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六十八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六十八》 来自:《王阳明诗文》

王守仁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阳明先生。文章博大昌达,初刻意为词章,后不复措意工拙,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原文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论学。汝中举先生教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德洪曰:“此意如何?” 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 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 是夕侍坐天泉桥,各举请正。 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 既而曰:“以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 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翻译
嘉靖六年九月,先生受召,进剿广西思恩和田州地区叛乱,即将起行时,钱德洪与王汝中论学。王汝中提起了先生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钱德洪说:“这几句话你觉得怎样?” 王汝中说:“这几句话大概没有说完全。如果说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的,那么,意也该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也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也是无善无恶的物。如果说意有善有恶,那么在心体上终究还有善恶存在。” 钱德洪说:“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本是无善无恶的。但人耳闻目见所得的意念上则有善恶在。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其正是要恢复人性本体的功夫。如果意本无善恶,那么,以上的功夫也就不消再说了。” 当晚,二人随侍先生于天泉桥,各人谈了自己的观点,请先生评判。 先生说:“如今,我将要远征,正是要讲透这几句话。你俩的见解正好相互借重,不可偏执一方。我开导人的技巧,原本有两种,资质特高的人,让他直接从本源上体悟,人心的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未发之中的;这样的人,只要稍悟本体,也就是功夫了,他人和自我、内和外一切都透彻了。另外一种人,资质较差,心不免受到沾染,本体遭蒙蔽,因此需要教他们在意念上存个为善去恶的意,待功夫纯熟后,心中的渣滓去除干净了,本体也就通透明澈了。汝中的见解,就相当于我说的对资质特高的人采取的方法;德洪的见解,就相当于我说的对第二种人采取的方法。两位若互为补充借用,那么中等资质的人都可以明道。若两位各执一词,在你们面前就会有人不能步入正轨,就不能穷尽道体。” 过会儿先生又说:“今后和朋友讲学,千万不可抛弃我之学说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你们只要根据我的话因人施教,自然不会出问题,这原本是上下贯通的功夫。资质特高的人,世上难遇,对本体功夫一悟全透,就是颜回、程颢这样的人都不敢轻易承认,岂敢随便指望他人?人是最容易因耳闻目见得到意念的,你不去教他在良知上做为善去恶的功夫,只去悬空思索一个本体,一切就都落不到实处,这只不过是修养成了一个虚空静寂的坏毛病,这个毛病不是小事情,所以,我不能不早点向你们说破。” 这一天,钱德洪和王汝中都有感悟。
释义/赏析
复,是年广西叛,先是姚镆行征,不克。阳明继之,故曰复。 思,思恩,今广西武鸣;田,田州,今广西百色东。
繁体原文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復徵思、田,將命行時,德洪與汝中論學。汝中舉先生教言:“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 德洪曰:“此意如何?” 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話頭。若說心體是無善無惡,意亦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亦是無善無惡的知,物是無善無惡的物矣。若說意有善惡,畢竟心體還有善惡在。” 德洪曰:“心體是天命之性,原是無善無惡的。但人有習心,意念上見有善惡在。格、致、誠、正、修,此正是復那性體功夫。若原無善惡,功夫亦不消說矣。” 是夕侍坐天泉橋,各舉請正。 先生曰:“我今將行,正要你們來講破此意。二君之見,正好相資爲用,不可各執一邊。我這裏接人,原有此二種,利根之人,直從本原上悟入,人心本體原是明瑩無滯的,原是個未發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體即是功夫,人己內外一齊俱透了。其次不免有習心在,本體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實落爲善、去惡,功夫熟後,渣滓去得盡時,本體亦明盡了。汝中之見,是我這裏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見,是我這裏爲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爲用,則中人上下皆可引入於道。若各執一邊,眼前便有失人,便於道體各有未盡。” 既而曰:“以後與朋友講學,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只依我這話頭隨人指點,自沒病痛,此原是徹上徹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難遇,本體功夫,一悟盡透,此顏子、明道所不敢承當,豈可輕易望人。人有習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實用爲善、去惡功夫,只去懸空想個本體,一切事爲俱不着實,不過養成一個虛寂,此個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說破。” 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翻译
嘉靖六年九月,先生受召,進剿廣西思恩和田州地區叛亂,即將起行時,錢德洪與王汝中論學。王汝中提起了先生的四句教:“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 錢德洪說:“這幾句話你覺得怎樣?” 王汝中說:“這幾句話大概沒有說完全。如果說心的本體是無善無惡的,那麼,意也該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也是無善無惡的知,物也是無善無惡的物。如果說意有善有惡,那麼在心體上終究還有善惡存在。” 錢德洪說:“心體是天命之性,原本是無善無惡的。但人耳聞目見所得的意念上則有善惡在。格物、致知、誠心、正意、修身,其正是要恢復人性本體的功夫。如果意本無善惡,那麼,以上的功夫也就不消再說了。” 當晚,二人隨侍先生於天泉橋,各人談了自己的觀點,請先生評判。 先生說:“如今,我將要遠征,正是要講透這幾句話。你倆的見解正好相互借重,不可偏執一方。我開導人的技巧,原本有兩種,資質特高的人,讓他直接從本源上體悟,人心的本體,原是明瑩無滯的、未發之中的;這樣的人,只要稍悟本體,也就是功夫了,他人和自我、內和外一切都透徹了。另外一種人,資質較差,心不免受到沾染,本體遭矇蔽,因此需要教他們在意念上存個爲善去惡的意,待功夫純熟後,心中的渣滓去除乾淨了,本體也就通透明澈了。汝中的見解,就相當於我說的對資質特高的人採取的方法;德洪的見解,就相當於我說的對第二種人採取的方法。兩位若互爲補充借用,那麼中等資質的人都可以明道。若兩位各執一詞,在你們面前就會有人不能步入正軌,就不能窮盡道體。” 過會兒先生又說:“今後和朋友講學,千萬不可拋棄我之學說的宗旨。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你們只要根據我的話因人施教,自然不會出問題,這原本是上下貫通的功夫。資質特高的人,世上難遇,對本體功夫一悟全透,就是顏回、程顥這樣的人都不敢輕易承認,豈敢隨便指望他人?人是最容易因耳聞目見得到意念的,你不去教他在良知上做爲善去惡的功夫,只去懸空思索一個本體,一切就都落不到實處,這只不過是修養成了一個虛空靜寂的壞毛病,這個毛病不是小事情,所以,我不能不早點向你們說破。” 這一天,錢德洪和王汝中都有感悟。
释义/赏析
復,是年廣西叛,先是姚鏌行徵,不克。陽明繼之,故曰復。 思,思恩,今廣西武鳴;田,田州,今廣西百色東。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42427473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