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南歌子 · 湖州作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南歌子 · 湖州作》 来自:《南歌子》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四年(西元一〇八一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元丰八年(西元一〇八五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宋哲宗元祐元年(西元一〇八六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元祐四年(西元一〇八九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西元一〇九一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後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绍圣元年(西元一〇九四年),贬惠州。绍圣四年(西元一〇九七年),再贬儋州。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西元一一〇〇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建中靖国元年(西元一一〇一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西元一〇三七年)。宋孝宗时谥文忠。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淸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乾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原文

山雨潇潇过,溪桥浏浏清。小园幽榭枕蘋汀。门外月华如水、綵舟横。 苕㟁霜花尽,江湖雪阵平。两山遥指海门青。回首水云何处、觅孤城。

翻译
释义/赏析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隋唐以来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义,大体属小曲。调名本自汉张平子《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句,取淳于棼事。《金奁集》入「仙吕宫」。此词有单调、双调二体。单调者始自温飞卿词,因词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张子澄词本此添字,因词有「高捲水晶帘额」句,名《水晶帘》,又有「惊破碧窗残梦」句,名《碧窗梦》。郑子聃有《我爱沂阳好》词十首,更名《十爱词》。以温飞卿《南歌子·手里金鹦鹉》为正体,单调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韵。另有单调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韵。双调者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始自毛熙震词,周美成、杨无咎、仲殊五十四字体,无名氏五十三字体,俱本此添字。仄韵者始自《乐府雅词》,惟石次仲词最为谐婉。周美成词名《南柯子》,程正伯词名《望秦川》,田不伐词有「帘风不动蝶交飞」句,名《风蝶令》。双调五十二字,前後阕各四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四字,前後阕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 湖州:龙榆生笺引《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二十二·湖州府》:「《禹贡》扬州之域,防风氏之国。春秋属吴,後属越。战国属楚。秦为会稽及鄣二郡地。汉属会稽及丹阳郡(西南境郡为丹阳界)。後汉分属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始于乌程置吴兴郡。晋及宋齐因之。梁绍泰元年改郡为震州,太平元年州废,复为吴兴郡。隋平陈,郡废;仁寿二年改置湖州;大业初,州废,县属吴郡(隋末为沈法兴、李子通所据)。唐武德四年复置湖州;天宝初复为吴兴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初复为湖州,属浙江西道;文德元年于州置忠国军节度(见《唐书·方镇表·府志》作『乾宁三年置』误)。