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唐才子传 · 王维传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唐才子传 · 王维传》 来自:《作品》

辛文房

辛文房,元代﹐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能诗﹐与王执谦﹑杨载齐名。有《披沙诗集》﹐已佚。泰定元年(公元1324)官居省郎之职。此书成于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共收唐五代诗人传记二百七十八篇,传中附及一百二十,合计三百九十八人。 唐代许多诗人在旧史中无传可稽,辛氏广采资料,“游目简编,宅以史集,或求详累帙,因备先传,撰以成篇,斑斑有据,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传·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记载诗人登进士第年等,十分可贵;“传后附以论,多掎摭诗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艺林”(《四库全书总目》)。辛氏虽为众多的唐代诗人立传,而其主旨却似乎在因人而品诗,重点在标其诗格,而不在考叙行迹,所以其中叙述诗人生平部分,杂采文集、笔记、小说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鉴辨,史实的疏误甚多。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诗文,或采择前人旧评,或在前人旧评基础上有所增饰,或自出新意,品评诗歌,则颇具启发性。所以,“此书的主要价值与其说在提供诗人传记史料方面,倒不如说是在唐诗的品评方面。”(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但它毕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诗人传记,故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原文

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撰写诗文。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 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 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拾遗,迁给事中。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禽,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贼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维痛悼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闻行在所。贼平后,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仕至尚书右丞。 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自为诗云:“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人评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哉。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对曲果然。 笃志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亭馆相望。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后表请舍宅以为寺。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 代宗访维文章,弟缙集赋诗等十卷上之,今传于世。

