浓烈的菜,要有浓烈的配料搭配;而较柔和的菜,要有柔和的配料搭配;同样地,刚硬的菜式,要有刚硬的配料搭配,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做出和美的菜肴。有些菜,既可以与荤搭配,也可以与素搭配,如蘑菇、鲜笋、冬瓜;有些菜可以与荤搭配,却不可以与素搭配,如葱、韭菜、茴香、新蒜;而有些菜可以与素搭配,却不可以与荤搭配,如芹菜、百合、刀豆。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把蟹粉放到燕窝之中,把百合放到鸡肉或猪肉之中,这种搭配方式,就如同远古时期的唐尧和西晋的苏峻两人对坐,太过荒谬!也有荤素交互使用的情况,如炒荤菜时用素油,或者炒素菜时用荤油,荤素搭配可以使菜肴吸取两者的长处,效果更好。 【独用须知】 自身味道太浓太重的食物,只适合单独食用,不适合与其他食物搭配。这就如同李绛、张居正这类性格刚烈又精明能干的人,对于他们,要单独使用,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同样地,食物中,鳗鱼、鳖、蟹、鲥鱼、牛羊肉等,都应该单独食用,做菜时不能搭配其他食物。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味道都比较浓厚,单独做成菜就可以了。同时,这些食物的缺点也不少,需要用五味来调和,尽心调制,才能把它们的美味留下来,去掉不鲜美的味道,这种情况下,哪有闲工夫去舍弃它们本身的味道,而去考虑搭配其他食物呢?南京人喜欢用海参搭配甲鱼,用鱼翅搭配蟹粉,我见后不禁皱起了眉头。甲鱼、蟹粉的味道,不足以分给海参和鱼翅;而海参和鱼翅身上不好的味道,污染甲鱼和蟹粉的美味却绰绰有余。 【火候须知】 对于烹饪来说,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火候。有的菜必须要用猛火,如煎炒的菜;火力太弱,菜就会变得疲弱,没有味道。而有的菜则必须要用微火烧制,如煨煮的菜;火力太猛,就会使食物变枯干。有的菜需要先用猛火烧制,然后再转用微火,把汤汁存入菜中的食物就需要用这种方法;如果太性急,食物的外皮会焦掉,但内里却还没熟透。有些菜会越煮越嫩,腰子和鸡蛋就属于这一类。有些菜稍微煮一下,肉质就会变老,不再鲜嫩,鲜鱼、蚶、蛤之类的就是如此。猪肉和鱼肉出锅都要及时,猪肉出锅迟了,肉就不再鲜红,而会变成黑色;鱼肉出锅迟了,鲜嫩的鱼肉就会变成死肉。烹饪时,如果屡次打开锅盖,锅内的香味就会变少,而菜上的泡沫反而会增多;如果在熄火之后再烧制,菜会走油,香味也会失掉。道家炼丹,需要经过反反复复地多次提炼,才能炼成仙丹;而儒家也讲究做事既不要过头,也不要做得不够,中庸为恰到好处。掌勺的厨师,如果做菜的时候能对火候了然于胸,并且能谨慎地掌控住,那他就大体掌握了烹饪之道。鱼肉出锅之后,如果它色白如玉,凝而不散,那就是鲜活的鱼肉;而如果它色白如粉,肉松松垮垮的,那它就变成了死肉。把鲜美的鱼做成死肉,真是可恨之极。 【色臭须知】 睛和鼻子,既是嘴的近邻,同时也是嘴巴的媒介。美味佳肴放在人的眼睛和鼻子前边,使人感受到的颜色和气味,就跟普通菜的颜色和气味大不相同。有的如秋云般明净,有的如琥珀般艳丽,而它芬芳的气味,也会扑鼻而来,不必用牙齿咬,也不必用舌头尝,便可知道它有多么美味。但是,要给食物配上好看的颜色,不要用糖炒;要让食物气味清香,也不要用香料。一旦刻意修饰,食物原有的美味就会被破坏。 【迟速须知】 大凡是要请客的,一般都在请客的三天前就约好,这样主人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各式各样的食物。如果客人突然来了,就急需做一些简便的饭菜;或者作客他乡,乘船住店,这种情况下,就不能靠取东海的水,来扑灭遥远的南池的火了。必须要预备一种可以拿来应急的菜肴,比如炒鸡片、炒肉丝、炒虾米豆腐,以及糟鱼、茶腿,等等。这种菜因为对烧制的时间和速度都有很大的限制,反而能显出厨师的烹饪水平,厨师们对此都要有所了解。 