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汉宫春 · 会稽秋风亭怀古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汉宫春 · 会稽秋风亭怀古》 来自:《汉宫春》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亭上秋风,记去年嫋嫋,曾到吾庐。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疎。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蓴鲈。」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翻译
秋风亭上的秋风姗姗吹过,拂拭着我的脸;记得它去年曾到过我的家。我抬头观望,这里的山河与我家里的山河形状虽然不一样,但人物风情却很相似。功成的人走了,我觉得到了秋天气候变冷,团扇也被人抛弃了。斜阳与过去一样,秋风是吹不断的;野外一片茫茫,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功绩和遗迹一点也没有了。 一千多年前汉武帝写的《秋风辞》,真是好的诗章,美妙的词句,可以称得上千古绝唱,到现在人们还在传诵着它。怎么有人说那是模仿司马相如的章句呢?现在树叶落了,江水冷了,向北方望去,一片茫茫,真叫我感到忧愁。朋友来信:「催我赶快回家,不要迟延,现在正是喫蓴羹鲈鱼美味的时候。」有谁会想到我,在这个秋夜凄凉的时候,独对孤灯,正在研读太史公写的《史记》呢?
释义/赏析
汉宫春:词牌名。汉宫,汉朝宫殿,亦借指古代封建王朝的宫殿。元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云:「武昌濒江有吕公矶,上有黄鹤楼。一日有题《汉宫春》于其上云……不知为何人作,或言洞宾语也。后三十年己未,元兵渡江。」东晋无名氏据旧籍撰有《汉宫春色》,写西汉惠帝皇后张嫣遗事,以张皇后为汉宫第一美人,然其遭遇极为不幸。调名或本此。北宋新声,张子野《蜡梅》词为创调之作。宋人用此调者较多。稼轩词题为《立春》,乃宋词名篇,亦为宋人通用之正体。辛词另有《会稽蓬莱阁怀古》是以文为词之典范,词情悲凉而豪放,词中多用文言虚词与文言句法,但全词意脉贯注,极为生动。无名氏一首抒写宫怨,最切合此调之声情,词云:「玉减香消,被婵娟误我,临镜妆慵。无聊强开强解,蹙破眉峰。凭高望远,但断肠、残月初钟。须信道、承恩在貌,如何教妾为容。风暖乌声和碎,更日高院静,花影重重。愁来待只滞酒,酒困愁浓。长门怨感,恨无金、买赋临邛。翻动念、年年女伴,越溪共采芙蓉。」陆放翁《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词乃感慨时事与言志之作。此调音节较响亮,而调势于奔放中归于收敛,多为豪放词人所用以言志抒情,但亦可表达婉约与含蓄之情。南宋词人用者较众。此调有两体。一为平韵体,始见《梅苑·卷一》载宋张子野词。《词谱·卷二十四》:「皆以前后段起句用韵、不用韵辨体。」一为仄韵体,见宋康伯可《顺庵乐府》。宋有无名氏词名《汉宫春慢》,见《高丽史·乐志二》。《梦窗词集》入「夹钟商」。各家句豆多有出入,兹以《稼轩长短句》为准。九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 「会稽蓬莱阁怀古」:广信书院本原题作「会稽蓬莱阁观雨」,而并无观雨之意境。《汉宫春·秦望山头》阕原题作「会稽蓬莱阁怀古」却有「乱云急雨」句,写雨天景色。因径将两词题中之「观雨」与「怀古」二语词互换。 秋风亭:南宋·张淏《会稽续志》:「秋风亭在观风堂之侧,其废已久,嘉定十五年,汪纲即旧址再建。纲自记于在柱云:『秋风亭辛稼轩曾赋词,脍炙人口,今废矣。余即旧基面东为亭,复创数椽于后,以为宾客往来馆寓之地,当必有高人胜士如宋玉、张翰来游其间,游目骋怀,幸为我留,其毋遽起悲吟思归之兴云。』」按:《会稽续志》此文,不著秋风亭创始于何人,唯据下引张约斋和章题中「稼轩即帅浙东,作秋风亭成,以长短句寄余」诸语,知其为稼轩手创也。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句:战国楚·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顗(yǐ))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涕,唯王丞相(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邪?』」 