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婆罗门引 · 用韵别郭逢道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婆罗门引 · 用韵别郭逢道》 来自:《婆罗门》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歌珠凄断累累。回首海山何处,千里共襟期。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 中心怅而。似风雨、落花知。更拟停云君去,细和陶诗。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人争看、宝马来思。

翻译
释义/赏析
婆罗门引:词牌名,又名《婆罗门》、《望月婆罗门》、《望月婆罗门引》、《菊潭秋》。《梅苑》词名《婆罗门》,段克己词名《望月婆罗门引》。按唐《教坊记》有《婆罗门》小曲,《宋史·乐志》有婆罗门舞队。《乐苑》曰:「《婆罗门》,商调曲也。开元中,西凉节度杨敬述进。」《理道要诀》云:「天宝十三载,改《婆罗门》为《霓裳羽衣》,属黄钟宫。」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印度总述·释名〉》:「印度种姓,族类群分,而婆罗门特为清贵,从其雅称,传以成俗,无云经界之别,总称婆罗门国焉。」此为印度佛曲,经中亚传入中国。唐人郑嵋《津阳门诗》注云:「叶法善引明皇入月宫,闻乐归,笛写其事,会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其《婆罗门曲》,声调吻合,遂以月中所闻为散序,敬述所进为其腔,制《霓裳羽衣》。」敦煌曲子词存《望月婆罗门》四首为咏月之作,平韵,单调,为五五七七五七句式,如其四:「望月在边州。江东海北头。自从亲向月中游。随佛逍遥登上界,端坐万花楼。千秋似万秋。」此为《婆罗门》之始词。《婆罗门》当是宋人依旧曲新制,与敦煌曲子词迥异。宋人此调始词为曹组作,题亦名《望月》。蔡伸词与曹组词格律相同,题为《再游仙潭薛氏园亭》,乃感旧之作。此为宋人通用之正体。此调用于言情、节序、咏物均可。辛稼轩五首用以赠答友人,风格豪放,寓于言志。此调前后阕句式相异,全词有四、五、六、七、八句式,且其中有上一下四之五字句、折腰之六字句、上三下四之七字句、上三下五之八字句,故句法复杂,虽用平声韵而顿挫之处颇多,但音韵甚为谐美。双调七十六字,前后阕各七句。正体,前阕四平韵,后阕五平韵;变体一,前后阕各四平韵。与正体惟换头句不押韵异;变体二,前阕四平韵,后阕五平韵。与正体惟换头句不押韵,第五句又多押一韵异;变体三,前阕四平韵,后阕五平韵。与正体,惟前阕第三句添一字作七字句,后阕第六句减一字作七字句异。 郭逢道:未详。稼轩诗集《和郭逢道韵》二首,其中「莫为梅花费诗句,细思丹桂是天香」句,有劝其应试之意,可与此词相参。 歌珠:《礼记·乐记》:「累累乎端如贯珠。」元稹有《善歌如贯珠赋》。 高山流水:暗用伯牙、钟子期相知事。伯牙善琴,寓情高山流水,惟子期为知音。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抚琴。此谓以高山流水为知音。《列子·卷五·〈汤问·高山流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中心怅而:晋·陶渊明《荣木》诗:「静言孔念,中心怅而。」 风雨、落花:唐·孟浩然《春晓》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细和陶诗」句:宋·黄庭坚《跋子瞻和陶诗》:「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琼林宴:即新举进士及第者之恩荣宴也。以在琼林苑中举行,故曰「琼林宴」。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一》:「琼林苑、金明池、宜春苑、玉津园,谓之『四园』。琼林苑,乾德中置。大平兴国中,复凿金明池于苑北,导金水河水注之,以教神卫虎翼水军习舟楫,因为水嬉。宜春苑本秦悼王园,因『因』原作『内』,今据杨刻本、稗海本校改以皇城宜春旧苑为富国仓,遂迁于此。玉津园,则五代之旧也。今惟琼林、金明最盛。岁以二月开,命士庶纵观,谓之「开池」;至上巳,车驾临幸毕,即闭。岁赐二府从官燕,及进士闻喜燕,皆在其间。金明,水战不复习,而诸军犹为鬼神戏,谓之「旱教」。玉津,半以种麦,每仲夏,驾幸观刈麦;自仁宗后,亦不复讲矣,惟契丹赐射为故事。宜春,俗但称庶人园,以秦王故也,荒废殆不复治。祖宗不崇园池之观,前代未有也。」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琼林苑》:「驾方幸琼林苑,在顺天门大街,面北,与金明池相对。大门牙道,皆古松怪柏。两傍有石园榴园、樱桃园之类,衙有亭榭,多是酒家所占。苑之东南隅,政和间创筑华觜冈,高数十丈,上有横观层楼,金碧相射,下有锦石缠道,宝彻池塘,柳锁虹桥,花萦凤舸,其花绵素馨、末莉、山丹、瑞香、含笑、射香等闽、广、二浙所进南花。有月池、梅亭牡丹之类,诸亭不可悉数。」
