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汉宫春 · 会稽蓬莱阁观雨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汉宫春 · 会稽蓬莱阁观雨》 来自:《汉宫春》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翻译
看秦望山上乱云飞渡,暴雨倾注,犹如江湖倒泻下来。不知道是云化为雨,还是雨化为云?万里长空,西风劲吹,乌云瞬间变幻消失。回首倾听明月星夜天籁长鸣,人间万千洞穴的呼号似山崩雷震! 是谁将若耶溪畔的美女西施献给吴王,导致吴国灭亡,只剩下麋鹿出没在姑苏台?至今越国人仍盼望西施坐船归来。一年已到年底了,何不演奏乐器以示欢乐?难道君看不见古代王、谢望族的亭台楼阁,而今只剩凋残的树木,寒烟清冷,孤寂的乌鸦仍在呼唤着离魂!
释义/赏析
汉宫春:词牌名。汉宫,汉朝宫殿,亦借指古代封建王朝的宫殿。元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云:「武昌濒江有吕公矶,上有黄鹤楼。一日有题《汉宫春》于其上云……不知为何人作,或言洞宾语也。后三十年己未,元兵渡江。」东晋无名氏据旧籍撰有《汉宫春色》,写西汉惠帝皇后张嫣遗事,以张皇后为汉宫第一美人,然其遭遇极为不幸。调名或本此。北宋新声,张子野《蜡梅》词为创调之作。宋人用此调者较多。稼轩词题为《立春》,乃宋词名篇,亦为宋人通用之正体。辛词另有《会稽蓬莱阁怀古》是以文为词之典范,词情悲凉而豪放,词中多用文言虚词与文言句法,但全词意脉贯注,极为生动。无名氏一首抒写宫怨,最切合此调之声情,词云:「玉减香消,被婵娟误我,临镜妆慵。无聊强开强解,蹙破眉峰。凭高望远,但断肠、残月初钟。须信道、承恩在貌,如何教妾为容。风暖乌声和碎,更日高院静,花影重重。愁来待只滞酒,酒困愁浓。长门怨感,恨无金、买赋临邛。翻动念、年年女伴,越溪共采芙蓉。」陆放翁《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词乃感慨时事与言志之作。此调音节较响亮,而调势于奔放中归于收敛,多为豪放词人所用以言志抒情,但亦可表达婉约与含蓄之情。南宋词人用者较众。此调有两体。一为平韵体,始见《梅苑·卷一》载宋张子野词。《词谱·卷二十四》:「皆以前后段起句用韵、不用韵辨体。」一为仄韵体,见宋康伯可《顺庵乐府》。宋有无名氏词名《汉宫春慢》,见《高丽史·乐志二》。《梦窗词集》入「夹钟商」。各家句豆多有出入,兹以《稼轩长短句》为准。九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 「会稽蓬莱阁观雨」:广信书院本《汉宫春·亭上秋风》阕原题作「会稽秋风亭观雨」,而并无观雨之意境,此阕原题作「会稽蓬莱阁怀古」,却有「乱云急雨」句,写雨天景色。因径将两词题中之「观雨」与「怀古」二语词互换。又,《阳春白雪》引此词作「秋风亭」。 会稽蓬莱阁: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南宋·张淸源《会稽续志·卷一·蓬莱阁》:「蓬莱阁在设㕔后卧龙山之下,章楶作《蓬莱阁诗》序云不知谁氏创始。按阁吴越钱镠所建,楶偶不知尔。淳熈元年其八世孙端礼重修,乃特掲于梁间云:『定乱安国功臣、镇东镇海两军节度使、检校太师、侍中兼中书令,食邑一万戸、实封六百戸、越王镠建』。其名以蓬莱者,旧志云:『蓬莱山正偶会稽。』(旧志今巳不传,沈少卿绅《和孔司封登蓬莱阁诗》云:『三山对峙海中央』自注于下云:『旧志:蓬莱山正偶会稽』)元微之诗云:『谪居犹得住蓬莱。』钱公辅诗云:『後人慷慨慕前修,髙阁雄名由此起。』故云。自元祐戊辰章楶修之。又八十七年,钱端礼再修之。又四十八年,汪网复修,网自记岁月于柱云:『蓬莱阁,登临之胜甲于天下。自昔以来不知其凡几坏几修矣,迩年其坏尤甚,而修之于嘉定十五年,岁次壬午十一月巳巳朔十五日已未者,郡守新安汪纲仲举也。』」 秦望山:南宋·王仪父《舆地纪胜·卷十·绍兴府古迹》:「秦望山在会稽东南四十里。《舆地纪》云:『在城南,为众峰之杰。』《史记》云:『秦始皇登之以望东海。』《十道志》云:『秦始皇登秦望山,使李斯刻石。其碑尚存。』」 