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贺新郎 · 题赵兼善龙图东山园小鲁亭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贺新郎 · 题赵兼善龙图东山园小鲁亭》 来自:《作品》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下马东山路。恍临风、周情孔思,悠然千古。寂寞东家丘何在?缥缈危亭小鲁。试重上、岩岩高处。更忆公归西悲日,正濛濛、陌上多零雨。嗟费却,几章句。 谢公雅志还成趣。记风流、中年怀抱,长携歌舞。政尔良难君臣事,晩听秦筝声苦。快满眼、松篁千亩。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双白鸟,又飞去。

翻译
释义/赏析
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金缕歌》、《风敲竹》、《贺新凉》。传作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惟句豆平仄,与诸家颇多不合。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双调,一百十六字,上阕五十七字,下阕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韵。大抵用入声部韵者较激壮,用上、去声部韵者较凄郁,贵能各适物宜耳。 「题赵兼善龙图东山园小鲁亭」:广信书院本作「题赵兼善龙图东山小鲁亭」,四卷本丁集作「题赵兼善东山园小鲁亭」。 赵兼善:即赵达夫。南宋·袁燮《絜(jié)斋集·卷十八·运判龙图赵公墓志铭》:「公讳充夫,字可大,魏悼王之七世孙也。始名达夫,字廉善,孝宗为更其名,公并字易焉。……从外舅寓居于信之铅(Yán)山。公颖悟而嗜书,外祖奇之,室以孙女。以金紫荫补官,主永福簿。丁父忧,服除调太和丞,监青龙镇,辟涔(cén)水检踏官,知宜兴县,签书淮南军节度判官,知新喻县,通判湖州,守临汀、嘉禾、吴兴三郡,奉祠,起知道州,辞不赴,仍赋祠禄,擢提举淮东常平茶盐公事,直秘阁、福建转运判官,告老,进直敷文阁与祠,再告老,升龙图阁致其事。……守吴兴时,忤时宰之亲,遄归故里,结亭二十有五,放怀岩壑,若将终身。彊而后起,名流多称慕之,而诚斋杨公知之最真,有契于心尔。时权奸妄开边隙,公深言其不然,虽拂其意,不恤也。非轻视轩冕其能尔乎?有楼曰『一经』,有馆曰『东塾』。」按:奉祠指宋代设宫观使、判官、都监、提举、提点、主管等职,以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官员等。他们只领官俸而无职事。因宫观使等职原主祭祀,故亦称奉祠。《宋史·卷一百七十·〈职官志·宫观〉》:「宋制,设祠禄之官,以佚老优贤。先时员数绝少,熙宁以后乃增置焉。在京宫观,旧制以宰相、执政充使,或丞、郎、学士以上充副使,两省或五品以上为判官,内侍官或诸司使、副为都监,又有提举、提点、主管。」 东山园:《铅(Yán)山县志·卷三·山川志》:「东山,在县东三里,翠微间有亭,绍圣五年县尹苏坚题曰『携游』。宋舂陵守赵充夫治其地为东园。」南宋·袁燮《絜(jié)斋集·卷十八·运判龙图赵公墓志铭》:「守吴兴时,忤时宰之亲,遄归故里,结亭二十有五,放怀岩壑,若将终身。……有楼曰『一经』,有馆曰『东塾』。」 小鲁亭:《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周情孔思:李汉《韩吏部文集序》:「日光玉洁,周情孔思,千态万貌。」按: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士大夫美之,为赋「我徂东山」诗。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赵氏既建亭于东山,且以为名,故引周、孔事以褒美之。 东家丘:《孔子家语》:「孔子西家有愚夫,不知孔子为圣人,乃曰:『彼家东丘。』」《三国志·卷十一·〈魏书·邴原传〉》:「邴(bǐng)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也。少与管宁俱以操尚称,州府辟命皆不就。……太祖征吴,原从行,卒。」东晋、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邴原别传》:「原十一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chèn)童年之中,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彊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zhēn)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 岩岩:《诗经·鲁颂·閟(bì)宫》:「泰山岩岩,鲁邦所詹。」按:此盖谓既已登东山而小鲁,更应登泰山而小天下也。 「更忆公归西悲日,正濛濛、陌上多零雨」句:《诗经·豳(bīn)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tāo tāo)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谢公雅志还成趣。