「功成者去」句:《战国策·卷五·〈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蔡泽(谓应侯)曰:『……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 团扇:《汉书·外戚传》载班婕妤《怨歌行》云:「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茫茫禹迹都无」句:《左传·襄公四年》:「虞人之箴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史记·卷二·夏本纪》:「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南朝宋·裴龙驹《集解》:「《越传》曰:『禹到大越,上苗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因而更名苗山曰会稽。』」 茂陵词:茂陵,汉武帝陵名。汉武帝《秋风辞》云:「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汎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拟相如:《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 江冷:《新唐书·卷二百零一·〈文艺列传·崔信明传〉》:「崔信明,青州益都人。高祖光伯,仕后魏为七兵尚书。信明之生,五月五日日方中,有异雀鸣集庭树,太史令史良为占曰:『五月为火,火主《离》,《离》为文,日中,文之盛也,雀五色而鸣,此儿将以文显。然雀类微,位殆不高邪。』及长,强记,美文章。乡人高孝基尝语人曰:『崔生才富,为一时冠,但恨位不到耳。』隋大业中,为尧城令。窦建德僭号,而信明族弟敬素者,为贼鸿胪卿,自谓得意,语信明曰:『夏王英武,有举天下心,士女襁负而至不可数。兄不以此时立功立事,岂所谓见几不俟终日乎?』答曰:『昔申胥海隅钓师,能固其节。尔欲吾屈身贼中求斗筲邪?』遂逾城去,隐太行山。贞观六年,有诏即家拜兴势丞。迁秦川令,卒。信明蹇亢,以门望自负,尝矜其文,谓过李百药,议者不许。扬州录事参军郑世翼者,亦骜倨,数恌轻忤物,遇信明江中,谓曰:『闻公有「枫落吴江冷」,愿见其馀。』信明欣然多出众篇,世翼览未终,曰:『所见不逮所闻!』投诸水,引舟去。」 莼鲈:《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张翰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见机。」 新凉灯火:唐·韩昌黎《符读书城南》:「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
繁体原文
亭上秋風,記去年嫋嫋,曾到吾廬。山河舉目雖異,風景非殊。功成者去,覺團扇、便與人疎。吹不斷,斜陽依舊,茫茫禹跡都無。 千古茂陵詞在,甚風流章句,解擬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書報:「莫因循,忘卻蓴鱸。」誰念我,新涼燈火,一編《太史公書》。
翻译
秋風亭上的秋風姍姍吹過,拂拭著我的臉;記得它去年曾到過我的家。我擡頭觀望,這裏的山河與我家裏的山河形狀雖然不一樣,但人物風情卻很相似。功成的人走了,我覺得到了秋天氣候變冷,團扇也被人拋棄了。斜陽與過去一樣,秋風是吹不斷的;野外一片茫茫,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功績和遺迹一點也沒有了。 一千多年前漢武帝寫的《秋風辭》,眞是好的詩章,美妙的詞句,可以稱得上千古絶唱,到現在人們還在傳誦著它。怎麽有人説那是模倣司馬相如的章句呢?現在樹葉落了,江水冷了,嚮北方望去,一片茫茫,眞叫我感到憂愁。朋友來信:「催我赶快回家,不要遲延,現在正是喫蓴羹鱸魚美味的時候。」有誰會想到我,在這箇秋夜凄凉的時候,獨對孤燈,正在硏讀太史公寫的《史記》呢?
释义/赏析
漢宮春:詞牌名。漢宮,漢朝宮殿,亦借指古代封建王朝的宮殿。元盛如梓《庶齋老學叢談》云:「武昌瀕江有呂公磯,上有黃鶴樓。一日有題《漢宮春》於其上云……不知爲何人作,或言洞賓語也。後三十年己未,元兵渡江。」東晉無名氏據舊籍撰有《漢宮春色》,寫西漢惠帝皇后張嫣遺事,以張皇后爲漢宮第一美人,然其遭遇極爲不幸。調名或本此。北宋新聲,張子野《蠟梅》詞爲創調之作。宋人用此調者較多。稼軒詞題爲《立春》,乃宋詞名篇,亦爲宋人通用之正體。辛詞另有《會稽蓬萊閣懷古》是以文爲詞之典範,詞情悲凉而豪放,詞中多用文言虛詞與文言句法,但全詞意脈貫注,極爲生動。無名氏一首抒寫宮怨,最切合此調之聲情,詞云:「玉減香消,被嬋娟誤我,臨鏡妝慵。無聊強開強解,蹙破眉峰。憑髙望遠,但斷腸、殘月初鐘。須信道、承恩在貌,如何教妾爲容。風暖烏聲和碎,更日髙院靜,花影重重。愁來待只滯酒,酒困愁濃。長門怨感,恨無金、買賦臨邛。翻動念、年年女伴,越溪共采芙蓉。」陸放翁《初自南鄭來成都作》詞乃感慨時事與言志之作。此調音節較響亮,而調勢於奔放中歸於收斂,多爲豪放詞人所用以言志抒情,但亦可表達婉約與含蓄之情。南宋詞人用者較衆。此調有兩體。一爲平韻體,始見《梅苑·巻一》載宋張子野詞。《詞譜·巻二十四》:「皆以前後段起句用韻、不用韻辨體。」一爲仄韻體,見宋康伯可《順菴樂府》。