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洞仙歌 · 咏柳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洞仙歌 · 咏柳》 来自:《洞仙歌》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四年(西元一〇八一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元丰八年(西元一〇八五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宋哲宗元祐元年(西元一〇八六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元祐四年(西元一〇八九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西元一〇九一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後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绍圣元年(西元一〇九四年),贬惠州。绍圣四年(西元一〇九七年),再贬儋州。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西元一一〇〇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建中靖国元年(西元一一〇一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西元一〇三七年)。宋孝宗时谥文忠。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淸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乾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原文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翻译
江南年底,早梅花开后,分配新春和垂柳。细腰肢自己有格调风流,于是又是和身体清英很优秀。 永丰坊那畔,一整天没有人,谁看到金丝弄晴天白天?秋海棠花还是种子、未飘散的那时,绿叶成阴,没有一个故事、渐渐的消瘦了。又有谁是东风追逐你而来的呢,就吹散眉间皱纹一点春天。
释义/赏析
洞仙歌: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又名《洞仙歌令》、《洞仙歌慢》、《洞仙词》、《洞中仙》、《洞玄歌》、《羽仙歌》。据北宋李明远《太平广记·卷三十七·阳平谪仙》引《仙传拾遗》:「阳平谪仙,不言姓氏。初,九陇人张守圭,仙君山有茶园。每岁召采茶人力百馀人,男女佣工者杂处园中。有一少年,自言无亲族,赁为摘茶,甚勤愿了慧。守圭怜之,以为义儿。又一女子,年二十,亦云无亲族,愿为义儿之妻。孝义端恪。守圭甚善之。一旦山水泛溢,市井路隔,盐酪既缺,守圭甚忧之。新妇曰:『此可买耳。』取钱出门十数步,置钱于树下,以杖叩树,得盐酪而归。后或有所需,但令叩树取之,无不得者。其术夫亦能之。因与邻妇十数人,于塴口市相遇,为买酒一碗,与妇饮之,皆大醉,而碗中酒不减。远近传说,人皆异之。守圭问其术受于何人。少年曰:『我阳平洞中仙人耳。因有小过,谪于人间。不久当去。』守圭曰:『洞府大小与人间城阙相类否?』对曰:『二十四化,各有一大洞,或方千里、五百里、三百里。其中皆有日月飞精,谓之伏晨之根,下照洞中,与世间无异。其中皆有仙王仙官、卿相辅佐,如世之职司。有得道之人,及积功迁神返生之士,皆居其中,以为民庶。每年三元大节,诸天各有上真,下游洞天,以观其所为善恶。人世生死兴废,水旱风雨,预关于洞中焉。龙神祠庙,血食之司,皆为洞府所统。二十四化之外,青城、峨嵋、益登、慈母、繁阳、嶓冢,皆亦有洞,不在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之数。洞中仙曹,如人间郡县聚落耳,不可一一详记也。旬日之间,忽失其夫妇。』」调名本意即咏洞中仙人。敦煌曲中有此调,但与宋人所作词体式不同。此调有令词和有慢词两体。令词自八十三字至九十三字,常以《东坡乐府》之《洞仙歌令》为准,前后阕各三仄韵。音节舒徐,极骀宕摇曳之致。康伯可词名《洞仙歌令》,潘紫岩词名《羽仙歌》,袁通甫词名《洞仙词》。《宋史·乐志》名《洞中仙》,注「林钟商调」,又「歇指调」。金词注「大石调」。前阕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后阕收尾八言句是以一去声字领下七言,紧接又以一去声字领下四言两句作结。前阕第二句亦有用上二、下三句法,并于全阕增一、二衬字,句豆平仄略异者。