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满江红 · 中秋寄远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满江红 · 中秋寄远》 来自:《满江红》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舞,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翻译
快上西楼赏月,担心中秋月有浮云遮挡,不够明朗。请美人吹笛,驱散浮云,唤出明月。月夜的天地一片清凉洁爽,刚经玉斧修磨过的月亮,又回又亮。追问月宫里独处的嫦娥,孤冷凄寂时有没有愁恨?应该有很多白发。 回忆当年歌舞欢聚的情景,长袖善舞的佳人,清歌悲咽的佳人为之助兴添欢。叹明月十有八九悖人心意,总是圆时少、缺时多。愿明月如今夜常圆,人情未必总是别离。我欲化离恨为聚欢,待人归时再细细倾诉。
释义/赏析
玉纤:洁白纤细,指美人的手。 横管:四卷本作“横笛”,笛子 一声吹裂:宋·叶梦得《石林诗话》:“晏元献公留守南郡,王君玉时已为馆阁校勘,公特请于朝,以为府签判,朝廷不得已,使带馆职从公。外官带馆职,自君玉始。宾主相得,日以赋诗饮酒为乐,佳诗胜日未尝辄废也。尝遇中秋阴晦,斋厨夙为备,公适无命,既至夜,君玉密使人伺公,曰:‘已寝矣。’君玉亟为诗以入,曰:‘只在浮云最深处,试凭弦管一吹开。’公枕上得诗,大喜,即索衣起,径召客治具,大合乐。至夜分,果月出,遂乐饮达旦。前辈风流固不凡,然幕府有佳客,风月亦自如人意也。”北宋·何薳《春渚纪闻·卷七·穿云裂石声》:“东坡先生《和岗字诗》云:‘一声吹裂翠崖岗。’薳家藏公墨本,诗后注云:‘昔有善笛者,能为穿云裂石之声。’别不用事也。” “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句:请美人吹笛,驱散浮云,唤出明月。按:此暗用晏殊中秋赏月事。 冰壶:盛冰的玉壶。此喻月夜的天地一片清凉洁爽。唐·许浑《天竺寺题葛洪井》:“月寒冰在壶。” 凉世界:四卷本作“浮世界”。 玉斧修月: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呎》曰:“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常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后,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宋·王安石《题扇》诗:“玉斧修成宝月圆,月边仍有女乘鸾。” 孤令:四卷本作“孤冷”,孤零。 “问常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句:想来月中嫦娥,孤冷凄寂白发。此暗用李商隐《常娥》诗意:“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云液满:斟满美酒。云液谓酒。唐·白居易《对酒閒吟赠老者》诗:“云液洒六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句:回忆当年歌舞欢聚的情景。琼杯,玉杯;长袖舞,四卷本作“长袖起”;咽,指歌声凄清悲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句:叹明月十有八九违人心意,欲圆还缺。此即苏轼“何事常向别时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意。宋·黄庭坚《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人生不如意,十事恒八九。”磨,修磨,指把月修圆磨亮。 但愿:四卷本作“若得”。 看承别:别样看待。宋·郭应祥《鹧鸪天·中秋后一夕宴修成之、富正甫作》词亦有“自缘人意看承别,未必清辉减一分”句。 “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句:愿明月如今夜常圆,人情未必总是别离。此化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总成欢:王诏校刊及《六十家词》本作“总包藏”。
繁体原文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管,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涼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髮。 雲液滿,瓊杯滑。長袖舞,清歌咽。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但願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翻译
