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水调歌头 · 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水调歌头 · 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来自:《水调歌头》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翻译
落日雄浑,边境上战争的烟尘涌起,秋高气爽,金兵大举进犯我领地。看我雄壮的十万大军奋勇迎敌,江面上排列的战舰如高楼耸立。谁说苻坚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断江流,想当年冒顿谋杀生父,响箭上染满血迹,佛狸南侵在风雨中节节败退,最终也死在他自己的亲信手里。年轻时我像苏秦一样英姿飒爽,跨着战马身披貂裘为国奔走效力。 如今我一事无成人已渐老,搔着白髮又经过这扬州旧地。我已经厌倦了官宦生涯,真想到江湖间种桔游憩。你们二位都是东南的名流,胸藏万卷诗书前程无比。让我尝试着为你们出谋划策:不要学李广在南山闲居射虎,去当个“富民侯”才最为相宜。
释义/赏析
“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句:一作“舟次扬州和人韵”。次,停泊。 杨济翁:杨炎正,吉水人,杨邦乂之孙,杨万里族弟。宋·杨万里《诚斋诗话》:“予族弟炎正,字济翁。……济翁年五十二乃及第。初任宁远簿,甚为京丞相所知。”按:据《宋会要辑稿·职官门》各卷之记事,知杨氏于庆元中任吏部架阁,嘉定中改大理司直,并历守藤、琼等州。其早年或曾久居京口或扬州,故与寓居京口之稼轩相识甚早。 周显先:未详。稼轩诗集有和周显先韵之七绝二首。 塞尘起:边疆发生了战事。 胡骑猎清秋:古代北方的敌人经常于秋高马肥之时南犯。胡骑,此指金兵。猎,借指发动战争。 组练:“组甲被练”的简称,分别指军士所服的两种衣甲,这里指装备精良的军队。《左传·襄公三年》:“春,楚子重伐吴,……使邓寥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注:“组甲被练皆战备也。组甲,漆甲成组文;被练,练袍。” 层楼:四卷本作“高楼”。 投鞭:用投鞭断流事。前秦苻坚举兵南侵东晋,号称九十万大军,他曾自誇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结果淝水一战,大败而归。此喻完颜亮南侵时的嚣张气焰,并暗示其最终败绩。 飞渡:《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预又遣牙门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汎舟夜渡,以袭乐乡。吴都督孙歆震恐,与伍延书曰:‘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 鸣髇(xiāo)血污:《史记·卷一百一十·匈奴传》:“匈奴单于曰头曼,……单于有太子名冒顿。后有所爱阏氏,生少子,而单于欲废冒顿而立少子,乃使冒顿质于月氏。冒顿既质于月氏,而头曼急击月氏。月氏欲杀冒顿,冒顿盗其善马,骑之亡归。头曼以为壮,令将万骑。冒顿乃作为鸣镝,习勒其骑射,令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行猎鸟兽,有不射鸣镝所射者,辄斩之。已而冒顿以鸣镝自射其善马,左右或不敢射者,冒顿立斩不射善马者。居顷之,复以鸣镝自射其爱妻,左右或颇恐,不敢射,冒顿又复斩之。居顷之,冒顿出猎,以鸣镝射单于善马,左右皆射之。于是冒顿知其左右皆可用。从其父单于头曼猎,以鸣镝射头曼,其左右亦皆随鸣镝而射杀单于头曼,遂尽诛其后母与弟及大臣不听从者。冒顿自立为单于。”。鸣髇,即鸣镝;血污,指死于非命。 佛(bì)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字佛狸,曾率师南侵至长江北岸,此借指金主完颜亮。 “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句:指金主亮南侵为部属所杀而言。《两朝纲目备要·卷十三》:“(完颜)亮引兵南侵,国人不堪其虐,以十月丁未共立其从弟东京留守葛王袖为帝。诸将闻之,弑亮于扬州?洲镇之龟山寺。”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句: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的策士,以合纵策游说诸侯佩六国相印。《战国策·卷十八·〈赵策一·苏秦说李兑〉》:“李兑送苏秦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貂之裘,黄金百镒。苏秦得以为用,西入于秦。”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一一六一年)辛巳,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稼轩与耿京举义山东,其后金主亮师丧身死,稼轩亦奉表南归。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句:谓今过扬州,人已中年,不堪回首当年。搔白首,暗用杜甫《梦李白》诗意:“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倦游:倦于宦游,即厌于做官。 橘千头:《襄阳耆旧传·李衡》:“(李)衡每欲治家,(妻)英习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氾洲上作宅,种柑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食,岁上一绢,亦可足用耳。’”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句:欲退隐江上,种橘消愁。 