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贺新郎 · 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怀赵丞相经始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贺新郎 · 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怀赵丞相经始》 来自:《贺新郎》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待细把、江山图画。千顷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马。中有句,浩难写。 诗人例入西湖社。记风流、重来手种,绿成阴也。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更複道、横空清夜。粉黛中洲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堂上燕,又长夏。

翻译
微风吹动着茂盛的庄稼,掀起了一道道翠绿的波浪,像海水一般地吞食了大片平原的土地。赵丞相以挽天河的力量,驯服了河水,乖乖的在卧龙山下流过;河水晶莹见底,像一面平平的镜子,有谁来照照影子呢?西湖真是美丽,烟雨朦胧的时候,给人以幽雅适意的感觉;清朗的天气,更给人以心旷神怡的享受。西湖你好像当年西施未嫁的妙龄女郎,那么叫人心醉神迷。可惜,在此以前这个地方却荒芜的不成样子,只有等待着赵丞相把这片江山仔细地图谋描绘。在水光里有千顷那么大的石头,像长江里瞿塘峡里的滟滪堆,它轻快的像的一匹快马,又像一叶扁舟顺流而下,奔向南湖而去。整治西湖的种种责难,实在难以言明。 诗人们按照条例加入了西湖诗社。要记住,我们能以在这个景色迷人的西湖享受着饮酒赋诗,歌舞游乐的风流韵事,是因为赵丞相整治西湖的功劳,而且又重来亲手栽种柳杉树,这些树都已经长成翠绿的浓阴了。在田陌上行走的客人们,夸说着闽中国的故事:在这周围十几里的西湖的水面上,王延钧修建了水晶宫和楼台水榭,从宫中到西湖,在空中架设了复道,国王、后妃和宫女们整夜的来往不休。宫女们在水晶宫里歌唱着王后陈金凤谱制的《乐游曲》。所有这些繁华盛况,已经成为过去了。问问当年的鱼鸟有没有生存下来的?没有了。现在,只有燕子在堂上垒窠筑巢生儿育女,过着漫长的夜天。
释义/赏析
“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怀赵丞相经始”:四卷本丙集作“福州游西湖”。按据南宋·陈傅良、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及《宋中兴百官题名》,赵汝愚于淳熙九年五月除集英殿修撰帅福建,到任半年后,上疏论福州便民事,其首项即为“疏浚西湖旧迹”事,略谓:“契堪本州元有西湖,在城西三里,迤逦并城,南流接大壕,通南湖,瀦(zhū)蓄水泽,灌溉民田,事载《闽中记》甚详。父老相传,旧时湖周回十数里,天时旱暵(hàn),则发其所聚,高田无乾涸之忧;时雨汎涨,则泄而归浦,卑田无渰(yǎn)浸之患。……岁时浸久,填淤殆尽。今来若不申明朝廷,诚恐向后转见湮废,难以兴复,并湖之民,永被其害。欲乞圣慈特降指挥,行下本州,告示有田之家,许于农家之隙,稍循旧迹开浚,令附城为壕,上下流注。虽未能尽复古来丈尺,庶几西湖与南湖接通,负郭之田尽沾水利而长享有年之效。” 三山:福州城内有越王山、九仙山、乌石山,故郡有三山之名。宋·曾巩《道山亭记》:“城中凡有三山,东曰九仙,西曰闽山,北曰越王,故郡有三山之名。” 赵丞相:《宋史·卷三百九十二·赵汝愚传》:“赵汝愚,字子直,汉恭宪王元佐七世孙,居饶之馀干县。