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檄英王鸡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檄英王鸡》 来自:《作品》

王勃

王勃,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原文

盖闻昴日,著名于列宿,允为阳德之所钟。 登天垂象于中孚,实惟翰音之是取。 历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梦魂;遇风雨而胶胶,最足增人情思。 处宗窗下,乐兴纵谈;祖逖床前,时为起舞。 肖其形以为帻,王朝有报晓之人;节其状以作冠,圣门称好勇之士。 秦关早唱,庆公子之安全;齐境长鸣,知群黎之生聚。 决疑则荐诸卜,颁赦则设于竿。 附刘安之宅以上升,遂成仙种;从宋卿之窠而下视,常伴小儿。 惟尔德禽,固非凡鸟。 文顶武足,五德见推于田饶;雌霸雄王,二宝呈祥于嬴氏。 迈种首云祝祝,化身更号朱朱。 苍蝇恶得混其声,蟋蟀安能窃其号。 即连飞之有势,何断尾之足虞? 体介距金,邀荣已极;翼舒爪奋,赴斗奚辞? 虽季郈犹吾大夫,而埘桀隐若敌国。 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 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 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 于村于店,见异己者即攻;为鹳为鹅,与同类者争胜。 爰资枭勇,率遏鸱张。 纵众寡各分,誓无毛之不拔;即强弱互异,信有喙之独长。 昂首而来,绝胜鹤立;鼓翅以往,亦类鹏抟。 搏击所施,可即用充公膳;翦降略尽,宁犹容彼盗啼。 岂必命付庖厨,不啻魂飞汤火。 羽书捷至,惊闻鹅鸭之声;血战功成,快睹鹰鹯之逐。 于焉锡之鸡幛,甘为其口而不羞;行且树乃鸡碑,将味其肋而无弃。 倘违鸡塞之令,立正鸡坊之刑。 牝晨而索家者有诛,不复同于彘畜;雌伏而败类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此檄。

翻译
鸡啊,在天上以昴日星君而著名于二十八宿,使太阳神所钟爱的。在人间,你能沟通神明,显示国运兴衰的征兆。 黎明时分,雄鸡高叫,把人们从梦中叫醒。风雨之天,胶胶而鸣,诱发人的思乡之情。宋处宗窗下的长鸣鸡啊,与处宗舒心畅谈,祖逖床前的鸡,叫醒祖逖舞剑习武。头戴鸡帽打扮成鸡形的人,那是朝廷报时间的官员,用鸡冠形的头盔作帽子,那是圣人孔门的弟子子路。秦国函谷关的夜鸣,使孟尝君安全离境,齐人百姓家鸡声的应和,让人们知道齐国的富裕;遇有疑问,人们用鸡卜卦,遇到大赦,人们把金鸡立于长杆之上。淮南王刘安之宅的鸡随刘安得道升天,宋卿房梁鸡窝里的小儿是他说不清年龄的祖宗。 鸡啊,你是高德之禽鸟,决不是普通的凡鸟所能比。文有凤冠,武有利爪,你的五种美德借助于田饶昭示给国人。雌能称霸,雄能称王,你的祥瑞之气借助于二宝呈现给秦王。辛勤饲养你们,为你们起名的祝鸡翁,使你们有了朱朱的名字。苍蝇从此不能和你并列同类,蟋蟀也从此窃取不了你美好的名声。 看你连续扑打纵横跃击的气势,那里会有自断其尾逃避决斗的的担心呢。身上披甲,脚上武装金钩,你的装备之好已到极点,两翼张开,脚爪奋起,去与其它鸡搏斗吧。季平子和郈昭伯此时成了你的的臣下,你雄立斗桩俨然国君一样威风。两雄相斗必须决出胜负,一次啄击的胜利又怎能自夸呢。平常的训练中养成优良的品性,在呼号争杀中才显示出真正神威。初时看你似木头一般没有反应,关键时刻你却是铁爪横举神志昂扬。应战时,反应机敏神鬼莫测,冲杀中不由自主地尾巴高耸,俯首直击。无论是在村或是在店,碰到对手就攻击,无论生为鹳生为鹅,在同类中都要傲立群雄。凭借枭勇好斗的天性击退对手的攻击。