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送冯文子序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送冯文子序》 来自:《作品》

方苞

清安徽桐城人,字凤九,一字灵皋,晚号望溪。康熙四十五年会试中式,以母病归,未应殿试。五十年,以为戴名世《南山集》作序,下狱。两年后,免罪入旗。因大学士李光地荐,入直南书房,改直蒙养斋,充武英殿修书总裁。世宗即位,得出旗归原籍。雍正、乾隆间,历内阁学士、礼部侍郎,以事削衔。为学宗程朱,文章学韩欧,为桐城派古文初祖,号为一代正宗。曾奉高宗命,选八股文成《钦定四书文》。有《望溪文集》。
原文

往者,长洲韩公为吏部,听事而归,喟然叹。余问曰:“公何叹?”公曰:“昔有医者,与吾故且狎,吾叩焉,曰:‘人皆谓子之医能杀人,何也?’曰:‘非吾之医能杀人也,而吾不能不使之罢而死也。吾固知吾术之不足以已其疾也,而不能不利其酬。不获已,以物之泛而缓者试焉。其感之浅,而与吾方相中者,固尝有瘳矣。其浸寻反覆,久而不可振者,吾心恻焉,而无可如何。’今某地告饥,上命发粟以赈,而大农持之下有司,核所伤分数。夫民之饥,朝不及夕,而核奏议赈,在三月之外,有不罢而死者乎?吾位在九卿,与其议而不能辨其惑,是吾负医者之责也。” 余曰:“公所见,其显焉者耳。凡官失其职而事堕于冥昧之中皆足以使人罢而死而特未见其形也姑以所目击于州县者征之水土之政不修而民罢死于旱潦矣;两造悬而不听,情伪失端,而民罢死于狱讼矣;弊政之不更,豪猾之不锄,而民罢死于奸蠹矣。岂独残民以逞者,有杀之形见哉?先己而后民,枉下以逢上,其始皆曰:‘吾不获已。’其既皆曰:‘吾心恻焉,而无可如何。’此民之疾所以沉痼而无告也。” 吾友冯君文子将令于礼县,为诗四章,自道其心与俗吏异。因举昔之所闻于韩公及相语者以告之。盖所望于良吏者,谓能已民之疾也,非徒不益之疾而已也。民之疾常伏于无形,而大吏之为民疾者,复多端而难御。令之职环上下而处其中,下以致民之情,而上为之蔽。虑于下者不详,则为民生疾而不自觉;持于上者不力,将坐视民之罢死而无如何,其术不可不素定也。君,韩公之门人也,能因是而自审其所处,则韩公之言,庶几其不旷也夫。

翻译
以前,长洲韩菼担任吏部右侍郎,办理完政务回来,喟然长叹。我问他说:“先生叹息什么?”先生说:“以前,有一位医生,和我相熟而且亲昵,我向他询问说:‘人们都说你给人治病会杀死人,为什么呢?’(医生回答)说:‘不是我给人治病会杀死人,是我不能不让病人在延误中死去。我本来就知道我的医术不足以治愈他们的疾病,我却不能够不贪图他们的酬金。不得已,就用效用一般而缓和的药来尝试治病。病情不重,跟我的药方相合的,确实曾经有一些病愈。那些病情逐渐加深又反复发作,长期不能治好的,我在心里为他们悲伤,却没有办法。’现在某个地方报告发生饥荒,皇上命令分发粮食来赈灾,户部把命令下达给有关部门,核计受灾的程度和数额。百姓的饥饿,在早上来不及考虑晚上的生活,然而有关部门审核上奏讨论赈灾,时间在三个月以上,饥民有不因为延误而死亡的吗?我担任高级官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却不能够辨别他们的是非,这就如我有愧于一个医生的职责一样。” 我说:“先生看到的,是那些显而易见的事情。所有的官员失职,使事态陷于昏暗不明之中,都足够让百姓因延误而死去,只是没有看清它的表现形态罢了。