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传习录 · 卷中 · 答欧阳崇一 · 四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传习录 · 卷中 · 答欧阳崇一 · 四》 来自:《传习录》

王守仁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阳明先生。文章博大昌达,初刻意为词章,后不复措意工拙,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原文

来书又有云:“人情机诈百出,御之以不疑,往往为所欺;觉则自入于逆亿。夫逆诈,即诈也;亿不信,即非信也;为人欺,又非觉也。不逆不亿而常先觉,其惟良知莹彻乎?然而出入毫忽之间,背觉合诈者多矣。” 不逆、不亿而先觉,此孔子因当时人专以逆诈、亿不信为心,而自陷于诈与不信,又有不逆、不亿者,然不知致良知之功,而往往又为人所欺诈,故有是言。非教人以是存心,而专欲先觉人之诈与不信也。以是存心,即是后世猜忌险薄者之事;而只此一念,已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矣。不逆、不亿而为人所欺者,尚亦不失为善,但不如能致其良知,而自然先觉者之尤为贤耳。崇一谓“其惟良知莹彻”者,盖已得其旨矣。然亦颖悟所及,恐未实际也,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不虑而知,恒易以知险,不学而能,恒简以知阻,先天而天不违,天且不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夫谓背觉合诈者,是虽不逆人,而或未能无自欺也,虽不亿人,而或未能果自信也。是或常有先觉之心,而未能常自觉也。常有求先觉之心,即已流于逆、亿而足以自蔽其良知矣,此背觉合诈之所以未免也。君子学以为己,未尝虞人之欺己也,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已;未尝虞人之不信己也,恒自信其良知而已;未尝求先觉人之诈与不信也,恒务自觉其良知而已。是故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明、诚相生,是故良知常觉常照;常觉常照则如明镜之悬,而物之来者自不能遁其妍媸矣。何者?不欺而诚,则无所容其欺,苟有欺焉而觉矣;自信而明,则无所容其不信,苟不信焉而觉矣。是谓“易以知险,简以知阻”,子思所谓“至诚如神,可以前知”者也。然子思谓“如神”,谓“可以前知”,犹二而言之,是盖推言思诚者之功效,是犹为不能先觉者说也。若就至诚而言,则至诚之妙用,即谓之“神”,不必言“如神”,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矣。