【变换须知】 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滋味,不可以将它们混成一类,一起烹调。这就如同圣人办学校,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的人用不一样的教育手段,这就是所谓的君子成人之美。当今,会看到很多水平平庸的厨子,动不动就把鸡、鸭、猪、鹅等放在一个锅里一起煮。大家都这样,所有的菜都一个味,吃的人会感觉味同嚼蜡。假使鸡、猪、鹅、鸭死后有灵魂的话,它们一定会到枉死城去告冤状!因此善于烹饪的厨师,必须多备一些锅、灶、盂、钵之类的器具,使每种食物都保留各自的特性,每一碗菜都有各自的滋味。热爱美食的人面对各种菜,舌头都停不下来,自然会心花怒放。 【器具须知】 古语说:“美食不如美器。”这句话说得很对。但是明宣德、成化、嘉靖、万历年间烧制的瓷器都太贵重,使用它们,会担心有所破损。不如就使用御窑所生产的瓷器,也有雅致秀丽之感。只是要注意,该用碗的时候就用碗,该用盘子的时候就用盘子,该用大的的时候就用大的,该用小的的时候就用小的,各式各样的器具交错在饭桌上,才会给饭菜增色。如果拘泥于呆板的十大碗、八大盘的规矩,就会给人以愚蠢粗俗之感。大体来说,盛放比较珍贵的食物的器具要大一些,盛放比较便宜的食物的器具要小一些;煎炒的食物适合用盘子装,而汤羹则适合用碗装;煎炒需要用铁锅,煨煮则需要用砂罐。 【上菜须知】 上菜有一定的技巧:味咸的菜先上,味淡的菜后上;味道浓厚的菜先上,味道寡淡的菜后上;没有汤的菜先上,有汤的菜后上。天下的菜肴本来就包括了酸、甜、苦、辛、咸五种味道,不能单以咸味概括。估计客人已经吃饱了,脾脏也困乏了,这时需要用辛辣的食物来刺激一下食欲;考虑到客人酒喝多了,胃脏有些疲惫了,这时则需要用有酸味或甜味的食物来提提神。 【时节须知】 夏季,白天长且天气热,牲畜宰杀得过早,肉就容易腐坏变质。而到了冬季,白天短且天气寒冷,烹饪的火候过短,食物很难熟透。牛羊肉适合在冬天食用,夏天食用的话就是不合时宜。干腊等肉制品适合在夏天食用,冬天食用的话也是不合时宜的。而对于调味品,夏天适宜用芥末,冬天适宜用胡椒。冬天的腌菜,虽然是廉价的,但是在三伏天食用,就会给人如获至宝的感觉。行鞭笋也是比较廉价的食品,但在秋凉时节食用,也会被视作珍贵又美味的食物。有的食物在时令前食用会更加美味,如鲥鱼一般在四月上市,但三月吃会更加鲜嫩。有的食物则在时令之后吃会更加美味,如四月食用芋头。还有很多食物也是如此。有的食物过了时节就不能再吃了,萝卜过了时节就会空心,山笋过了时节味道就会变苦,刀鲚过了时节骨头就会变硬。世间万物的生长都遵从四时之序,已经长到可以食用的时节,却没有吃,它们的精华就会耗尽,就像演出完的演员提起戏装退出舞台一样。 【多寡须知】 烹饪时,价钱高的食材用量要多一点,而便宜的少一点。需要煎炒的食物,用量过多,火力炒不透它,肉也不会松软。所以,一般的菜肴,猪肉的用量不能超过半斤,鸡肉和鱼肉的用量不能超过六两。有的人或许会问:菜量太少,不够吃怎么办呢?我会回答:不够吃的话,等吃完了再炒就是了。有的菜肴,原料多了才能做出美味佳肴,白煮肉就是这样,做白煮肉时,没有二十斤以上的肉,菜就会清淡且没有味道。熬粥也是这样的,没有一斗米,汁浆就不够黏稠;而且熬粥也要控制用水量,水多米少,粥的味道就会淡薄。 【洁净须知】 切过葱的刀,不可以再用来切笋;捣过辣椒的臼,不可以再用来捣粉。菜中能闻出有抹布味,是由于抹布没有清洗干净。菜中能闻出有砧板味,是由于砧板没有擦拭干净。“一个工匠要把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工具准备好。”一个好的厨师,在做菜前会勤磨菜刀,多次换抹布,经常刮擦砧板,勤洗手,这之后才开始做菜。而吸烟产生的烟灰、头上冒出的汗、灶台上的苍蝇蚂蚁、锅上的烟煤,一旦落进菜肴内,即使再美味的饭菜,也会像西施沾上了污秽之物一样,人们都会捂着鼻子嫌弃地走开。 【用纤须知】 我们一般把豆粉称为纤,就好比拉船用的纤绳。