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水调歌头 · 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水调歌头 · 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 来自:《作品》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木末翠楼出,诗眼巧安排。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畴昔此山安在,应为先生见晩,万马一时来。白鸟飞不尽,却带夕阳回。 劝公饮,左手蟹,右手杯。人间万事变灭,今古几池台。君看庄生达者,犹对山林臯壤,哀乐未忘怀。我老尚能赋,风月试追陪。

翻译
释义/赏析
张晋英:宋·洪迈《夷坚志·乙卷卷八·骆将仕家》:「淳熙癸夘岁,张晋美涛自西外宗教授入为敕令删定官,挈(qiè)家到都城,未得官舍,僦(jiù)冷水巷骆将仕屋暂处。骆自居其旁。数日后,骆妻谒张氏,问无恙甚勤,自是每见辄云,然意以为相劳苦常谈尔。其地卑湿特甚,不数月徙去。而黄景享自滁州来为太学学录,复居之经旬日。婢妾夜叫呼云『有贼』,已而,房门洞开,竟夕扰扰。明旦,默检无所失亡,独新洗衣四种,原在厨间皆不见。遍索之,其二在墙头,犹以为贼携去而失坠者,其二乃压于积薪之下。黄虽疑怪而不欲告人。后数日,又复见异。原寘四瓷盌于桌上,悉顿叠壁下,亦不之问。黄母夫人病,侍药至三更,持灯入厕,则庖内什器数十皆排列厕板上,惧而亟出,于是亦去之。继访其事,乃一年前骆之长子以狂荡弗谨,为父母所责,自经于厨,从此变怪百出。晋英闻之,始悟骆妻所问,盖为是云。黄母旋亦捐馆抛弃馆舍,死亡之婉辞。」据知晋英名涛。南宋·楼钥《攻愧(kuì)集·卷三十九·〈外制·福州提举张涛提点坑冶铸钱制词〉》:「敕具官某,国家分道遣使,各扬乃职。惟货泉之寄,总六道百郡之权归于一大有司,视汉之钟官辩铜其重甚矣,非得通儒,不以轻畀(bì)。以尔抱负不凡,词章精赡,出入朝行,见谓老成;使于二部,皆有声绩:举以命汝。其为朕谨调度,察奸欺,使邦财阜通,朕岂久汝于外哉。」《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二二》:「(庆元元年)十二月九日,大理少卿张涛罢黜,以言者论涛因周朴狂妄,鼓众上书,鞠之天狱,平昔与伪学之党同恶相济。」宋·陈骙(kuí)《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同修国史》及《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实录院同修撰》均载张涛于嘉泰二年八月以中书舍人兼领其事。宋·蔡戡(kān)《定斋集·卷十七·〈五言律诗·张晋英侍郎挽诗〉》:「当代推耆旧,如公能几人。典刑唐阁老,风采汉廷臣。直笔书青史,巍冠侍紫宸。壶公非不遇,犹未究经纶。」「贾传年方少,词场屡策勋。贤关驰隽誉,仕路蔼清芬。德望三朝重,声名四海闻。仙游向何许,地下亦修文。」据此可略知张氏行谊及事历。据《福建通志·职官志》,张涛为武进人。按:宋·陈骙(kuí)《南宋馆阁录·卷八·〈官联下·史馆修撰〉》另有一张涛,名下注云:「字子公,鄱阳人。」查此人乃张焘之误。《宋史》有传,卒于隆兴二年。 玉峰楼:未详。 诗眼:宋·苏轼《僧清顺新作垂云亭》诗:「天公争向背,诗眼巧增损。」 玉崔嵬:宋·王安石《次韵和甫咏雪》诗:「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 「安在、见晚」:《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传〉》:「主父偃者,齐临菑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游齐诸生閒,莫能厚遇也。齐诸儒生相与排摈(bìn),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为客甚困。孝武元光元年中,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召。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是时赵人徐乐、齐人严安俱上书言世务,各一事。……书奏天子,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于是上乃拜主父偃、徐乐、严安为郎中。偃数见,上疏言事,诏拜偃为谒者,迁为中大夫。一岁中四迁偃。」见晚,四卷本丁集作「见挽」。 「劝公」: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作「劝君」。 「左手蟹,右手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君看庄生达者,犹对山林皋壤,哀乐未忘怀」句:《庄子·卷二十二·〈外篇·知北游〉》:「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禦,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
