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西江月 · 平山堂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西江月 · 平山堂》 来自:《西江月》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四年(西元一〇八一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元丰八年(西元一〇八五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宋哲宗元祐元年(西元一〇八六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元祐四年(西元一〇八九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西元一〇九一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後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绍圣元年(西元一〇九四年),贬惠州。绍圣四年(西元一〇九七年),再贬儋州。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西元一一〇〇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建中靖国元年(西元一一〇一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西元一〇三七年)。宋孝宗时谥文忠。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淸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乾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原文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翻译
我第三次经过平山堂,前半生在弹指声中过去了。整十年没见老仙翁了,只有墙上他的墨迹,仍是那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我在平山堂前「欧公柳」的下面,写下这首词悼念文坛英杰,故扬州太守欧阳修。别说人死後万事皆空,即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一场大梦呀!
释义/赏析
西江月:词牌名。唐教坊曲名,源自南朝清商乐,属法部道曲,后用为词牌,最早见于唐玄宗时《教坊记》。调名或取自李太白《苏台览古》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官里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调咏吴王、西施故事。是调大致形成于唐五代时期,初为流行于民间,后因清越哀伤,转入法部道曲。唐五代时存词数目较少,唐吕纯阳所作《西江月·著意黄庭岁久》、《西江月·任是聪明志士》两首为最早可见《西江月》,后人多谓系托名之作。《敦煌曲子词》存有三首无名氏的《西江月》,《尊前集》收录五代欧阳炯《西江月·月映长江秋水》、《西江月·水上鸳鸯比翼》两词,或为是调最早之文人作品。及至两宋,《西江月》词调之格律、音韵、句式等渐得统一,依调填词之词人辈出,凡一百五十六人,四百七十三首(不计异名词作),占两宋词坛词人总数之11.8%,词作总数之2.6%。欧阳炯词有「两岸蘋香暗起」句,又名《白蘋香》;因宋程洺水词而得名《步虚词》;因宋韩涧泉词而得名《晚香时候》、《晚春时候》;因元王行词而得名《江月令》;因元丘长春词宣传教义而得名《玉炉三涧雪》;因明马守贞词而得名《壶天晓》。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后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以柳屯田《西江月·凤额绣帘高捲》词为正体,双调五十字,前后阕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另有五十字前后阕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五十一字前后阕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句三平韵诸变体。 「平山堂」:傅注本、元延祐本无题。《东坡外集》题作「元丰七年过扬州」。兹从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调名下题。 平山堂:傅子立注:「欧阳文忠公守扬州,于僧舍建平山堂,颇得观览之胜。」刘尚荣按:「参见南宋·王仪父《舆地纪胜·卷三十七·扬州景物》,别见北宋·叶石林《避暑录话·卷上》:『欧阳文忠公在扬州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堂据蜀冈,下临江南,下临江南数百里,真润金陵三州,隐隐可见。』」龙榆生笺引《舆地纪胜·卷三十七·扬州景物》:「在大明寺侧。负堂而望,江南诸山拱列檐下,故名,为士女游观之所。」 弹指:傅子立注:「释氏有一弹指之顷。」