这要从它的字面意思来理解,要做肉团却很难把肉黏合在一起,要做羹却不能使之浓稠,这时候就需要用豆粉来使之黏合起来了,就像纤绳的作用一样。煎炒的时候,担心肉会贴到锅上,从而烧焦,所以需要用豆粉裹在肉的表面,保护鲜肉不会粘到锅上。这就是豆粉在烹饪时的用处。能理解豆粉这种用处的厨师,肯定能把豆粉用得恰到好处。而乱用豆粉,就会闹出笑话,让人看了一塌糊涂。《汉制考》记载,齐国人称曲麸为媒,而媒就是纤的意思。 【选用须知】 选用食料需要一定的方法。小炒肉要选用猪腿紧靠后臀部位的肉,做肉圆要用前夹心肉,煨肉则要用五花肉。做炒鱼片要用青鱼或鳜鱼,做鱼松则要用鯶鱼或鲤鱼。蒸鸡要用雏鸡,煨鸡要用阉割掉的鸡,提取鸡汁要用老母鸡。母鸡鲜嫩,雄鸭肥美。莼菜要采摘顶端的嫩叶,而芹菜和韭菜则要食用根茎,这些都是有理可循的。其他的选择食材的方法也可依此类推。 【疑似须知】 菜肴的味道要浓厚,但不要油腻;味道要清鲜,但不要淡薄。要真正理解掌握这项准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稍有偏差,菜的味道就会差之千里。菜味浓厚,就是说要撷取精华而去掉糟粕。如果只是贪图肥腻的味觉,那就只吃猪油好了。而菜味清鲜,则是指保留食物的本味而不沾染上杂味。如果只是喜欢淡薄寡味,那就只喝白开水好了。 【补救须知】 名厨烹制饭菜,咸淡相宜,老嫩适中,口味最佳,无须后续再进行补救。但对厨艺一般的厨师,还需要就补救的技巧做一些说明。在调味的时候,宁可味道调淡一点,也不要调得过咸,淡了还可以再加盐补救,咸了就淡不回去了。做鱼时,宁可烧得嫩一些,也不要烧老,嫩了还可以多烧一会儿来补救,老了就不能再强迫肉变嫩了。关键在于,各种作料下锅时,要仔细观察火候的变化,这样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本份须知】 满洲菜大多用烧煮的做法,汉人菜则以羹汤为主,他们从儿童时期就习惯各自的菜式,所以都很擅长各自的做法。汉人宴请满人,或者满人宴请汉人,他们各用自己所擅长的菜式,反而让客人觉得清鲜美味,不会失掉自己的饮食特色。现在的人却常常忘掉保持自己的饮食特色,而刻意去讨好宾客,汉人宴请满人时做满洲菜,满人宴请汉人时做汉人菜,导致依样画葫芦,反而没有做出对方菜式的特色,徒有其名,遭人耻笑。秀才进了考场,专心做好自己的文章,用心雕琢,自然会遇到赏识自己的人。如果一味地模仿,遇到宗师就模仿宗师,遇到考官就模仿考官,这样只能学到皮毛,一辈子都难以考中。
释义/赏析
繁体原文
學問之道,先知而後行,飲食亦然。作《須知單》。 【先天須知】 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資稟。人性下愚,雖孔、孟教之,無益也;物性不良,雖易牙烹之,亦無味也。指其大略:豬宜皮薄,不可腥臊;雞宜騸嫩,不可老稚;鯽魚以扁身白肚爲佳,烏背者,必崛強於盤中;鰻魚以湖溪游泳爲貴,江生者,必搓訝其骨節;谷喂之鴨,其膘肥而白色;奎土之筍,其節少而甘鮮;同一火腿也,而好醜判若天淵;同一臺鱉也,而美惡分爲冰炭;其他雜物,可以類推。大抵一席佳餚,司廚之功居其六,買辦之功居其四。 【作料須知】 廚者之作料,如婦人之衣服首飾也。雖有大姿,雖善塗抹,而敝衣藍縷,西子亦難以爲容。善烹調者,醬用伏醬,先嚐甘否;油用香油,須審生熟;酒用酒釀,應去糟粕;醋用米醋,須求清例。且醬有清濃之分,油有葷素之別,酒有酸甜之異,醋有陳新之殊,不可絲毫錯誤。其他蔥、椒、姜、桂、糖、鹽,雖用之不多,而俱宜選擇上品。蘇州店賣秋油,有上、中。下三等。鎮江醋顏色雖佳,味不甚酸,失醋之本旨矣。以板浦醋爲第一,浦口醋次之。 【洗刷須知】 洗刷之法,燕窩去毛,海蔘去泥,魚翅去沙,鹿筋去臊。肉有筋瓣,剔之則酥;鴨有腎臊,削之則淨;魚膽破,而全盤皆苦;鰻涎存,而滿碗多腥;韭刪葉而白存,菜棄邊而心出。《內則》曰:“魚去乙,鱉去醜。”此之謂也。諺雲:“若要魚好吃,洗得白筋出。”亦此之謂也。 【調劑須知】 調劑之法,相物而施。有酒水兼用者,有專用酒不用水者,有專用水不用酒者;有鹽醬井用者,有專用清醬不用鹽者,有用鹽不用醬者;有物太膩,要用油先炙者;有氣大腥,要用醋先噴者;有取鮮必用冰糖者;有以乾燥爲貴者,使其味人於內,煎炒之物是也;有以湯多爲貴者,使其味溢於外,清浮之物是也。 