宋有無名氏詞名《漢宮春慢》,見《髙麗史·樂志二》。《夢窗詞集》入「夾鐘商」。各家句豆多有出入,茲以《稼軒長短句》爲準。九十六字,前後闋各四平韻。 「會稽蓬萊閣懷古」:廣信書院本原題作「會稽蓬萊閣觀雨」,而並無觀雨之意境。《漢宮春·秦望山頭》闋原題作「會稽蓬萊閣懷古」卻有「亂雲急雨」句,寫雨天景色。因逕將兩詞題中之「觀雨」與「懷古」二語詞互換。 秋風亭:南宋·張淏《會稽續志》:「秋風亭在觀風堂之側,其廢已久,嘉定十五年,汪綱卽舊址再建。綱自記於在柱云:『秋風亭辛稼軒曾賦詞,膾炙人口,今廢矣。余卽舊基面東爲亭,復創數椽於後,以爲賓客往來館寓之地,當必有髙人勝士如宋玉、張翰來遊其間,遊目騁懷,幸爲我留,其毋遽起悲吟思歸之興云。』」按:《會稽續志》此文,不著秋風亭創始於何人,唯據下引張約齋和章題中「稼軒卽帥浙東,作秋風亭成,以長短句寄余」諸語,知其爲稼軒手創也。 「亭上秋風,記去年嫋嫋」、「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句:戰國楚·屈原《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山河舉目雖異,風景非殊」句: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毎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顗(yǐ))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涕,唯王丞相(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邪?』」 「功成者去」句:《戰國策·巻五·〈秦策三·蔡澤見逐於趙〉》:「蔡澤(謂應侯)曰:『……夫四時之序,成功者去。……』」 團扇:《漢書·外戚傳》載班婕妤《怨歌行》云:「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爲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凉飈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絶。」 「茫茫禹跡都無」句:《左傳·襄公四年》:「虞人之箴曰:『芒芒禹跡,畫爲九州。』」《史記·巻二·夏本紀》:「或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南朝宋·裴龍駒《集解》:「《越傳》曰:『禹到大越,上苗山,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因而更名苗山曰會稽。』」 茂陵詞:茂陵,漢武帝陵名。漢武帝《秋風辭》云:「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汎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擬相如:《漢書·巻八十七上·揚雄傳》:「先是時,蜀有司馬相如,作賦甚弘麗溫雅,雄心壯之,每作賦,常擬之以爲式。」 江冷:《新唐書·巻二百零一·〈文藝列傳·崔信明傳〉》:「崔信明,靑州益都人。髙祖光伯,仕後魏爲七兵尚書。信明之生,五月五日日方中,有異雀鳴集庭樹,太史令史良爲占曰:『五月爲火,火主《離》,《離》爲文,日中,文之盛也,雀五色而鳴,此兒將以文顯。然雀類微,位殆不髙邪。』及長,強記,美文章。鄕人髙孝基嘗語人曰:『崔生才富,爲一時冠,但恨位不到耳。』隋大業中,爲堯城令。竇建德僭號,而信明族弟敬素者,爲賊鴻臚卿,自謂得意,語信明曰:『夏王英武,有舉天下心,士女繈負而至不可數。兄不以此時立功立事,豈所謂見幾不俟終日乎?』答曰:『昔申胥海隅釣師,能固其節。爾欲吾屈身賊中求斗筲邪?』遂逾城去,隱太行山。貞觀六年,有詔卽家拜興勢丞。遷秦川令,卒。信明蹇亢,以門望自負,嘗矜其文,謂過李百藥,議者不許。揚州録事參軍鄭世翼者,亦驁倨,數恌輕忤物,遇信明江中,謂曰:『聞公有「楓落呉江冷」,願見其餘。』信明欣然多出衆篇,世翼覽未終,曰:『所見不逮所聞!』投諸水,引舟去。」 蓴鱸:《晉書·巻九十二·〈文苑列傳·張翰傳〉》:「張翰,字季鷹,呉郡呉人也。……翰有淸才,善屬文,而縱任不拘,時人號爲『江東歩兵』。……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呉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識鑒》:「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呉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見機。」 新涼燈火:唐·韓昌黎《符讀書城南》:「時秋積雨霽,新涼入郊墟。燈火稍可親,簡編可卷舒。」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