慢词自一百十八字至一百二十六字,柳耆卿《乐章集》「嘉景」词注「般涉调」,「乘兴閒泛兰舟」词注「仙吕调」,「佳景留心惯」词注「中吕调」,三词句读亦参差不一。按张南湖《诗馀图谱》,前阕六句三韵,后阕七句三韵,前后阕第三句俱七字,第四句俱九字,前阕结句六字,后阕结句九字,此令词正体也,间有摊破、添字句、添韵者,皆从此出。 调注:《全宋词》修订本编者注:「案《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二百六十六》『柳』部误以此首为晏小山作。」明吴讷钞本、毛本《小山词》中未见此首;《全宋词》晏小山词卷末此词列入「存目词」。 细腰肢:傅子立注:「杜子美诗:『隔户垂杨弱袅袅,恰如十五女儿腰』」刘尚荣按:「句出《绝句漫兴(其九)》,『垂杨』原作『杨柳』。」 永丰坊:傅子立注:「《白乐天集》有《河南卢贞和乐天诗》,序云:『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诗,传入乐府,流遍京都。近有诏旨,取两枝植于禁苑。乃知一顾增十倍之价,非虚语也。』白诗曰:『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卢诗曰:『一树依依在永丰,两枝飞去杳无踪。玉皇曾采人间曲,应逐歌声入九重。』」刘尚荣按:「详见《白氏长庆集·卷三十七·杨柳枝词》。参见孟初中《本事诗·事感》,所记小异。」 谁见: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作「惟见」。 一成:宋时口语,「渐渐」,指一段时间的推移。 「吹散眉间,一点春皱」句:傅子立注:「辛寅逊《柳诗》:『才闻暖律先开眼,直待和风始展眉。』」刘尚荣按:「句见《全芳备祖·前集卷七》。《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二十二·〈林木部·古诗·柳〉》转引此诗,作者标幸夤逊,『开』作『偷』;『直』作『既』。是。《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一》同《古今事文类聚》。傅注误标作姓氏。按,《宋史·卷四百七十九·〈西蜀孟氏世家·(附)幸寅逊传〉》,姓名作『幸寅逊』,『寅』通『夤』。」
繁体原文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淸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斷腸是、飛絮時,緑葉成陰,無個事、一成消瘦。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翻译
江南年底,早梅花開後,分配新春和垂柳。細腰肢自己有格調風流,於是又是和身體淸英很優秀。 永豐坊那畔,一整天沒有人,誰看到金絲弄晴天白天?秋海棠花還是種子、未飄散的那時,綠葉成陰,沒有一個故事、漸漸的消瘦了。又有誰是東風追逐你而來的呢,就吹散眉間皺紋一點春天。
释义/赏析
洞仙歌: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後用爲詞牌。又名《洞仙歌令》、《洞仙歌慢》、《洞仙詞》、《洞中仙》、《洞玄歌》、《羽仙歌》。據北宋李明遠《太平廣記·巻三十七·陽平謫仙》引《仙傳拾遺》:「陽平謫仙,不言姓氏。初,九隴人張守珪,仙君山有茶園。毎歳召採茶人力百餘人,男女傭工者雜處園中。有一少年,自言無親族,賃爲摘茶,甚勤願了慧。守珪憐之,以爲義兒。又一女子,年二十,亦云無親族,願爲義兒之妻。孝義端恪。守珪甚善之。一旦山水泛溢,市井路隔,鹽酪旣缺,守珪甚憂之。新婦曰:『此可買耳。』取錢出門十數步,置錢於樹下,以杖叩樹,得鹽酪而歸。後或有所需,但令叩樹取之,無不得者。其術夫亦能之。因與鄰婦十數人,於塴口市相遇,爲買酒一碗,與婦飲之,皆大醉,而碗中酒不減。遠近傳説,人皆異之。守珪問其術受於何人。少年曰:『我陽平洞中仙人耳。因有小過,謫於人間。不久當去。』守珪曰:『洞府大小與人間城闕相類否?』對曰:『二十四化,各有一大洞,或方千里、五百里、三百里。其中皆有日月飛精,謂之伏晨之根,下照洞中,與世間無異。其中皆有仙王仙官、卿相輔佐,如世之職司。有得道之人,及積功遷神返生之士,皆居其中,以爲民庶。毎年三元大節,諸天各有上眞,下遊洞天,以觀其所爲善惡。人世生死興廢,水旱風雨,預關於洞中焉。龍神祠廟,血食之司,皆爲洞府所統。二十四化之外,靑城、峨嵋、益登、慈母、繁陽、嶓塚,皆亦有洞,不在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之數。洞中仙曹,如人間郡縣聚落耳,不可一一詳記也。旬日之間,忽失其夫婦。』」調名本意卽詠洞中仙人。敦煌曲中有此調,但與宋人所作詞體式不同。此調有令詞和有慢詞兩體。令詞自八十三字至九十三字,常以《東坡樂府》之《洞仙歌令》爲準,前後闋各三仄韻。音節舒徐,極駘宕搖曳之致。康伯可詞名《洞仙歌令》,潘紫巖詞名《羽仙歌》,袁通甫詞名《洞仙詞》。