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哨遍 · 秋水观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哨遍 · 秋水观》 来自:《哨遍》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蜗角斗争,左触右蛮,一战连千里。君试思、方寸此心微。总虚空、并包无际。喻此理,何言泰山毫末,从来天地一稊米。嗟小大相形,鸠鹏自乐,之二虫又何知?记跖行仁义孔丘非;更殇乐长年老彭悲。火鼠论寒,冰蚕语热,定谁同异。 噫。贵贱随时,连城才换一羊皮。谁与齐万物?庄周吾梦见之。正商略遗篇,翩然顾笑,空堂梦觉题秋水。有客问洪河,百川灌雨,泾流不辨涯涘。于是焉河伯欣然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渺沧溟望洋东视。逡巡向若惊叹,谓我非逢子,大方达观之家未免,长见悠然笑耳。此堂之水几何其?但清溪一曲而已。

翻译
释义/赏析
哨遍:词牌名,一作《稍遍》,《哨编》、《稍编》,王安中词,以《北山移文》度曲,因名《〈北山移文〉哨遍》。刘学箕词,游松江檃括东坡《赤壁赋》以度曲,因名《松江哨遍》。词调始见《东坡词》。其小序云:「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余既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人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辞》,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汲古阁本《东坡词》于《稍遍》后附小注:「其词盖世所谓『般瞻』之《稍遍》也。『般瞻』,龟兹语也,华言为五声,盖羽声也,于五音之次为第五。今世作『般涉』,误矣。《稍遍》三叠,每叠加促字,当为『稍』,读去声。世作『哨』,或作『涉』,皆非是。」明曼山馆本《东坡先生诗馀》注同。元刊《东坡乐府》及《稼轩长短句》则皆作《哨遍》。《康熙词谱》谓:「其体颇近散文」。正体以东坡《哨遍·为米折腰》一阕为准。双调,二百又三字,三声叶韵,前阕十七句五仄韵、四叶韵,后阕二十句五叶韵、八仄韵。各家句豆平仄,颇有出入,殆由「每叠加促字」较有伸缩馀地耳。《词律》云:「此词长而多讹。又其体颇近散文,平仄往往不拘。」 秋水观:徐元杰《辛稼轩传赞》谓「所居有瓢泉、秋水」,《铅(Yán)山县志·卷八》:「秋水观,在期思。」辛稼轩《菩萨蛮·葛巾自向沧浪濯》阕题云「昼眠秋水」,《六州歌头·晨来问疾》阕有云:「秋水堂前,曲沼明于镜,可烛眉须。」秋水观即秋水堂,为瓢泉居第中之一重要建筑。 「君试思蜗角斗争,左触右蛮,一战连千里」句:言蜗角之蛮触两国犹自一战千里。《庄子·卷二十五·〈杂篇·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君试思:方寸此心微。总虚空、并包无际」句:言寸心虽小,却可容纳广大宇宙。《列子·卷四·仲尼》:「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方寸,喻心。 「何言泰山毫末,从来天地一稊(tí)米」句:天地既然微若稊米,则泰山自应细如毫末。《庄子·卷十七·〈外篇·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豪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庄子·卷一·〈内篇·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稊米,极细小之米。 「嗟小大相形,鸠鹏自乐,之二虫又何知」句:谓小大乃相对而言,鸠鹏各得其乐,二虫殊难理解鹏飞万里之乐。《庄子·卷一·〈内篇·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蜩与鸴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大,四卷本丙集作「大小」。 「记蹠(zhí)行仁义孔丘非」句:《庄子·卷二十九·〈杂篇·盗蹠〉》:「盗蹠大怒曰:『丘来前!……盗莫大于子。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而乃谓我为盗蹠?』」 「更殇乐长年老彭悲」句:《庄子·卷一·〈内篇·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记蹠行仁义孔丘非,更殇乐长年老彭悲」句:蹠自谓行事仁义而以孔子为非;殇子自称长命而乐,彭祖却因短寿而悲。意谓行为之是非,寿命之长短,均由人之认识而异。 火鼠:西汉·东方朔《神异经·南荒经十则》:「南荒外有火山,其中生不尽之木。昼夜火燃,得暴风不猛,猛雨不灭。……不尽木火中有鼠,重千斤,毛长二尺馀,细如丝。但居火中,洞赤,时时出外,而毛白,以水逐而沃之,即死。取其毛绩纺,织以为布,用之若有垢涴,以火烧之则净。」《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布帛部七·火浣布〉》:「《吴录》曰:『日南北景县有火鼠,取毛为布,烧之而绩,名「火浣布」。』」 