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论语 · 卫灵公篇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论语 · 卫灵公篇》 来自:《论语》

孔子

原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曰:“辞达而已矣。”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翻译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了才一一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彻始终的。” 孔子说:“由啊!懂得德的人太少了。” 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 子张问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都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敬,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可以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事不笃敬,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着,就仿佛看到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刻在车辕前的横木上,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腰间的大带上。 孔子说:“史鱼真是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就(辞退官职)把自己的主张收藏在心里。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侫人太危险。”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孔子说:“完了,我从来没有见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孔子说:“臧文仲是一个窃居官位的人吧!他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人,却不举荐他一起做官。”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孔子说:“从来遇事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才好。”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块,说的都达不到义的标准,专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孔子说:“君子担心死亡以后他的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 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先给别人使用,这种精神,今天没有了罢。” 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孔子说:“君子只谋求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孔子说:“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 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需要),比对于水(的需要)更迫切。我只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实行仁而死的。”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孔子说:“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 孔子说:“事奉君主,要认真办事而把领取傣禄的事放在后面。”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道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
释义/赏析
① 陈: 同“阵”,即布阵。 ② 俎(zǔ)豆: 古代的礼器,盛物的器皿。俎豆之事: 关于礼制的事情。 ③ 陈: 古代诸侯国,地域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在陈绝粮: 孔子周游列国时从陈国去蔡的途中被陈国人包围,绝粮七天。 ④ 愠(yùn): 恼怒。 ⑤ 固: 安守。 ⑥ 滥: 为非作歹。 ⑦ 女: 同“汝”。 ⑧ 鲜(xiǎn): 少。 ⑨ 正南面: 遵守正道坐于王位之上。 ⑩ 行: 主张的实行。 ⑪ 蛮貊(mò): 古代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贬称。 ⑫ 其: 指忠信笃敬。参: 列,显现。 ⑬ 舆: 车。衡: 车辕前的横木。 ⑭ 绅: 束在腰间、一头垂下的宽带。 ⑮ 史鱼: 名䲡(qiú),字子鱼,卫国大夫。 ⑯ 矢: 箭。如矢: 比喻直。 ⑰ 卷: 收起来。之: 指其主张。 ⑱ 知: 同“智”。 ⑲ 时: 历法,以正月为岁首,自汉武帝至清代皆用夏时。 ⑳ 辂(lù): 大车。商辂为木制,朴素牢固。周人多饰以金玉,比较奢侈。 ㉑ 韶: 指《韶》乐,古代歌颂舜的功德的乐舞。舞: 指歌颂周武王的乐舞《武》。 ㉒ 放: 排斥。郑声: 郑国的民间音乐。 ㉓ 远: 远离。佞人: 善于花言巧语、阿谀奉承的人。 ㉔ 臧文仲: 鲁国大夫臧孙辰,孔子曾批评他“不仁”,生活奢侈。窃位: 窃居权位。 ㉕ 柳下惠: 春秋中期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又名禽,柳下是其封地,谥为“惠”。 ㉖ 与立: 与之并立于朝,即推荐、任用他。 ㉗ 自厚: 严格要求自己,多责备自己。 ㉘ 如之何: 怎么办。 ㉙ 末如之何: (对他们)没有办法。 ㉚ 行小慧: 卖弄小聪明。 ㉛ 质: 根本。 ㉜ 孙: 同“逊”。出: 表达。 ㉝ 病: 忧虑。 ㉞ 疾: 痛恨。没世: 死亡。名不称: 不能显身扬名。 ㉟ 诸:“之于”的合音。 ㊱ 矜: 庄重。 ㊲ 恕: 宽容,推己及人。 ㊳ 有所试: 经过一定的考验。 ㊴ 三代: 指夏、商、周三代。 ㊵ 及: 看到。史: 史官。阙: 同“缺”。阙文: 缺少的字。 ㊶ 此语与上文无关,可能是窜入的错简。 ㊷ 弘: 弘扬,扩充。 ㊸ 馁(něi): 饥饿。 ㊹ 知: 同“智”。之: 指官职,一说指事理。 ㊺ 涖(lì): 同“蒞”,临。 ㊻ 小知: 从小事上看一个人。大受: 承担重任。 ㊼ 甚于水火: (对仁的需要)比对水火的需要更迫切。 ㊽ 贞: 正而坚定。谅: 诚信,这里指不论是非,盲目地守于信。 ㊾ 类: 族类,种类、宗族区分。 ㊿ 师: 乐师,当时的乐师大多是盲人。冕: 乐师的名字。 〔51〕 相: 帮助,辅助。