姑且用我在州县亲眼看到的事情来证明它:不抓水利工作,百姓在旱灾与水涝的延误中死去;对诉讼双方的意见置之不理不听分说,真伪失去头绪,百姓在官司诉讼的延误中死去;腐败的政治不改革,强横不守法度的人不铲除,百姓在为非作歹的人的压迫中延误而死。难道只有那些任意残害人民的人,才有杀人的形迹可见吗?先考虑自己再考虑百姓,枉害百姓来逢迎上司,开始都说:‘我不得已。’过后都说:‘我心里悲伤,却没有办法。’这就是百姓的疾病长久而且难治却呼告无门的原因。” 我的朋友冯文子将要到礼县去任县官,写了四首诗,自己说他的心和一般的官吏不同。于是拿以前从韩公那里听到的和我跟他说的话来告诉他。对好官的期望,就是能够解决人民的疾苦,不只是不增添他们的疾苦就可以了。百姓的疾苦常潜伏在看不到的地方,而且大官们造成人民的疾苦,头绪很多难以防范。县令的职责,就是周围是上司和百姓,自己居于中间,向下了解百姓的情况,对上司要荫蔽老百姓。为下面考虑得不周详,就在不知不觉中给百姓增添了疾苦;在上司面前不尽力坚持,就会等着老百姓在延误中死去却没有办法,这些办法不能不预先确定啊。你是韩公的弟子,能够依照这个原则来审察自己所处的位置,那么韩公的这番话,也许就不会落空了吧。
释义/赏析
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 韩公:韩菼(tǎn),字元少,长洲人。康熙会试、殿试皆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历任侍讲、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 吏部:据朱彝尊所撰墓碑,韩菼于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调吏部右侍郎,仍参翰林院学士事。故称“吏部”。 狎:亲昵。 罢:通“疲”。 物:指药物。 瘳(chōu):病癒。 浸寻:指病情渐渐加深。 大农:大司农。古代九卿之一,掌谷货。这里是户部尚书的别称。 两造:诉讼中的双方。 豪猾:强横不守法度的人。 礼县:今属甘肃省。 素定:事先确定。
繁体原文
往者,長洲韓公爲吏部,聽事而歸,喟然嘆。余問曰:“公何嘆?”公曰:“昔有醫者,與吾故且狎,吾叩焉,曰:‘人皆謂子之醫能殺人,何也?’曰:‘非吾之醫能殺人也,而吾不能不使之罷而死也。吾固知吾術之不足以已其疾也,而不能不利其酬。不獲已,以物之泛而緩者試焉。其感之淺,而與吾方相中者,固嘗有瘳矣。其浸尋反覆,久而不可振者,吾心惻焉,而無可如何。’今某地告饑,上命發粟以賑,而大農持之下有司,核所傷分數。夫民之飢,朝不及夕,而核奏議賑,在三月之外,有不罷而死者乎?吾位在九卿,與其議而不能辨其惑,是吾負醫者之責也。” 余曰:“公所見,其顯焉者耳。凡官失其職而事墮於冥昧之中皆足以使人罷而死而特未見其形也姑以所目擊於州縣者徵之水土之政不修而民罷死於旱潦矣;兩造懸而不聽,情僞失端,而民罷死於獄訟矣;弊政之不更,豪猾之不鋤,而民罷死於姦蠹矣。豈獨殘民以逞者,有殺之形見哉?先己而後民,枉下以逢上,其始皆曰:‘吾不獲已。’其旣皆曰:‘吾心惻焉,而無可如何。’此民之疾所以沉痼而無告也。” 吾友馮君文子將令於禮縣,爲詩四章,自道其心與俗吏異。因舉昔之所聞於韓公及相語者以告之。蓋所望於良吏者,謂能已民之疾也,非徒不益之疾而已也。民之疾常伏於無形,而大吏之爲民疾者,復多端而難御。令之職環上下而處其中,下以致民之情,而上爲之蔽。慮於下者不詳,則爲民生疾而不自覺;持於上者不力,將坐視民之罷死而無如何,其術不可不素定也。君,韓公之門人也,能因是而自審其所處,則韓公之言,庶幾其不曠也夫。