即使力量大小悬殊,也敢勇于战斗,即使形势不利,也要(用我的利喙战斗到底)战斗到底。 大胜之后,昂首挺胸,张开翅膀,俨然大鹏展翅。搏击中撕下的对方身上的肉,成了你口中的美食,对于败者你岂能容它有私下鸣叫的馀地,不必等到交付厨房,你的铁口无异于滚水与烈火。捷报快迅传出,鹅鸭为你惊呼。胜利时刻,大家争睹你雄鹰般的矫健英姿。颁发旌旗,你依然只顾呑食对方而不害羞,用优美语言记述你的功绩时,你还把它的鸡肋放在嘴里而不吐出。 没有尽力战斗的鸡立即拉到鸡坊行刑,表现懦弱如同母鸡的鸡就要格杀无论,战场投降认输者更应斩尽杀绝。不能象其它对待其它家畜一样可怜它们,它们的存在只能连累家族的祸根。 特此发布檄文。
释义/赏析
盖:语气词。 闻:听说。 昴日:指以鸡命名的昴日鸡星座。 著名:排名。 列宿:指二十八宿,是古人为比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际坐标,作为观测时的标记。 宿:坐标之意,表示星辰所在的位置。 允:副词,确实、果真。 阳德:日的代称。出自谢庄《月赋》:“臣闻沈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又《艺文类聚·卷第一》:“日者阳德之母”。 钟:钟爱。昴宿在西方,是太阳落下的方向。所以说“为阳德之所钟”。 登天:指鸡的叫声能为上天神明听见。典出《周易·中孚》:“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垂象:显示徵兆。 中孚:易经卦名,典出《易经·中孚》,该篇提倡诚信,大意是诚信施及到愚钝无知的禽畜身上也能感化它们,可以因此获得好运,利于坚守中正之道。“登天垂象于中孚”特指人们用动物祈祷卜卦的行为。 翰音:典出《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这里特指祭祀用的公鸡。 晦明:夜间和白天、阴暗和晴明。典出《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胶胶:形容鸡鸣的声音。 “处宗窗下,乐兴纵谈”句:典出南朝宋刘义庆的《幽明录》:“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买得一长鸣鸡,爱慕之至,恒笼著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巧大进”。乐兴,快乐而有兴致;纵谈,长谈。 祖逖:晋朝人,援引著名的“闻鸡起舞”的典故。典出《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肖其形:模仿鸡的形象。 帻:头巾。 报晓之人:周朝特设官职,被称为“鸡人”,负责黎明时呼醒百姓起床,典出《周礼·春官》:“掌共(供)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赐;凡国之大宾客,会同军旅丧纪,亦如之;凡国事为期,则告以时”。 节:简化。 圣门:圣人孔子门下。 好勇之士:指孔子的弟子子路。典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 “秦关早唱,庆公子之安全”句:引用著名的“鸡鸣狗盗”的典故。典出《史记·孟尝君列传》,主要情节就是孟尝君入秦被困,想逃回齐国,半夜至函谷关。按照规定,鸡鸣始开关门,孟尝君门客学鸡叫,附近的鸡也跟着叫,诈开关门乃得逃出,躲过了劫难。秦关,指函谷关;公子,指孟尝君。 “齐境长鸣,知群黎之生聚”句:典出诗经《齐风·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又《孟子·公孙丑上》:“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齐境,齐国境内;群黎,百姓。 