……汝愚早有大志,每曰:‘大丈夫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擢进士第一,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孝宗方锐意恢复,始见,即陈自治之策,孝宗称善,迁校书郎。……迁著作郎、知信州,易台州,除江西转运判官,入为吏部郎兼太子侍讲。迁秘书少监兼权给事中。内侍陈源有宠于德寿宫,添差浙西副总管。汝愚言:‘祖宗以童贯典兵,卒开边衅,源不宜使居总戎之任。’孝宗喜,诏自今内侍不得兼兵职。……以集英殿修撰帅福建,,陛辞,言国事之大者四,其一谓:‘吴氏四世专蜀兵,非国家之利,请及今以渐抑之。’进直学士、制置四川兼知成都府。诸羌蛮相挻为边患,汝愚至,悉以计分其势。孝宗谓其有文武威风,召还。光宗受禅,趣召未至,殿中侍御史范处义论其稽命,除知潭州,辞,改太平州。进敷文阁学士,知福州。绍熙二年,召为吏部尚书。……(绍熙)四年,……除同知枢密院事,……为光禄大夫、右丞相。……至衡州病作,为守臣钱鍪所窘,暴薨,天下闻而冤之,时庆元二年正月壬午也。汝愚学务有用,常以司马光、富弼、韩琦、范仲淹自期。凡平昔所闻于师友,如张栻、朱熹、吕祖谦、汪应辰、王十朋、胡铨、李焘、林光朝之言,欲次第行之,未果。所著诗文十五卷、《太祖实录举要》若干卷、《类宋朝诸臣奏议》三百卷。汝愚聚族而居,门内三千指,所得廪给悉分与之,菜羹疏食,恩意均洽,人无间言。自奉养甚薄,为夕郎时,大冬衣布裘,至为相亦然。汝愚既殁,党禁浸解,旋复资政殿学士、太中大夫,已而赠少保。侂胄诛,尽复元官,赐谥忠定,赠太师,追封沂国公。理宗诏配享宁宗庙庭,追封福王,其后进封周王。子九人,崇宪其长子也。” 翠浪吞平野:水稻长势茂盛,一片翠绿,覆盖了原野,微风吹来,前伏后起,像波浪一样。 挽天河:唐·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天河,即银河。 卧龙山:南宋·陈傅良、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三十八·寺观类六·卧龙山》:“卧龙山在北关外。旧记云:‘陈宝应(?)时,此山有巨石,无故自移。’有得爱亭、笺经台。” 西施未嫁:这里是形容西湖像西施没有出嫁时的美。 “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句: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堆滟(yàn)滪(yù)、瞿塘马:滟滪堆即长江瞿(qú)塘峡口的险滩,在四川省奉节县东。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滟滪堆,周围二十丈,在夔州西南二百步蜀江中心瞿塘峡口。冬水浅,屹然露百馀尺。夏水涨,没数十丈。其状如马,舟人不敢进。谚曰:‘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蜀之三峡、河之三门、南越之恶溪、南康之赣石,皆险绝之所,自有本处人为篙工。大抵峡路峻急,故曰‘朝发白帝,暮彻江陵’。四月、五月为尤险时,故曰‘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按:此处滟滪盖指西湖中之孤山。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江南有大、小孤山,在江水中,嶷(yí)然独立,而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余尝过小孤山,庙像乃一妇人,而敕额为圣母庙,岂止俚俗之缪哉。”按: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泽县北,安徽宿松县东。彭郎矶在其对岸,二山与此词自不相及,盖借指福州西湖。 “中有句,浩难写”句:宋·朱熹《朱文公大全集·卷二十九·与赵汝愚书》:“去冬见议开湖事,熹谓须先计所废田若干,所溉田若干,所用工料若干,灼见利多害少,然后为之。后来但见悤悤兴役,至今议者犹以费多利少为疑。浮说万端,虽不足听,然恐亦初计之未审也。”又《朱文公别集·卷六·与林择之书》:“赵帅久不得书,湖事想已毕,自此宜且安静,勿兴功役为佳。相见亦可力劝之也。”按据二书语意,知赵氏于开浚西湖事必曾遭若干责难,词中云云,必亦指此而言。 西湖社:诗人们组织的诗社。据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社会》:“文士有西湖诗社,此乃行都缙绅之士,及四方流寓儒人寄兴适情,赋咏脍炙人口,流传四方,非其他社集之比。武士有射弓踏弩社,皆能攀弓射弩,武艺精熟,射放心亲,方可入此社耳。更有蹴鞠打毬射水弩社,则非仕宦者为之。” “重来手种,绿成阴也”句:据南宋·陈傅良、梁克家《淳熙三山志》:赵氏第一次帅闽事在淳熙九年至十二年,第二次在绍熙元年至二年。此谓赵氏再帅闽时,原先所种杉柳,已绿树成荫矣。南宋·刘光祖《宋丞相忠定赵公墓志铭》:“(福)州有二湖,附郭田数万亩,旱则湖可溉,涝则可泄,故无凶岁。或租其瀦(zhū)水泽各封域之,官利其入,不之禁,湖以塞。公奏罢之;浚西湖使与南湖通,筑长堤,植杉柳,创六闸堰,以时瀦泄,遂为一方永久之利。”按:赵汝愚以绍熙二年召入为吏部尚书,其后历迁至右丞相,数年之内,均居朝内。 成阴:广信书院本及四卷本丙集作“阴成”,玆从四印斋本。王诏校刊本脱“阴”字。 故国:五代时王审知受后梁封为闽王,所据地即福州。后其子鏻更建国称帝,为其时十国之一。 水晶台榭: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九十四·惠宗后陈氏》:“(闽王)延钧于城西筑水晶宫,与其后陈金凤采莲湖中,后制《乐游曲》,宫女倚声歌之。” 複道横空:明·王应山《闽都记》:“西湖周围十数里,闽王延钧筑室其上,号水晶宫。时携后庭游宴,不出庄陌,乃由子城複道跨罗城而下,不数十步至其所。” 粉黛:本为女子的化妆品,这里代指美女。唐·白居易《长恨歌》:“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中洲:四卷本丙集作“中□”。 妙曲:广信书院本作“何曲”,玆从四卷本丙集。
繁体原文
翠浪呑平野。挽天河、誰來照影,臥龍山下。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待細把、江山圖畫。千頃光中堆灔澦,似扁舟、欲下瞿塘馬。中有句,浩難寫。 詩人例入西湖社。記風流、重來手種,綠成陰也。陌上游人誇故國,十里水晶臺榭。更複道、橫空清夜。粉黛中洲歌妙曲,問當年、魚鳥無存者。堂上燕,又長夏。
翻译
微風吹動著茂盛的莊稼,掀起了一道道翠綠的波浪,像海水一般地吞食了大片平原的土地。趙丞相以挽天河的力量,馴服了河水,乖乖的在臥龍山下流過;河水晶瑩見底,像一面平平的鏡子,有誰來照照影子呢?西湖眞是美麗,煙雨朦朧的時候,給人以幽雅適意的感覺;清朗的天氣,更給人以心曠神怡的享受。西湖你好像當年西施未嫁的妙齡女郎,那麽叫人心醉神迷。可惜,在此以前這箇地方卻荒蕪的不成樣子,衹有等待著趙丞相把這片江山仔細地圖謀描繪。在水光裏有千頃那麽大的石頭,像長江裏瞿塘峽裏的灔澦堆,它輕快的像的一匹快馬,又像一葉扁舟順流而下,奔嚮南湖而去。整治西湖的種種責難,實在難以言明。 詩人們按照條例加入了西湖詩社。要記住,我們能以在這箇景色迷人的西湖享受著飲酒賦詩,歌舞遊樂的風流韻事,是因爲趙丞相整治西湖的功勞,而且又重來親手栽種柳杉樹,這些樹都已經長成翠綠的濃陰了。在田陌上行走的客人們,夸説著閩中國的故事:在這周圍十幾裏的西湖的水面上,王延鈞修建了水晶宮和樓臺水榭,從宮中到西湖,在空中架設了複道,國王、後妃和宮女們整夜的來往不休。宮女們在水晶宮裏歌唱著王后陳金鳳譜製的《樂遊曲》。所有這些繁華盛況,已經成爲過去了。問問當年的魚鳥有沒有生存下來的?沒有了。現在,衹有燕子在堂上壘窠築巢生兒育女,過著漫長的夜天。
