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满江红 · 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满江红 · 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 来自:《满江红》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还记得、梦里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翻译
释义/赏析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宋以来始填此词调。《钦定词谱》以柳屯田「暮雨初收」词为正格。九十三字,前阕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阕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另有平声格,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八句四平韵,后阕十句五平韵。 「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四卷本甲集「江行和杨济翁韵」,《花庵词选》作「感兴」。 杨济翁:杨炎正,吉水人,杨邦乂之孙,杨诚斋族弟。宋·杨诚斋《诚斋诗话》:「予族弟炎正,字济翁。……济翁年五十二乃及第。初任宁远簿,甚为京丞相所知。」按:据《宋会要辑稿·职官门》各卷之记事,知杨氏于庆元中任吏部架阁,嘉定中改大理司直,并历守藤、琼等州。其早年或曾久居京口或扬州,故与寓居京口之稼轩相识甚早。 周显先:未详。稼轩诗集有和周显先韵之七绝二首。 溪山:辛稼轩的溪山情节。早在淳熙五年,辛稼轩已经有了依稀朦胧的「溪山」意识。事实上,辛稼轩「溪山」意识出现的年代,还可以大大前推。如《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词云:「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四年或稍后,时为建康府通判。又《水调歌头》词云:「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辛稼轩「溪山」隐逸情结产生,不能说这是消极颓废的意识;不仅如此,恰恰相反,正说明词人的积极主张收复、抗战。只是在这种积极主张不能实现,在希望彻底破灭之后,才有了美人迟暮,英雄失路之感;更有了迷途实远,昨非今非之慨。这是「溪山」隐逸情结产生的真正原因。 怪:惊异,骇疑。而之所以如此,隐含有时光迅速,不觉间已是旧相识了的感叹意味。按:稼轩南归初期,曾有一段漫游吴楚的生活经历,通判建康后,也大体宦游于吴楚一带,故有此感。 「还记得、梦里行遍」句:四卷本作「是梦里、寻常行遍」。 緉(liàng):一双。 屐(jī):木底有齿的鞋,六朝人喜著屐游山。语出《世说新语·雅量》:「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馀两小簏箸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尘劳:四卷本作「尘埃」,风尘劳辛,指其宦游生涯。 三十九年非:回顾三十九年,一切皆非。西汉·刘安《淮南子·卷一·原道训》:「凡人中寿七十岁,然而趋舍指凑,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时稼轩年近四十,套用此语自叹。宋·王安石《省中二首·其二》诗:「身世自知还自笑,悠悠三十九年非。」 「吴楚地,东南坼(chè)。」句:此化用唐·杜甫《登岳阳楼》诗意:「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诗极言洞庭湖宽广,似将中国大地分裂为二。坼,裂开。 「英雄事,曹刘敌。」句:谓图英雄霸业者,惟曹操和刘备相与匹敌。《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传〉》:「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此明颂曹、刘,暗扬孙权。盖当时堪与曹、刘争雄天下者惟孙权,而他正霸居吴楚一带。稼轩《南乡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与此暗合。敌,匹敌。 「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句:言历史遗迹被无情西风一扫而尽。陈迹,四卷本及《花庵词选》作「尘迹」。 楼观才成: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作「楼观甫成」,楼阁刚刚建成。宋·苏轼《送郑户曹》诗:「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 旌旗未卷:指战事未休,喻复国大业未了。旌旗,战旗。 「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句:感慨宦迹不定,事业未就而鬓发先白。此喻调动频繁,难展才略。 「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句:谓哀乐相循,古今同理。言外之意,大可不必计较。转相寻,循环往复、辗转相继。人间,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改作「人生」。
