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西江月 · 坐客见和,復次韵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西江月 · 坐客见和,復次韵》 来自:《西江月》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四年(西元一〇八一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元丰八年(西元一〇八五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宋哲宗元祐元年(西元一〇八六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元祐四年(西元一〇八九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西元一〇九一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後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绍圣元年(西元一〇九四年),贬惠州。绍圣四年(西元一〇九七年),再贬儋州。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西元一一〇〇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建中靖国元年(西元一一〇一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西元一〇三七年)。宋孝宗时谥文忠。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淸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乾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原文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雲入梦。 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秾,妙语一时飞动。

翻译
白日在花园的弯曲延伸的红色栏干内几度来回,城市中的彩绘画鼓已经发出了三叠鼓声。风向已转,天上云翳散去,月色光明。回归时瑞香的香味缭绕竟涌进了梦境之中。 劝酒的群妓抢着用大杯劝我们饮酒,她们发髻上一半斜插着红花。夜已深了,灯油残烬零落,而宴会还在热烈地进行,各种酒後狂言痴语一时飞动在宴席餐桌之上。
释义/赏析
西江月:词牌名。唐教坊曲名,源自南朝清商乐,属法部道曲,後用为词牌,最早见于唐玄宗时《教坊记》。调名或取自李太白《苏台览古》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官裏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调咏吴王、西施故事。是调大致形成于唐五代时期,初为流行于民间,後因清越哀伤,转入法部道曲。唐五代时存词数目较少,唐吕纯阳所作《西江月·著意黄庭岁久》、《西江月·任是聪明志士》两首为最早可见《西江月》,後人多谓系托名之作。《敦煌曲子词》存有三首无名氏的《西江月》,《尊前集》收录五代欧阳炯《西江月·月映长江秋水》、《西江月·水上鸳鸯比翼》两词,或为是调最早之文人作品。及至两宋,《西江月》词调之格律、音韵、句式等渐得统一,依调填词之词人辈出,凡一百五十六人,四百七十三首(不计异名词作),佔两宋词坛词人总数之11.8%,词作总数之2.6%。欧阳炯词有「两岸蘋香暗起」句,又名《白蘋香》;因宋程洺水词而得名《步虚词》;因宋韩涧泉词而得名《晚香时候》、《晚春时候》;因元王行词而得名《江月令》;因元丘长春词宣传教义而得名《玉炉三涧雪》;因明马守贞词而得名《壶天晓》。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後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以柳耆卿《西江月·凤额绣帘高捲》词为正体,双调五十字,前後阕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另有五十字前後阕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五十一字前後阕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五十六字前後阕各四句三平韵诸变体。 重城:古时城市在外城中又建内城,故称。 三通:傅子立注:「『三通』,三叠鼓声也。」 光风:傅子立注:「《楚词》:『光风转蕙。』」刘尚荣按:「句见宋玉《招魂》。王叔师注:『光风,谓雨已日出而风,草木有光也。』」 争浮大白:傅子立注:「《汉书》:『引满举白者,罚爵之名也。饮不尽者,即以此爵罚之。魏文侯尝与大夫饮酒,令曰:「不釂者浮以大白。」