翻译
以前,長洲韓菼擔任吏部右侍郎,辦理完政務回來,喟然長嘆。我問他說:“先生嘆息什麼?”先生說:“以前,有一位醫生,和我相熟而且親暱,我向他詢問說:‘人們都說你給人治病會殺死人,爲什麼呢?’(醫生回答)說:‘不是我給人治病會殺死人,是我不能不讓病人在延誤中死去。我本來就知道我的醫術不足以治癒他們的疾病,我卻不能夠不貪圖他們的酬金。不得已,就用效用一般而緩和的藥來嘗試治病。病情不重,跟我的藥方相合的,確實曾經有一些病癒。那些病情逐漸加深又反覆發作,長期不能治好的,我在心裏爲他們悲傷,卻沒有辦法。’現在某個地方報告發生饑荒,皇上命令分發糧食來賑災,戶部把命令下達給有關部門,覈計受災的程度和數額。百姓的飢餓,在早上來不及考慮晚上的生活,然而有關部門審覈上奏討論賑災,時間在三個月以上,饑民有不因爲延誤而死亡的嗎?我擔任高級官員,參與他們的討論卻不能夠辨別他們的是非,這就如我有愧於一個醫生的職責一樣。” 我說:“先生看到的,是那些顯而易見的事情。所有的官員失職,使事態陷於昏暗不明之中,都足夠讓百姓因延誤而死去,只是沒有看清它的表現形態罷了。姑且用我在州縣親眼看到的事情來證明它:不抓水利工作,百姓在旱災與水澇的延誤中死去;對訴訟雙方的意見置之不理不聽分說,真僞失去頭緒,百姓在官司訴訟的延誤中死去;腐敗的政治不改革,強橫不守法度的人不剷除,百姓在爲非作歹的人的壓迫中延誤而死。難道只有那些任意殘害人民的人,纔有殺人的形跡可見嗎?先考慮自己再考慮百姓,枉害百姓來逢迎上司,開始都說:‘我不得已。’過後都說:‘我心裏悲傷,卻沒有辦法。’這就是百姓的疾病長久而且難治卻呼告無門的原因。” 我的朋友馮文子將要到禮縣去任縣官,寫了四首詩,自己說他的心和一般的官吏不同。於是拿以前從韓公那裏聽到的和我跟他說的話來告訴他。對好官的期望,就是能夠解決人民的疾苦,不只是不增添他們的疾苦就可以了。百姓的疾苦常潛伏在看不到的地方,而且大官們造成人民的疾苦,頭緒很多難以防範。縣令的職責,就是周圍是上司和百姓,自己居於中間,向下瞭解百姓的情況,對上司要廕庇老百姓。爲下面考慮得不周詳,就在不知不覺中給百姓增添了疾苦;在上司面前不盡力堅持,就會等着老百姓在延誤中死去卻沒有辦法,這些辦法不能不預先確定啊。你是韓公的弟子,能夠依照這個原則來審察自己所處的位置,那麼韓公的這番話,也許就不會落空了吧。
释义/赏析
長洲:今江蘇省蘇州市。 韓公:韓菼(tǎn),字元少,長洲人。康熙會試、殿試皆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歷任侍講、侍講學士、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禮部尙書等職。 吏部:據朱彝尊所撰墓碑,韓菼於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調吏部右侍郎,仍參翰林院學士事。故稱“吏部”。 狎:親昵。 罷:通“疲”。 物:指藥物。 瘳(chōu):病癒。 浸尋:指病情漸漸加深。 大農:大司農。古代九卿之一,掌穀貨。這裏是戶部尙書的別稱。 兩造:訴訟中的雙方。 豪猾:強橫不守法度的人。 禮縣:今屬甘肅省。 素定:事先确定。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