繁体原文
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曾識。還記得、夢裏行徧,江南江北。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緉平生屐?笑塵勞、三十九年非,長爲客! 吳楚地,東南坼。英雄事,曹劉敵。被西風吹盡,了無陳跡。樓觀纔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嘆人間、哀樂轉相尋,今猶昔。
翻译
释义/赏析
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遊》、《傷春曲》。唐人小説《冥音錄》載曲名《上江虹》,後更名《滿江紅》。宋以來始塡此詞調。《欽定詞譜》以柳屯田「暮雨初收」詞爲正格。九十三字,前闋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後闋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用入聲韻者居多,格調沉鬱激昂,前人用以發抒懷抱,佳作頗多。另有平聲格,雙調九十三字,前闋八句四平韻,後闋十句五平韻。 「江行,簡楊濟翁、周顯先」:四卷本甲集「江行和楊濟翁韻」,《花庵詞選》作「感興」。 楊濟翁:楊炎正,吉水人,楊邦乂之孫,楊誠齋族弟。宋·楊誠齋《誠齋詩話》:「予族弟炎正,字濟翁。……濟翁年五十二乃及第。初任寧遠簿,甚爲京丞相所知。」按:據《宋會要輯稿·職官門》各卷之記事,知楊氏於慶元中任吏部架閣,嘉定中改大理司直,幷歷守藤、瓊等州。其早年或曾久居京口或揚州,故與寓居京口之稼軒相識甚早。 周顯先:未詳。稼軒詩集有和周顯先韻之七絶二首。 溪山:辛稼軒的溪山情節。早在淳熙五年,辛稼軒已經有了依稀朦朧的「溪山」意識。事實上,辛稼軒「溪山」意識出現的年代,還可以大大前推。如《滿江紅·建康史帥致道席上賦》詞云:「且歸來、談笑護長江,波澄碧。」這首詞作於孝宗乾道四年或稍後,時爲建康府通判。又《水調歌頭》詞云:「散盡黃金身世,不管秦樓人怨,歸計狎沙鷗。明夜扁舟去,和月載離愁。」辛稼軒「溪山」隱逸情結産生,不能説這是消極頽廢的意識;不僅如此,恰恰相反,正説明詞人的積極主張收復、抗戰。衹是在這種積極主張不能實現,在希望徹底破滅之後,纔有了美人遲暮,英雄失路之感;更有了迷途實遠,昨非今非之慨。這是「溪山」隱逸情結産生的眞正原因。 怪:驚異,駭疑。而之所以如此,隱含有時光迅速,不覺間已是舊相識了的感嘆意味。按:稼軒南歸初期,曾有一段漫遊吳楚的生活經歷,通判建康後,也大體宦遊於吳楚一帶,故有此感。 「還記得、夢裏行遍」句:四卷本作「是夢裏、尋常行遍」。 緉(liàng):一雙。 屐(jī):木底有齒的鞋,六朝人喜著屐遊山。語出《世説新語·雅量》:「祖士少好財,阮遙集好屐,幷恆自經營,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詣祖,見料視財物。客至,屛當未盡,餘兩小簏箸背後,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詣阮,見自吹火蠟屐,因嘆曰:『未知一生當箸幾量屐?』神色閑暢。於是勝負始分。」 塵勞:四卷本作「塵埃」,風塵勞辛,指其宦遊生涯。 三十九年非:回顧三十九年,一切皆非。西漢·劉安《淮南子·卷一·原道訓》:「凡人中壽七十歲,然而趨舍指凑,日以月悔也,以至於死,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時稼軒年近四十,套用此語自嘆。宋·王安石《省中二首·其二》詩:「身世自知還自笑,悠悠三十九年非。」 「吳楚地,東南坼(chè)。」句:此化用唐·杜甫《登岳陽樓》詩意:「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杜詩極言洞庭湖寛廣,似將中國大地分裂爲二。坼,裂開。 「英雄事,曹劉敵。」句:謂圖英雄霸業者,惟曹操和劉備相與匹敵。《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先主傳〉》:「先主未出時,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先主未發,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此明頌曹、劉,暗揚孫權。蓋當時堪與曹、劉爭雄天下者惟孫權,而他正霸居吳楚一帶。稼軒《南鄉子》:「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與此暗合。敵,匹敵。 「被西風吹盡,了無陳迹。」句:言歷史遺迹被無情西風一掃而盡。陳迹,四卷本及《花庵詞選》作「塵迹」。 樓觀纔成:王詔校刊本及四印齋本作「樓觀甫成」,樓閣剛剛建成。宋·蘇軾《送鄭戶曹》詩:「樓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 旌旗未卷:指戰事未休,喩復國大業未了。旌旗,戰旗。 「樓觀纔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句:感慨宦迹不定,事業未就而鬢髮先白。此喩調動頻繁,難展才略。 「嘆人間、哀樂轉相尋,今猶昔。」句:謂哀樂相循,古今同理。言外之意,大可不必計較。轉相尋,循環往復、輾轉相繼。人間,王詔校刊本及四印齋本改作「人生」。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