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念奴娇 · 双陆,和陈仁和韵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念奴娇 · 双陆,和陈仁和韵》 来自:《作品》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馀事。袖手旁观初未识,两两三三而已。变化须臾,鸥翻石镜,鹊抵星桥外。捣残秋练,玉砧犹想纤指。 堪笑千古争心,等闲一胜,拚了光阴费。老子忘机浑谩与,鸿鹄飞来天际。武媚宫中,韦娘局上,休把兴亡记。布衣百万,看君一笑沈醉。

翻译
释义/赏析
“双陆,和陈仁和韵”:四卷本乙集作“双陆,和坐客韵”。 双陆:博具。明·谢肇浙《五杂俎·卷六·人部二》:“双陆,一名‘握槊’,本胡戏也,云:‘胡王有弟一人得罪,将杀之,其弟于狱中为此戏以上,其意言孤则为人所击,以讽王也。’曰‘握槊’者,象形也。曰‘双陆’者,子随骰行,若得双六,则无不胜也。又名‘长行’,又名‘波罗塞戏’。其法以先归宫为胜,亦有任人打子,布满他宫,使之无所归者,谓之‘无梁’,不成则反负矣。其胜负全在骰子,而行止之间,贵善用之。其制有北双陆,广州双陆,南番、东夷之异。事始以为陈思王制,不知何据。”宋·洪遵《双陆序》:“以异木为槃,槃中往此内外各有六梁,故名 。” 陈仁和:稼轩之《永遇乐·送陈仁和自便东归》,四卷本乙集题作“送陈光宗知县”,是陈氏必曾作县令于仁和,而光宗则其字也。南宋·陈傅良、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九·人物类四·科名》载:“陈德明,字光宗,宁德人。”为隆兴元年木待问榜进士及第。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六》载袁说友《吴下同年会》诗小序云:“说友缪司(宪)畿(甸),适遇提举郎中(詹)元善年兄持节仓事,相与思念同年之在吴门者凡数人,……乃以绍熙改元之五日会于姑苏台,……说友遂赋唐律一章稍纪其事,抑以为异日佳话云。同集:成仲邻,……赵景安,……期不至者:章仲济,……陈光宗。”其下备载诸同年和诗。陈光宗和章之署名为“三山 陈德明”。查詹元善即詹体仁,《宋史》本传谓系建宁 浦城人,登隆兴元年进士第。从知与光宗为同年。赵景安即撰《云麓漫钞》之赵彦卫,盖与陈均寓居于吴中者,故稼轩和陈之《江神子》中有“吴霜”及“姑苏台”等句。《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六十三》载一事云:“淳熙十三年冬十月,仁和知县陈德明坐赃污不法,免真决,刺面配信州。其元举主叶翥、齐庆胄、郭棣各贬秩三等。”据知光宗即必陈德明之字。《咸淳临安志》所载南宋一代仁和县令极详备,惟均不载其到任及去职之年月。陈德明名列陈巩之后,而陈巩则在《名宦传》中载有简历云:“陈巩,简斋之孙,淳熙十一年为仁和令,以能称。……”另据周必大《省斋文稿·卷十八·跋陈去非帖》有云:“陈公之子本之藏手泽甚富,……本之之子仁和宰□复示此轴。”下署“淳熙丙年二月十三日”。颇似其时陈巩尚在仁和任上者。若然,则二陈之交代最早应为淳熙十三年春夏间。而是年十月陈德明即失官谪居信州,则其任仁和县令最多不过半年。陈氏和袁说友诗云:“旧交牢落寸心违,门掩苍苔省见稀。幸遇星郎分刺举,忝联桂籍得归依。公方阔步鸣先路,我独冥行怨落晖。遥想登台高会处,应怜乌鹊正南飞。”盖自信上归吴中后即家居终其身矣。 横槊:四卷本作“握槊”。《南史·卷二十五·〈垣护之传·(弟垣谅之子)垣荣祖传〉》:“荣祖字华先,崇祖(护之弟询之子)从父兄也。父谅之,宋北中郎府参军。荣祖少学骑射,或曰:‘何不学书?’荣祖曰:‘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可不负饮食矣。君辈无自全之伎,何异犬羊乎。’”稼轩于南归前曾鸠众数千人隶耿京军中,此云“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馀事。”亦自道其旧事也。宋·苏轼《前赤壁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按:双陆又称握槊。