《宋史·樂志》名《洞中仙》,注「林鐘商調」,又「歇指調」。金詞注「大石調」。前闋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後闋收尾八言句是以一去聲字領下七言,緊接又以一去聲字領下四言兩句作結。前闋第二句亦有用上二、下三句法,幷於全闋增一、二襯字,句豆平仄略異者。慢詞自一百十八字至一百二十六字,柳耆卿《樂章集》「嘉景」詞注「般渉調」,「乘興閒泛蘭舟」詞注「仙呂調」,「佳景留心慣」詞注「中呂調」,三詞句讀亦參差不一。按張南湖《詩餘圖譜》,前闋六句三韻,後闋七句三韻,前後闋第三句倶七字,第四句倶九字,前闋結句六字,後闋結句九字,此令詞正體也,間有攤破、添字句、添韻者,皆從此出。 調注:《全宋詞》修訂本編者注:「案《古今圖書集成·草木典·巻二百六十六》『柳』部誤以此首爲晏小山作。」明呉訥鈔本、毛本《小山詞》中未見此首;《全宋詞》晏小山詞巻末此詞列入「存目詞」。 細腰肢:傅子立注:「杜子美詩:『隔戸垂楊弱嫋嫋,恰如十五女儿腰』」劉尚榮按:「句出《絶句漫興(其九)》,『垂楊』原作『楊柳』。」 永豐坊:傅子立注:「《白樂天集》有《河南盧貞和樂天詩》,序云:『永豐坊西南角園中,有垂柳一株,柔條極茂。白尚書曾賦詩,傳入樂府,流遍京都。近有詔旨,取兩枝植於禁苑。乃知一顧增十倍之價,非虛語也。』白詩曰:『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盧詩曰:『一樹依依在永豐,兩枝飛去杳無蹤。玉皇曾采人間曲,應逐歌聲入九重。』」劉尚榮按:「詳見《白氏長慶集·巻三十七·楊柳枝詞》。參見孟初中《本事詩·事感》,所記小異。」 誰見:明呉訥鈔本、《蘇長公二妙集》本、茅維《蘇集》本作「惟見」。 一成:宋時口語,「漸漸」,指一段時間的推移。 「吹散眉間,一點春皺」句:傅子立注:「辛寅遜《柳詩》:『纔聞暖律先開眼,直待和風始展眉。』」劉尚榮按:「句見《全芳備祖·前集巻七》。《古今事文類聚·後集巻二十二·〈林木部·古詩·柳〉》轉引此詩,作者標幸夤遜,『開』作『偸』;『直』作『旣』。是。《全唐詩·巻七百六十一》同《古今事文類聚》。傅注誤標作姓氏。按,《宋史·巻四百七十九·〈西蜀孟氏世家·(附)幸寅遜傳〉》,姓名作『幸寅遜』,『寅』通『夤』。」
拓展阅读
洞仙歌·咏柳赏析/ 苏轼 / 〔宋代〕

  这首词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分付”,交付之意,着“分付”一词,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娆,均凝集于垂柳一身,从而突出了柳的形象,赞美了柳的体态。柳枝婀娜,别有一种风流,很似少女的细腰。杜甫《绝句漫兴》早有“隔户杨柳弱袅袅,恰如十五女儿腰”之句。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称颂她有合格入流的独特风韵,并进而用“清英秀雅”四字来品评其骨相。这就写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隽、雅洁、秀丽,见出她与浓艳富丽的浮花浪蕊迥然不同。作者把握住垂柳的姿质特色,从她的体态美,进而刻画了她的品格美。

  下片转入对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叹。换头三句,写垂柳境况清寂、丽姿无主。长安永丰坊多柳,生永丰园一角的垂柳,尽管明媚春光中修饰姿容,分外妖娆,怎奈无人一顾。苏轼在汴京与王诜会于四照亭,上王诜侍女倩奴求曲,遂作《洞仙歌》、《殢人娇》与之。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672-674
洞仙歌·咏柳创作背景/ 苏轼 / 〔宋代〕
  这首词写作年代不可确考,朱祖谋认为词意与《殢人娇》略同,把它编入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因为据《纪年录》,这年三月一日,苏轼在汴京与王诜会于四照亭,上王诜侍女倩奴求曲,遂作《洞仙歌》、《殢人娇》与之。《殢人娇》题“小王都尉席上赠侍人”,与《纪年录》所记相合。其词结句,“须信道、司空从来见惯”,对王诜似有规讽。据史载王诜为人“不修细行”,生活糜烂,则他对歌女侍妾,必然轻薄寡情,那么,王诜家中侍女受玩弄、遭冷落的悲苦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洞仙歌》倘真是写给倩奴的,其内容当会与倩奴有关。集中这首词题“咏柳”,可至这首词借柳以喻人。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672-674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43475275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