决疑则荐诸卜:古人用鸡占卜,根据鸡头骨在火上炙烤后裂开的纹理来判定所卜事情的吉凶。 颁赦则设于竿:唐朝时流传着天鸡星移动人间就要大赦的迷信说法,所以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赦令。 “附刘安之宅以上升,遂成仙种”句:典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据晋代葛洪《神仙传》记载:西汉淮南王刘安爱好仙方神术,有个名叫八公的神仙传授给他炼制仙丹的方法。刘安炼成服用后就升天而去。他家的鸡犬吃了散落在地上的药末,也都升上了天。 “从宋卿之窠而下视,常伴小儿”句:典出钱希白《洞微志》中关于李宁忠的记载:“太平兴国中,李守忠为承旨,奉使南方。过海至琼州界,道逢一翁,自称杨遐举,年八十一。邀守忠诣所居,见其父曰叔连,年一百二十二。又见其祖曰宋卿,年一百九十五。语次,见梁上一鸡窠,中有一小儿,头下视。宋卿曰:‘此吾九代祖也,不语不食,不知其年,朔望取下,子孙列拜而已。’” 惟:只有。 德禽:有高尚品德的禽鸟。 固:本来 文顶:指鸡冠像文人的官帽一样。 武足:指鸡爪象武士的刀剑一样。 五德见推于田饶:古人认为鸡有五德,典出西汉刘向《新序·杂事》:春秋时鲁国大夫田饶对鲁哀公说:“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同伴,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 “雌霸雄王,二宝呈祥于赢氏”句:典出晋朝干宝《搜神记》:秦穆公时,陈仓有一个农夫耕地时捉到一个怪物,名叫媪,农夫想把它献给秦穆公,路上碰上两个童子,媪告诉农夫说:“彼二童子名为陈宝,得雄者王,得雌者伯”,农夫就追赶两个童子,“童子化为雉,飞入平林。陈仓人告穆公。穆公发徒大猎,果得其雌”。最后果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又有传说说东汉光武帝刘秀之所以能灭莽兴汉,是因为在南阳捉到了雄雉的缘故。 “迈种首云祝祝,化身更号朱朱”句:典出西汉刘向《列仙传》:“祝鸡翁者,洛阳人,居尸乡北山下,养鸡百馀年。鸡有千馀头,皆有名字,暮栖树上,昼放散之。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又《博物志》:“祝鸡公养鸡法.今世人呼鸡云祝祝,起此也”。又应劭《风俗通》:“呼鸡曰朱朱。俗说鸡本朱氏翁化而为之,今呼鸡皆朱朱也”。迈,勤勉;祝祝,呼鸡的声音。 恶(wū):怎么能。 声:名号。 号:名声。 虞:担心。 断尾之足:典出《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 “体介距金”句:典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季(平子),郈(昭伯)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距”。 邀荣:从主人那里获得荣耀。介,披甲;距,鸡爪上的小趾;金,金属钩子。 翼舒:舒展翅膀。 爪奋:张开脚趾。 赴斗奚辞:怎会推辞去参加战斗? “虽季郈犹吾大夫,而埘(shí)桀隐若敌国”句:引用季郈二氏因斗鸡导致战争的事。《史记·周鲁公世家》:“季氏与郈氏斗鸡,季氏芥鸡羽,郈氏金距。季平子怒而侵郈氏,郈昭伯亦怒平子”。季,季平子;郈,郈昭伯;埘,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窝;桀,鸡栖的木桩;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像;敌,匹敌、同等;国,这里指国君。 