繁体原文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曰:“賜也,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子曰:“無爲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爲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子貢問爲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顏淵問爲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子曰:“君子義以爲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子曰:“衆惡之,必察焉;衆好之,必察焉。”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子曰:“有教無類。” 子曰:“道不同,不相爲謀。” 子曰:“辭達而已矣。”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翻译
衛靈公向孔子問軍隊列陣之法。孔子回答說:“祭祀禮儀方面的事情,我還聽說過;用兵打仗的事,從來沒有學過。”第二天,孔子便離開了衛國。 (孔子一行)在陳國斷了糧食,隨從的人都餓病了。子路很不高興地來見孔子,說道:“君子也有窮得毫無辦法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雖然窮困,但還是堅持着;小人一遇窮困就無所不爲了。” 孔子說:“賜啊!你以爲我是學習得多了才一一記住的嗎?”子貢答道:“是啊,難道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用一個根本的東西把它們貫徹始終的。” 孔子說:“由啊!懂得德的人太少了。” 孔子說:“能夠無所作爲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麼呢?只是莊嚴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罷了。” 子張問如何才能使自己到處都能行得通。孔子說:“說話要忠信,行事要篤敬,即使到了蠻貊地區,也可以行得通。說話不忠信,行事不篤敬,就是在本鄉本土,能行得通嗎?站着,就彷彿看到忠信篤敬這幾個字顯現在面前,坐車,就好像看到這幾個字刻在車轅前的橫木上,這樣才能使自己到處行得通。”子張把這些話寫在腰間的大帶上。 孔子說:“史魚真是正直啊!國家有道,他的言行像箭一樣直;國家無道,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樣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國家有道就出來做官,國家無道就(辭退官職)把自己的主張收藏在心裏。 孔子說:“可以同他談的話,卻不同他談,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談的話,卻同他談,這就是說錯了話。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說錯話。” 孔子說:“志士仁人,沒有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的,只有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成全仁的。” 子貢問怎樣實行仁德。孔子說:“做工的人想把活兒做好,必須首先使他的工具鋒利。住在這個國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賢者,與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顏淵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用夏代的歷法,乘殷代的車子,戴周代的禮帽,奏《韶》樂,禁絕鄭國的樂曲,疏遠能言善辯的人,鄭國的樂曲浮靡不正派,侫人太危險。” 孔子說:“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孔子說:“完了,我從來沒有見像好色那樣好德的人。” 孔子說:“臧文仲是一個竊居官位的人吧!他明知道柳下惠是個賢人,卻不舉薦他一起做官。” 孔子說:“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那就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了。” 孔子說:“從來遇事不說‘怎麼辦,怎麼辦’的人,我對他也不知怎麼辦纔好。” 孔子說:“整天聚在一塊,說的都達不到義的標準,專好賣弄小聰明,這種人真難教導。” 孔子說:“君子以義作爲根本,用禮加以推行,用謙遜的語言來表達,用忠誠的態度來完成,這就是君子了。” 孔子說:“君子只怕自己沒有才能,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 孔子說:“君子擔心死亡以後他的名字不爲人們所稱頌。” 孔子說:“君子求之於自己,小人求之於別人。” 孔子說:“君子莊重而不與別人爭執,合羣而不結黨營私。” 孔子說:“君子不憑一個人說的話來舉薦他,也不因爲一個人不好而不採納他的好話。” 子貢問孔子問道:“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說:“那就是恕吧!