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浪淘沙 · 赋虞美人草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浪淘沙 · 赋虞美人草》 来自:《浪淘沙》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翻译
释义/赏析
浪淘沙: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起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五十四字,前后阕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蒋氏《九宫谱目》「越调」,《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按《唐书·礼乐志》,歇指调乃林钟律之商声。越调乃无射律之商声也),前后阕首句各少一字。复就本宫调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阕,第一、二阕各四仄韵,第三阕两仄韵,定用入声韵《清真集》入「商调」,韵位转密,句豆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韵,第二、三段各五仄韵,并叶入声韵。贺铸词名《曲入冥》,李清照词名《卖花声》,史达祖词名《过龙门》,马钰词名《炼丹砂》。按唐人《浪淘沙》本七言断句,至南唐李煜始制两段令词,虽每段尚存七言诗两句,其实因旧曲名,另创新声也。杜安世词于前阕起句减一字,柳永词于前后阕起句各减一字,均为令词,句读悉同。即宋祁、杜安石仄韵词,稍变音节,然前后第二句四字、第三句七字,其源亦出于李煜词也。至柳永、周邦彦别作慢词,与此截然不同,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也。《词律》于令词强为分体,于慢词或为类列者误。 虞美人草: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乐律》:「高邮桑景舒性知音,听百物之声,悉能占其灾福,尤善乐律。旧传有《虞美人草》,闻人作《虞美人曲》,则枝叶皆动,他曲不然。景舒试之,诚如所传。乃详其曲声,曰:「皆吴音也。」他日取琴,试用吴音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亦动,乃谓之《虞美人操》。其声调与《虞美人曲》全不相近,始末无一声相似者,而草辄应之,与《虞美人曲》无异者,律法同管也。其知者臻妙如此。景舒进士及第,终于州县官。今《虞美人操》盛行于江吴间,人亦莫知其如何为吴音。」 不肯过江东:《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yǐ)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宋·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为人杰,死亦作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句:曾布妻魏氏《虞美人草行》:「三军败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到老。香魂夜逐剑光飞,青血化为原上草。」玉帐,军帐之美称。只今,四卷本乙集及《全芳备祖·後集卷十一·〈卉部·虞美人草·浪淘沙〉》作「至今」。 「唱著《虞兮》当日曲」句:《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儿女此情同: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湘娥竹上泪痕浓」句:湘竹亦称湘妃竹。《博物志》:「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苍梧,二妃追至,哭帝极哀,泪染于竹,故斑斑如泪痕。」 「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句:《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舜盖,《全芳备祖·後集卷十一·〈卉部·虞美人草·浪淘沙〉》作「舜目」。
繁体原文
不肯過江東,玉帳匆匆。只今草木憶英雄。唱著《虞兮》當日曲,便舞春風。 兒女此情同,往事朦朧。湘娥竹上淚痕濃。舜蓋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翻译
释义/赏析
浪淘沙:詞牌名。原爲唐教坊曲。劉禹錫、白居易幷作七言絶句體,五代時起始流行長短句雙調小令。五十四字,前後闋各四平韻,多作激越凄壯之音。蔣氏《九宮譜目》「越調」,《樂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調」(按《唐書·禮樂志》,歇指調乃林鐘律之商聲。越調乃無射律之商聲也),前後闋首句各少一字。復就本宮調演爲長調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闋,第一、二闋各四仄韻,第三闋兩仄韻,定用入聲韻《清眞集》入「商調」,韻位轉密,句豆亦與《樂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韻,第二、三段各五仄韻,幷叶入聲韻。賀鑄詞名《曲入冥》,李清照詞名《賣花聲》,史達祖詞名《過龍門》,馬鈺詞名《煉丹砂》。按唐人《浪淘沙》本七言斷句,至南唐李煜始製兩段令詞,雖每段尚存七言詩兩句,其實因舊曲名,另創新聲也。杜安世詞于前闋起句減一字,柳永詞于前後闋起句各減一字,均爲令詞,句讀悉同。即宋祁、杜安石仄韻詞,稍變音節,然前後第二句四字、第三句七字,其源亦出於李煜詞也。至柳永、周邦彥別作慢詞,與此截然不同,蓋調長拍緩,即古曼聲之意也。《詞律》於令詞強爲分體,於慢詞或爲類列者誤。 虞美人草: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五·樂律》:「高郵桑景舒性知音,聽百物之聲,悉能占其災福,尤善樂律。舊傳有《虞美人草》,聞人作《虞美人曲》,則枝葉皆動,他曲不然。景舒試之,誠如所傳。乃詳其曲聲,曰:「皆呉音也。」他日取琴,試用呉音製一曲,對草鼓之,枝葉亦動,乃謂之《虞美人操》。其聲調與《虞美人曲》全不相近,始末無一聲相似者,而草輒應之,與《虞美人曲》無異者,律法同管也。其知者臻妙如此。景舒進士及第,終於州縣官。今《虞美人操》盛行于江呉間,人亦莫知其如何爲呉音。」 不肯過江東:《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yǐ)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爲!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餘創。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爲若德。』乃自刎而死。」宋·李清照《夏日絶句》:「生當爲人傑,死亦作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玉帳匆匆。只今草木憶英雄」句:曾布妻魏氏《虞美人草行》:「三軍敗盡旌旗倒,玉帳佳人坐到老。香魂夜逐劍光飛,青血化爲原上草。」玉帳,軍帳之美稱。只今,四卷本乙集及《全芳備祖·後集卷十一·〈卉部·虞美人草·浪淘沙〉》作「至今」。 「唱著《虞兮》當日曲」句:《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慨,自爲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兒女此情同:唐·韓愈《聽穎師彈琴》詩:「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湘娥竹上淚痕濃」句:湘竹亦稱湘妃竹。《博物志》:「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蒼梧,二妃追至,哭帝極哀,淚染於竹,故斑斑如淚痕。」 「舜蓋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句:《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蠭起,相與幷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爲「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舜蓋,《全芳備祖·後集卷十一·〈卉部·虞美人草·浪淘沙〉》作「舜目」。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