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传习录 · 卷中 · 答陆原静书 · 十三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传习录 · 卷中 · 答陆原静书 · 十三》 来自:《传习录》

王守仁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阳明先生。文章博大昌达,初刻意为词章,后不复措意工拙,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原文

来书云:“佛氏又有‘常提念头’之说,其犹孟子所谓‘必有事’,夫子所谓‘致良知’之说乎?其即‘常惺惺,常记得,常知得,常存得’者乎?于此念头提在之时,而事至物来,应之必有其道。但恐此念头提起时少,放下时多,则功夫间断耳。且念头放失,多因私欲客气之动而始,忽然惊醒而后提,其放而未提之间,心之昏杂多不自觉。今欲日精日明,常提不放,以何道乎?只此常提不放,即全功乎?抑于常提不放之中,更宜加省克之功乎?虽曰常提不放,而不加戒惧克治之功,恐私欲不去;若加戒惧克治之功焉,又为‘思善’之事,而于‘本来面目’又未达一间也。如之何则可?” 戒惧克治即是“常提不放”之功,即是“必有事焉”,岂有两事邪?此节所问,前一段已自说得分晓,末后却是自生迷惑,说得支离,及有“本来面目未达一间”之疑,都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病,去此病,自无此疑矣。

翻译
信中说:“佛家又有‘常提念头’的说法,是不是就是孟子所说的‘必有事’,先生所说的‘致良知’呢?是否印证了‘常惺惺,常记得,常知得,常存得’呢?有这个念头常在,事至物来,一定会有恰当的方法解决。只是怕这个念头不常在,提起来的时候少,而放下的时候多,那样的话功夫就中断了。况且念头的丧失,多是因为私欲外气的萌动所造成的,要猛然惊醒后才重新提起来,在它的放而未提之间,内心的昏乱大多是不能自己察觉的。现在想要这个念头日日精进,常提不放,应该用什么方法呢?只这一个常提不放就是全部功夫吗?致良知的念头如果能常提不放,是不是更要加以内省克除的功夫呢?虽然做到了常提不放,而不增加戒惧克制的功夫,恐怕私欲不会去除;如果增加戒惧克制的功夫,又成了‘思善’的事情了,这和本来面目又不相符。到底怎样做才好呢?” 戒惧克治其实就是“常提不放”的功夫,也是“必有事焉”,怎么会是两回事呢?你这段问话,我前边一段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了,只是你自己后来又产生了困惑,说得支离破碎,至于与本来面目不相符的疑惑,这都是自私自利、刻意追求所造成的弊端,清除这个弊端就没有这类疑惑了。
释义/赏析
客气,指因外界影响而产生的各种欲望。
繁体原文
來書雲:“佛氏又有‘常提念頭’之說,其猶孟子所謂‘必有事’,夫子所謂‘致良知’之說乎?其即‘常惺惺,常記得,常知得,常存得’者乎?於此念頭提在之時,而事至物來,應之必有其道。但恐此念頭提起時少,放下時多,則功夫間斷耳。且念頭放失,多因私慾客氣之動而始,忽然驚醒而後提,其放而未提之間,心之昏雜多不自覺。今欲日精日明,常提不放,以何道乎?只此常提不放,即全功乎?抑於常提不放之中,更宜加省克之功乎?雖曰常提不放,而不加戒懼克治之功,恐私慾不去;若加戒懼克治之功焉,又爲‘思善’之事,而於‘本來面目’又未達一間也。如之何則可?” 戒懼克治即是“常提不放”之功,即是“必有事焉”,豈有兩事邪?此節所問,前一段已自說得分曉,末後卻是自生迷惑,說得支離,及有“本來面目未達一間”之疑,都是自私自利、將迎意必之爲病,去此病,自無此疑矣。
翻译
信中說:“佛家又有‘常提念頭’的說法,是不是就是孟子所說的‘必有事’,先生所說的‘致良知’呢?是否印證了‘常惺惺,常記得,常知得,常存得’呢?有這個念頭常在,事至物來,一定會有恰當的方法解決。只是怕這個念頭不常在,提起來的時候少,而放下的時候多,那樣的話功夫就中斷了。況且念頭的喪失,多是因爲私慾外氣的萌動所造成的,要猛然驚醒後才重新提起來,在它的放而未提之間,內心的昏亂大多是不能自己察覺的。現在想要這個念頭日日精進,常提不放,應該用什麼方法呢?只這一個常提不放就是全部功夫嗎?致良知的念頭如果能常提不放,是不是更要加以內省克除的功夫呢?雖然做到了常提不放,而不增加戒懼剋制的功夫,恐怕私慾不會去除;如果增加戒懼剋制的功夫,又成了‘思善’的事情了,這和本來面目又不相符。到底怎樣做纔好呢?” 戒懼克治其實就是“常提不放”的功夫,也是“必有事焉”,怎麼會是兩回事呢?你這段問話,我前邊一段已經說得十分清楚了,只是你自己後來又產生了困惑,說得支離破碎,至於與本來面目不相符的疑惑,這都是自私自利、刻意追求所造成的弊端,清除這個弊端就沒有這類疑惑了。
释义/赏析
客氣,指因外界影響而產生的各種慾望。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41880289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