繁体原文
木末翠樓出,詩眼巧安排。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疇昔此山安在,應爲先生見晩,萬馬一時來。白鳥飛不盡,卻帶夕陽回。 勸公飲,左手蟹,右手杯。人間萬事變滅,今古幾池臺。君看莊生達者,猶對山林臯壤,哀樂未忘懷。我老尚能賦,風月試追陪。
翻译
释义/赏析
張晉英:宋·洪邁《夷堅志·乙卷卷八·駱將仕家》:「淳熙癸夘歲,張晉美濤自西外宗教授入為勅令刪定官,挈(qiè)家到都城,未得官舍,僦(jiù)冷水巷駱將仕屋暫處。駱自居其旁。數日後,駱妻謁張氏,問無恙甚勤,自是每見輙云,然意以爲相勞苦常談爾。其地卑濕特甚,不數月徙去。而黃景享自滁州來爲太學學録,復居之經旬日。婢妾夜叫呼云『有賊』,已而,房門洞開,竟夕擾擾。明旦,黙檢无所失亡,獨新洗衣四種,原在厨間皆不見。遍索之,其二在牆頭,猶以爲賊攜去而失墜者,其二乃壓於積薪之下。黃雖疑怪而不欲告人。後數日,又復見異。原寘四甆盌於桌上,悉頓疊壁下,亦不之問。黃母夫人病,侍藥至三更,持燈入厠,則庖内什器數十皆排列厠板上,懼而亟出,於是亦去之。繼訪其事,乃一年前駱之長子以狂蕩弗謹,爲父母所責,自經於厨,從此變怪百出。晉英聞之,始悟駱妻所問,蓋爲是云。黃母旋亦捐館拋棄館舍,死亡之婉辭。」據知晉英名濤。南宋·樓鑰《攻媿(kuì)集·卷三十九·〈外制·福州提舉張濤提㸃坑冶鑄錢制詞〉》:「敕具官某,國家分道遣使,各揚乃職。惟貨泉之寄,總六道百郡之權歸於一大有司,視漢之鍾官辯銅其重甚矣,非得通儒,不以輕畀(bì)。以爾抱負不凡,詞章精贍,出入朝行,見謂老成;使於二部,皆有聲績:舉以命汝。其爲朕謹調度,察姦欺,使邦財阜通,朕豈乆汝於外哉。」《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二二》:「(慶元元年)十二月九日,大理少卿張濤罷黜,以言者論濤因周樸狂妄,鼓衆上書,鞠之天獄,平昔與僞學之黨同惡相濟。」宋·陳騤(kuí)《南宋館閣續録·卷九·同修國史》及《南宋館閣續録·卷九·實録院同修撰》均載張濤於嘉泰二年八月以中書舍人兼領其事。宋·蔡戡(kān)《定齋集·卷十七·〈五言律詩·張晉英侍郎挽詩〉》:「當代推耆舊,如公能幾人。典刑唐閣老,風采漢廷臣。直筆書青史,巍冠侍紫宸。壺公非不遇,猶未究經綸。」「賈傳年方少,詞場屢策勲。賢闗馳雋譽,仕路藹清芬。徳望三朝重,聲名四海聞。僊遊向何許,地下亦修文。」據此可略知張氏行誼及事歷。據《福建通志·職官志》,張濤爲武進人。按:宋·陳騤(kuí)《南宋館閣録·卷八·〈官聨下·史館修撰〉》另有一張濤,名下注云:「字子公,鄱陽人。」查此人乃張燾之誤。《宋史》有傳,卒於隆興二年。 玉峰樓:未詳。 詩眼:宋·蘇軾《僧清順新作垂雲亭》詩:「天公爭向背,詩眼巧增損。」 玉崔嵬:宋·王安石《次韻和甫詠雪》詩:「奔走風雲四面來,坐看山壟玉崔嵬。」 「安在、見晩」:《史記·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傳·主父偃傳〉》:「主父偃者,齊臨菑人也。學長短縱橫之術,晚乃學《易》、《春秋》、百家言。游齊諸生閒,莫能厚遇也。齊諸儒生相與排擯(bìn),不容於齊。家貧,假貸無所得,乃北游燕、趙、中山,皆莫能厚遇,爲客甚困。孝武元光元年中,以爲諸侯莫足游者,乃西入關見衞將軍。衞將軍數言上,上不召。資用乏,留久,諸公賓客多厭之,乃上書闕下。朝奏,暮召入見。所言九事,其八事爲律令,一事諫伐匈奴。……是時趙人徐樂、齊人嚴安俱上書言世務,各一事。……書奏天子,天子召見三人,謂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於是上乃拜主父偃、徐樂、嚴安爲郎中。偃數見,上疏言事,詔拜偃爲謁者,遷爲中大夫。一歲中四遷偃。」見晩,四卷本丁集作「見挽」。 「勸公」:王詔校刊本及四印齋本作「勸君」。 「左手蟹,右手杯」: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任誕》:「畢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桮,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君看莊生達者,猶對山林臯壤,哀樂未忘懷」句:《莊子·卷二十二·〈外篇·知北遊〉》:「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樂未畢也,哀又繼之。哀樂之來,吾不能禦,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爲物逆旅耳!」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