两雄:两只搏斗争雄的鸡。 并立:同时存在。 自妄:自夸。 栖:指鸡白天站在树上。 息:指鸡夜晚休息。 呼号:鸡争斗时的叫声。 望之若木:典出《庄子·达生篇》中“呆若木鸡”的典故: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鸡驯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哩。”十天后周宣王又问,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十天后周宣王又问,回答说:“还是那么顾看迅疾,意气强盛。”又过了十天周宣王问,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已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掉头就逃跑了。”木,木讷、痴呆。 趾:鸡爪。 举:张开。 志:神志。 扬:昂扬。 应:反应、招架对方。 尻:脊骨的末端,代指屁股。 “于村于店,见异己者即攻;为鹳为鹅,与同类者争胜”句:鸡无论在任何地方只要碰到对手就进攻,无论生存那一类禽鸟中间,都要比同类突出。 爰:援引、凭借。 资:天赋、天资。 枭勇:像枭一样凶猛。枭是一种猛禽,还有首领、魁首等意思。 率:直接。 遏:遏制。 鸱张:像鸱张开翅膀。鸱是一种嚣张、凶暴的鸟。 寡:少。 分:分明。 信:果真。 绝:非常 胜:像。 鹤立:鹤立鸡群,比喻非常突出。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抟:盘旋。典出《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施:得到赠物。这里指战斗中撕下的对方的肉。 膳:指日常吃的饭菜。 翦:翦灭。 略尽:全部。 宁:难道。 容:容忍。 盗啼:在角落低声啼叫。 付:交付。 庖厨:厨房。 不啻:无异于、如同。啻,仅仅、只有,常用在表示疑问或否定的字后,组成“不啻”,“匪啻”,“奚啻”等词,在句中起连接或比况作用。 汤火:滚水与烈火。 羽书: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捷:捷报。 鹅鸭之声:鹅鸭被宰杀时的叫声。 鹯:一种猛禽。形状像鸡,典出《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于焉:因为这。 锡:通“赐”,给予。 幛:上面题有词句的整幅绸布,用作庆贺表功。 甘为:宁为。 行且:跟着。 鸡碑:为鸡树碑立传。典出《晋书·戴逵传》:“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馀巧艺靡不毕综。总角时,以鸡卵汁溲白瓦屑作《郑玄碑》,又为文而自镌之,词丽器妙,时人莫不惊叹。”大意是戴逵少年博学,多才多艺,诗琴书画无所不通,童年时期就用鸡卵汁搀合白瓦屑做碑牌,又写上文章,文章之美妙,人们特别惊叹。 味:品味。 肋:鸡肋,指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东西。典出《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倘:如果。 鸡塞:指鸡鹿塞,古代西部边关,汉族和匈奴曾经在这里大战过。违鸡塞之令喻指战败。 立:立即。 正:执行刑罚。 鸡坊:杀鸡的地方。 “牝晨而索家者有诛,不复同于彘畜”句:典出《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大意是母鸡没有早晨啼叫的;如果母鸡在早晨啼叫,这个人家就会衰落。 牝,母鸡;晨,报晓;索,败兴;彘,猪。 雌伏:雌鸟伏在那儿不动。