刘尚荣按:「《翻译名义集·卷五·时分篇第二十三》:『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chà)那。……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或即傅注所本。」龙榆生笺:「《吕氏春秋》:『二十瞬为一弹指。』」按:此所引不见今本《吕氏春秋》。 十年:清·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己未四月,同张大亨游平山堂。公倅杭、赴密、守湖,三过扬。熙宁辛亥,见欧阳公于汝阴,至是元丰己未,凡九年。词云『十年』,举成数也。时鲜于侁(shēn)自京东转运使移知扬州,此燕集平山堂主人也。」 老仙翁:傅子立注:「老仙翁,谓文忠公也。文忠公墨妙多著于平山堂。」 龙蛇飞动:傅子立注:「龙蛇飞动,言其笔势之腾扬如此。」 文章太守:傅子立注:「欧阳文忠公知滁州日,作亭琅琊山,自号醉翁,因以名亭。后守扬州,于僧寺建平山堂,甚得观览之胜。堂下手植柳数株。后数年,公在翰林,金华刘原父出守维扬,公出家乐饮饯,亲作《朝中措》词。议者谓非刘之才,不能当公之词。可谓双美矣。词曰:『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休言:《东坡外集》作「莫言」。 万事转头空:傅子立注引唐·白乐天《自咏》诗:「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皆梦:元延祐本作「是梦」。毛本作「莫梦」。
繁体原文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翻译
我第三次經過平山堂,前半生在彈指聲中過去了。整十年沒見老仙翁了,衹有牆上他的墨跡,仍是那樣氣勢雄渾,猶如龍飛蛇舞。我在平山堂前「歐公柳」的下面,寫下這首詞悼念文壇英傑,故揚州太守歐陽修。別說人死後萬事皆空,即使活在世上,也不過是一場大夢呀!
释义/赏析
西江月:詞牌名。唐教坊曲名,源自南朝淸商樂,屬法部道曲,後用爲詞牌,最早見於唐玄宗時《教坊記》。調名或取自李太白《蘇臺覽古》詩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呉王官裏人」。西江是長江的別稱,調詠呉王、西施故事。是調大致形成於唐五代時期,初爲流行於民間,後因淸越哀傷,轉入法部道曲。唐五代時存詞數目較少,唐呂純陽所作《西江月·著意黃庭歳久》、《西江月·任是聰明志士》兩首爲最早可見《西江月》,後人多謂係託名之作。《敦煌曲子詞》存有三首無名氏的《西江月》,《尊前集》收録五代歐陽炯《西江月·月映長江秋水》、《西江月·水上鴛鴦比翼》兩詞,或爲是調最早之文人作品。及至兩宋,《西江月》詞調之格律、音韻、句式等漸得統一,依調塡詞之詞人輩出,凡一百五十六人,四百七十三首(不計異名詞作),佔兩宋詞壇詞人總數之11.8%,詞作總數之2.6%。歐陽炯詞有「兩岸蘋香暗起」句,又名《白蘋香》;因宋程洺水詞而得名《歩虛詞》;因宋韓澗泉詞而得名《晩香時候》、《晩春時候》;因元王行詞而得名《江月令》;因元丘長春詞宣傳教義而得名《玉爐三澗雪》;因明馬守貞詞而得名《壺天曉》。唐五代詞本爲平仄韻異部間協,宋後詞則上下闋各用兩平韻,末轉仄韻,例須同部。以柳屯田《西江月·鳳額繡簾髙捲》詞爲正體,雙調五十字,前後闋各四句兩平韻一叶韻。另有五十字前後闋各四句兩平韻兩叶韻,五十一字前後闋各四句兩平韻兩仄韻,五十六字前後闋各四句三平韻諸變體。 「平山堂」:傅注本、元延祐本無題。《東坡外集》題作「元豐七年過揚州」。茲從明呉訥鈔本、《蘇長公二妙集》本、茅維《蘇集》本調名下題。 平山堂:傅子立注:「歐陽文忠公守揚州,於僧舍建平山堂,頗得觀覽之勝。」劉尚榮按:「參見南宋·王儀父《輿地紀勝·巻三十七·揚州景物》,別見北宋·葉石林《避暑録話·巻上》:『歐陽文忠公在揚州作平山堂,壯麗爲淮南第一。堂據蜀岡,下臨江南,下臨江南數百里,眞潤金陵三州,隱隱可見。』」龍楡生箋引《輿地紀勝·巻三十七·揚州景物》:「在大明寺側。負堂而望,江南諸山拱列簷下,故名,爲士女遊觀之所。」 彈指:傅子立注:「釋氏有一彈指之頃。」劉尚榮按:「《翻譯名義集·巻五·時分篇第二十三》:『時極短者,謂刹那也。……壯士一彈指頃。六十五刹(chà)那。……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二十念爲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或卽傅注所本。」龍楡生箋:「《呂氏春秋》:『二十瞬爲一彈指。』」按:此所引不見今本《呂氏春秋》。 十年:淸·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己未四月,同張大亨遊平山堂。公倅杭、赴密、守湖,三過揚。熙寧辛亥,見歐陽公於汝陰,至是元豐己未,凡九年。詞云『十年』,舉成數也。時鮮于侁(shēn)自京東轉運使移知揚州,此燕集平山堂主人也。」 老仙翁:傅子立注:「老仙翁,謂文忠公也。文忠公墨妙多著於平山堂。」 龍蛇飛動:傅子立注:「龍蛇飛動,言其筆勢之騰揚如此。」 文章太守:傅子立注:「歐陽文忠公知滁州日,作亭瑯琊山,自號醉翁,因以名亭。後守揚州,於僧寺建平山堂,甚得觀覽之勝。堂下手植柳數株。後數年,公在翰林,金華劉原父出守維揚,公出家樂飲餞,親作《朝中措》詞。議者謂非劉之才,不能當公之詞。可謂雙美矣。詞曰:『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休言:《東坡外集》作「莫言」。 萬事轉頭空:傅子立注引唐·白樂天《自詠》詩:「百年隨手過,萬事轉頭空。」 皆夢:元延祐本作「是夢」。毛本作「莫夢」。
拓展阅读
西江月·平山堂创作背景/ 苏轼 / 〔宋代〕