释义/赏析
「三山雨中遊西湖,有懷趙丞相經始」:四卷本丙集作「福州遊西湖」。按據南宋·陳傅良、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及《宋中興百官題名》,趙汝愚於淳熙九年五月除集英殿修撰帥福建,到任半年後,上疏論福州便民事,其首項即爲「疏浚西湖舊跡」事,略謂:「契堪本州元有西湖,在城西三里,迤邐並城,南流接大壕,通南湖,瀦(zhū)蓄水澤,灌溉民田,事載《閩中記》甚詳。父老相傳,舊時湖周回十數里,天時旱暵(hàn),則發其所聚,高田無乾涸之憂;時雨汎漲,則泄而歸浦,卑田無渰(yǎn)浸之患。……歲時浸久,填淤殆盡。今來若不申明朝廷,誠恐向後轉見湮廢,難以興復,並湖之民,永被其害。欲乞聖慈特降指揮,行下本州,告示有田之家,許於農家之隙,稍循舊跡開浚,令附城爲壕,上下流注。雖未能盡復古來丈尺,庶幾西湖與南湖接通,負郭之田盡沾水利而長享有年之效。」 三山:福州城內有越王山、九仙山、烏石山,故郡有三山之名。宋·曾鞏《道山亭記》:「城中凡有三山,東曰九仙,西曰閩山,北曰越王,故郡有三山之名。」 趙丞相:《宋史·卷三百九十二·趙汝愚傳》:「趙汝愚,字子直,漢恭憲王元佐七世孫,居饒之餘干縣。……汝愚早有大志,每曰:『大丈夫得汗靑一幅紙,始不負此生。』擢進士第一,簽書寧國軍節度判官,召試館職,除秘書省正字。孝宗方鋭意恢復,始見,即陳自治之策,孝宗稱善,遷校書郎。……遷著作郎、知信州,易台州,除江西轉運判官,入爲吏部郎兼太子侍講。遷秘書少監兼權給事中。內侍陳源有寵于德壽宮,添差浙西副總管。汝愚言:『祖宗以童貫典兵,卒開邊釁,源不宜使居總戎之任。』孝宗喜,詔自今內侍不得兼兵職。……以集英殿修撰帥福建,,陛辭,言國事之大者四,其一謂:『呉氏四世專蜀兵,非國家之利,請及今以漸抑之。』進直學士、制置四川兼知成都府。諸羌蠻相挻爲邊患,汝愚至,悉以計分其勢。孝宗謂其有文武威風,召還。光宗受禪,趣召未至,殿中侍御史范處義論其稽命,除知潭州,辭,改太平州。進敷文閣學士,知福州。紹熙二年,召爲吏部尙書。……(紹熙)四年,……除同知樞密院事,……爲光祿大夫、右丞相。……至衡州病作,爲守臣錢鍪所窘,暴薨,天下聞而冤之,時慶元二年正月壬午也。汝愚學務有用,常以司馬光、富弼、韓琦、范仲淹自期。凡平昔所聞於師友,如張栻、朱熹、呂祖謙、汪應辰、王十朋、胡銓、李燾、林光朝之言,欲次第行之,未果。所著詩文十五卷、《太祖實錄舉要》若干卷、《類宋朝諸臣奏議》三百卷。汝愚聚族而居,門內三千指,所得廩給悉分與之,菜羹疏食,恩意均洽,人無間言。自奉養甚薄,爲夕郎時,大冬衣布裘,至爲相亦然。汝愚既歿,黨禁浸解,旋復資政殿學士、太中大夫,已而贈少保。侂胄誅,盡復元官,賜諡忠定,贈太師,追封沂國公。理宗詔配享寧宗廟庭,追封福王,其後進封周王。子九人,崇憲其長子也。」 翠浪吞平野:水稻長勢茂盛,一片翠綠,覆蓋了原野,微風吹來,前伏後起,像波浪一樣。 挽天河:唐·杜甫《洗兵馬》:「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天河,即銀河。 臥龍山:南宋·陳傅良、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三十八·寺觀類六·臥龍山》:「臥龍山在北關外。舊記云:『陳寶應(?)時,此山有巨石,無故自移。』有得愛亭、箋經臺。」 西施未嫁:這裏是形容西湖像西施沒有出嫁時的美。 「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句: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二》詩:「水光瀲灔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堆灔(yàn)澦(yù)、瞿塘馬:灔澦堆即長江瞿(qú)塘峽口的險灘,在四川省奉節縣東。