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太常引 · 赋十四弦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太常引 · 赋十四弦》 来自:《作品》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仙机似欲织纤罗,仿佛度金梭。无奈玉纤何,却弹作、清商恨多。 珠帘影里,如花半面,绝胜隔帘歌。世路苦风波,且痛饮、《公无渡河》。

翻译
释义/赏析
太常引:词牌名,《太和正音谱》注「仙吕宫」。一名《太清引》。韩涧泉词有「小春时候腊前梅」句,名《腊前梅》。《钦定词谱》仅录两体,所不同处唯前段第二句,或五字(全词四十九字),或六字(全词五十字)。正体为双调四十九字,前阕四平韵,后阕三平韵。两结句倒数第二字定要去声。间用长短句,无对仗要求。下阕开始两个四字句,有对仗者,亦有不对仗者。下阕第三、第四句为两个五字句,因中间有句号分割(古人应为句义分割)亦可不对仗。上下阕最后的七字句均为上三下四。上三为豆,不能断了语义,最后四字,平仄不可变。此调适于轻悠内容,亦可适于婉约、淡淡的幽怨。遣字不需太重、太猛。可有波澜,但无需大浪。 「世路苦风波」句:宋·王介甫《世上》诗:「可怜世上风波恶,最有仁贤不敢行。」 《公无渡河》:西晋·崔豹《古今注·卷中·音乐》:「《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而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呼止之,不及,遂堕河水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歌。声甚凄怆,曲终,自投河而死。霍里子高还,以其声语妻丽玉,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焉。丽玉以其声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焉。」
繁体原文
仙機似欲織纖羅,髣髴度金梭。無奈玉纖何,卻彈作、清商恨多。 珠簾影裏,如花半面,絶勝隔簾歌。世路苦風波,且痛飲、《公無渡河》。
翻译
释义/赏析
太常引:詞牌名,《太和正音譜》注「仙呂宮」。一名《太淸引》。韓澗泉詞有「小春時候臘前梅」句,名《臘前梅》。《欽定詞譜》僅録兩體,所不同處唯前段第二句,或五字(全詞四十九字),或六字(全詞五十字)。正體爲雙調四十九字,前闋四平韻,後闋三平韻。兩結句倒數第二字定要去聲。間用長短句,無對仗要求。下闋開始兩箇四字句,有對仗者,亦有不對仗者。下闋第三、第四句爲兩箇五字句,因中間有句號分割(古人應爲句義分割)亦可不對仗。上下闋最後的七字句均爲上三下四。上三爲豆,不能斷了語義,最後四字,平仄不可變。此調適於輕悠内容,亦可適於婉約、淡淡的幽怨。遣字不需太重、太猛。可有波瀾,但無需大浪。 「世路苦風波」句:宋·王介甫《世上》詩:「可憐世上風波惡,最有仁賢不敢行。」 《公無渡河》:西晉·崔豹《古今注·巻中·音樂》:「《箜篌引》,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而棹。有一白首狂夫,被髮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呼止之,不及,遂墮河水死。於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無渡河》之歌。聲甚淒愴,曲終,自投河而死。霍里子高還,以其聲語妻麗玉,玉傷之,乃引箜篌而寫其聲,聞者莫不墮淚飲泣焉。麗玉以其聲傳鄰女麗容,名曰《箜篌引》焉。」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