冰蚕:东晋·王嘉《拾遗记·卷十·〈诸名山·员峤(Yuán Qiáo)山〉》:「(员峤山)有冰蚕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麟,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长一尺,其色五彩,织为文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经宿不燎。唐尧之世,海人献之,尧以为黼黻(fǔ fú)。」 「火鼠论寒,冰蚕语热」句:火鼠、冰蚕对冷热之感受不同,他人殊难纠正。宋·苏轼《徐大正闲轩》诗:「冰蚕不知寒,火鼠不知暑。」 定谁同异:《庄子·卷一·〈内篇·齐物论〉》以为在论辩中,因各人观点之异同,无法判断是非,无法相互纠正,因而也就无所谓对立的对方。 贵贱随时:贵贱常因视角不同而异。《庄子·卷十七·〈外篇·秋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连城:《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后因谓和氏璧为连城璧。 一羊皮:宋·韩愈《送穷文》:「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于时,乃与天通。携持琬琰,易一羊皮。饫于肥甘,慕彼糠糜。」琬琰即美玉。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有「鼌采琬琰,和氏出焉」句。 「谁与齐万物,庄周吾梦见之」句:谓庄子作《齐物论》。齐万物,泯除万物之间的差异。 「正商略遗篇,翩然顾笑,空堂梦觉题秋水」句:梦中研讨《庄子》哲理,醒后即以《庄子·秋水》为堂名。遗篇,指《庄子》。 「百川灌雨,泾流不辨涯涘(sì)。于是焉河伯欣然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渺沧溟望洋东视,逡(jùn)巡向若惊叹,谓我非逢子,大方达观之家未免,长见悠然笑耳」句:檃括《庄子·卷十七·〈外篇·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海)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涯,河岸;河伯,传说中的河神,相传名为冯夷;逡巡,迟疑徘徊貌。若,海神名;大方之家,简称「方家」,谓道术修养深湛之人,后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之人;悠然,四卷本丙集作「犹然」。 「此堂之水几何其」句:谓秋水堂前之水甚是微小。此堂,四卷本丙集作「北堂」。
繁体原文
蝸角鬥爭,左觸右蠻,一戰連千里。君試思、方寸此心微。總虛空、幷包無際。喩此理,何言泰山毫末,從來天地一稊米。嗟小大相形,鳩鵬自樂,之二蟲又何知?記跖行仁義孔丘非;更殤樂長年老彭悲。火鼠論寒,冰蠶語熱,定誰同異。 噫。貴賤隨時,連城才換一羊皮。誰與齊萬物?莊周吾夢見之。正商略遺篇,翩然顧笑,空堂夢覺題秋水。有客問洪河,百川灌雨,涇流不辨涯涘。於是焉河伯欣然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己。渺滄溟望洋東視,逡巡向若驚歎,謂我非逢子,大方達觀之家未免,長見悠然笑耳。此堂之水幾何其?但清溪一曲而已。
翻译
释义/赏析
哨遍:詞牌名,一作《稍遍》,《哨編》、《稍編》,王安中詞,以《北山移文》度曲,因名《〈北山移文〉哨遍》。劉學箕詞,遊松江櫽括東坡《赤壁賦》以度曲,因名《松江哨遍》。詞調始見《東坡詞》。其小序云:「陶淵明賦《歸去來》,有其詞而無其聲。余旣治東坡,築雪堂於上,人人俱笑其陋,獨鄱陽董毅夫過而悅之,有卜鄰之意。乃取《歸去來辭》,稍加櫽括,使就聲律,以遺毅夫。使家僮歌之,時相從於東坡,釋耒而和之,扣牛角而爲之節,不亦樂乎?」汲古閣本《東坡詞》於《稍遍》後附小注:「其詞蓋世所謂『般瞻』之《稍遍》也。『般瞻』,龜茲語也,華言爲五聲,蓋羽聲也,於五音之次爲第五。今世作『般涉』,誤矣。《稍遍》三疊,每疊加促字,當爲『稍』,讀去聲。世作『哨』,或作『涉』,皆非是。」明曼山館本《東坡先生詩餘》注同。元刊《東坡樂府》及《稼軒長短句》則皆作《哨遍》。《康熙詞譜》謂:「其體頗近散文」。正體以東坡《哨遍·爲米折腰》一闋爲準。雙調,二百又三字,三聲叶韻,前闋十七句五仄韻、四叶韻,後闋二十句五叶韻、八仄韻。各家句豆平仄,頗有出入,殆由「每疊加促字」較有伸縮餘地耳。《詞律》云:「此詞長而多訛。又其體頗近散文,平仄往往不拘。」 秋水觀:徐元傑《辛稼軒傳贊》謂「所居有瓢泉、秋水」,《鉛(Yán)山縣志·卷八》:「秋水觀,在期思。」辛稼軒《菩薩蠻·葛巾自向滄浪濯》闋題云「晝眠秋水」,《六州歌頭·晨來問疾》闋有云:「秋水堂前,曲沼明於鏡,可燭眉鬚。」秋水觀即秋水堂,爲瓢泉居第中之一重要建築。 「君試思蝸角鬥爭,左觸右蠻,一戰連千里」句:言蝸角之蠻觸兩國猶自一戰千里。《莊子·卷二十五·〈雜篇·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尸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 「君試思:方寸此心微。總虛空、幷包無際」句:言寸心雖小,卻可容納廣大宇宙。