翻译
王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就能撰写诗文。尤其擅长草书隶书,娴熟音律。岐王非常看重他。 王维将要参加科举考试,岐王对他说:“你的诗清秀拔俗,可抄录几篇,配上琵琶新乐,能谱写一支曲子,我们一起到九公主府第。”王维按照岐王的话去做。这一天,几个伶人簇拥王维独奏新谱的曲子,九公主问是什么曲名,王维回答说:“这是《郁轮袍》。”王维于是拿出诗卷。九公主说:“这些都是我经常诵读的(诗作)。我以为是古人之作,竟然是你的佳作啊!”于是请王维到上座说:“京城能得到这个读书人作解元,实在荣幸啊!”九公主因此全力推荐王维。 开元十九年王维考取状元,提拔做右拾遗,不久升迁给事中。叛军攻陷长安洛阳,皇帝出逃,王维随从护驾,行程中掉队,被叛军擒获。他服药假装不能说话,但安禄山爱惜他的才华,他仍被逼迫至两京之一的东都洛阳任原来的职务,并被拘禁在普施寺。叛军在凝碧池设宴,全部召见梨园乐工合奏各种器乐。王维痛悼赋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在皇帝驻留的地方传诵。叛乱平定以后,凡是在叛军中任伪职的,朝廷都定了罪,只因皇上知道了王维在凝碧池吟诗所表露出的心迹,他才得以幸免。王维后来又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的诗被列入妙品上上等,他的画的构思也是这样。至于(王维)山水(画)中的平旷深远的意境、云彩的情势、山石的颜色,都是他卓越的天赋才能达到的,并不是(别人)能学来的。他自己曾作诗道:“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世人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确实如此啊。有一个客人把《按乐图》给王维看,王维说:“这是《霓裳》第三叠最初的节拍。”客人一对照原来的曲子,果真是这样。 晚年,王维诚心信奉佛教,长期吃蔬菜,穿朴素衣服,死了妻子也不再娶,孤独地过了三十年。王维的别墅在蓝田县南面的辋川,亭馆相对。王维曾经描写那里的景物和奇特的风光,每天与丘为、裴迪、崔兴宗等文人学士游历览胜,写诗,弹琴饮酒,自得其乐。后来上表,请求把自己的住宅变为佛寺。临终前,写信辞别亲友,停下笔就坐化了。 代宗寻求王维的文章,他的弟弟王缙将他的诗文编纂成集共十卷,献给皇上,他的诗文至今流传于世。
释义/赏析
闲:通“娴”,熟悉。 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喜欢与文士交往。 郁轮袍:琵琶曲名,相传是王维所作。 习讽:熟悉的、经常诵读的(诗作)。 解头:即解元,科举乡试第一名。 扈从:随从护驾。 喑病:哑,口不能言。 合乐:诸乐合奏。 行在:皇帝驻留的地方。 笃志:诚心。 表:上表。 弟缙:王维的弟弟王缙。
繁体原文
維,字摩詰,太原人。九歲知屬辭,撰寫詩文。工草隸,閒音律,岐王重之。 維將應舉,岐王謂曰:“子詩清越者,可錄數篇,琵琶新聲,能度一曲,同詣九公主第。”維如其言。是日,諸伶擁維獨奏,主問何名,曰:“《鬱輪袍》。”因出詩卷。主曰:“皆我習諷,謂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於上座曰:“京兆得此生爲解頭,榮哉!”力薦之。 開元十九年狀元及第,擢右拾遺,遷給事中。賊陷兩京,駕出幸,維扈從。不及,爲所禽,服藥稱喑病。祿山愛其才,逼至洛陽供舊職,拘於普施寺。賊宴凝碧池,悉召梨園諸工合樂,維痛悼賦詩曰:“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宮裏,凝碧池頭奏管絃。”詩聞行在所。賊平後,授僞官者皆定罪,獨維得免。仕至尚書右丞。 維詩入妙品上上,畫思亦然。至山水平遠,雲勢石色,皆天機所到,非學而能。自爲詩云:“當代謬詞客,前身應畫師。”後人評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信哉。客有以《按樂圖》示維者,曰:“此《霓裳》第三疊最初拍也。”對曲果然。 篤志奉佛,蔬食素衣,喪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別墅在藍田縣南輞川,亭館相望。嘗自寫其景物奇勝,日與文士丘爲、裴迪、崔興宗遊覽賦詩,琴樽自樂。後表請舍宅以爲寺。臨終,作書辭親友,停筆而化。 代宗訪維文章,弟縉集賦詩等十卷上之,今傳於世。
翻译
王維,字摩詰,太原人。九歲就能撰寫詩文。尤其擅長草書隸書,嫺熟音律。岐王非常看重他。 王維將要參加科舉考試,岐王對他說:“你的詩清秀拔俗,可抄錄幾篇,配上琵琶新樂,能譜寫一支曲子,我們一起到九公主府第。”王維按照岐王的話去做。這一天,幾個伶人簇擁王維獨奏新譜的曲子,九公主問是什麼曲名,王維回答說:“這是《鬱輪袍》。”王維於是拿出詩卷。九公主說:“這些都是我經常誦讀的(詩作)。我以爲是古人之作,竟然是你的佳作啊!”於是請王維到上座說:“京城能得到這個讀書人作解元,實在榮幸啊!”九公主因此全力推薦王維。 開元十九年王維考取狀元,提拔做右拾遺,不久升遷給事中。叛軍攻陷長安洛陽,皇帝出逃,王維隨從護駕,行程中掉隊,被叛軍擒獲。他服藥假裝不能說話,但安祿山愛惜他的才華,他仍被逼迫至兩京之一的東都洛陽任原來的職務,並被拘禁在普施寺。叛軍在凝碧池設宴,全部召見梨園樂工合奏各種器樂。王維痛悼賦詩:“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宮裏,凝碧池頭奏管絃。”詩在皇帝駐留的地方傳誦。叛亂平定以後,凡是在叛軍中任僞職的,朝廷都定了罪,只因皇上知道了王維在凝碧池吟詩所表露出的心跡,他才得以倖免。王維後來又官至尚書右丞。 王維的詩被列入妙品上上等,他的畫的構思也是這樣。至於(王維)山水(畫)中的平曠深遠的意境、雲彩的情勢、山石的顏色,都是他卓越的天賦才能達到的,並不是(別人)能學來的。他自己曾作詩道:“當代謬詞客,前身應畫師。”後世人評價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確實如此啊。有一個客人把《按樂圖》給王維看,王維說:“這是《霓裳》第三疊最初的節拍。”客人一對照原來的曲子,果真是這樣。 晚年,王維誠心信奉佛教,長期吃蔬菜,穿樸素衣服,死了妻子也不再娶,孤獨地過了三十年。王維的別墅在藍田縣南面的輞川,亭館相對。王維曾經描寫那裏的景物和奇特的風光,每天與丘爲、裴迪、崔興宗等文人學士遊歷覽勝,寫詩,彈琴飲酒,自得其樂。後來上表,請求把自己的住宅變爲佛寺。臨終前,寫信辭別親友,停下筆就坐化了。 代宗尋求王維的文章,他的弟弟王縉將他的詩文編纂成集共十卷,獻給皇上,他的詩文至今流傳於世。
释义/赏析
閒:通“嫺”,熟悉。 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喜歡與文士交往。 鬱輪袍:琵琶曲名,相傳是王維所作。 習諷:熟悉的、經常誦讀的(詩作)。 解頭:即解元,科舉鄉試第一名。 扈從:隨從護駕。 喑病:啞,口不能言。 合樂:諸樂合奏。 行在:皇帝駐留的地方。 篤志:誠心。 表:上表。 弟縉:王維的弟弟王縉。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