记风流、中年怀抱,长携歌舞」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晋书·卷八十一·〈桓宣传·(族子)桓伊传〉》:「(桓)伊字叔夏,……性谦素,……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及孝武末年,嗜酒好肉,而会稽王道子昏醟(yòng)尤甚,惟狎昵谄邪,于是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而好利险诐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韵合歌管,请以筝歌,并请一吹笛人。』……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滕》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谢公,四卷本丁集作「谢安」。 「政尔良难君臣事,晚听秦筝声苦」句:用桓伊抚琴歌《怨诗》(按实为曹植《怨歌行》句)泣谢安事。又宋·黄庭坚《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其一》诗:「有人梦超俗,去发脱儒冠。平明视清镜,政尔良独舞。」唐·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把似:「把」字有「与其」、「假使」二义。 「双白鸟,又飞去」句:宋·欧阳修《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诗:「清川万古流不尽,白鸟双飞意自闲。」
繁体原文
下馬東山路。恍臨風、周情孔思,悠然千古。寂寞東家丘何在?縹緲危亭小魯。試重上、巖巖高處。更憶公歸西悲日,正濛濛、陌上多零雨。嗟費卻,幾章句。 謝公雅志還成趣。記風流、中年懷抱,長攜歌舞。政爾良難君臣事,晩聽秦箏聲苦。快滿眼、松篁千畝。把似渠垂功名淚,算何如、且作溪山主。雙白鳥,又飛去。
翻译
释义/赏析
賀新郎:詞牌名,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金縷歌》、《風敲竹》、《賀新凉》。傳作以《東坡樂府》所收爲最早,惟句豆平仄,與諸家頗多不合。因以《稼軒長短句》爲準。雙調,一百十六字,上闋五十七字,下闋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韻。大抵用入聲部韻者較激壯,用上、去聲部韻者較凄鬱,貴能各適物宜耳。 「題趙兼善龍圖東山園小魯亭」:廣信書院本作「題趙兼善龍圖東山小魯亭」,四卷本丁集作「題趙兼善東山園小魯亭」。 趙兼善:即趙達夫。南宋·袁燮《絜(jié)齋集·卷十八·運判龍圖趙公墓誌銘》:「公諱充夫,字可大,魏悼王之七世孫也。始名逹夫,字廉善,孝宗爲更其名,公併字易焉。……從外舅寓居於信之鉛(Yán)山。公穎悟而嗜書,外祖奇之,室以孫女。以金紫荫補官,主永福簿。丁父憂,服除調太和丞,監靑龍鎭,辟涔(cén)水檢踏官,知宜興縣,簽書淮南軍節度判官,知新喻縣,通判湖州,守臨汀、嘉禾、呉興三郡,奉祠,起知道州,辭不赴,仍賦祠祿,擢提舉淮東常平茶鹽公事,直祕閣、福建轉運判官,告老,進直敷文閣與祠,再告老,陞龍圖閣致其事。……守呉興時,忤時宰之親,遄歸故里,結亭二十有五,放懐巖壑,若將終身。彊而後起,名流多稱慕之,而誠齋楊公知之最真,有契於心爾。時權姦妄開邊隙,公深言其不然,雖拂其意,不恤也。非輕視軒冕其能爾乎?有樓曰『一經』,有館曰『東塾』。」按:奉祠指宋代設宮觀使、判官、都監、提舉、提點、主管等職,以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官員等。他們衹領官俸而無職事。因宮觀使等職原主祭祀,故亦稱奉祠。《宋史·卷一百七十·〈職官志·宮觀〉》:「宋制,設祠祿之官,以佚老優賢。先時員數絶少,熙寧以後乃增置焉。在京宮觀,舊制以宰相、執政充使,或丞、郎、學士以上充副使,兩省或五品以上爲判官,內侍官或諸司使、副爲都監,又有提舉、提點、主管。」 東山園:《鉛(Yán)山縣志·卷三·山川志》:「東山,在縣東三里,翠微間有亭,紹聖五年縣尹蘇堅題曰『攜遊』。宋舂陵守趙充夫治其地爲東園。」南宋·袁燮《絜(jié)齋集·卷十八·運判龍圖趙公墓誌銘》:「守呉興時,忤時宰之親,遄歸故里,結亭二十有五,放懐巖壑,若將終身。……有樓曰『一經』,有館曰『東塾』。」 小魯亭:《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爲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爲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爲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周情孔思:李漢《韓吏部文集序》:「日光玉潔,周情孔思,千態萬貌。」按:周公東征,三年而歸,士大夫美之,爲賦「我徂東山」詩。孔子登東山而小魯。趙氏既建亭於東山,且以爲名,故引周、孔事以褒美之。 