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满江红 · 点火樱桃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满江红 · 点火樱桃》 来自:《春》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䕷如雪。 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 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 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 胡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翻译
似火樱桃,如雪荼䕷,映辉鬥艳。春色正浓,喜见春笋破土而出。母燕引着雏燕试飞,黄莺呼叫伴侣。春带愁来,不带愁去,令人伤怀。 登楼望家国,有层山叠水相隔,炊烟已经被山挡住了,家在哪里呢?古今家国之恨,向谁倾诉。乡梦恐怕难以传到千里之外了,唯闻子规啼三更月。杜鹃声声劝归,人却难以归去。
释义/赏析
荼䕷:亦称酴醾、佛见笑、重瓣空心泡,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空心泡的变种。落叶小灌木,春末夏初开白花。 一架:荼䕷枝细长而攀缘,立架以扶,故称一架。 “春正好、见龙孙穿破”句:“见”字疑衍。明·万树《词律·卷十三·满江红·又一体九十三字》下注云:“各家词多从此体,按前后段中俱用七字两句,万无用八字而前后参差者。……稼轩多一个‘见’字,皆系误传,即当时偶笔,亦是差处。不可学也” 龙孙:竹笋的别名。北宋·释赞宁《笋谱· 杂说》:“俗闻呼笋为龙孙。” 紫苔苍壁:长满青紫色苔藓的土阶。 乳燕引雏:母燕引著雏燕试飞。 流莺唤友:黄莺呼叫伴侣。 肠千结:以千结形容愁肠难解。 胡蝶梦:《庄子·内篇·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子规:亦名杜鹃。春秋·师旷《禽经》:“鸐,巂周,子规也。啼必北向。《尔雅》曰:‘巂周,瓯越间曰“怨鸟”。夜啼达旦,血渍草木,凡鸣皆北向也。’江介曰‘子规’,啼苦则倒悬于树,自呼曰‘谢豹’。蜀右曰‘杜宇’,望帝杜宇者,盖天精也。”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二百十四·羽虫·杜鹃》:“杜鹃,一名‘杜宇’,一名“子规’,一名“隽周’,三四月间始鸣,夜啼达旦,血渍草木。凡鸣皆北向,啼苦则倒悬于树。瓯越间谓之‘怨鸟’。……师旷《禽经》:‘江介曰:“子规”,蜀右曰:“杜宇”。’《埤雅》、《说文》皆以杜鹃为子规。或曰:杜宇非子规。春夏有鸟若云‘不如归去’,乃子规也。未详孰是。” “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句:唐·崔涂《春夕旅怀》:“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繁体原文
點火櫻桃,照一架、荼䕷如雪。春正好,見龍孫穿破,紫苔蒼壁。乳鷰引雛飛力弱,流鶯喚友嬌聲怯。問春歸、不肯帶愁歸,腸千結。 層樓望,春山疊。家何在,煙波隔。把古今遺恨,向他誰說。胡蝶不傳千里夢,子規叫斷三更月。聽聲聲、枕上勸人歸,歸難得。
翻译
似火櫻桃,如雪荼䕷,映輝鬥艷。春色正濃,喜見春筍破土而出。母鷰引著雛鷰試飛,黃鶯呼叫伴侶。春帶愁來,不帶愁去,令人傷懷。 登樓望家國,有層山疊水相隔,炊煙已經被山攩住了,家在哪裏呢?古今家國之恨,向誰傾訴。鄉夢恐怕難以傳到千里之外了,唯聞子規啼三更月。杜鵑聲聲勸歸,人卻難以歸去。
释义/赏析
荼䕷:亦稱酴醿、佛見笑、重瓣空心泡,是薔薇科懸鈎子屬空心泡的變種。落葉小灌木,春末夏初開白花。 一架:荼䕷枝細長而攀緣,立架以扶,故稱一架。 「春正好、見龍孫穿破」句:「見」字疑衍。明·萬樹《詞律·卷十三·滿江紅·又一體九十三字》下注云:「各家詞多從此體,按前後段中俱用七字兩句,萬無用八字而前後參差者。……稼軒多一箇『見』字,皆係誤傳,即當時偶筆,亦是差處。不可學也」 龍孫:竹筍的別名。北宋·釋贊寧《筍譜·雜説》:「俗聞呼筍爲龍孫。」 紫苔蒼壁:長滿靑紫色苔蘚的土階。 乳燕引雛:母鷰引著雛鷰試飛。 流鶯喚友:黃鶯呼叫伴侶。 腸千結:以千結形容愁腸難解。 胡蝶夢:《莊子·內篇·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爲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喩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胡蝶與?胡蝶之夢爲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子規:亦名杜鵑。春秋·師曠《禽經》:「鸐,巂周,子規也。啼必北嚮。《爾雅》曰:『巂周,甌越間曰「怨鳥」。夜啼達旦,血漬草木,凡鳴皆北嚮也。』江介曰『子規』,啼苦則倒懸於樹,自呼曰『謝豹』。蜀右曰『杜宇』,望帝杜宇者,蓋天精也。」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二百十四·羽虫·杜鹃》:「杜鵑,一名『杜宇』,一名「子規』,一名「雋周』,三四月間始鳴,夜啼達旦,血漬草木。凡鳴皆北嚮,啼苦則倒懸於樹。甌越間謂之『怨鳥』。……師曠《禽經》:『江介曰:「子規」,蜀右曰:「杜宇」。』《埤雅》、《説文》皆以杜鵑爲子規。或曰:杜宇非子規。春夏有鳥若云『不如歸去』,乃子規也。未詳孰是。」 「蝴蝶不傳千里夢,子規叫斷三更月」句:唐·崔塗《春夕旅懷》:「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胡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故園書動經年絕,華髮春唯滿鏡生。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