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满江红 · 题冷泉亭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满江红 · 题冷泉亭》 来自:《作品》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珮环声急。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木润,琅玕湿。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

翻译
松竹夹道,劲直挺拔,像衣冠整齐的官吏一样,拱手而立。逐渐进入青翠的山谷,泉水声像群仙乘风东下,身上的珮环发出铮铮响声。谁能相信耸立在西湖边的这座千丈山峰,会是从天竺(印度)飞来的呢?这飞来峰是当年仙人用玉斧从方壶山削下来的,现在没人知道了。 泉水滋润了山间的草木,浸湿了溪畔的美石。跨过小桥,登上高亭,俯视清澈碧绿的潭水。乘醉起舞,摇动鸾凤似的身影;放声高歌,莫要使潭底的鱼龙悲泣。我的家乡济南的风光景物和这里一样美丽,可恨现在被敌人占领,使我客居江南,有家难归。
释义/赏析
题冷泉亭:广信书院本作“冷泉亭”,玆从四卷本甲集。 冷泉亭:唐代建筑,在杭州西湖灵隐寺西南飞来峰下,为西湖名胜之一。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三·冷泉亭》:“在飞来峰下,唐刺史河南元藇建,刺史白居易记,刻石亭上。政和中,僧慧雲又于前作小亭,郡守毛友命去之。”唐·白居易《冷泉亭记》:“东南山水,馀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 直节:劲直挺拔貌,代指竹。 冠缨:帽子与帽带,代指松。 拱立:拱手而立。 珮环声急:此言翠谷泉声优美,如仙女环珮丁冬。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谁信天峰飞堕地: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三·飞来峰》:“晏元献公《舆地志》云:‘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兹山,叹曰“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今此亦复尔邪?”因挂锡造灵隐寺,号其峰曰“飞来”。’”谁信,一作“闻道”。 方壶:神话传说中的仙山,在渤海之东。《列子·卷五·〈汤问·汤问夏革〉》:“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 “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句:此云飞来峰是神仙用玉斧削就,可惜今已无人知晓了。 琅玕(gān):原指青色美玉,此指绿竹。 危亭:高亭,指冷泉亭。 玉渊澄碧:潭水深绿清澈。 鸾凤:传说中的两种神鸟,常喻脱俗不凡之士。 浩歌莫遣鱼龙泣:宋·范成大《爱雪歌》:“歌呼达晓鱼龙愁。”浩歌,放声歌唱;鱼龙泣,官水中怪兽为之动情。 吾家:指济南。按:济南有大明湖、趵突泉诸名胜,景色佳丽,略似西湖,故稼轩有此联想。 风物本吾家:指冷泉亭景色与其家乡风光极为相似。按:作者老家济南素有“泉城”之称,且那时水光山色也堪与冷泉亭一带媲美。风物,四卷本作“风月”。
繁体原文
直節堂堂,看夾道、冠纓拱立。漸翠谷、羣仙東下,珮環聲急。誰信天峯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識。 山木潤,琅玕濕。秋露下,瓊珠滴。向危亭橫跨,玉淵澄碧。醉舞且搖鸞鳳影,浩歌莫遣魚龍泣。恨此中、風物本吾家,今爲客。
翻译
松竹夾道,勁直挺拔,像衣冠整齊的官吏一樣,拱手而立。逐漸進入靑翠的山谷,泉水聲像群僊乘風東下,身上的珮環發出錚錚響聲。誰能相信聳立在西湖邊的這座千丈山峰,會是從天竺(印度)飛來的呢?這飛來峰是當年僊人用玉斧從方壺山削下來的,現在沒人知道了。 泉水滋潤了山間的草木,浸溼了溪畔的美石。跨過小橋,登上高亭,俯視清澈碧綠的潭水。乘醉起舞,搖動鸞鳳似的身影;放聲高歌,莫要使潭底的魚龍悲泣。我的家鄉濟南的風光景物和這裏一樣美麗,可恨現在被敵人佔領,使我客居江南,有家難歸。
释义/赏析
題冷泉亭:廣信書院本作「冷泉亭」,玆從四卷本甲集。 冷泉亭:唐代建築,在杭州西湖靈隱寺西南飛來峰下,爲西湖名勝之一。宋·潛説友《咸淳臨安志·卷二十三·冷泉亭》:「在飛來峰下,唐刺史河南元藇建,刺史白居易記,刻石亭上。政和中,僧慧雲又於前作小亭,郡守毛友命去之。」唐·白居易《冷泉亭記》:「東南山水,餘杭郡爲最。就郡言,靈隱寺爲尤。由寺觀言,冷泉亭爲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尋,廣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勝概,物無遁形。……山樹爲蓋,巖石爲屏,雲從棟生,水與階平。」 直節:勁直挺拔貌,代指竹。 冠纓:帽子與帽帶,代指松。 拱立:拱手而立。 珮環聲急:此言翠谷泉聲優美,如僊女環珮丁冬。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 誰信天峯飛墮地:宋·潛説友《咸淳臨安志·卷二十三·飛來峰》:「晏元獻公《輿地志》云:『晉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茲山,歎曰「此是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年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隠,今此亦復爾邪?」因掛錫造靈隠寺,號其峯曰「飛來」。』」誰信,一作「聞道」。 方壺:神話傳説中的僊山,在渤海之東。《列子·卷五·〈湯問·湯問夏革〉》:「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周旋三萬里,其頂平處九千里。……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 「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識。」句:此云飛來峰是神僊用玉斧削就,可惜今已無人知曉了。 琅玕(gān):原指靑色美玉,此指綠竹。 危亭:高亭,指冷泉亭。 玉淵澄碧:潭水深綠清澈。 鸞鳳:傳説中的兩種神鳥,常喩脫俗不凡之士。 浩歌莫遣魚龍泣:宋·范成大《愛雪歌》:「歌呼達曉魚龍愁。」浩歌,放聲歌唱;魚龍泣,官水中怪獸爲之動情。 吾家:指濟南。按:濟南有大明湖、趵突泉諸名勝,景色佳麗,略似西湖,故稼軒有此聯想。 風物本吾家:指冷泉亭景色與其家鄉風光極爲相似。按:稼軒故鄕濟南素有「泉城」之稱,且那時水光山色也堪與冷泉亭一帶媲美。風物,四卷本作「風月」。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