东南名胜:《资治通鉴·卷一一二·晋纪》“今之贵要腹心,有时流清望者谁乎?岂可云无佳胜!”胡三省注:“江东人士,其名位通显于时者,率谓之佳胜、名胜。”杨济翁与周显先皆东南一带的名士。 万卷诗书事业:化用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句:称颂友人学富志高,愿为之谋划。 南山虎:《史记·卷一百零九·李将军列传》:“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杀之。” 富民侯:《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是时,军旅连出,师行三十二年,海内虚耗。……上既悔远征伐,……由是不复出军。而封丞相车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武帝末年悔征战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句:感叹朝廷偃武修文,做军事工作没有出路。
繁体原文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層樓。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倦遊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
翻译
落日雄渾,邊境上戰爭的煙塵涌起,秋高氣爽,金兵大舉進犯我領地。看我雄壯的十萬大軍奮勇迎敵,江面上排列的戰艦如高樓聳立。誰說苻堅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斷江流,想當年冒頓謀殺生父,響箭上染滿血跡,佛狸南侵在風雨中節節敗退,最終也死在他自己的親信手裏。年輕時我像蘇秦一樣英姿颯爽,跨着戰馬身披貂裘爲國奔走效力。 如今我一事無成人已漸老,搔着白髮又經過這揚州舊地。我已經厭倦了官宦生涯,真想到江湖間種桔遊憩。你們二位都是東南的名流,胸藏萬卷詩書前程無比。讓我嘗試着爲你們出謀劃策:不要學李廣在南山閒居射虎,去當個“富民侯”才最爲相宜。
释义/赏析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臺城遊》、《凱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唐朝大曲有《水調歌》,宋·王灼《碧雞漫志·卷四》:「按《隋唐嘉話》:煬帝鑿汴河,自製《水調歌》,即是水調中製歌也。世以今曲《水調歌》爲煬帝自製,今曲迺中呂調,而唐所謂南呂商,則今俗呼中管林鐘商也。」凡大曲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爲之。雙調,九十五字,前後闋各四平韻。亦有前後闋兩六言句夾叶仄韻者,有平仄互叶幾於句句用韻者。 「舟次揚州和楊濟翁、周顯先韻」句:一作「舟次揚州和人韻」。次,停泊。 楊濟翁:楊炎正,吉水人,楊邦乂之孫,楊萬里族弟。宋·楊萬里《誠齋詩話》:「予族弟炎正,字濟翁。……濟翁年五十二乃及第。初任寧遠簿,甚爲京丞相所知。」按:據《宋會要輯稿·職官門》各卷之記事,知楊氏於慶元中任吏部架閣,嘉定中改大理司直,並歷守藤、瓊等州。其早年或曾久居京口或揚州,故與寓居京口之稼軒相識甚早。 周顯先:未詳。稼軒詩集有和周顯先韻之七絕二首。 塞塵起:邊疆發生了戰事。 胡騎獵清秋:古代北方的敵人經常於秋高馬肥之時南犯。胡騎,此指金兵。獵,借指發動戰爭。 組練:「組甲被練」的簡稱,分別指軍士所服的兩種衣甲,這裏指裝備精良的軍隊。《左傳·襄公三年》:「春,楚子重伐呉,……使鄧寥帥組甲三百、被練三千以侵呉。」注:「組甲被練皆戰備也。組甲,漆甲成組文;被練,練袍。」 層樓:四卷本作「高樓」。 投鞭:用投鞭斷流事。前秦苻堅舉兵南侵東晉,號稱九十萬大軍,他曾自誇說:「以吾之衆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晉書·卷一百十四·苻堅載記》)結果淝水一戰,大敗而歸。此喻完顏亮南侵時的囂張氣焰,並暗示其最終敗績。 飛渡:《晉書·卷三十四·杜預傳》:「預又遣牙門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汎舟夜渡,以襲樂鄉。吳都督孫歆震恐,與伍延書曰:『北來諸軍乃飛渡江也。』」 鳴髇(xiāo)血污:《史記·卷一百一十·匈奴傳》:「匈奴單于曰頭曼,……單于有太子名冒頓。後有所愛閼氏,生少子,而單于欲廢冒頓而立少子,乃使冒頓質於月氏。冒頓既質於月氏,而頭曼急擊月氏。月氏欲殺冒頓,冒頓盜其善馬,騎之亡歸。頭曼以爲壯,令將萬騎。冒頓乃作爲鳴鏑,習勒其騎射,令曰:『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之。』行獵鳥獸,有不射鳴鏑所射者,輒斬之。已而冒頓以鳴鏑自射其善馬,左右或不敢射者,冒頓立斬不射善馬者。居頃之,復以鳴鏑自射其愛妻,左右或頗恐,不敢射,冒頓又復斬之。居頃之,冒頓出獵,以鳴鏑射單于善馬,左右皆射之。於是冒頓知其左右皆可用。從其父單于頭曼獵,以鳴鏑射頭曼,其左右亦皆隨鳴鏑而射殺單于頭曼,遂盡誅其後母與弟及大臣不聽從者。冒頓自立爲單于。」。鳴髇,即鳴鏑;血污,指死於非命。 佛(bì)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小字佛狸,曾率師南侵至長江北岸,此借指金主完顏亮。 「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狸愁」句:指金主亮南侵爲部屬所殺而言。《兩朝綱目備要·卷十三》:「(完顏)亮引兵南侵,國人不堪其虐,以十月丁未共立其從弟東京留守葛王褎爲帝。諸將聞之,弒亮於揚州?洲鎮之龜山寺。」 「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句:蘇秦字季子,戰國時的策士,以合縱策遊說諸侯佩六國相印。《戰國策·卷十八·〈趙策一·蘇秦説李兌〉》:「李兌送蘇秦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貂之裘,黃金百鎰。