「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句:唐·杜少陵《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宋·苏东坡《有美堂暴雨》诗:「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句:《庄子·卷十四·〈外篇·天运〉》:「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 「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句:《维摩诘所说经·卷上·方便品第二》:「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宋·苏东坡《念奴娇·中秋》诗:「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长空,《阳春白雪》引此词作「长安」。 「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句:《庄子·卷一·〈内篇·齐物论〉》:「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句:《会稽志》:「若耶溪在会稽县南二十五里,北流与镜湖合。」按:若耶溪为西子浣纱之所。《吴越春秋》谓越王句践进西施于吴王阖庐。吴王得之,为筑姑苏台,游宴其上。又,相传句践灭吴,范蠡取西施汎舟五湖而去。《史记·卷一百十八·淮南王安传》:「(伍)被怅然曰:『上宽赦大王,王复安得此亡国之语乎!臣闻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今臣亦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谁向,《阳春白雪》引此词作「谁问」。 「一舸归欤」句:唐·杜樊川《杜秋娘》诗:「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 「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句:《诗经·小雅·小明》:「岁聿云暮。」又《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唐·杜少陵《岁晏行》:「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战国策·卷八·〈齐策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曰:『……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鬥鸡、走犬、六博、踏鞠者。』」 王亭谢馆:王、谢为东晋大族,子弟众多,多居会稽。王右军曾宴集会稽山阴之兰亭,谢太傅曾隐居会稽之东山。又,《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脩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放为娱,有终焉之志。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作《山居赋》并自注,以言其事。」「谢馆」或指此。
繁体原文
秦望山頭,看亂雲急雨,倒立江湖。不知雲者爲雨,雨者云乎。長空萬里,被西風、變滅須臾。回首聽,月明天籟,人間萬竅號呼。 誰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蘇?至今故國人望,一舸歸歟。歳雲暮矣,問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見,王亭謝館,冷煙寒樹啼烏。
翻译
看秦望山上亂雲飛渡,暴雨傾注,猶如江湖倒瀉下來。不知道是雲化爲雨,還是雨化爲雲?萬里長空,西風勁吹,烏雲瞬間變幻消失。回首傾聽明月星夜天籟長鳴,人間萬千洞穴的呼號似山崩雷震! 是誰將若耶溪畔的美女西施獻給吳王,導致吳國滅亡,只剩下麋鹿出沒在姑蘇臺?至今越國人仍盼望西施坐船歸來。一年已到年底了,何不演奏樂器以示歡樂?難道君看不見古代王、謝望族的亭臺樓閣,而今只剩凋殘的樹木,寒煙清冷,孤寂的烏鴉仍在呼喚着離魂!