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孔子說:“我對於別人,詆譭過誰?讚美過誰?如有所讚美的,必須是曾經考驗過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孔子說:“我還能夠看到史書存疑的地方,有馬的人(自己不會調教,)先給別人使用,這種精神,今天沒有了罷。” 孔子說:“花言巧語就敗壞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孔子說:“大家都厭惡他,我必須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歡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孔子說:“人能夠使道發揚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擴大。” 孔子說:“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才真叫錯了。” 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飯,徹夜不睡覺,去左思右想,結果沒有什麼好處,還不如去學習爲好。” 孔子說:“君子只謀求道行道,不謀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餓肚子;學習,可以得到俸祿。君子只擔心道不能行,不擔心貧窮。” 孔子說:“憑藉聰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會喪失。憑藉聰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嚴肅態度來治理百姓,那麼百姓就會不敬;聰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嚴肅態度來治理百姓,但動員百姓時不照禮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孔子說:“君子不能讓他們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讓他們承擔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讓他們承擔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讓他們做那些小事。” 孔子說:“百姓們對於仁(的需要),比對於水(的需要)更迫切。我只見過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卻沒有見過實行仁而死的。” 孔子說:“面對着仁德,就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 孔子說:“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於小信。” 孔子說:“事奉君主,要認真辦事而把領取傣祿的事放在後面。” 孔子說:“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類。” 孔子說:“主張不同,不互相商議。” 孔子說:“言辭只要能表達意思就行了。” 樂師冕來見孔子,走到臺階沿,孔子說:“這兒是臺階。”走到坐席旁,孔子說:“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來,孔子告訴他:“某某在這裏,某某在這裏。”師冕走了以後,子張就問孔子:“這就是與樂師談話的道嗎?”孔子說:“這就是幫助樂師的道。”
释义/赏析
① 陳: 同“陣”,即佈陣。 ② 俎(zǔ)豆: 古代的禮器,盛物的器皿。俎豆之事: 關於禮制的事情。 ③ 陳: 古代諸侯國,地域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北部。在陳絕糧: 孔子周遊列國時從陳國去蔡的途中被陳國人包圍,絕糧七天。 ④ 慍(yùn): 惱怒。 ⑤ 固: 安守。 ⑥ 濫: 爲非作歹。 ⑦ 女: 同“汝”。 ⑧ 鮮(xiǎn): 少。 ⑨ 正南面: 遵守正道坐於王位之上。 ⑩ 行: 主張的實行。 ⑪ 蠻貊(mò): 古代對邊疆少數民族的貶稱。 ⑫ 其: 指忠信篤敬。參: 列,顯現。 ⑬ 輿: 車。衡: 車轅前的橫木。 ⑭ 紳: 束在腰間、一頭垂下的寬帶。 ⑮ 史魚: 名鰌(qiú),字子魚,衛國大夫。 ⑯ 矢: 箭。如矢: 比喻直。 ⑰ 卷: 收起來。之: 指其主張。 ⑱ 知: 同“智”。 ⑲ 時: 曆法,以正月爲歲首,自漢武帝至清代皆用夏時。 ⑳ 輅(lù): 大車。商輅爲木製,樸素牢固。周人多飾以金玉,比較奢侈。 ㉑ 韶: 指《韶》樂,古代歌頌舜的功德的樂舞。舞: 指歌頌周武王的樂舞《武》。 ㉒ 放: 排斥。鄭聲: 鄭國的民間音樂。 ㉓ 遠: 遠離。佞人: 善於花言巧語、阿諛奉承的人。 ㉔ 臧文仲: 魯國大夫臧孫辰,孔子曾批評他“不仁”,生活奢侈。竊位: 竊居權位。 ㉕ 柳下惠: 春秋中期魯國大夫,姓展,名獲,又名禽,柳下是其封地,諡爲“惠”。 ㉖ 與立: 與之並立於朝,即推薦、任用他。 ㉗ 自厚: 嚴格要求自己,多責備自己。 ㉘ 如之何: 怎麼辦。 ㉙ 末如之何: (對他們)沒有辦法。 ㉚ 行小慧: 賣弄小聰明。 ㉛ 質: 根本。 ㉜ 孫: 同“遜”。出: 表達。 ㉝ 病: 憂慮。 ㉞ 疾: 痛恨。沒世: 死亡。名不稱: 不能顯身揚名。 ㉟ 諸:“之於”的合音。 ㊱ 矜: 莊重。 ㊲ 恕: 寬容,推己及人。 ㊳ 有所試: 經過一定的考驗。 ㊴ 三代: 指夏、商、週三代。 ㊵ 及: 看到。史: 史官。闕: 同“缺”。闕文: 缺少的字。 ㊶ 此語與上文無關,可能是竄入的錯簡。 ㊷ 弘: 弘揚,擴充。 ㊸ 餒(něi): 飢餓。 ㊹ 知: 同“智”。之: 指官職,一說指事理。 ㊺ 涖(lì): 同“蒞”,臨。 ㊻ 小知: 從小事上看一個人。大受: 承擔重任。 ㊼ 甚於水火: (對仁的需要)比對水火的需要更迫切。 ㊽ 貞: 正而堅定。諒: 誠信,這裏指不論是非,盲目地守於信。 ㊾ 類: 族類,種類、宗族區分。 ㊿ 師: 樂師,當時的樂師大多是盲人。冕: 樂師的名字。 〔51〕 相: 幫助,輔助。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9771885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