蘇秦得以爲用,西入於秦。」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公元一一六一年)辛巳,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稼軒與耿京舉義山東,其後金主亮師喪身死,稼軒亦奉表南歸。 「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句:謂今過揚州,人已中年,不堪回首當年。搔白首,暗用杜甫《夢李白》詩意:「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倦遊:倦於宦遊,即厭於做官。 橘千頭:《襄陽耆舊傳·李衡》:「(李)衡每欲治家,(妻)英習輒不聽,後密遣客十人,於武陵龍陽氾洲上作宅,種柑橘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汝食,歲上一絹,亦可足用耳。』」 「倦遊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句:欲退隱江上,種橘消愁。 東南名勝:《資治通鑒·卷一一二·晉紀》「今之貴要腹心,有時流清望者誰乎?豈可云無佳勝!」胡三省注:「江東人士,其名位通顯於時者,率謂之佳勝、名勝。」楊濟翁與周顯先皆東南一帶的名士。 萬卷詩書事業:化用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詩意:「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句:稱頌友人學富志高,願爲之謀劃。 南山虎:《史記·卷一百零九·李將軍列傳》:「廣家與故潁陰侯孫屏野居藍田南山中,射獵。……於是天子乃召拜廣爲右北平太守。……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爲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殺之。」 富民侯:《漢書·卷九十六下·西域傳》:「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是時,軍旅連出,師行三十二年,海內虛耗。……上既悔遠征伐,……由是不復出軍。而封丞相車千秋爲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養民也。」《漢書·卷二十四上·食貨志》:「武帝末年悔征戰之事,乃封丞相爲富民侯。」 「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句:感嘆朝廷偃武修文,做軍事工作沒有出路。
拓展阅读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创作背景/ 辛弃疾 / 〔宋代〕
  此词作于淳熙五年(1178年)。是年夏秋之交,作者被调任为湖北转运副使,溯江西行。船只停泊在扬州时,与友人杨济翁(炎正)、周显先有词作往来唱和。作者在南归之前,到过扬州,又读到友人伤时的词章,心潮澎湃,遂写下这一首抚今追昔的和韵词作。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488-1490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鉴赏/ 辛弃疾 / 〔宋代〕

  此词上片是“追昔”。作者的抗金生涯开始于金主完颜亮发动南侵时期,词亦从此写起。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常在秋高马肥的时节南犯中原,“胡骑猎清秋”即指完颜亮1161年率军南侵事。前一句“落日塞尘起”是先造气氛。从意象看:战尘遮天,本来无光的落日,便显得更其惨淡。准确渲染出敌寇甚嚣尘上的气焰。紧接二句则写宋方抗金部队坚守大江。以“汉家”与“胡骑”对举,自然造成两军对峙,一触即发的战争气氛。写对方行动以“起”、“猎”等字,是属于动态的;写宋方部署以“列”、“耸”等字,偏于静态的。相形之下,益见前者嚣张,后者镇定。“组练十万”、“列舰”“层楼”,均极形宋军阵容严整盛大,有一种必势的信心与气势。前四句对比有力,烘托出两军对垒的紧张气氛,同时也使人感觉正义战争前途光明,以下三句进一步回忆当年完颜亮南进溃败被杀事。完颜亮南侵期间,金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军事上屡受挫折,士气动摇军心离散。当完颜亮迫令金军三日内渡江南下时,被部下所杀,这场战争就此结束。

  “谁道投鞭飞渡”三句即书其事。句中隐含三个典故:《晋书·符坚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本篇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www.ciziyun.com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译文及注释/ 辛弃疾 / 〔宋代〕

译文
落日雄浑,边境上战争的烟尘涌起,秋高气爽,金兵大举进犯我领地。看我雄壮的十万大军奋勇迎敌,江面上排列的战舰如高楼耸立。谁说苻坚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断江流,想当年昌顿谋杀生父,响箭上染满血迹,佛狸南侵在风雨中节节败退,最终也死在他自己的亲信手里。年轻时我像苏秦一样英姿飒爽,跨着战马身披貂裘为国奔走效力。
如今我一事无成人已渐老,搔着白发又经过这扬州旧地。我已经厌倦了官宦生涯,真想到江湖间种桔游憩。你们二位都是东南的名流,胸藏万卷书前程无比。让我尝试着为你们出谋划策:不要学李广在南山闲居射虎,去当个“富民侯”才最为相宜。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次:停泊。人:指杨济翁(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