释义/赏析
漢宮春:詞牌名。漢宮,漢朝宮殿,亦借指古代封建王朝的宮殿。元盛如梓《庶齋老學叢談》云:「武昌瀕江有呂公磯,上有黃鶴樓。一日有題《漢宮春》於其上云……不知爲何人作,或言洞賓語也。後三十年己未,元兵渡江。」東晉無名氏據舊籍撰有《漢宮春色》,寫西漢惠帝皇后張嫣遺事,以張皇后爲漢宮第一美人,然其遭遇極爲不幸。調名或本此。北宋新聲,張子野《蠟梅》詞爲創調之作。宋人用此調者較多。稼軒詞題爲《立春》,乃宋詞名篇,亦爲宋人通用之正體。辛詞另有《會稽蓬萊閣懷古》是以文爲詞之典範,詞情悲凉而豪放,詞中多用文言虛詞與文言句法,但全詞意脈貫注,極爲生動。無名氏一首抒寫宮怨,最切合此調之聲情,詞云:「玉減香消,被嬋娟誤我,臨鏡妝慵。無聊強開強解,蹙破眉峰。憑髙望遠,但斷腸、殘月初鐘。須信道、承恩在貌,如何教妾爲容。風暖烏聲和碎,更日髙院靜,花影重重。愁來待只滯酒,酒困愁濃。長門怨感,恨無金、買賦臨邛。翻動念、年年女伴,越溪共采芙蓉。」陸放翁《初自南鄭來成都作》詞乃感慨時事與言志之作。此調音節較響亮,而調勢於奔放中歸於收斂,多爲豪放詞人所用以言志抒情,但亦可表達婉約與含蓄之情。南宋詞人用者較衆。此調有兩體。一爲平韻體,始見《梅苑·巻一》載宋張子野詞。《詞譜·巻二十四》:「皆以前後段起句用韻、不用韻辨體。」一爲仄韻體,見宋康伯可《順菴樂府》。宋有無名氏詞名《漢宮春慢》,見《髙麗史·樂志二》。《夢窗詞集》入「夾鐘商」。各家句豆多有出入,茲以《稼軒長短句》爲準。九十六字,前後闋各四平韻。 「會稽蓬萊閣觀雨」:廣信書院本《漢宮春·亭上秋風》闋原題作「會稽秋風亭觀雨」,而並無觀雨之意境,此闋原題作「會稽蓬萊閣懷古」,卻有「亂雲急雨」句,寫雨天景色。因逕將兩詞題中之「觀雨」與「懷古」二語詞互換。又,《陽春白雪》引此詞作「秋風亭」。 會稽蓬萊閣:地名,在今浙江紹興。南宋·張淸源《會稽續志·巻一·蓬萊閣》:「蓬萊閣在設㕔後臥龍山之下,章楶作《蓬萊閣詩》序云不知誰氏創始。按閣呉越錢鏐所建,楶偶不知爾。淳熈元年其八世孫端禮重修,乃特掲於梁間云:『定亂安國功臣、鎭東鎭海兩軍節度使、檢校太師、侍中兼中書令,食邑一萬戸、實封六百戸、越王鏐建』。其名以蓬萊者,舊志云:『蓬萊山正偶會稽。』(舊志今巳不傳,沈少卿紳《和孔司封登蓬萊閣詩》云:『三山對峙海中央』自注於下云:『舊志:蓬萊山正偶㑹稽』)元微之詩云:『謫居猶得住蓬萊。』錢公輔詩云:『後人慷慨慕前修,髙閣雄名由此起。』故云。自元祐戊辰章楶修之。又八十七年,錢端禮再修之。又四十八年,汪網復修,網自記歳月於柱云:『蓬萊閣,登臨之勝甲於天下。自昔以來不知其凡幾壞幾修矣,邇年其壞尤甚,而修之於嘉定十五年,嵗次壬午十一月巳巳朔十五日已未者,郡守新安汪綱仲舉也。』」 秦望山:南宋·王儀父《輿地紀勝·巻十·紹興府古跡》:「秦望山在會稽東南四十里。《輿地紀》云:『在城南,爲衆峯之傑。』《史記》云:『秦始皇登之以望東海。』《十道志》云:『秦始皇登秦望山,使李斯刻石。其碑尚存。』」 「看亂雲急雨,倒立江湖」句:唐·杜少陵《太淸宮賦》:「九天之雲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宋·蘇東坡《有美堂暴雨》詩:「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不知雲者爲雨,雨者云乎」句:《莊子·巻十四·〈外篇·天運〉》:「雲者爲雨乎?雨者爲雲乎?」 「長空萬里,被西風、變滅須臾」句:《維摩詰所説經·巻上·方便品第二》:「是身如影,從業縁現。是身如響,屬諸因縁。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宋·蘇東坡《念奴嬌·中秋》詩:「憑髙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長空,《陽春白雪》引此詞作「長安」。 「回首聽,月明天籟,人間萬竅號呼」句:《莊子·巻一·〈内篇·齊物論〉》:「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无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 「誰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蘇」句:《會稽志》:「若耶溪在會稽縣南二十五里,北流與鏡湖合。」按:若耶溪爲西子浣紗之所。《呉越春秋》謂越王句踐進西施於呉王闔廬。呉王得之,爲築姑蘇臺,遊宴其上。又,相傳句踐滅呉,范蠡取西施汎舟五湖而去。《史記·巻一百十八·淮南王安傳》:「(伍)被悵然曰:『上寬赦大王,王復安得此亡國之語乎!臣聞子胥諫呉王,呉王不用,乃曰「臣今見麋鹿游姑蘇之臺也」。今臣亦見宮中生荊棘,露霑衣也。』」誰向,《陽春白雪》引此詞作「誰問」。 「一舸歸歟」句:唐·杜樊川《杜秋娘》詩:「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夷。」 「歳雲暮矣,問何不、鼓瑟吹竽」句:《詩經·小雅·小明》:「歳聿云暮。」又《詩經·唐風·山有樞》:「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唐·杜少陵《歳晏行》:「歳云暮矣多北風,瀟湘洞庭白雪中。」《戰國策·巻八·〈齊策一·蘇秦爲趙合從説齊宣王〉》:「蘇秦爲趙合從,説齊宣王曰:『……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蹹踘者。』」 王亭謝館:王、謝爲東晉大族,子弟衆多,多居會稽。王右軍曾宴集會稽山陰之蘭亭,謝太傅曾隱居會稽之東山。又,《宋書·巻六十七·謝靈運傳》:「靈運父祖竝葬始寧縣,並有故宅及墅,遂移籍會稽,脩營別業,傍山帶江,盡幽居之美。與隱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縱放為娛,有終焉之志。毎有一詩至都邑,貴賤莫不競寫,宿昔之間,士庶皆徧,遠近欽慕,名動京師。作《山居賦》並自注,以言其事。」「謝館」或指此。
