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永遇乐 · 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永遇乐 · 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来自:《永遇乐》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著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鞾纹绉面,记余戏语。

翻译
家先辈们都是具有忠肝义胆的人物,而且他们都禀性刚直严肃,如「烈日秋霜」,令人可畏而又可敬。我们祖上从何年获得这个姓氏?又是怎样才得到这样的姓呢?我来细细参详,认真品味,以博取你听後一笑吧。我们辛家这个「辛」字,是由「艰辛」做成,含着「悲辛」滋味,而且总是与「辛酸、辛苦」的命运结成不解之缘啊!辛者,辣也,这是我们辛家人的传统个性,而有些人不堪其辛辣,就像喫到捣碎的胡椒肉桂,却欲呕吐。 如芳香甜美的荣华富贵,世间纵然有,但从来不到我们辛氏家门。比不得人家子弟们,腰间挂着一串串金光灿烂的金印,何等趾高气扬!谋取高官显爵、光宗耀祖之事,就交给你了。从今往後,你青雲直上的时候,不必回想今天咱们兄弟之间的这场对床夜语;不过,官场有官场的一套,做大官就得扭曲辛家的刚直性格,那种逢人陪笑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呢。希望你能够记起今天我说的这些玩笑话啊。
释义/赏析
永遇乐(lè):词牌名。南宋·周草窗《天基节乐次》:「乐奏夹钟宫,第五盏,觱篥(bì lì)起《永遇乐慢》。」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仄韵者始自北宋,《乐章集》注「林钟商」。晁无咎词名《消息》,自注「越调」。清·毛稚黄《填词名解》云:「《永遇乐》,歇拍调也。唐杜秘书工小词,邻家有小女名酥香,凡才人歌曲悉能吟讽,尤喜杜词,遂成逾墙之好。后为仆所诉,杜竟流河朔。临行,述《永遇乐》词决别,女持纸三唱而死。第未知此调,创自杜与否。」所引故事不可考;大抵创自唐之中叶。明末清初·万红友《词律》引晁无咎《消息》注云:「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是此词又为越调也。兹以苏、辛词为准。一百四字,前后阕各四仄韵。平韵者始自南宋,陈允平创为之。 「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句:四卷本丁集作「戏赋辛字,送十二弟赴都」。 烈日秋霜:喻为人刚毅正直。《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三·〈段秀实颜真卿传·赞〉》:「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宋·苏东坡《王元之画像赞》:「然公犹不容于中,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至于三黜以死。」 家谱:此指辛氏家谱。 细参:仔细品味。 椒桂捣残:曾布有《从驾》诗二首,其一押「辛」字韵,东坡曾次韵以和;后又成《再和》二首,恐曾之厌其烦数,故于首篇结语云:「最后数篇君莫厌,捣残椒桂有馀辛。」南宋初,蔡绦撰《西清诗话》乃云:「曾子开赋《扈跸》诗,押『辛』韵,韵窘束而往返络绎不已,东坡厌之,复和云:『读罢君诗何所似,捣残姜桂有馀辛。』顾问客曰:『解此否?谓唱首有辣气故耳。』」不唯颠倒事实,且至改窜原诗,则诬妄为甚矣。椒桂,胡椒、肉桂;捣残,捣碎。 「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句:《汉书·卷九十三·〈佞幸传·石显传〉》:「石显字君房,济南人。……显与中书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累累,连续成串;组,古代佩印用的绶。 对床风雨:谓手足情深挚。唐·韦苏州《示全真元常》诗:「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宋·苏颍滨《逍遥堂会宿》诗序:「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其后子瞻通守馀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从来徐,留百馀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靴纹绉面:宋·欧阳文忠《归田录·卷二》:「京师诸司库务,皆由三司举官监当。而权贵之家子弟亲戚,因缘请托,不可胜数,为三司使者常以为患。田元均为人宽厚长者,其在三司,深厌于请者,虽不能从,然不欲峻拒之,每温颜强笑以遣之。尝谓人曰:『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士大夫闻者传以为笑,然皆服其德量也。」此喻面容褶皱似靴纹。靴纹,四卷本丁集作「靴纹」。
