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水调歌头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水调歌头》 来自:《作品》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文字觑天巧,亭榭定风流。平生丘壑,岁晚也作稻粱谋。五亩园中秀野,一水田将绿遶,䆉稏不胜秋。饭饱对花竹,可是便忘忧。 吾老矣,探禹穴,欠东游。君家风月几许,白鸟去悠悠。插架牙籤万轴,射虎南山一骑,容我揽鬚不。更欲劝君酒,百尺卧高楼。

翻译
释义/赏析
提幹李君:即李子永。宋·黄升《花庵词选·续集·卷五·李子永》:“李子永名泳。”《花庵词选·续集·卷五·李子大》“李子大名洪,家世同登桂籍,跻膴仕,号淮甸儒族。子大其弟漳、泳、泉、浙,皆以文鸣,有《李氏花萼词》五卷,其侄直伦为之序。庐陵人。”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歌词类》:“庐陵李氏兄弟五人:洪 子大、漳 子清、泳 子永、泉 子召、浙 子秀,皆有官阀。”清·曾燠《江西诗徵·卷十六》:“泳字子永,号兰泽,庐陵人。淳熙中当为溧水令,又为坑冶司干官。与兄洪 子大、漳 子清、弟浙 子秀、泉 子召著《李氏华尊集》。”按:上引各书均谓李氏兄弟为庐陵人,但《花庵词选》则又谓李子大家世号淮甸儒族,殊为牴牾。查南宋·楼钥《攻愧集·卷五十二·檗庵居士文集序》云:“江都李氏,名族也。余生晚,犹及识将作监端民平叔及其子泳,皆有声诗也。”是子永实扬州人也。又查宋·李洪《芸庵类藁》:“陈贵谦原序一篇,称洪为李正民(方叔)之子。”而李正民即《己酉航海记》及《大隐集》之作者,亦扬州人也。盖端民、正民皆李定之孙。南宋·王明清《挥尘前录·卷四》:“李定,字资深,元丰御史中丞。其孙方叔 正民兄弟皆显名一时,扬州人。”各书均不载其迁徙里居事,知《花萼集》中李氏群从断不得为庐陵人。《扬州府志·人物志》又有:“李直养字无害,正民之孙,绍熙元年摄华亭令。”其人与序《花萼集》李直伦必为兄弟行,则直伦亦不得为庐陵人。因知《花庵词选》中之“庐陵”必为“广陵”之误。其后《直斋书录解题》及《江西诗徵》乃袭其误而未加深考,世遂误认诸李为庐陵人矣。 诗寻医:宋·苏轼《七月五日》诗:“避谤诗寻医,畏病酒入务。” 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典出《三国志·卷七·〈魏书·陈登传〉》:“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又掎角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年三十九卒。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表大笑。备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文字觑天巧:语出唐·韩愈《答孟东野》诗:“规模背时利,文字觑天巧。人皆馀酒肉,子独不得饱。” 平生丘壑:《汉书·卷一百上·叙传》:“渔钓于一丘,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北宋·张方平《都官叶舒郎中归三衢》诗:“一丘一壑平生志。” 稻粱谋:本指禽鸟寻觅食物,多用以比喻人谋求衣食。唐·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宋·王安石 《送惠思上人》诗:“因知网罗外,犹有稻粱谋。” 五亩园中秀野:宋·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诗:“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 一水田将绿遶:语出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诗:“一水护田将绿遶,两山排闼送青来。” 䆉稏(bà yà):稻名。 可是:即“何至”、“岂能”之意。 探禹穴:《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信今何如。” 君家风月几许:宋·欧阳修《赠王介甫》:“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按:翰林指李白,故此云君家。 牙籤:繫在书卷上作为标识,以便翻检的牙骨等制成的籤牌,後代指书籍。 牙籤万轴:形容书籍繁富。南唐·李煜 《题〈金楼子〉後》诗:“牙籤万轴裹红綃,王粲书同付火烧。” 插架牙籤万轴:置书于书架上。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籤,新若手未触。”按:唐·李泌封邺侯。 射虎南山一骑:《史记·卷一百零九·李将军列传》:“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於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杀之。” 揽鬚:《晋书·卷八十一·〈桓宣·族子伊列传〉》:“(桓)伊字叔夏,……性谦素,……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鬚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宋·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五首·其二》:“潇洒使君殊不俗,樽前容我揽鬚不?” 百尺卧高楼:典出《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見“求田问舍”注。
繁体原文
文字覷天巧,亭榭定風流。平生丘壑,歲晚也作稻粱謀。五畝園中秀野,一水田將綠遶,䆉稏不勝秋。飯飽對花竹,可是便忘憂。 吾老矣,探禹穴,欠東遊。君家風月幾許,白鳥去悠悠。插架牙籤萬軸,射虎南山一騎,容我攬鬚不。更欲勸君酒,百尺臥高樓。
翻译