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赵典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败类:损害本族类的名誉。 牛刀:出自“杀鸡焉用牛刀”。典出《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絃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大意是孔子到了鲁国的一个小邑武城,他听到那里弹琴唱歌的声音,他微笑着说:“杀鸡何必要用杀牛的刀呢?”意思是说,治理这样一个小地方,用不着施行礼乐教育。后来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此檄:特此发布檄文。
繁体原文
蓋聞昴日,著名於列宿,允爲陽德之所鍾。 登天垂象於中孚,實惟翰音之是取。 歷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夢魂;遇風雨而膠膠,最足增人情思。 處宗窗下,樂興縱談;祖逖牀前,時爲起舞。 肖其形以爲幘,王朝有報曉之人;節其狀以作冠,聖門稱好勇之士。 秦關早唱,慶公子之安全;齊境長鳴,知群黎之生聚。 決疑則薦諸卜,頒赦則設於竿。 附劉安之宅以上昇,遂成仙種;從宋卿之窠而下視,常伴小兒。 惟爾德禽,固非凡鳥。 文頂武足,五德見推于田饒;雌霸雄王,二寶呈祥於嬴氏。 邁種首云祝祝,化身更號朱朱。 蒼蠅惡得混其聲,蟋蟀安能竊其號。 即連飛之有勢,何斷尾之足虞? 體介距金,邀榮已極;翼舒爪奮,赴鬥奚辭? 雖季郈猶吾大夫,而塒桀隱若敵國。 兩雄不堪並立,一啄何敢自妄? 養成於棲息之時,發憤在呼號之際。 望之若木,時亦趾舉而志揚;應之如神,不覺尻高而首下。 於村於店,見異己者即攻;爲鸛爲鵝,與同類者爭勝。 爰資梟勇,率遏鴟張。 縱衆寡各分,誓無毛之不拔;即強弱互異,信有喙之獨長。 昂首而來,絕勝鶴立;鼓翅以往,亦類鵬摶。 搏擊所施,可即用充公膳;翦降略盡,寧猶容彼盜啼。 豈必命付庖廚,不啻魂飛湯火。 羽書捷至,驚聞鵝鴨之聲;血戰功成,快睹鷹鸇之逐。 於焉錫之雞幛,甘爲其口而不羞;行且樹乃雞碑,將味其肋而無棄。 倘違雞塞之令,立正雞坊之刑。 牝晨而索家者有誅,不復同於彘畜;雌伏而敗類者必殺,定當割以牛刀。此檄。
翻译
雞啊,在天上以昴日星君而著名於二十八宿,使太陽神所鍾愛的。在人間,你能溝通神明,顯示國運興衰的徵兆。 黎明時分,雄雞高叫,把人們從夢中叫醒。風雨之天,膠膠而鳴,誘發人的思鄉之情。宋處宗窗下的長鳴雞啊,與處宗舒心暢談,祖逖牀前的雞,叫醒祖逖舞劍習武。頭戴雞帽打扮成雞形的人,那是朝廷報時間的官員,用雞冠形的頭盔作帽子,那是聖人孔門的弟子子路。秦國函谷關的夜鳴,使孟嘗君安全離境,齊人百姓家雞聲的應和,讓人們知道齊國的富裕;遇有疑問,人們用雞卜卦,遇到大赦,人們把金雞立於長杆之上。淮南王劉安之宅的雞隨劉安得道昇天,宋卿房梁雞窩裏的小兒是他說不清年齡的祖宗。 雞啊,你是高德之禽鳥,決不是普通的凡鳥所能比。文有鳳冠,武有利爪,你的五種美德藉助於田饒昭示給國人。雌能稱霸,雄能稱王,你的祥瑞之氣藉助於二寶呈現給秦王。辛勤飼養你們,爲你們起名的祝雞翁,使你們有了朱朱的名字。蒼蠅從此不能和你並列同類,蟋蟀也從此竊取不了你美好的名聲。 看你連續撲打縱橫躍擊的氣勢,那裏會有自斷其尾逃避決鬥的的擔心呢。身上披甲,腳上武裝金鉤,你的裝備之好已到極點,兩翼張開,腳爪奮起,去與其它雞搏鬥吧。季平子和郈昭伯此時成了你的的臣下,你雄立鬥樁儼然國君一樣威風。兩雄相鬥必須決出勝負,一次啄擊的勝利又怎能自誇呢。平常的訓練中養成優良的品性,在呼號爭殺中才顯示出真正神威。初時看你似木頭一般沒有反應,關鍵時刻你卻是鐵爪橫舉神志昂揚。應戰時,反應機敏神鬼莫測,衝殺中不由自主地尾巴高聳,俯首直擊。