東家丘:《孔子家語》:「孔子西家有愚夫,不知孔子爲聖人,乃曰:『彼家東丘。』」《三國志·卷十一·〈魏書·邴原傳〉》:「邴(bǐng)原字根矩,北海朱虛人也。少與管寧倶以操尚稱,州府辟命皆不就。……太祖征呉,原從行,卒。」東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邴原別傳》:「原十一而喪父,家貧,早孤。鄰有書舍,原過其旁而泣。師問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則羨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心中惻然而爲涕零也。』師亦哀原之言而爲之泣曰:『欲書可耳!』答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資也。』於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自在童齓(chèn)童年之中,嶷然有異。及長,金玉其行。欲遠游學,詣安丘孫崧。崧辭曰:『君鄕里鄭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鄭君學覽古今,博聞彊識,鉤深致遠,誠學者之師模也。君乃捨之,躡屣千里,所謂以鄭爲東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説,誠可謂苦藥良鍼(zhēn)矣;然猶未達僕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規不同,故乃有登山而採玉者,有入海而採珠者,豈可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謂僕以鄭爲東家丘,君以僕爲西家愚夫邪?』」 巖巖:《詩經·魯頌·閟(bì)宮》:「泰山巖巖,魯邦所詹。」按:此蓋謂既已登東山而小魯,更應登泰山而小天下也。 「更憶公歸西悲日,正濛濛、陌上多零雨」句:《詩經·豳(bīn)風·東山》:「我徂東山,慆慆(tāo tāo)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 「謝公雅志還成趣。記風流、中年懷抱,長攜歌舞」句: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排調》:「謝公在東山,朝命屢降而不動。後出爲桓宣武司馬,將發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靈時爲中丞,亦往相祖。先時,多少飲酒,因倚如醉,戲曰:『卿屢違朝旨,高臥東山,諸人每相與言:「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今亦蒼生將如卿何?』謝笑而不答。」《晉書·卷八十一·〈桓宣傳·(族子)桓伊傳〉》:「(桓)伊字叔夏,……性謙素,……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爲江左第一。……時謝安女婿王國寶專利無檢行,安惡其爲人,每抑制之。及孝武末年,嗜酒好肉,而會稽王道子昏醟(yòng)尤甚,惟狎昵諂邪,於是國寶讒諛之計稍行於主相之間。而好利險詖之徒,以安功名盛極,而構會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飲讌,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即吹爲一弄,乃放笛云:『臣於箏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韻合歌管,請以箏歌,幷請一吹笛人。』……伊便撫箏而歌《怨詩》曰:『爲君旣不易,爲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滕》功不刊。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聲節慷慨,俯仰可觀。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鬚曰:『使君於此不凡!』帝甚有愧色。」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言語》:「謝太傅語王右軍曰:『中年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王曰:『年在桑楡,自然至此,正賴絲竹陶寫,恆恐兒輩覺,損欣樂之趣。』」謝公,四卷本丁集作「謝安」。 「政爾良難君臣事,晩聽秦箏聲苦」句:用桓伊撫琴歌《怨詩》(按實爲曹植《怨歌行》句)泣謝安事。又宋·黃庭堅《戲答兪淸老道人寒夜三首·其一》詩:「有人夢超俗,去髮脫儒冠。平明視淸鏡,政爾良獨舞。」唐·岑參《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汝不聞秦箏聲最苦,五色纏絃十三柱。」 把似:「把」字有「與其」、「假使」二義。 「雙白鳥,又飛去」句:宋·歐陽修《和韓學士襄州聞喜亭置酒》詩:「淸川萬古流不盡,白鳥雙飛意自閑。」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