《列子·卷四·仲尼》:「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方寸,喩心。 「何言泰山毫末,從來天地一稊(tí)米」句:天地旣然微若稊米,則泰山自應細如毫末。《莊子·卷十七·〈外篇·秋水〉》:「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知天地之爲稊米也,知豪末之爲丘山也,則差數覩矣。」《莊子·卷一·〈內篇·齊物論〉》:「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泰山爲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爲夭。」稊米,極細小之米。 「嗟小大相形,鳩鵬自樂,之二蟲又何知」句:謂小大乃相對而言,鳩鵬各得其樂,二蟲殊難理解鵬飛萬里之樂。《莊子·卷一·〈內篇·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蜩與鷽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楡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爲?』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大,四卷本丙集作「大小」。 「記跖(zhí)行仁義孔丘非」句:《莊子·卷二十九·〈雜篇·盜跖〉》:「盜跖大怒曰:『丘來前!……盜莫大於子。天下何故不謂子爲盜丘,而乃謂我爲盜跖?』」 「更殤樂長年老彭悲」句:《莊子·卷一·〈內篇·齊物論〉》:「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泰山爲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爲夭。」 「記跖行仁義孔丘非,更殤樂長年老彭悲」句:跖自謂行事仁義而以孔子爲非;殤子自稱長命而樂,彭祖卻因短壽而悲。意謂行爲之是非,壽命之長短,均由人之認識而異。 火鼠:西漢·東方朔《神異經·南荒經十則》:「南荒外有火山,其中生不尽之木。昼夜火燃,得暴風不猛,猛雨不滅。……不尽木火中有鼠,重千斤,毛長二尺餘,細如絲。但居火中,洞赤,時時出外,而毛白,以水逐而沃之,即死。取其毛績紡,織以爲布,用之若有垢涴,以火燒之則凈。」《太平御覽·卷八百二十·〈布帛部七·火浣布〉》:「《吳録》曰:『日南北景縣有火鼠,取毛爲布,燒之而績,名「火浣布」。』」 冰蠶:東晉·王嘉《拾遺記·卷十·〈諸名山·員嶠(Yuán Qiáo)山〉》:「(員嶠山)有冰蠶長七寸,黑色,有角有麟,以霜雪覆之,然後作繭,長一尺,其色五彩,織爲文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經宿不燎。唐堯之世,海人献之,堯以爲黼黻(fǔ fú)。」 「火鼠論寒,冰蠶語熱」句:火鼠、冰蠶對冷熱之感受不同,他人殊難糾正。宋·蘇軾《徐大正閑軒》詩:「冰蠶不知寒,火鼠不知暑。」 定誰同異:《莊子·卷一·〈內篇·齊物論〉》以爲在論辯中,因各人觀點之異同,無法判斷是非,無法相互糾正,因而也就無所謂對立的對方。 貴賤隨時:貴賤常因視角不同而異。《莊子·卷十七·〈外篇·秋水〉》:「以道觀之,物无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 連城:《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列傳·藺相如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後因謂和氏璧爲連城璧。 一羊皮:宋·韓愈《送窮文》:「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於時,乃與天通。攜持琬琰,易一羊皮。飫於肥甘,慕彼糠糜。」琬琰即美玉。西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有「鼂采琬琰,和氏出焉」句。 「誰與齊萬物,莊周吾夢見之」句:謂莊子作《齊物論》。齊萬物,泯除萬物之間的差異。 「正商略遺篇,翩然顧笑,空堂夢覺題秋水」句:夢中硏討《莊子》哲理,醒後即以《莊子·秋水》爲堂名。遺篇,指《莊子》。 「百川灌雨,涇流不辨涯涘(sì)。於是焉河伯欣然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己。渺滄溟望洋東視,逡(jùn)巡向若驚歎,謂我非逢子,大方達觀之家未免,長見悠然笑耳」句:櫽括《莊子·卷十七·〈外篇·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海)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爲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涯,河岸;河伯,傳説中的河神,相傳名為馮夷;逡巡,遲疑徘徊貌。若,海神名;大方之家,簡稱「方家」,謂道術修養深湛之人,後多指精通某種學問、藝術之人;悠然,四卷本丙集作「猶然」。 「此堂之水幾何其」句:謂秋水堂前之水甚是微小。此堂,四卷本丙集作「北堂」。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