于是公乘不仁举大白浮君也。』」刘尚荣按:「详见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文侯饮而不尽釂,公乘不仁举白浮君。,别见《汉书·卷一百·叙传》『引满举白』句下颜师古注。『釂』字原误作『爵』,文义不通,据颜注改。釂,饮酒尽也。」龙榆生笺引《汉书·卷一百·叙传》注:「师古曰:『谓引取满觞而饮,饮迄,举觞告白尽不也。一说白者,罚爵之名也。饮有不尽者,则以此爵罚之。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令曰:「不醉者浮以大白。」于是公乘不仁举白浮君是也。』」故「浮大白」本谓罚酒,後世则称满饮大杯酒。 皂罗:傅子立注:「皂罗特髻也。」刘尚荣按:「龙笺引易大厂云:『皂罗特髻乃宋代村姑髻名也。』录以备考。又词牌名,见东坡《皂罗特髻·采菱拾翠》词。又《东坡续集》有《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诗云:『欲把斜红插皂罗。』《宋史·卷一百五十三·〈舆服志五·诸臣服下士庶人服·重戴〉》:『重戴。唐士人多尚之,盖古大裁帽之遗制,本野夫岩叟之服。以皂罗为之,方而垂檐,紫裏,两紫丝组为缨,垂而结之颔下。所谓重戴者,盖折上巾又加以帽焉。』」 酒花:浮于酒面之泡沫。龙榆生笺:「孟东野《送殷秀才南遊》诗『酒花薰别颜。』李群玉《望月怀友》诗『酒花荡漾金尊裏。』」
繁体原文
小院朱闌幾曲,重城畫鼓三通。更看微月轉光風,歸去香雲入夢。 翠袖爭浮大白,皂羅半插斜紅。燈花零落酒花穠,妙語一時飛動。
翻译
白日在花園的彎曲延伸的紅色欄干內幾度來回,城市中的彩繪畫鼓已經發出了三疊鼓聲。風向已轉,天上雲翳散去,月色光明。迴歸時瑞香的香味繚繞竟涌進了夢境之中。 勸酒的羣妓搶着用大杯勸我們飲酒,她們髮髻上一半斜插着紅花。夜已深了,燈油殘燼零落,而宴會還在熱烈地進行,各種酒後狂言癡語一時飛動在宴席餐桌之上。
释义/赏析
西江月:詞牌名。唐教坊曲名,源自南朝淸商樂,屬法部道曲,後用爲詞牌,最早見於唐玄宗時《教坊記》。調名或取自李太白《蘇臺覽古》詩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呉王官裏人」。西江是長江的別稱,調詠呉王、西施故事。是調大致形成於唐五代時期,初爲流行於民間,後因淸越哀傷,轉入法部道曲。唐五代時存詞數目較少,唐呂純陽所作《西江月·著意黃庭歳久》、《西江月·任是聰明志士》兩首爲最早可見《西江月》,後人多謂係託名之作。《敦煌曲子詞》存有三首無名氏的《西江月》,《尊前集》收録五代歐陽炯《西江月·月映長江秋水》、《西江月·水上鴛鴦比翼》兩詞,或爲是調最早之文人作品。及至兩宋,《西江月》詞調之格律、音韻、句式等漸得統一,依調塡詞之詞人輩出,凡一百五十六人,四百七十三首(不計異名詞作),佔兩宋詞壇詞人總數之11.8%,詞作總數之2.6%。歐陽炯詞有「兩岸蘋香暗起」句,又名《白蘋香》;因宋程洺水詞而得名《歩虛詞》;因宋韓澗泉詞而得名《晩香時候》、《晩春時候》;因元王行詞而得名《江月令》;因元丘長春詞宣傳教義而得名《玉爐三澗雪》;因明馬守貞詞而得名《壺天曉》。唐五代詞本爲平仄韻異部間協,宋後詞則上下闋各用兩平韻,末轉仄韻,例須同部。以柳耆卿《西江月·鳳額繡簾髙捲》詞爲正體,雙調五十字,前後闋各四句兩平韻一叶韻。另有五十字前後闋各四句兩平韻兩叶韻,五十一字前後闋各四句兩平韻兩仄韻,五十六字前後闋各四句三平韻諸變體。 重城:古時城市在外城中又建内城,故稱。 三通:傅子立注:「『三通』,三疊鼓聲也。」 光風:傅子立注:「《楚詞》:『光風轉蕙。』」劉尚榮按:「句見宋玉《招魂》。王叔師注:『光風,謂雨已日出而風,草木有光也。』」 爭浮大白:傅子立注:「《漢書》:『引滿舉白者,罰爵之名也。飲不盡者,卽以此爵罰之。魏文侯嘗與大夫飲酒,令曰:「不釂者浮以大白。」於是公乘不仁舉大白浮君也。』」劉尚榮按:「詳見劉向《説苑·善説》魏文侯與大夫飲酒,使公乘不仁爲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文侯飲而不盡釂,公乘不仁舉白浮君。,別見《漢書·巻一百·敍傳》『引滿舉白』句下顏師古注。『釂』字原誤作『爵』,文義不通,據顏注改。釂,飲酒盡也。」龍楡生箋引《漢書·巻一百·敍傳》注:「師古曰:『謂引取滿觴而飲,飲迄,舉觴告白盡不也。一説白者,罰爵之名也。飲有不盡者,則以此爵罰之。魏文侯與大夫飲酒,令曰:「不酻者浮以大白。」於是公乘不仁舉白浮君是也。』」故「浮大白」本謂罰酒,後世則稱滿飲大杯酒。 皂羅:傅子立注:「皂羅特髻也。」劉尚榮按:「龍箋引易大厂云:『皂羅特髻乃宋代村姑髻名也。』録以備考。又詞牌名,見東坡《皂羅特髻·采菱拾翠》詞。又《東坡續集》有《李鈐轄坐上分題戴花》詩云:『欲把斜紅插皂羅。』《宋史·巻一百五十三·〈輿服志五·諸臣服下士庶人服·重戴〉》:『重戴。唐士人多尚之,蓋古大裁帽之遺制,本野夫巖叟之服。以皂羅爲之,方而垂簷,紫裏,兩紫絲組爲纓,垂而結之頷下。所謂重戴者,蓋折上巾又加以帽焉。』」 酒花:浮於酒面之泡沫。龍楡生箋:「孟東野《送殷秀才南遊》詩『酒花薰別顏。』李羣玉《望月懷友》詩『酒花蕩漾金尊裏。』」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