【配搭須知】 諺曰:“相女配夫。”《記》曰:“[亻疑]人必於其倫。”烹調之法,何以異焉?凡一物烹成,必需輔佐。要使清者配清,濃者配濃,柔者配柔,剛者配剛,方有和合之妙。其中可葷可素者,蘑菇、鮮筍、冬瓜是也。可葷不可素者,蔥韭、茴香、新蒜是也。可素不可葷者,芹菜、百合、刀豆是也。常見人置蟹粉於燕窩之中,放百合於雞、豬之肉,毋乃唐堯與蘇峻對坐,不太悻乎?亦有交互見功者,炒葷萊,用素油,炒素菜,用葷油是也。 【獨用須知】 味太濃重者,只宜獨用,不可搭配。如李贊皇、張江陵一流,須專用之,方盡其才。食物中,鰻也,鱉也,蟹也,鰣魚也,牛羊也,皆宜獨食,不可加搭配。何也?此數物者味甚厚,力量甚大,而流弊亦甚多,用五味調和,全力治之,方能取其長而去其弊。何暇舍其本題,別生枝節哉?金陵人好以海蔘配甲魚,魚翅配蟹粉,我見輒攢眉。覺甲魚、蟹粉之味,海蔘、魚翅分之而不足;海蔘、魚翅之弊,甲魚、蟹粉染之而有餘。 【火候須知】 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須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則物疲矣。有須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則物枯矣。有先用武火而後用文火者,收湯之物是也;性急則皮焦而裏不熟矣。有愈煮愈嫩者,腰子、雞蛋之類是也。有略煮即不嫩者,鮮魚、酣蛤之類是也。肉起遲則紅色變黑,魚起遲則活肉變死。屢開鍋蓋,則多沫而少香。火熄再燒,則無油而味失。道人以丹成九轉爲仙,儒家以無過、不及爲中。司廚者,能知火候而謹伺之,則幾於道矣。魚臨食時,色白如玉,凝而不散者,活肉也;色白如粉,不相膠粘者,死肉也。明明鮮魚,而使之不鮮,可恨己極。 【色臭須知】 目與鼻,口之鄰也,亦口之媒介也。嘉餚到目。到鼻,色臭便有不同。或淨若秋雲,或豔如琥珀,其芬芳之氣亦撲鼻而來,不必齒決之,舌嘗之,而後知其妙也。然求色豔不可用糖炒,求香不可用香料。一涉粉飾便傷至味。 【遲速須知】 凡人請客,相約於三日之前,自有工夫平章百味。若斗然客至,急需便餐;作客在外,行船落店,此何能取東海之水,救南池之焚乎?必須預備一種急就章之菜,如炒雞片,炒肉絲,炒蝦米豆腐及糟魚、茶腿之類,反能因速而見巧者,不可不知。 【變換須知】 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猶如聖人設教,因才樂育,不拘一律。所謂君子成人之美也。今見俗廚,動以雞,鴨、豬、鵝一湯同滾,遂令千手雷同,味同嚼蠟。吾恐雞、豬。鵝、鴨有靈,必到在死城中告狀矣。善治菜者,須多設鍋、竈、盂、鉢之類,使一物各獻一性,一碗各成一味。嗜者舌本應接不暇,自覺心花頓開。 【器具須知】 古語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語是也。然宣、成、嘉、萬窯器太貴,頗愁損傷,不如竟用御窯:已覺雅麗。惟是宜碗者碗,宜盤者盤,宜大者大,宜小者小,參錯其間,方覺生色。若闆闆於十碗八盤之說,便嫌笨俗。大抵物貴者器宜大,物賤者器宜小。煎炒宜盤,湯羹宜碗,煎炒宜鐵鍋,煨煮宜砂罐。 【上菜須知】 上萊之法,鹽者宜先,淡者宜後;濃者宜先,薄者宜後;無湯者宜先,有湯者宜後。且天下原有五味,不可以鹹之一味概之。度客食飽,則脾困矣,須用辛辣以振動之;慮客酒多,則胃疲矣,須用酸甘以提醒之。 【時節須知】 夏日長而熱,宰殺太早,則肉敗矣。冬日短而寒,烹飪稍遲,則物生矣。冬宜食牛羊,移之於夏,非其時也。夏宜食幹臘,移之於冬,非其時也。輔佐之物,夏宜用芥末,冬宜用胡椒。當三伏大而得冬醃菜,賤物也,而竟成至賓矣。當秋涼時而得行鞭筍,亦賤物也,而視若珍饈矣。有先時而見好者,三月食鰣魚是也。有後時而見好者,四月食芋芳是也。其他亦可類推。有過時而不可吃者,蘿蔔過時則心空,山筍過時則味苦,刀鱭過時則骨硬。所謂四時之序,成功者退,精華已竭,褰裳去之也。 