繁体原文
綠陰啼鳥,陽關未徹早催歸。歌珠悽斷累累。回首海山何處,千里共襟期。嘆高山流水,絃斷堪悲。 中心悵而。似風雨、落花知。更擬停雲君去,細和陶詩。見君何日,待瓊林、宴罷醉歸時。人爭看、寶馬來思。
翻译
释义/赏析
婆羅門引:詞牌名,又名《婆羅門》、《望月婆羅門》、《望月婆羅門引》、《菊潭秋》。《梅苑》詞名《婆羅門》,段克己詞名《望月婆羅門引》。按唐《教坊記》有《婆羅門》小曲,《宋史·樂志》有婆羅門舞隊。《樂苑》曰:「《婆羅門》,商調曲也。開元中,西凉節度楊敬述進。」《理道要訣》云:「天寶十三載,改《婆羅門》爲《霓裳羽衣》,屬黃鐘宮。」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印度總述·釋名〉》:「印度種姓,族類群分,而婆羅門特爲淸貴,從其雅稱,傳以成俗,無云經界之別,總稱婆羅門國焉。」此爲印度佛曲,經中亞傳入中國。唐人鄭嵋《津陽門詩》注云:「葉法善引明皇入月宮,聞樂歸,笛寫其事,會西凉都督楊敬述進其《婆羅門曲》,聲調吻合,遂以月中所聞爲散序,敬述所進爲其腔,製《霓裳羽衣》。」敦煌曲子詞存《望月婆羅門》四首爲詠月之作,平韻,單調,爲五五七七五七句式,如其四:「望月在邊州。江東海北頭。自從親嚮月中遊。隨佛逍遙登上界,端坐萬花樓。千秋似萬秋。」此爲《婆羅門》之始詞。《婆羅門》當是宋人依舊曲新制,與敦煌曲子詞迥異。宋人此調始詞爲曹組作,題亦名《望月》。蔡伸詞與曹組詞格律相同,題爲《再遊僊潭薛氏園亭》,乃感舊之作。此爲宋人通用之正體。此調用於言情、節序、詠物均可。辛稼軒五首用以贈答友人,風格豪放,寓於言志。此調前後闋句式相異,全詞有四、五、六、七、八句式,且其中有上一下四之五字句、折腰之六字句、上三下四之七字句、上三下五之八字句,故句法複雜,雖用平聲韻而頓挫之處頗多,但音韻甚爲諧美。雙調七十六字,前後闋各七句。正體,前闋四平韻,後闋五平韻;變體一,前後闋各四平韻。與正體惟換頭句不押韻異;變體二,前闋四平韻,後闋五平韻。與正體惟換頭句不押韻,第五句又多押一韻異;變體三,前闋四平韻,後闋五平韻。與正體,惟前闋第三句添一字作七字句,後闋第六句減一字作七字句異。 郭逢道:未詳。稼軒詩集《和郭逢道韻》二首,其中「莫爲梅花費詩句,細思丹桂是天香」句,有勸其應試之意,可與此詞相參。 歌珠:《禮記·樂記》:「纍纍乎端如貫珠。」元稹有《善歌如貫珠賦》。 髙山流水:暗用伯牙、鍾子期相知事。伯牙善琴,寓情髙山流水,惟子期爲知音。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撫琴。此謂以髙山流水爲知音。《列子·卷五·〈湯問·髙山流水〉》:「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髙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爲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中心悵而:晉·陶淵明《榮木》詩:「靜言孔念,中心悵而。」 風雨、落花:唐·孟浩然《春曉》詩:「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細和陶詩」句:宋·黃庭堅《跋子瞻和陶詩》:「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飽喫惠州飯,細和淵明詩。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 瓊林宴:卽新舉進士及第者之恩榮宴也。以在瓊林苑中舉行,故曰「瓊林宴」。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一》:「瓊林苑、金明池、宜春苑、玉津園,謂之『四園』。瓊林苑,乾德中置。大平興國中,復鑿金明池於苑北,導金水河水注之,以教神衞虎翼水軍習舟楫,因爲水嬉。宜春苑本秦悼王園,因『因』原作『內』,今據楊刻本、稗海本校改以皇城宜春舊苑爲富國倉,遂遷於此。玉津園,則五代之舊也。今惟瓊林、金明最盛。歲以二月開,命士庶縱觀,謂之「開池」;至上巳,車駕臨幸畢,即閉。歲賜二府從官燕,及進士聞喜燕,皆在其間。金明,水戰不復習,而諸軍猶爲鬼神戲,謂之「旱教」。玉津,半以種麥,每仲夏,駕幸觀刈麥;自仁宗後,亦不復講矣,惟契丹賜射爲故事。宜春,俗但稱庶人園,以秦王故也,荒廢殆不復治。祖宗不崇園池之觀,前代未有也。」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卷七·駕幸瓊林苑》:「駕方幸瓊林苑,在順天門大街,面北,與金明池相對。大門牙道,皆古松怪柏。兩傍有石園榴園、櫻桃園之類,衙有亭榭,多是酒家所占。苑之東南隅,政和間創築華觜岡,高數十丈,上有橫觀層樓,金碧相射,下有錦石纏道,寶徹池塘,柳鎖虹橋,花縈鳳舸,其花綿素馨、末莉、山丹、瑞香、含笑、射香等閩、廣、二浙所進南花。有月池、梅亭牡丹之類,諸亭不可悉數。」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