無論是在村或是在店,碰到對手就攻擊,無論生爲鸛生爲鵝,在同類中都要傲立群雄。憑藉梟勇好鬥的天性擊退對手的攻擊。即使力量大小懸殊,也敢勇於戰鬥,即使形勢不利,也要(用我的利喙戰鬥到底)戰鬥到底。 大勝之後,昂首挺胸,張開翅膀,儼然大鵬展翅。搏擊中撕下的對方身上的肉,成了你口中的美食,對於敗者你豈能容它有私下鳴叫的餘地,不必等到交付廚房,你的鐵口無異於滾水與烈火。捷報快迅傳出,鵝鴨爲你驚呼。勝利時刻,大家爭睹你雄鷹般的矯健英姿。頒發旌旗,你依然只顧呑食對方而不害羞,用優美語言記述你的功績時,你還把它的雞肋放在嘴裏而不吐出。 沒有盡力戰鬥的雞立即拉到雞坊行刑,表現懦弱如同母雞的雞就要格殺無論,戰場投降認輸者更應斬盡殺絕。不能象其它對待其它家畜一樣可憐它們,它們的存在只能連累家族的禍根。 特此發佈檄文。
释义/赏析
蓋:語氣詞。 聞:聽說。 昴日:指以雞命名的昴日雞星座。 著名:排名。 列宿:指二十八宿,是古人爲比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際座標,作爲觀測時的標記。 宿:座標之意,表示星辰所在的位置。 允:副詞,確實、果真。 陽德:日的代稱。出自謝莊《月賦》:“臣聞沈潛既義,高明既經,日以陽德,月以陰靈。”又《藝文類聚·卷第一》:“日者陽德之母”。 鍾:鍾愛。昴宿在西方,是太陽落下的方向。所以說“爲陽德之所鍾”。 登天:指雞的叫聲能爲上天神明聽見。典出《周易·中孚》:“翰音登於天,何可長也”。 垂象:顯示徵兆。 中孚:易經卦名,典出《易經·中孚》,該篇提倡誠信,大意是誠信施及到愚鈍無知的禽畜身上也能感化它們,可以因此獲得好運,利於堅守中正之道。“登天垂象於中孚”特指人們用動物祈禱卜卦的行爲。 翰音:典出《禮記.曲禮下》:“凡祭宗廟之禮。羊曰柔毛,雞曰翰音”。這裏特指祭祀用的公雞。 晦明:夜間和白天、陰暗和晴明。典出《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膠膠:形容雞鳴的聲音。 “處宗窗下,樂興縱談”句:典出南朝宋·劉義慶的《幽明錄》:“晉兗州刺史沛國宋處宗,嘗買得一長鳴雞,愛慕之至,恆籠著窗間。雞遂作人語,與處宗談論,極有言智,終日不輟,處宗因此言巧大進”。樂興,快樂而有興致;縱談,長談。 祖逖:晉朝人,援引著名的“聞雞起舞”的典故。典出《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肖其形:模仿雞的形象。 幘:頭巾。 報曉之人:周朝特設官職,被稱爲“雞人”,負責黎明時呼醒百姓起牀,典出《周禮·春官》:“掌共(供)雞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賜;凡國之大賓客,會同軍旅喪紀,亦如之;凡國事爲期,則告以時”。 節:簡化。 聖門:聖人孔子門下。 好勇之士:指孔子的弟子子路。典出《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 “秦關早唱,慶公子之安全”句:引用著名的“雞鳴狗盜”的典故。典出《史記·孟嘗君列傳》,主要情節就是孟嘗君入秦被困,想逃回齊國,半夜至函谷關。按照規定,雞鳴始開關門,孟嘗君門客學雞叫,附近的雞也跟着叫,詐開關門乃得逃出,躲過了劫難。秦關,指函谷關;公子,指孟嘗君。 “齊境長鳴,知群黎之生聚”句:典出詩經《齊風·雞鳴》:“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又《孟子·公孫丑上》:“夏後、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齊境:齊國境內;群黎,百姓。 決疑則薦諸卜:古人用雞占卜,根據雞頭骨在火上炙烤後裂開的紋理來判定所卜事情的吉凶。 