【多寡須知】 用貴物宜多,用賤物宜少。煎炒之物多,則火力不透,肉亦不鬆。故用肉不得過半斤,用雞、魚不得過六兩。或問:食之不足如何?曰:俟食畢後另炒可也。以多爲貴者,白煮肉,非二十斤以外,則淡而無味。粥亦然,非鬥米則汁漿不厚,且須扣水,水多物少,則味亦薄矣。 【潔淨須知】 切蔥之刀,不可以切筍;搗椒之臼,不可以搗粉。聞菜有抹布氣者,由其布之不潔也;聞菜有砧板氣者,由其板之不淨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廚先多磨刀,多換布,多刮板,多洗手,然後治萊。至於口吸之菸灰,頭上之汗汁,竈上之蠅蟻,鍋上之煙煤,一玷入菜中,雖絕好烹庖,如西子蒙不潔,人皆掩鼻而過之矣。 【用纖須知】 俗名豆粉爲纖者,即拉船用纖也,須顧名思義。因治肉者要作團而不能合,要作羹而不能膩,故用粉以牽合之。煎炒之時,慮肉貼鍋,必至焦老,故用粉以護持之。此纖義也。能解此義用纖,纖必恰當,否則亂用可笑,但覺一片糊塗。漢制考齊呼曲麩爲媒,媒即纖矣。 【選用須知】 選用之法,小炒肉用後臀,做肉圓用前夾心,煨肉用硬短勒。炒魚片用青魚、季魚,做魚鬆用[魚軍]魚,鯉魚。蒸雞用雛雞,煨雞用騸雞,取雞汁用老雞;雞用雌才嫩,鴨用雄才肥;藥菜用頭,芹韭用根;皆一定之理。餘可類推。 【疑似須知】 味要濃厚,不可油膩;味要清鮮,不可淡薄。此疑似之間,差之毫釐,失以千里。濃厚者,取精多而糟粕去之謂也;若徒貪肥膩,不如專食豬油矣。清鮮者,真味出而俗塵無之謂也;若徒貪淡薄,則不如飲水矣。 【補救須知】 名手調羹,鹹淡合宜,老嫩如式,原元需補救。不得已爲中人說法,則調味者,寧淡毋鹹;淡可加鹽以救之,鹹則不能使之再淡矣。烹魚者火候以補之,老則不能強之再嫩矣。比中消息,於一切下作料時,靜觀火色便可參詳。 【本分須知】 滿洲菜多燒煮,漢人菜多羹湯,童而習之,故擅長也。漢請滿人,滿請漢人,各用所長之菜,轉覺人口新鮮,不失邯鄲故步。今人忘其本分,而要格外討好。漢請滿人用滿菜,滿請漢人用漢菜,反致依樣葫蘆,有名無實,畫虎不成反類犬矣。秀才下場,專作自己文字,務極其工,自有遇合。若逢一宗師而摹仿之,逢一主考而摹仿之,則掇皮元真,終身不中矣。
翻译
求知求善,應先認識它,而後再去踐行。飲食也是如此,所以寫了《須知單》。 【先天須知】 世間萬物都有它們與生俱來的品質與特性,就如同人都有各自的資質稟賦一樣。如果一個人過於愚笨,那就算是孔子、孟子來教他,恐怕也是無能爲力的。同樣地,食材質量不佳,就算是易牙這樣的名廚來了,也很難把它們做成好菜。怎樣纔算好食材?大體上來看:豬肉應當皮薄一點,不宜帶有腥臊氣;雞肉最好取自鮮嫩的騸雞或童子雞,不宜選用太老或太小的雞;選取的鯽魚最好是扁身白肚子的,而烏背的鯽魚,脊骨較粗,會僵硬地凸起在盤子中,沒有食相,倒人胃口;在湖泊和溪流中生活的鰻魚最好,生活在江水中的鰻魚,魚刺硬且錯亂,就像樹枝一樣;用穀物餵養的鴨子,長得又白又肥;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竹筍,竹節少,味道又鮮美;即使同爲火腿,不同的火腿的質量也會有天壤之別;臺鯗也是如此,不同的品質有如冰和炭一樣差別巨大。其他的各種食材,都可依此類推。所以說,大體上做出一桌美味佳餚,負責烹飪的廚師的功勞佔六成,而採購食材的人的功勞則佔了四成。 【作料須知】 廚師手中的作料,如同女人穿戴的衣服和首飾一樣。一個美若天仙又善於化妝的女子,如果她穿着破爛的衣服,即便這個女子是西施,也難以展現她的美貌。善於烹調的人,選醬就選三伏天製作的伏醬,在用醬之前,先要嘗一嘗它的味道是否甘美;選油時,則選用芝麻香油,還要鑑別一下油是生油還是熟油;以酒做調料時,則會選用江米酒,還需要把釀製產生的酒渣濾掉;醋則會選用米醋,並要求它澄清不混濁。此外,醬還有清淡與濃烈之分,油有葷與素的差別,酒有味道的酸與甜的差異,醋也有陳醋和新醋的不同,使用的時候,要謹慎地選擇,不能有絲毫的差錯。其他的調味品,如蔥、椒、姜、桂皮、糖、鹽等,雖然用得不多,但仍需選用質量上好的。蘇州店所賣的秋油,根據質量,分爲上、中、下三個等級。鎮江醋雖然顏色好看,但酸味不太足,失掉了醋所應有的特色。