繁体原文
烈日秋霜,忠肝義膽,千載家譜。得姓何年,細參辛字,一笑君聽取。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 世間應有,芳甘濃美,不到吾家門戶。比著兒曹,累累卻有,金印光垂組。付君此事,從今直上,休憶對牀風雨。但贏得,鞾紋縐面,記余戲語。
翻译
家先輩們都是具有忠肝義膽的人物,而且他們都稟性剛直嚴肅,如「烈日秋霜」,令人可畏而又可敬。我們祖上從何年獲得這箇姓氏?又是怎樣才得到這樣的姓呢?我來細細參詳,認眞品味,以博取你聽後一笑吧。我們辛家這箇「辛」字,是由「艱辛」做成,含著「悲辛」滋味,而且總是與「辛酸、辛苦」的命運結成不解之緣啊!辛者,辣也,這是我們辛家人的傳統個性,而有些人不堪其辛辣,就像喫到搗碎的胡椒肉桂,卻欲嘔吐。 如芳香甜美的榮華富貴,世間縱然有,但從來不到我們辛氏家門。比不得人家子弟們,腰間挂著一串串金光燦爛的金印,何等趾高氣揚!謀取高官顯爵、光宗耀祖之事,就交給你了。從今往後,你靑雲直上的時候,不必回想今天咱們兄弟之間的這場對牀夜語;不過,官場有官場的一套,做大官就得扭曲辛家的剛直性格,那種逢人陪笑的日子也幷不好過呢。希望你能够記起今天我説的這些玩笑話啊。
释义/赏析
永遇樂(lè):詞牌名。南宋·周草窗《天基節樂次》:「樂奏夾鐘宮,第五盞,觱篥(bì lì)起《永遇樂慢》。」此調有平韻、仄韻兩體。仄韻者始自北宋,《樂章集》注「林鐘商」。晁無咎詞名《消息》,自注「越調」。淸·毛稚黃《塡詞名解》云:「《永遇樂》,歇拍調也。唐杜秘書工小詞,鄰家有小女名酥香,凡才人歌曲悉能吟諷,尤喜杜詞,遂成逾墻之好。後爲僕所訴,杜竟流河朔。臨行,述《永遇樂》詞決別,女持紙三唱而死。第未知此調,創自杜與否。」所引故事不可考;大抵創自唐之中葉。明末淸初·萬紅友《詞律》引晁無咎《消息》注云:「自過腔,卽越調《永遇樂》。」是此詞又爲越調也。茲以蘇、辛詞爲準。一百四字,前後闋各四仄韻。平韻者始自南宋,陳允平創爲之。 「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句:四巻本丁集作「戲賦辛字,送十二弟赴都」。 烈日秋霜:喩爲人剛毅正直。《新唐書·巻一百五十三·〈段秀實顏眞卿傳·贊〉》:「嗚呼,雖千五百歳,其英烈言言,如嚴霜烈日,可畏而仰哉!」宋·蘇東坡《王元之畫像贊》:「然公猶不容於中,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至於三黜以死。」 家譜:此指辛氏家譜。 細參:仔細品味。 椒桂搗殘:曾布有《從駕》詩二首,其一押「辛」字韻,東坡曾次韻以和;後又成《再和》二首,恐曾之厭其煩數,故於首篇結語云:「最後數篇君莫厭,搗殘椒桂有餘辛。」南宋初,蔡絛撰《西清詩話》乃云:「曾子開賦《扈蹕》詩,押『辛』韻,韻窘束而往返絡繹不已,東坡厭之,復和云:『讀罷君詩何所似,搗殘薑桂有餘辛。』顧問客曰:『解此否?謂唱首有辣氣故耳。』」不唯顚倒事實,且至改竄原詩,則誣妄爲甚矣。椒桂,胡椒、肉桂;搗殘,搗碎。 「纍纍卻有,金印光垂組」句:《漢書·巻九十三·〈佞幸傳·石顯傳〉》:「石顯字君房,濟南人。……顯與中書僕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結爲黨友,諸附倚者皆得寵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纍纍,綬若若邪!』言其兼官據勢也。」纍纍,連續成串;組,古代佩印用的綬。 對牀風雨:謂手足情深摯。唐·韋蘇州《示全眞元常》詩:「寧知風雪夜,復此對牀眠。」宋·蘇潁濱《逍遙堂會宿》詩序:「轍幼從子瞻讀書,未嘗一日相舍。旣壯,將遊宦四方,讀韋蘇州詩,至『安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惻然感之,乃相約早退爲閑居之樂。故子瞻始爲鳳翔幕府,留詩爲別曰:『夜雨何時聽蕭瑟。』其後子瞻通守餘杭,復移守膠西,而轍滯留於淮陽、濟南,不見者七年。熙寧十年二月,始復會於澶濮之間,相從來徐,留百餘日。時宿於逍遙堂,追感前約,爲二小詩記之。」 靴紋縐面:宋·歐陽文忠《歸田録·巻二》:「京師諸司庫務,皆由三司舉官監當。而權貴之家子弟親戚,因緣請托,不可勝數,爲三司使者常以爲患。田元均爲人寬厚長者,其在三司,深厭於請者,雖不能從,然不欲峻拒之,每溫顏強笑以遣之。嘗謂人曰:『作三司使數年,強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士大夫聞者傳以爲笑,然皆服其德量也。」此喩面容褶皺似靴紋。鞾紋,四巻本丁集作「靴紋」。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