頒赦則設於竿:唐朝時流傳着天雞星移動人間就要大赦的迷信說法,所以便在大赦日豎起長竿,竿上立一金雞,把該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們宣佈赦令。 “附劉安之宅以上昇,遂成仙種”句:典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據晉代葛洪《神仙傳》記載:西漢淮南王劉安愛好仙方神術,有個名叫八公的神仙傳授給他煉製仙丹的方法。劉安煉成服用後就昇天而去。他家的雞犬吃了散落在地上的藥末,也都昇上了天。 “從宋卿之窠而下視,常伴小兒”句:典出錢希白《洞微志》中關於李寧忠的記載:“太平興國中,李守忠爲承旨,奉使南方。過海至瓊州界,道逢一翁,自稱楊遐舉,年八十一。邀守忠詣所居,見其父曰叔連,年一百二十二。又見其祖曰宋卿,年一百九十五。語次,見梁上一雞窠,中有一小兒,頭下視。宋卿曰:‘此吾九代祖也,不語不食,不知其年,朔望取下,子孫列拜而已。’” 惟:衹有。 德禽:有高尚品德的禽鳥。 固:本來 文頂:指雞冠像文人的官帽一樣。 武足:指雞爪象武士的刀劍一樣。 五德見推于田饒:古人認爲雞有五德,典出西漢劉向《新序·雜事》:春秋時魯國大夫田饒對魯哀公說:“雞乎,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同伴,仁也;守夜不失時,信也”。 “雌霸雄王,二寶呈祥於贏氏”句:典出晉朝干寶《搜神記》:秦穆公時,陳倉有一個農夫耕地時捉到一個怪物,名叫媼,農夫想把它獻給秦穆公,路上碰上兩個童子,媼告訴農夫說:“彼二童子名爲陳寶,得雄者王,得雌者伯”,農夫就追趕兩個童子,“童子化爲雉,飛入平林。陳倉人告穆公。穆公發徒大獵,果得其雌”。最後果然成爲春秋五霸之一。又有傳說說東漢光武帝劉秀之所以能滅莽興漢,是因爲在南陽捉到了雄雉的緣故。 “邁種首云祝祝,化身更號朱朱”句:典出西漢劉向《列仙傳》:“祝雞翁者,洛陽人,居屍鄉北山下,養雞百餘年。雞有千餘頭,皆有名字,暮棲樹上,晝放散之。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又《博物志》:“祝雞公養雞法.今世人呼雞云祝祝,起此也”。又應劭《風俗通》:“呼雞曰朱朱。俗說雞本朱氏翁化而爲之,今呼雞皆朱朱也”。邁,勤勉;祝祝,呼雞的聲音。 惡(wū):怎麼能。 聲:名號。 號:名聲。 虞:擔心。 斷尾之足:典出《左傳·昭公二十二年》:“賓孟適郊,見雄雞自斷其尾。問之,侍者曰:‘自憚其犧也’”。 “體介距金”句:典出《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季(平子),郈(昭伯)之雞鬥,季氏介其雞,郈氏爲之金距”。 邀榮:從主人那裏獲得榮耀。介,披甲;距,雞爪上的小趾;金,金屬鉤子。 翼舒:舒展翅膀。 爪奮:張開腳趾。 赴鬥奚辭:怎會推辭去參加戰鬥? “雖季郈猶吾大夫,而塒(shí)桀隱若敵國”句:引用季郈二氏因鬥雞導致戰爭的事。《史記·周魯公世家》:“季氏與郈氏鬥雞,季氏芥雞羽,郈氏金距。季平子怒而侵郈氏,郈昭伯亦怒平子”。季,季平子;郈,郈昭伯;塒,牆壁上挖洞做成的雞窩;桀,雞棲的木樁;隱,威嚴莊重的樣子;若,像;敵,匹敵、同等;國,這裏指國君。 兩雄:兩隻搏鬥爭雄的雞。 並立:同時存在。 自妄:自誇。 棲:指雞白天站在樹上。 息:指雞夜晚休息。 呼號:雞爭鬥時的叫聲。 望之若木:典出《莊子·達生篇》中“獃若木雞”的典故。紀渻子爲周宣王馴養鬥雞。過了十天周宣王問:“雞馴好了嗎?”紀渻子回答說:“不行,正虛浮驕矜自恃意氣哩。”十天後周宣王又問,回答說:“不行,還是聽見響聲就叫,看見影子就跳。”十天後周宣王又問,回答說:“還是那麼顧看迅疾,意氣強盛。”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問,回答說:“差不多了。