所以,醋最好吃的還是板浦醋,其次爲浦口醋。 【洗刷須知】 對食材進行清潔要講究方法,清洗燕窩的時候要把窩中的燕毛揀乾淨,海蔘中的泥要衝掉,魚翅中粘着的沙子要洗掉,鹿筋食用前則要去掉臊味。豬肉中有筋瓣,只有把它們都剔去,豬肉纔會燒得酥透;鴨子腎臊味重,把它割去之後,臊味會消失;做魚時,魚膽破了,整個菜都會變苦;鰻魚身上的黏液如果不清洗乾淨,滿盤菜都會被腥味佔據;吃韭菜時應該去掉葉子只留下韭白;青菜要去掉邊緣部分,只留下菜心。《內則》中寫道:“吃魚要去掉魚目旁的骨頭,吃鱉要去掉鱉的肛門。”講的就是清潔食材的方法。俗話說:“要想把魚做得好吃,就要把白筋洗出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調劑須知】 調劑食物的方法,根據食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別。有的菜必須和酒、水一起燒製,有的菜只用酒不用水,而有的菜則只用水不用酒;而有的菜需要和鹽、清醬一起燒製,有的菜只用清醬不用鹽,有的菜則只用鹽不用清醬;有的食物過於油膩,必須先用油炸一下,出出肥油;有的食物腥氣太重,要先用醋噴一下,去去腥味;有的食物需要用冰糖去腥氣,把食物的香味提出來;有的菜乾一點爲好,能讓食物的味道充分浸入其中,煎炒的菜多是用的這個方法;有的菜湯多一點爲好,能使食物的美味溢出來,那種清湯且使食物漂浮在湯麪上的菜就是用的這個方法。 【配搭須知】 俗話說:“什麼樣的女子要配什麼樣的丈夫。”《禮記》中也寫道:“要對一個人進行評判,必須從這個人的同類人中尋找對比者。”對烹調的方法來說,這個道理難道不適用嗎?要做好一道菜,必須要有合適的材料進行搭配。味道清淡的菜,要有清淡的配料進行搭配;濃烈的菜,要有濃烈的配料搭配;而較柔和的菜,要有柔和的配料搭配;同樣地,剛硬的菜式,要有剛硬的配料搭配,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做出和美的菜餚。有些菜,既可以與葷搭配,也可以與素搭配,如蘑菇、鮮筍、冬瓜;有些菜可以與葷搭配,卻不可以與素搭配,如蔥、韭菜、茴香、新蒜;而有些菜可以與素搭配,卻不可以與葷搭配,如芹菜、百合、刀豆。經常可以看到有人把蟹粉放到燕窩之中,把百合放到雞肉或豬肉之中,這種搭配方式,就如同遠古時期的唐堯和西晉的蘇峻兩人對坐,太過荒謬!也有葷素交互使用的情況,如炒葷菜時用素油,或者炒素菜時用葷油,葷素搭配可以使菜餚吸取兩者的長處,效果更好。 【獨用須知】 自身味道太濃太重的食物,只適合單獨食用,不適合與其他食物搭配。這就如同李絳、張居正這類性格剛烈又精明能幹的人,對於他們,要單獨使用,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同樣地,食物中,鰻魚、鱉、蟹、鰣魚、牛羊肉等,都應該單獨食用,做菜時不能搭配其他食物。爲什麼呢?因爲它們味道都比較濃厚,單獨做成菜就可以了。同時,這些食物的缺點也不少,需要用五味來調和,盡心調製,才能把它們的美味留下來,去掉不鮮美的味道,這種情況下,哪有閒工夫去捨棄它們本身的味道,而去考慮搭配其他食物呢?南京人喜歡用海蔘搭配甲魚,用魚翅搭配蟹粉,我見後不禁皺起了眉頭。甲魚、蟹粉的味道,不足以分給海蔘和魚翅;而海蔘和魚翅身上不好的味道,污染甲魚和蟹粉的美味卻綽綽有餘。 【火候須知】 對於烹飪來說,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火候。有的菜必須要用猛火,如煎炒的菜;火力太弱,菜就會變得疲弱,沒有味道。而有的菜則必須要用微火燒製,如煨煮的菜;火力太猛,就會使食物變枯乾。有的菜需要先用猛火燒製,然後再轉用微火,把湯汁存入菜中的食物就需要用這種方法;如果太性急,食物的外皮會焦掉,但內裏卻還沒熟透。有些菜會越煮越嫩,腰子和雞蛋就屬於這一類。有些菜稍微煮一下,肉質就會變老,不再鮮嫩,鮮魚、蚶、蛤之類的就是如此。豬肉和魚肉出鍋都要及時,豬肉出鍋遲了,肉就不再鮮紅,而會變成黑色;魚肉出鍋遲了,鮮嫩的魚肉就會變成死肉。