翻译
你信中还说:“人情机诈百出,如果对人信而不疑,常常会被欺骗;想觉察他人是否诡诈,自己就会预先猜度别人会欺诈我,就会臆想别人不诚信。逆诈就是欺诈;臆不信就是不诚信;被人欺骗又不能够觉察。不事先怀疑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而又常常能预先觉知一切的,唯有光明纯洁的良知才做得到吧?然而欺诈和诚信看起来差别甚微,因此背离知觉而暗合欺诈的人事很多。” 不逆诈、不臆想却能事先发觉,这是孔子针砭时弊而言的,当时人们一心欺诈别人,做不诚信的事,反而深陷于欺诈和不诚信的泥潭中,同时也有人虽不逆诈、不臆不信,但不懂得致良知的功夫,往往又被别人所欺骗,因此孔子有感而发,说了这番话。孔子的话并非是教人专门寻思着怎样才能先觉别人的欺诈与不守信。事先存心,正是后世猜忌险薄的人所做的事;有了事先存心的念头,就已经不能进入尧舜的圣道了。不臆不信却被人欺骗的人,尚且还没有失去善的本性,但不如那些能致其良知从而自然能事先察觉欺诈虚伪的人贤明。你说只有良知晶莹透彻的人才能这样,可见你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孔子话语的宗旨。但也只是你的聪颖领悟,并不能落实到实践之中去,良知在人的心中,横亘万古、充塞宇宙,无不同。此正是古人所说的“不虑而知”“恒易以知险”“不学而能”“恒简以知阻”“先天而不违,天且不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你所说的背离知觉而暗合欺诈的人,虽能不逆诈,但他们也许不能真有自信。这使他们常常有寻求先觉的念头,但却不能常常自我觉悟。常有先觉的念头,就已经是流于逆臆,而这足以蒙蔽他们的良知,这也就是不觉悟和不能避免欺诈不实的原因。君子为学是为了提高自身修养,不能总是顾虑别人的欺骗,只要不自欺于自己的良知即可;不担心别人对自己不诚实,只要永远相信自己的良知便可;与其要提前知道他人的欺骗和不信任,不如保持自己的良知。所以,君子不欺则良知无伪而至诚,诚则明;君子自信则良知无惑而空明,明则诚。明诚相互促进,因此良知能常觉、常照;常觉、常照的良知就如明镜高悬,而万事万物在它面前自然不能掩饰其美丑原形了。这是为什么呢?良知不欺而诚,也就不容欺骗,若有欺骗就能觉察;良知自信而光明,也就不容不诚,如果有不诚信存在就能觉察。这就是所谓的“易以知险,简以知阻”,以及子思所谓的“至诚如神,可以前知”。可是子思说的“如神”“可以前知”,还是分成两件事来说了,因为他是从思、诚的功效上来说的,是针对不能先知先觉的人说的。如果仅就至诚而言,那么对至诚的妙用就称做“神”,而不用说“如神”,至诚就能无知而又无所不知,所以就不用说“可以前知”了。
释义/赏析
逆亿,出自《论语·宪问》第三十三章:“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亿,即今“亿”,通“臆”。 《易经·系辞下》第十二章:“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 《易经·文言·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论语·宪问》第二十四章:“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中庸》第二十四章:“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繁体原文
來書又有云:“人情機詐百出,御之以不疑,往往爲所欺;覺則自入於逆億。夫逆詐,即詐也;億不信,即非信也;爲人欺,又非覺也。不逆不億而常先覺,其惟良知瑩徹乎?然而出入毫忽之間,背覺合詐者多矣。” 不逆、不億而先覺,此孔子因當時人專以逆詐、億不信爲心,而自陷於詐與不信,又有不逆、不億者,然不知致良知之功,而往往又爲人所欺詐,故有是言。非教人以是存心,而專欲先覺人之詐與不信也。以是存心,即是後世猜忌險薄者之事;而只此一念,已不可與入堯、舜之道矣。不逆、不億而爲人所欺者,尚亦不失爲善,但不如能致其良知,而自然先覺者之尤爲賢耳。崇一謂“其惟良知瑩徹”者,蓋已得其旨矣。然亦穎悟所及,恐未實際也,蓋良知之在人心,亙萬古、塞宇宙而無不同。不慮而知,恆易以知險,不學而能,恆簡以知阻,先天而天不違,天且不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夫謂背覺合詐者,是雖不逆人,而或未能無自欺也,雖不億人,而或未能果自信也。是或常有先覺之心,而未能常自覺也。常有求先覺之心,即已流於逆、億而足以自蔽其良知矣,此背覺合詐之所以未免也。君子學以爲己,未嘗虞人之欺己也,恆不自欺其良知而已;未嘗虞人之不信己也,恆自信其良知而已;未嘗求先覺人之詐與不信也,恆務自覺其良知而已。是故不欺則良知無所僞而誠,誠則明矣;自信則良知無所惑而明,明則誠矣。明、誠相生,是故良知常覺常照;常覺常照則如明鏡之懸,而物之來者自不能遁其妍媸矣。何者?不欺而誠,則無所容其欺,苟有欺焉而覺矣;自信而明,則無所容其不信,苟不信焉而覺矣。是謂“易以知險,簡以知阻”,子思所謂“至誠如神,可以前知”者也。然子思謂“如神”,謂“可以前知”,猶二而言之,是蓋推言思誠者之功效,是猶爲不能先覺者說也。若就至誠而言,則至誠之妙用,即謂之“神”,不必言“如神”,至誠則“無知而無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矣。
翻译
你信中還說:“人情機詐百出,如果對人信而不疑,常常會被欺騙;想覺察他人是否詭詐,自己就會預先猜度別人會欺詐我,就會臆想別人不誠信。逆詐就是欺詐;臆不信就是不誠信;被人欺騙又不能夠覺察。不事先懷疑別人的欺詐和不誠實,而又常常能預先覺知一切的,唯有光明純潔的良知才做得到吧?然而欺詐和誠信看起來差別甚微,因此背離知覺而暗合欺詐的人事很多。” 不逆詐、不臆想卻能事先發覺,這是孔子鍼砭時弊而言的,當時人們一心欺詐別人,做不誠信的事,反而深陷於欺詐和不誠信的泥潭中,同時也有人雖不逆詐、不臆不信,但不懂得致良知的功夫,往往又被別人所欺騙,因此孔子有感而發,說了這番話。孔子的話並非是教人專門尋思着怎樣才能先覺別人的欺詐與不守信。事先存心,正是後世猜忌險薄的人所做的事;有了事先存心的念頭,就已經不能進入堯舜的聖道了。不臆不信卻被人欺騙的人,尚且還沒有失去善的本性,但不如那些能致其良知從而自然能事先察覺欺詐虛僞的人賢明。你說只有良知晶瑩透徹的人才能這樣,可見你基本上已經掌握了孔子話語的宗旨。但也只是你的聰穎領悟,並不能落實到實踐之中去,良知在人的心中,橫亙萬古、充塞宇宙,無不同。此正是古人所說的“不慮而知”“恆易以知險”“不學而能”“恆簡以知阻”“先天而不違,天且不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你所說的背離知覺而暗合欺詐的人,雖能不逆詐,但他們也許不能真有自信。這使他們常常有尋求先覺的念頭,但卻不能常常自我覺悟。常有先覺的念頭,就已經是流於逆臆,而這足以矇蔽他們的良知,這也就是不覺悟和不能避免欺詐不實的原因。君子爲學是爲了提高自身修養,不能總是顧慮別人的欺騙,只要不自欺於自己的良知即可;不擔心別人對自己不誠實,只要永遠相信自己的良知便可;與其要提前知道他人的欺騙和不信任,不如保持自己的良知。所以,君子不欺則良知無僞而至誠,誠則明;君子自信則良知無惑而空明,明則誠。明誠相互促進,因此良知能常覺、常照;常覺、常照的良知就如明鏡高懸,而萬事萬物在它面前自然不能掩飾其美醜原形了。這是爲什麼呢?良知不欺而誠,也就不容欺騙,若有欺騙就能覺察;良知自信而光明,也就不容不誠,如果有不誠信存在就能覺察。這就是所謂的“易以知險,簡以知阻”,以及子思所謂的“至誠如神,可以前知”。可是子思說的“如神”“可以前知”,還是分成兩件事來說了,因爲他是從思、誠的功效上來說的,是針對不能先知先覺的人說的。如果僅就至誠而言,那麼對至誠的妙用就稱做“神”,而不用說“如神”,至誠就能無知而又無所不知,所以就不用說“可以前知”了。
释义/赏析
逆億,出自《論語·憲問》第三十三章:“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億,即今“億”,通“臆”。 《易經·繫辭下》第十二章:“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恆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恆簡以知阻。” 《易經·文言·乾卦》:“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論語·憲問》第二十四章:“子曰:‘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 《中庸》第二十四章:“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41849301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