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七》:“如今之双陆,棋也。予谓双陆之制,初不用棋,俱以黑白小棒槌,每边各十二枚,主客各一色,以骰子两只掷之,依点数行,因有客主相击之法。故赵抟《双陆诗》云:‘紫牙镂合方如斗,二十四星衔月口。贵人迷此华筵中,运朩手交如阵斗。’今六博,既行六棋,则非双陆明矣。” 袖手旁观:唐·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袖手,四卷本作“缩手”。 “鸥翻石镜,鹊抵星桥外。捣残秋练,玉砧犹想纤指。”句:当谓戏双陆情状。北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三·警句门》引《郡阁雅谈》:“廖凝字熙绩。十岁,《咏棋》诗云:‘满汀鸥不敢,一局黑全输。’识者见之曰:‘必垂名于后。’”又,双陆棋为杵状。 浑谩与:姑漫然应付之意。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鸥翻,四卷本作“鸥飞”。 鸿鹄飞来天际:《孟子·告子上》:“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武媚宫中:《新唐书·卷七十六·高宗后武氏传》:“高宗 则天顺圣皇后 武氏,并州 文水人。父士彟,……文德皇后崩,久之,太宗闻士彟女美,召为才人,方十四。……既见帝,赐号‘武媚’。”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六·〈事实·双陆〉》:“王建《宫词》:‘分明同坐赌樱桃,攸却投壶玉腕劳。各把沉香双陆子,局中斗叠阿谁高?’按,《狄仁杰家传》载,‘武后语仁杰曰:“朕昨夜梦与人双陆,频不胜,何也?”对曰:“双陆输者,盖谓宫中无子。此是上天之意,假此以示陛下,安可虚储位哉?”’今《新唐史》削去‘宫中’两字,止云‘双陆不胜,无子也’。余尝与善博者论之,博局有宫,其字不可削。盖削之,则无以见宫中之意,故王建诗亦云。” 韦娘局上:《新唐书·卷七十六·中宗后韦氏传》:“初,帝幽废,与后约:‘一朝见天日,不相制。’至是,与(武)三思升御床博戏,帝从旁典筹,不为忤。” 布衣百万:《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于东府聚摴蒱,大掷,一判应至数百万。”唐·杜甫《今夕行》:“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布衣,平民百姓。
繁体原文
少年橫槊,氣憑陵、酒聖詩豪餘事。袖手旁觀初未識,兩兩三三而已。變化須臾,鷗翻石鏡,鵲抵星橋外。搗殘秋練,玉砧猶想纖指。 堪笑千古爭心,等閒一勝,拚了光陰費。老子忘機渾謾與,鴻鵠飛來天際。武媚宮中,韋娘局上,休把興亡記。布衣百萬,看君一笑沈醉。
翻译
释义/赏析
「雙陸,和陳仁和韻」:四卷本乙集作「雙陸,和坐客韻」。 雙陸:博具。明·謝肇淛《五雜俎·卷六·人部二》:「雙陸,一名『握槊』,本胡戲也,云:『胡王有弟一人得罪,將殺之,其弟於獄中爲此戲以上,其意言孤則爲人所擊,以諷王也。』曰『握槊』者,象形也。曰『雙陸』者,子隨骰行,若得雙六,則無不勝也。又名『長行』,又名『波羅塞戲』。其法以先歸宮爲勝,亦有任人打子,布滿他宮,使之無所歸者,謂之『無梁』,不成則反負矣。其勝負全在骰子,而行止之間,貴善用之。其制有北雙陸,廣州雙陸,南番、東夷之異。事始以爲陳思王制,不知何據。」宋·洪遵《雙陸序》:「以異木爲槃,槃中往此內外各有六梁,故名 。」 陳仁和:稼軒之《永遇樂·送陳仁和自便東歸》,四卷本乙集題作「送陳光宗知縣」,是陳氏必曾作縣令於仁和,而光宗則其字也。南宋·陳傅良、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九·人物類四·科名》載:「陳德明,字光宗,寧德人。」爲隆興元年木待問榜進士及第。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一一六》載袁説友《吳下同年會》詩小序云:「説友繆司(憲)畿(甸),適遇提舉郎中(詹)元善年兄持節倉事,相與思念同年之在吳門者凡數人,……迺以紹熙改元之五日會於姑蘇臺,……説友遂賦唐律一章稍紀其事,抑以爲異日佳話云。同集:成仲鄰,……趙景安,……期不至者:章仲濟,……陳光宗。」