烹飪時,如果屢次打開鍋蓋,鍋內的香味就會變少,而菜上的泡沫反而會增多;如果在熄火之後再燒製,菜會走油,香味也會失掉。道家煉丹,需要經過反反覆覆地多次提煉,才能煉成仙丹;而儒家也講究做事既不要過頭,也不要做得不夠,中庸爲恰到好處。掌勺的廚師,如果做菜的時候能對火候瞭然於胸,並且能謹慎地掌控住,那他就大體掌握了烹飪之道。魚肉出鍋之後,如果它色白如玉,凝而不散,那就是鮮活的魚肉;而如果它色白如粉,肉鬆鬆垮垮的,那它就變成了死肉。把鮮美的魚做成死肉,真是可恨之極。 【色臭須知】 睛和鼻子,既是嘴的近鄰,同時也是嘴巴的媒介。美味佳餚放在人的眼睛和鼻子前邊,使人感受到的顏色和氣味,就跟普通菜的顏色和氣味大不相同。有的如秋雲般明淨,有的如琥珀般豔麗,而它芬芳的氣味,也會撲鼻而來,不必用牙齒咬,也不必用舌頭嘗,便可知道它有多麼美味。但是,要給食物配上好看的顏色,不要用糖炒;要讓食物氣味清香,也不要用香料。一旦刻意修飾,食物原有的美味就會被破壞。 【遲速須知】 大凡是要請客的,一般都在請客的三天前就約好,這樣主人就會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各式各樣的食物。如果客人突然來了,就急需做一些簡便的飯菜;或者作客他鄉,乘船住店,這種情況下,就不能靠取東海的水,來撲滅遙遠的南池的火了。必須要預備一種可以拿來應急的菜餚,比如炒雞片、炒肉絲、炒蝦米豆腐,以及糟魚、茶腿,等等。這種菜因爲對燒製的時間和速度都有很大的限制,反而能顯出廚師的烹飪水平,廚師們對此都要有所瞭解。 【變換須知】 每種食物都有自己獨特的滋味,不可以將它們混成一類,一起烹調。這就如同聖人辦學校,注重因材施教,對不同的人用不一樣的教育手段,這就是所謂的君子成人之美。當今,會看到很多水平平庸的廚子,動不動就把雞、鴨、豬、鵝等放在一個鍋裏一起煮。大家都這樣,所有的菜都一個味,吃的人會感覺味同嚼蠟。假使雞、豬、鵝、鴨死後有靈魂的話,它們一定會到枉死城去告冤狀!因此善於烹飪的廚師,必須多備一些鍋、竈、盂、鉢之類的器具,使每種食物都保留各自的特性,每一碗菜都有各自的滋味。熱愛美食的人面對各種菜,舌頭都停不下來,自然會心花怒放。 【器具須知】 古語說:“美食不如美器。”這句話說得很對。但是明宣德、成化、嘉靖、萬曆年間燒製的瓷器都太貴重,使用它們,會擔心有所破損。不如就使用御窯所生產的瓷器,也有雅緻秀麗之感。只是要注意,該用碗的時候就用碗,該用盤子的時候就用盤子,該用大的的時候就用大的,該用小的的時候就用小的,各式各樣的器具交錯在飯桌上,纔會給飯菜增色。如果拘泥於呆板的十大碗、八大盤的規矩,就會給人以愚蠢粗俗之感。大體來說,盛放比較珍貴的食物的器具要大一些,盛放比較便宜的食物的器具要小一些;煎炒的食物適合用盤子裝,而湯羹則適合用碗裝;煎炒需要用鐵鍋,煨煮則需要用砂罐。 【上菜須知】 上菜有一定的技巧:味鹹的菜先上,味淡的菜後上;味道濃厚的菜先上,味道寡淡的菜後上;沒有湯的菜先上,有湯的菜後上。天下的菜餚本來就包括了酸、甜、苦、辛、鹹五種味道,不能單以鹹味概括。估計客人已經吃飽了,脾臟也睏乏了,這時需要用辛辣的食物來刺激一下食慾;考慮到客人酒喝多了,胃臟有些疲憊了,這時則需要用有酸味或甜味的食物來提提神。 【時節須知】 夏季,白天長且天氣熱,牲畜宰殺得過早,肉就容易腐壞變質。而到了冬季,白天短且天氣寒冷,烹飪的火候過短,食物很難熟透。牛羊肉適合在冬天食用,夏天食用的話就是不合時宜。幹臘等肉製品適合在夏天食用,冬天食用的話也是不合時宜的。而對於調味品,夏天適宜用芥末,冬天適宜用胡椒。冬天的醃菜,雖然是廉價的,但是在三伏天食用,就會給人如獲至寶的感覺。行鞭筍也是比較廉價的食品,但在秋涼時節食用,也會被視作珍貴又美味的食物。有的食物在時令前食用會更加美味,如鰣魚一般在四月上市,但三月吃會更加鮮嫩。有的食物則在時令之後吃會更加美味,如四月食用芋頭。還有很多食物也是如此。有的食物過了時節就不能再吃了,蘿蔔過了時節就會空心,山筍過了時節味道就會變苦,刀鱭過了時節骨頭就會變硬。世間萬物的生長都遵從四時之序,已經長到可以食用的時節,卻沒有吃,它們的精華就會耗盡,就像演出完的演員提起戲裝退出舞臺一樣。 