释义/赏析
提幹李君:即李子永。宋·黃昇《花菴詞選·續集·巻五·李子永》:「李子永名泳。」《花菴詞選·續集·巻五·李子大》「李子大名洪,家世同登桂籍,躋膴仕,號淮甸儒族。子大其弟漳、泳、洤、淛,皆以文鳴,有《李氏花萼詞》五巻,其姪直倫為之序。廬陵人。」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歌詞類》:「廬陵李氏兄弟五人:洪 子大、漳 子清、泳 子永、洤 子召、淛 子秀,皆有官閥。」清·曾燠《江西詩徵·卷十六》:「泳字子永,號蘭澤,廬陵人。淳熙中當爲溧水令,又爲坑冶司幹官。與兄洪 子大、漳 子清、弟淛 子秀、洤 子召著《李氏華尊集》。」按:上引各書均謂李氏兄弟爲廬陵人,但《花菴詞選》則又謂李子大家世號淮甸儒族,殊爲牴牾。查南宋·樓鑰《攻媿集·卷五十二·檗菴居士文集序》云:「江都李氏,名族也。余生晩,猶及識將作監端民平叔及其子泳,皆有聲詩也。」是子永實揚州人也。又查宋·李洪《芸菴類藁》:「陳貴謙原序一篇,稱洪爲李正民(方叔)之子。」而李正民即《己酉航海記》及《大隱集》之作者,亦揚州人也。蓋端民、正民皆李定之孫。南宋·王明清《揮塵前錄·卷四》:「李定,字資深,元豐御史中丞。其孫方叔 正民兄弟皆顯名一時,揚州人。」各書均不載其遷徙里居事,知《花萼集》中李氏羣從斷不得爲廬陵人。《揚州府志·人物志》又有:「李直養字無害,正民之孫,紹熙元年攝華亭令。」其人與序《花萼集》李直倫必爲兄弟行,則直倫亦不得爲廬陵人。因知《花菴詞選》中之「廬陵」必爲「廣陵」之誤。其後《直齋書錄解題》及《江西詩徵》乃襲其誤而未加深考,世遂誤認諸李爲廬陵人矣。 詩尋醫:宋·蘇軾《七月五日》詩:「避謗詩尋醫,畏病酒入務。」 求田问舍:置地買房。典出《三國志·卷七·〈魏書·陳登傳〉》:「陳登者,字元龍,在廣陵有威名。又掎角呂布有功,加伏波將軍,年三十九卒。後許汜與劉備並在荊州牧劉表坐,表與備共論天下人,汜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備謂表曰:『許君論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爲善士,不宜虛言;欲言是,元龍名重天下。』備問汜:『君言豪,寧有事邪?』汜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備曰:『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採,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表大笑。備因言曰:『若元龍文武膽志,當求之於古耳,造次難得比也。』」 文字覷天巧:語出唐·韓愈《答孟東野》詩:「規模背時利,文字覷天巧。人皆餘酒肉,子獨不得飽。」 平生丘壑:《漢書·卷一百上·敘傳》:「漁釣於一丘,則萬物不奸其志;栖遲於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北宋·張方平《都官葉舒郎中歸三衢》詩:「一丘一壑平生志。」 稻粱謀:本指禽鳥尋覓食物,多用以比喩人謀求衣食。唐·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詩:「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宋·王安石 《送惠思上人》詩:「因知網羅外,猶有稻粱謀。」 五畝園中秀野:宋·蘇軾《司馬君實獨樂園》詩:「中有五畝園,花竹秀而野。」 一水田將綠遶:語出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二首》詩:「一水護田將綠遶,兩山排闥送靑來。」 䆉稏(bà yà):稻名。 可是:即「何至」、「豈能」之意。 探禹穴:《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唐·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詩:「南尋禹穴見李白,道甫問信今何如。」 君家風月幾許:宋·歐陽修《贈王介甫》:「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按:翰林指李白,故此云君家。 牙籤:繫在書卷上作爲標識,以便翻檢的牙骨等製成的籤牌,後代指書籍。 牙籤萬軸:形容書籍繁富。南唐·李煜 《題〈金樓子〉後》詩:「牙籤萬軸裹紅綃,王粲書同付火燒。」 插架牙籤萬軸:置書於書架上。唐·韓愈《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一一懸牙籤,新若手未觸。」按:唐·李泌封鄴侯。 射虎南山一騎:《史記·卷一百零九·李將軍列傳》:「廣家與故潁陰侯孫屏野居藍田南山中,射獵。……於是天子乃召拜廣爲右北平太守。……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爲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殺之。」 攬鬚:《晉書·卷八十一·〈桓宣傳·族子伊傳〉》:「(桓)伊字叔夏,……性謙素,……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爲江左第一。……伊便撫箏而歌《怨詩》曰:『爲君旣不易,爲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滕》功不刊。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聲節慷慨,俯仰可觀。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鬚曰:『使君於此不凡!』帝甚有愧色。」宋·蘇軾《次韻答邦直、子由五首·其二》:「瀟灑使君殊不俗,樽前容我攬鬚不?」宋·蘇軾《次韻答邦直、子由五首·其二》:「瀟灑使君殊不俗,樽前容我攬鬚不?」 百尺臥高樓:典出《三國志·魏書·陳登傳》,見「求田問舍」注。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