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灔澦堆,周圍二十丈,在夔州西南二百步蜀江中心瞿塘峽口。冬水淺,屹然露百餘尺。夏水漲,沒數十丈。其狀如馬,舟人不敢進。諺曰:『灔澦大如馬,瞿塘不可下;灔澦大如鱉,瞿塘行舟絶;灔澦大如龜,瞿塘不可窺;灔澦大如襆,瞿塘不可觸。』」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蜀之三峽、河之三門、南越之惡谿、南康之贛石,皆險絕之所,自有本處人爲篙工。大抵峽路峻急,故曰『朝發白帝,暮徹江陵』。四月、五月爲尤險時,故曰『灔澦大如馬,瞿塘不可下;灔澦大如鱉,瞿塘行舟絶;灔澦大如龜,瞿塘不可窺;灔澦大如襆,瞿塘不可觸。』」按:此處灔澦蓋指西湖中之孤山。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江南有大、小孤山,在江水中,嶷(yí)然獨立,而世俗轉『孤』爲『姑』,江側有一石磯,謂之澎浪磯,遂轉爲彭郎磯,云『彭郎者,小姑婿也』。余嘗過小孤山,廟像乃一婦人,而敕額爲聖母廟,豈止俚俗之繆哉。」按: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澤縣北,安徽宿松縣東。彭郎磯在其對岸,二山與此詞自不相及,蓋借指福州西湖。 「中有句,浩難寫」句:宋·朱熹《朱文公大全集·卷二十九·與趙汝愚書》:「去冬見議開湖事,熹謂須先計所廢田若干,所漑田若干,所用工料若干,灼見利多害少,然後爲之。後來但見悤悤興役,至今議者猶以費多利少爲疑。浮説萬端,雖不足聽,然恐亦初計之未審也。」又《朱文公別集·卷六·與林擇之書》:「趙帥乆不得書,湖事想已畢,自此宜且安靜,勿興功役爲佳。相見亦可力勸之也。」按據二書語意,知趙氏於開浚西湖事必曾遭若干責難,詞中云云,必亦指此而言。 西湖社:詩人們組織的詩社。據宋·呉自牧《夢粱錄·卷十九·社㑹》:「文士有西湖詩社,此乃行都縉紳之士,及四方流寓儒人寄興適情,賦詠膾炙人口,流傳四方,非其他社集之比。武士有射弓踏弩社,皆能攀弓射弩,武藝精熟,射放心親,方可入此社耳。更有蹵踘打毬射水弩社,則非仕宦者爲之。」 「重來手種,綠成陰也」句:據南宋·陳傅良、梁克家《淳熙三山志》:趙氏第一次帥閩事在淳熙九年至十二年,第二次在紹熙元年至二年。此謂趙氏再帥閩時,原先所種杉柳,已綠樹成蔭矣。南宋·劉光祖《宋丞相忠定趙公墓誌銘》:「(福)州有二湖,附郭田數萬畝,旱則湖可漑,澇則可泄,故無凶歲。或租其瀦(zhū)水澤各封域之,官利其入,不之禁,湖以塞。公奏罷之;浚西湖使與南湖通,築長堤,植杉柳,創六閘堰,以時瀦泄,遂爲一方永久之利。」按:趙汝愚以紹熙二年召入爲吏部尙書,其後歷遷至右丞相,數年之內,均居朝內。 成陰:廣信書院本及四卷本丙集作「陰成」,玆從四印齋本。王詔校刊本脫「陰」字。 故國:五代時王審知受後梁封爲閩王,所據地即福州。後其子鏻更建國稱帝,爲其時十國之一。 水晶臺榭:清·呉任臣《十國春秋·卷九十四·惠宗后陳氏》:「(閩王)延鈞於城西築水晶宮,與其后陳金鳳采蓮湖中,後制《樂遊曲》,宮女倚聲歌之。」 複道橫空:明·王應山《閩都記》:「西湖周圍十數里,閩王延鈞築室其上,號水晶宮。時攜後庭遊宴,不出莊陌,乃由子城複道跨羅城而下,不數十步至其所。」 粉黛:本爲女子的化妝品,這裏代指美女。唐·白居易《長恨歌》:「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 中洲:四卷本丙集作「中□」。 妙曲:廣信書院本作「何曲」,玆從四卷本丙集。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