快上西樓賞月,擔心中秋月有浮雲遮攩,不够明朗。請美人吹笛,驅散浮雲,喚出明月。月夜的天地一片清凉潔爽,剛經玉斧修磨過的月亮,又回又亮。追問月宮裏獨處的嫦娥,孤冷凄寂時有沒有愁恨?應該有很多白髮。 回憶當年歌舞歡聚的情景,長袖善舞的佳人,清歌悲咽的佳人爲之助興添歡。嘆明月十有八九悖人心意,總是圓時少、缺時多。願明月如今夜常圓,人情未必總是別離。我欲化離恨爲聚歡,待人歸時再細細傾訴。
释义/赏析
但:廣信書院本「但」下無「平聲」二字,玆從四卷本甲集。 玉纖:潔白纖細,指美人的手。 橫管:四卷本作「橫笛」,笛子 一聲吹裂:宋·葉夢得《石林詩話》:「晏元獻公留守南郡,王君玉時已爲館閣校勘,公特請於朝,以爲府簽判,朝廷不得已,使帶館職從公。外官帶館職,自君玉始。賓主相得,日以賦詩飲酒爲樂,佳詩勝日未嘗輒廢也。嘗遇中秋陰晦,齋廚夙爲備,公適無命,既至夜,君玉密使人伺公,曰:『已寢矣。』君玉亟爲詩以入,曰:『只在浮雲最深處,試憑絃管一吹開。』公枕上得詩,大喜,即索衣起,徑召客治具,大合樂。至夜分,果月出,遂樂飲達旦。前輩風流固不凡,然幕府有佳客,風月亦自如人意也。」北宋·何薳《春渚紀聞·卷七·穿雲裂石聲》:「東坡先生《和崗字詩》云:『一聲吹裂翠崖崗。』薳家藏公墨本,詩後注云:『昔有善笛者,能爲穿雲裂石之聲。』別不用事也。」 「但喚取、玉纖橫管,一聲吹裂」句:請美人吹笛,驅散浮雲,喚出明月。按:此暗用晏殊中秋賞月事。 冰壺:盛冰的玉壺。此喩月夜的天地一片清凉潔爽。唐·許渾《天竺寺題葛洪井》:「月寒冰在壺。」 凉世界:四卷本作「浮世界」。 玉斧修月: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一·天呎》曰:「大和中,鄭仁本表弟,不記姓名,常與一王秀才遊嵩山,捫蘿越澗,境極幽後,遂迷歸路。將暮,不知所之。徙倚間,忽覺叢中鼾睡聲,披榛窺之,見一人布衣,甚潔白,枕一幞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徑,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舉首略視,不應,復寢。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顧曰:『來此。』二人因就之,且問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寶合成乎?月勢如丸,其影,日爍其凸處也。常有八萬二千戶修之,予即一數。』因開幞,有斤鑿數事,玉屑飯兩裹,授與二人曰:『分食此。雖不足長生,可一生無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徑:『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見。」宋·王安石《題扇》詩:「玉斧修成寶月圓,月邊仍有女乘鸞。」 孤令:四卷本作「孤冷」,孤零。 「問常娥、孤令有愁無,應華髮」句:想來月中嫦娥,孤冷凄寂白髮。此暗用李商隱《常娥》詩意:「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靑天夜夜心。」 雲液滿:斟滿美酒。雲液謂酒。唐·白居易《對酒閒吟贈老者》詩:「雲液灑六腑。」 「雲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句:回憶當年歌舞歡聚的情景。瓊杯,玉杯;長袖舞,四卷本作「長袖起」;咽,指歌聲凄清悲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句:嘆明月十有八九違人心意,欲圓還缺。此即蘇軾「何事常向別時圓」(《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之意。宋·黃庭堅《用明發不寐有懷二人爲韻寄李秉彝德叟》:「人生不如意,十事恆八九。」磨,修磨,指把月修圓磨亮。 但願:四卷本作「若得」。 看承別:別樣看待。宋·郭應祥《鷓鴣天·中秋後一夕宴修成之、富正甫作》詞亦有「自緣人意看承別,未必清輝減一分」句。 「但願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句:願明月如今夜常圓,人情未必總是別離。此化用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總成歡:王詔校刊及《六十家詞》本作「總包藏」。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