別的雞即使打鳴,已不會有什麼變化,看上去像木雞一樣,它的德行真可說是完備了,別的雞沒有敢於應戰的,掉頭就逃跑了。”木,木訥、癡獃, 趾:雞爪。 舉:張開。 志:神志。 揚:昂揚。 應:反應、招架對方。 尻:脊骨的末端,代指屁股。 “於村於店,見異己者即攻;爲鸛爲鵝,與同類者爭勝”句:雞無論在任何地方只要碰到對手就進攻,無論生存那一類禽鳥中間,都要比同類突出。 爰:援引、憑藉。 資:天賦、天資。 梟勇:像梟一樣兇猛。梟是一種猛禽,還有首領、魁首等意思。 率:直接。 遏:遏制。 鴟張:像鴟張開翅膀。鴟是一種囂張、兇暴的鳥。 寡:少。 分:分明。 信:果真。 絕:非常 勝:像。 鶴立:鶴立雞群,比喻非常突出。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羣’。” 摶:盤旋。典出《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施:得到贈物。這裏指戰鬥中撕下的對方的肉。 膳:指日常吃的飯菜。 翦:翦滅。 略盡:全部。 寧:難道。 容:容忍。 盜啼:在角落低聲啼叫。 付:交付。 庖廚:廚房。 不啻:無異於、如同。啻,僅僅、只有,常用在表示疑問或否定的字後,組成“不啻”,“匪啻”,“奚啻”等詞,在句中起連接或比況作用。 湯火:滾水與烈火。 羽書:古代插有鳥羽的緊急軍事文書。 捷:捷報。 鵝鴨之聲:鵝鴨被宰殺時的叫聲。 鸇:一種猛禽。形狀像雞,典出《左傳·文公十八年》:“見無禮於其君者,誅之,如鷹鸇之逐鳥雀也。” 於焉:因爲這。 錫:通“賜”,給予。 幛:上面題有詞句的整幅綢布,用作慶賀表功。 甘爲:寧爲。 行且:跟着。 雞碑:爲雞樹碑立傳。典出《晉書·戴逵傳》:“少博學,好談論,善屬文,能鼓琴,工書畫,其餘巧藝靡不畢綜。總角時,以雞卵汁溲白瓦屑作《鄭玄碑》,又爲文而自鐫之,詞麗器妙,時人莫不驚歎。”大意是戴逵少年博學,多才多藝,詩琴書畫無所不通,童年時期就用雞卵汁攙合白瓦屑做碑牌,又寫上文章,文章之美妙,人們特別驚歎。 味:品味。 肋:雞肋,指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東西。典出《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倘:如果。 雞塞:指雞鹿塞,古代西部邊關,漢族和匈奴曾經在這裏大戰過。違雞塞之令喻指戰敗。 立:立即。 正:執行刑罰。 雞坊:殺雞的地方。 “牝晨而索家者有誅,不復同於彘畜”句:典出《尚書·牧誓》:“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大意是母雞沒有早晨啼叫的;如果母雞在早晨啼叫,這個人家就會衰落。 牝,母雞;晨,報曉;索,敗興;彘,豬。 雌伏:雌鳥伏在那兒不動。典出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趙典傳》:“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 敗類:損害本族類的名譽。 牛刀:出自“殺雞焉用牛刀”。典出《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大意是孔子到了魯國的一個小邑武城,他聽到那裏彈琴唱歌的聲音,他微笑着說:“殺雞何必要用殺牛的刀呢?”意思是說,治理這樣一個小地方,用不着施行禮樂教育。後來比喻辦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氣力。 此檄:特此發佈檄文。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厉害 王勃
2024-01-16 14:28:30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