拓展阅读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创作背景/ 辛弃疾 / 〔宋代〕

  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辛弃疾被重新起用。据《宝庆会稽续志》,为六月十一日到任,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即奉召赴临安,次年春改知镇江府,故知登蓬莱阁之举,必在嘉泰三年的下半年,另据词中“西风”、“冷烟寒树”等语,可断定是作于晚秋。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本篇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www.ciziyun.com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赏析/ 辛弃疾 / 〔宋代〕

  这首词的上片重在写景,通过写 景来抒情说理,寓理于景,寓情于景。景、情、理浑融一体。“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开篇直截了当,写登高望远所见。“秦望山”,因秦始皇南巡时曾登此山观大海,祭大禹,故名。“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乌云翻滚,暴雨如注,给人翻江倒海一样的感觉。一时烟雨茫茫一片,分不清哪个是云,哪个是雨。“乱”“急”“倒立”“不知”等词语写出了狂风暴雨的骇人气势和壮观景象。“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语出《庄子·天运》:“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庄子的意思是云兴雨至乃自然之理,没有什么意志和力量的驱使。作者引用此语除了突出狂风暴雨的凶猛气势外,也有狂风暴雨是自然现象这个意思。但是,老子说过“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不,刚才还是狂风暴雨,现在天气就变成了“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这句承上,仍是作者所看到的景象,表意急转,作者的情绪也急转直下。刹那间西风便把云雨吹散,露出了万里晴空。“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天籁”,自然界的音响,这里指风。在明亮的月光下,回头听见,西风在天空中呼啸而过,大地上无数的洞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参考资料:

1、 马玮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 辛弃疾诗词赏析: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4.01:第222-225页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点评/ 辛弃疾 / 〔宋代〕

  “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在词的收尾部分,作者首先以设问的语气提出问题:一年将尽了,为什么不鼓瑟吹竽欢乐一番呢?《经》的《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又《唐风·山有枢》:“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作者引《诗》说出了岁晚当及时行乐的意思,接着又以反问的语气作了回答:“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旧时王、谢的亭馆已经荒芜,已无可行乐之处了。东晋时的王、谢与会稽的关系也很密切,“王亭”,指王羲之修禊所在的会稽山阴之兰亭;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有别墅。这些旧迹,眼前是只有“冷烟寒树啼乌”点缀其间了。

  从怀念范蠡到怀念王、谢,感情上是一个很大的转折。怀念范蠡抒发了报国雪耻的积极思想;怀念王、谢不仅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而且明显地表现出消极悲观的情绪。作者面对自然的晴雨变化和历史的巨变,所激起的不仅是要效法古人、及时立功的慷慨壮怀,同时也有人世匆匆的暮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本篇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www.ciziyun.com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