【多寡須知】 烹飪時,價錢高的食材用量要多一點,而便宜的少一點。需要煎炒的食物,用量過多,火力炒不透它,肉也不會鬆軟。所以,一般的菜餚,豬肉的用量不能超過半斤,雞肉和魚肉的用量不能超過六兩。有的人或許會問:菜量太少,不夠吃怎麼辦呢?我會回答:不夠吃的話,等吃完了再炒就是了。有的菜餚,原料多了才能做出美味佳餚,白煮肉就是這樣,做白煮肉時,沒有二十斤以上的肉,菜就會清淡且沒有味道。熬粥也是這樣的,沒有一斗米,汁漿就不夠黏稠;而且熬粥也要控制用水量,水多米少,粥的味道就會淡薄。 【潔淨須知】 切過蔥的刀,不可以再用來切筍;搗過辣椒的臼,不可以再用來搗粉。菜中能聞出有抹布味,是由於抹布沒有清洗乾淨。菜中能聞出有砧板味,是由於砧板沒有擦拭乾淨。“一個工匠要把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工具準備好。”一個好的廚師,在做菜前會勤磨菜刀,多次換抹布,經常刮擦砧板,勤洗手,這之後纔開始做菜。而吸菸產生的菸灰、頭上冒出的汗、竈臺上的蒼蠅螞蟻、鍋上的煙煤,一旦落進菜餚內,即使再美味的飯菜,也會像西施沾上了污穢之物一樣,人們都會捂着鼻子嫌棄地走開。 【用纖須知】 我們一般把豆粉稱爲纖,就好比拉船用的纖繩。這要從它的字面意思來理解,要做肉團卻很難把肉黏合在一起,要做羹卻不能使之濃稠,這時候就需要用豆粉來使之黏合起來了,就像纖繩的作用一樣。煎炒的時候,擔心肉會貼到鍋上,從而燒焦,所以需要用豆粉裹在肉的表面,保護鮮肉不會粘到鍋上。這就是豆粉在烹飪時的用處。能理解豆粉這種用處的廚師,肯定能把豆粉用得恰到好處。而亂用豆粉,就會鬧出笑話,讓人看了一塌糊塗。《漢制考》記載,齊國人稱曲麩爲媒,而媒就是纖的意思。 【選用須知】 選用食料需要一定的方法。小炒肉要選用豬腿緊靠後臀部位的肉,做肉圓要用前夾心肉,煨肉則要用五花肉。做炒魚片要用青魚或鱖魚,做魚鬆則要用鯶魚或鯉魚。蒸雞要用雛雞,煨雞要用閹割掉的雞,提取雞汁要用老母雞。母雞鮮嫩,雄鴨肥美。蓴菜要採摘頂端的嫩葉,而芹菜和韭菜則要食用根莖,這些都是有理可循的。其他的選擇食材的方法也可依此類推。 【疑似須知】 菜餚的味道要濃厚,但不要油膩;味道要清鮮,但不要淡薄。要真正理解掌握這項準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稍有偏差,菜的味道就會差之千里。菜味濃厚,就是說要擷取精華而去掉糟粕。如果只是貪圖肥膩的味覺,那就只吃豬油好了。而菜味清鮮,則是指保留食物的本味而不沾染上雜味。如果只是喜歡淡薄寡味,那就只喝白開水好了。 【補救須知】 名廚烹製飯菜,鹹淡相宜,老嫩適中,口味最佳,無須後續再進行補救。但對廚藝一般的廚師,還需要就補救的技巧做一些說明。在調味的時候,寧可味道調淡一點,也不要調得過鹹,淡了還可以再加鹽補救,鹹了就淡不回去了。做魚時,寧可燒得嫩一些,也不要燒老,嫩了還可以多燒一會兒來補救,老了就不能再強迫肉變嫩了。關鍵在於,各種作料下鍋時,要仔細觀察火候的變化,這樣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本份須知】 滿洲菜大多用燒煮的做法,漢人菜則以羹湯爲主,他們從兒童時期就習慣各自的菜式,所以都很擅長各自的做法。漢人宴請滿人,或者滿人宴請漢人,他們各用自己所擅長的菜式,反而讓客人覺得清鮮美味,不會失掉自己的飲食特色。現在的人卻常常忘掉保持自己的飲食特色,而刻意去討好賓客,漢人宴請滿人時做滿洲菜,滿人宴請漢人時做漢人菜,導致依樣畫葫蘆,反而沒有做出對方菜式的特色,徒有其名,遭人恥笑。秀才進了考場,專心做好自己的文章,用心雕琢,自然會遇到賞識自己的人。如果一味地模仿,遇到宗師就模仿宗師,遇到考官就模仿考官,這樣只能學到皮毛,一輩子都難以考中。
释义/赏析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9779277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