五代属吴越国。周时改宣德军(吴任臣《十国春秋》:『显德六年升湖州为宣德军。』)宋曰湖州吴兴郡,属两浙路;景祐元年升昭庆军节度;宝庆元年改安吉州。元至元十三年为湖州路,属江浙行省。明洪武初为湖州府,属南直隶;十四年改隶浙江布政使司。」 潇潇:元延祐本「萧萧」。 溪桥:元延祐本「溪风」。 月华如水:傅子立注引南朝宋·谢希逸《月赋》:「柔祇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 苕岸:龙榆生校:「傅注本『苕岸』作『苕坼(chè)』。」今见傅注各本作「苕岸」。「岸」之俗体也。傅子立注:「湖有苕溪。」刘尚荣按引宋·乐子正《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四·〈江南东道·湖州吴兴郡·乌程县〉》:「苕溪在县南五十步大溪西也,西从浮玉山,东至兴国寺。以其两岸多生芦苇,故曰苕溪。」龙榆生笺引宋·乐子正《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四·〈江南东道·湖州吴兴郡〉》:「苕水在安吉县治西南七十五里,北流径长兴县东四十五里,乌程县南五十步。以其两岸多生芦苇,故曰苕溪。」 湖:朱本校:「疑『潮』误。」 海门:傅子立注:「钱塘江海门,两山对起。」刘尚荣按:「宋·施武子等撰《会稽志·卷十九》:『古今诸家海潮之说多矣。……或云夹岸有山,南曰龛,北曰赭,二山相对,谓之海门。岸狭势逼,涌而为涛耳。』」
繁体原文
山雨瀟瀟過,溪橋瀏瀏淸。小園幽榭枕蘋汀。門外月華如水、綵舟橫。 苕㟁霜花盡,江湖雪陣平。兩山遙指海門青。回首水云何處、覓孤城。
翻译
释义/赏析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隋唐以來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義,大體屬小曲。調名本自漢張平子《南都賦》:「坐南歌兮起鄭舞」句,取淳于棼事。《金奩集》入「仙呂宮」。此詞有單調、雙調二體。單調者始自温飛卿詞,因詞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張子澄詞本此添字,因詞有「髙捲水晶簾額」句,名《水晶簾》,又有「驚破碧窗殘夢」句,名《碧窗夢》。鄭子聃有《我愛沂陽好》詞十首,更名《十愛詞》。以温飛卿《南歌子·手裏金鸚鵡》爲正體,單調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韻。另有單調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韻。雙調者有平韻、仄韻兩體。平韻者始自毛熙震詞,周美成、楊無咎、仲殊五十四字體,無名氏五十三字體,倶本此添字。仄韻者始自《樂府雅詞》,惟石次仲詞最爲諧婉。周美成詞名《南柯子》,程正伯詞名《望秦川》,田不伐詞有「簾風不動蝶交飛」句,名《風蝶令》。雙調五十二字,前後闋各四句三平韻;雙調五十四字,前後闋各四句三平韻等變體。 湖州:龍楡生箋引《欽定大淸一統志·巻二百二十二·湖州府》:「《禹貢》揚州之域,防風氏之國。春秋屬呉,後屬越。戰國屬楚。秦爲㑹稽及鄣二郡地。漢屬㑹稽及丹陽郡(西南境郡爲丹陽界)。後漢分屬呉郡。三國呉寶鼎元年始於烏程置呉興郡。晉及宋齊因之。梁紹泰元年改郡爲震州,太平元年州廢,復爲呉興郡。隋平陳,郡廢;仁夀二年改置湖州;大業初,州廢,縣屬呉郡(隋末爲沈法興、李子通所據)。唐武徳四年復置湖州;天寶初復爲呉興郡,屬江南東道;乾元初復爲湖州,屬浙江西道;文徳元年於州置忠國軍節度(見《唐書·方鎮表·府志》作『乾寜三年置』誤)。五代屬呉越國。周時改宣徳軍(呉任臣《十國春秋》:『顯徳六年升湖州爲宣徳軍。』)宋曰湖州呉興郡,屬兩浙路;景祐元年升昭慶軍節度;寶慶元年改安吉州。元至元十三年爲湖州路,屬江浙行省。明洪武初爲湖州府,屬南直隸;十四年改隸浙江布政使司。」 瀟瀟:元延祐本「蕭蕭」。 溪橋:元延祐本「溪風」。 月華如水:傅子立注引南朝宋·謝希逸《月賦》:「柔祇雪凝,圓靈水鏡。連觀霜縞,周除冰淨。」 苕㟁:龍楡生校:「傅注本『苕岸』作『苕坼(chè)』。」今見傅注各本作「苕㟁」。「岸」之俗體也。傅子立注:「湖有苕溪。」劉尚榮按引宋·樂子正《太平寰宇記·巻九十四·〈江南東道·湖州呉興郡·烏程縣〉》:「苕溪在縣南五十歩大溪西也,西從浮玉山,東至興國寺。以其兩岸多生蘆葦,故曰苕溪。」龍楡生箋引宋·樂子正《太平寰宇記·巻九十四·〈江南東道·湖州呉興郡〉》:「苕水在安吉縣治西南七十五里,北流逕長興縣東四十五里,烏程縣南五十歩。以其兩岸多生蘆葦,故曰苕溪。」 湖:朱本校:「疑『潮』誤。」 海門:傅子立注:「錢塘江海門,兩山對起。」劉尚榮按:「宋·施武子等撰《㑹稽志·巻十九》:『古今諸家海潮之説多矣。……或云夾岸有山,南曰龕,北曰赭,二山相對,謂之海門。岸狹勢逼,湧而爲濤耳。』」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