其下備載諸同年和詩。陳光宗和章之署名爲「三山 陳德明」。查詹元善即詹體仁,《宋史》本傳謂係建寧 浦城人,登隆興元年進士第。從知與光宗爲同年。趙景安即撰《雲麓漫鈔》之趙彥衛,蓋與陳均寓居於吳中者,故稼軒和陳之《江神子》中有「吳霜」及「姑蘇臺」等句。《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卷六十三》載一事云:「淳熙十三年冬十月,仁和知縣陳德明坐贜污不法,免眞決,刺面配信州。其元舉主葉翥、齊慶胄、郭棣各貶秩三等。」據知光宗即必陳德明之字。《咸淳臨安志》所載南宋一代仁和縣令極詳備,惟均不載其到任及去職之年月。陳德明名列陳鞏之後,而陳鞏則在《名宦傳》中載有簡歷云:「陳鞏,簡齋之孫,淳熙十一年爲仁和令,以能稱。……」另據周必大《省齋文稿·卷十八·跋陳去非帖》有云:「陳公之子本之藏手澤甚富,……本之之子仁和宰□復示此軸。」下署「淳熙丙年二月十三日」。頗似其時陳鞏尙在仁和任上者。若然,則二陳之交代最早應爲淳熙十三年春夏間。而是年十月陳德明即失官謫居信州,則其任仁和縣令最多不過半年。陳氏和袁説友詩云:「舊交牢落寸心違,門掩蒼苔省見稀。幸遇星郎分刺舉,忝聯桂籍得歸依。公方闊步鳴先路,我獨冥行怨落暉。遙想登臺高會處,應憐烏鵲正南飛。」蓋自信上歸吳中後即家居終其身矣。 橫槊:四卷本作「握槊」。《南史·卷二十五·〈垣護之傳·(弟垣諒之子)垣榮祖傳〉》:「榮祖字華先,崇祖(護之弟詢之子)從父兄也。父諒之,宋北中郎府參軍。榮祖少學騎射,或曰:『何不學書?』榮祖曰:『曹操、曹丕,上馬橫槊,下馬談論,此可不負飲食矣。君輩無自全之伎,何異犬羊乎。』」稼軒於南歸前曾鳩眾數千人隸耿京軍中,此云「少年橫槊,氣憑陵,酒聖詩豪餘事。」亦自道其舊事也。宋·蘇軾《前赤壁賦》:「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按:雙陸又稱握槊。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十七》:「如今之雙陸,棋也。予謂雙陸之制,初不用棋,俱以黒白小棒槌,每邊各十二枚,主客各一色,以骰子兩隻擲之,依㸃數行,因有客主相擊之法。故趙摶《雙陸詩》云:『紫牙鏤合方如斗,二十四星衘月口。貴人迷此華筵中,運朩手交如陣闘。』今六博,既行六棋,則非雙陸明矣。」 袖手旁觀:唐·韓愈《祭柳子厚文》:「不善爲斫,血指汗顔;巧匠旁觀,縮手袖間。」袖手,四卷本作「縮手」。 「鷗翻石鏡,鵲抵星橋外。搗殘秋練,玉砧猶想纖指。」句:當謂戲雙陸情狀。北宋·阮閲《詩話總龜·前集·卷十三·警句門》引《郡閣雅談》:「廖凝字熙績。十歲,《詠棋》詩云:『滿汀鷗不敢,一局黑全輸。』識者見之曰:『必垂名於後。』」又,雙陸棋爲杵狀。 渾謾與:姑漫然應付之意。唐·杜甫《江上値水如海勢聊短述》詩:「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鷗翻,四卷本作「鷗飛」。 鴻鵠飛來天際:《孟子·告子上》:「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武媚宮中:《新唐書·卷七十六·高宗后武氏傳》:「高宗 則天順聖皇后 武氏,幷州 文水人。父士彠,……文德皇后崩,久之,太宗聞士彠女美,召爲才人,方十四。……既見帝,賜號『武媚』。」宋·呉曾《能改齋漫錄·卷六·〈事實·雙陸〉》:「王建《宮詞》:『分明同坐賭櫻桃,攸卻投壺玉腕勞。各把沉香雙陸子,局中鬭疊阿誰高?』按,《狄仁傑家傳》載,『武后語仁傑曰:「朕昨夜夢與人雙陸,頻不勝,何也?」對曰:「雙陸輸者,蓋謂宮中無子。此是上天之意,假此以示陛下,安可虛儲位哉?」』今《新唐史》削去『宮中』兩字,止云『雙陸不勝,無子也』。余嘗與善博者論之,博局有宮,其字不可削。蓋削之,則無以見宮中之意,故王建詩亦云。」 韋娘局上:《新唐書·卷七十六·中宗后韋氏傳》:「初,帝幽廢,與后約:『一朝見天日,不相制。』至是,與(武)三思昇御牀博戲,帝從旁典籌,不爲忤。」 布衣百萬:《晉書·卷四十五·劉毅傳》:「於東府聚摴蒱,大擲,一判應至數百萬。」唐·杜甫《今夕行》:「咸陽客舍一事無,相與博塞爲歡娛。……君莫笑劉毅從來布衣願,家無儋石輸百萬。」布衣,平民百姓。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