  此词写于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第三次到扬州平山堂,缅怀恩师欧阳修,同时也蕴含苏轼自身的人生感叹。到作此词为止,苏轼共三次到过扬州,则“三过平山堂下”实质上浓缩了苏轼近十年间南迁北调的动荡生涯。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周汝昌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04 :635-636 .
西江月·平山堂赏析/ 苏轼 / 〔宋代〕

  平山堂位于扬州西北的大明寺侧,乃欧阳修于公元1048年(庆历八年)知扬州时所建。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四月,苏轼自徐州调知湖州,生平第三次经过平山堂。这时距苏轼和其恩师欧阳修最后一次见面已达九年,而欧阳修也已逝世八年。适逢自己政治处境艰难,苏轼为重游故地、缅怀恩师而作的这首词,自然会有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

  词的上片写瞻仰欧词手迹而生的感慨。作者对他的恩师欧阳修怀有深挚的情谊,此刻置身于欧公所建的平山堂,自然思绪万千。“三过平山堂下”,是说自己此番已是第三次登临此堂了。此前,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离京任杭州通判,熙宁七年由杭州移知密州,都曾途经杨州,来平山堂凭吊恩师。“半生弹指声中”,是作者抚今追昔,感慨岁月蹉跎、遭遇坎坷、人生如梦。

  “十年不见老翁”,是说十年前作者曾与欧阳公欢聚,不料此次聚会竟成永诀,次年恩师就仙逝了。“壁上龙蛇飞动”,是说欧公虽早已仙去,但平山堂壁上仍刻有他亲书手迹,其中有他的词《朝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周汝昌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04 :635-636 .
西江月·平山堂译文及注释/ 苏轼 / 〔宋代〕

译文
我这大半辈子到过平山堂三次,前半生在弹指声中过去了。整十年没见到欧公了,但他留在墙上的墨迹,仍是那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
我本想悼念恩师“文章太守”欧阳修,但还是为杨柳春风大好年华而歌。不要说(劝我)一切追求到头来不过一场空,我不经历到尾(又怎会有梦醒一般的大悟),只会像梦里人仍然随心追求罢了。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调咏吴王西施的故事。原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仄韵,同部平仄互押,前后阕起首两句例用对仗。
平山堂:在扬州大明寺侧,欧阳修所建。《舆地纪胜》:“负堂而望,江南诸山拱列檐下,故名。”
弹指:佛教名词,比喻时间短暂。《翻译名义集》卷五《时分》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参考资料:

1、 陈明源 .常用词牌详介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87年10月 :150 .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41068079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