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哨遍 · 用前韵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哨遍 · 用前韵》 来自:《哨遍》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一壑自专,五柳笑人,晚乃归田里。问谁知:几者动之微。望飞鸿、冥冥天际。论妙理,浊醪正堪长醉。从今自酿躬耕米。嗟美恶难齐,盈虚如代,天耶何必人知。试回头五十九年非,似梦里欢娱觉来悲。夔乃怜蚿,穀亦亡羊,算来何异。 嘻。物讳穷时,丰狐文豹罪因皮。富贵非吾愿,皇皇乎欲何之?正万籁都沈,月明中夜,心弥万里清如水。却自觉神游,归来坐对,依稀淮岸江涘。看一时鱼鸟忘情喜,曾我已忘机更忘己。又何曾物我相视,非鱼濠上遗意,要是吾非子。但教河伯、休惭海若,小大均为水耳。世间喜愠更何其,笑先生三仕三已。

翻译
释义/赏析
哨遍:词牌名,一作《稍遍》,《哨编》、《稍编》,王安中词,以《北山移文》度曲,因名《〈北山移文〉哨遍》。刘学箕词,游松江檃括东坡《赤壁赋》以度曲,因名《松江哨遍》。词调始见《东坡词》。其小序云:「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余既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人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辞》,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汲古阁本《东坡词》于《稍遍》后附小注:「其词盖世所谓『般瞻』之《稍遍》也。『般瞻』,龟兹语也,华言为五声,盖羽声也,于五音之次为第五。今世作『般涉』,误矣。《稍遍》三叠,每叠加促字,当为『稍』,读去声。世作『哨』,或作『涉』,皆非是。」明曼山馆本《东坡先生诗馀》注同。元刊《东坡乐府》及《稼轩长短句》则皆作《哨遍》。《康熙词谱》谓:「其体颇近散文」。正体以东坡《哨遍·为米折腰》一阕为准。双调,二百又三字,三声叶韵,前阕十七句五仄韵、四叶韵,后阕二十句五叶韵、八仄韵。各家句豆平仄,颇有出入,殆由「每叠加促字」较有伸缩馀地耳。《词律》云:「此词长而多讹。又其体颇近散文,平仄往往不拘。」 「一壑自专」句:《庄子·卷十七·〈外篇·秋水〉》:「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西晋·陆云《逸民赋》序:「富与贵,之人之所欲也。而古之逸民,或轻天下细万物,而欲专一丘之,欢擅一壑之美,岂不以身胜于宇宙,而心恬与纷华者哉?故天地不易其乐,万物不干其心,然后可以妙有生之极,享无彊之休也。」宋·王安石《偶书》诗:「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汉书·卷一百上·叙传》:「(班)嗣虽修儒学,然贵老、严之术。桓生欲借其书,嗣报曰:『若夫严(庄)子者,绝圣弃智,修生保真,清虚澹泊,归之自然,独师友造化,而不为世俗所役者也。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不絓圣人之罔,不嗅(xiù)骄君之饵,荡然肆志,谈者不得而名焉,故可贵也。……』」《晋书·卷四十九·谢鲲传》:「谢鲲,字幼舆,陈国阳夏人也。……尝使至都,明帝在东宫见之,甚相亲重。问曰:『论者以君方庾(yǔ)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五柳: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几者动之微」句:《周易·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冥鸿:西汉·扬雄《法言·卷六·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禦之。」 妙理浊醪:唐·杜甫《晦日寻崔戢(jí)李封》诗:「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 五十九年非:《庄子·卷二十七·〈杂篇·寓言〉》:「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时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夔乃怜蚿(xián):《庄子·卷十七·〈外篇·秋水〉》:「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chěn)踔(chuō)而行,予无如矣。今子之使万足,独柰何?』蚿曰:『不然。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蚿谓蛇曰:『吾以众足行,而不及子之无足,何也?』蛇曰:『夫天机之所动,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蛇谓风曰:『予动吾脊胁而行,则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而似无有,何也?』风曰:『然,予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也,然而指我则胜我,鳅(qiū)我亦胜我。虽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 谷亦亡羊:《庄子·卷八·〈外篇·骈拇〉》:「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讳穷:《庄子·卷十七·〈外篇·秋水〉》:「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惙。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 「丰狐文豹罪因皮」句:《庄子·卷二十·〈外篇·山木〉》:「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旦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其皮为之灾也。」 「富贵非吾愿,皇皇乎欲何之」句: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忘机更忘己:《列子·卷二·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唐·李商隐《赠田叟》诗:「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太仓箴》:「海翁忘机,鸥故不飞。」 「非鱼濠上遗意,要是吾非子」句:《庄子·卷十七·〈外篇·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非鱼濠上,四卷本丙集作「非会濠梁」。 「但教河伯、休惭海若,小大均为水耳」句:《庄子·卷十七·〈外篇·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海)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涯,河岸;河伯,传说中的河神,相传名为冯夷;逡巡,迟疑徘徊貌。若,海神名;大方之家,简称「方家」,谓道术修养深湛之人,后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之人;小大,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俱作「大小」。 「世间喜愠更何其,笑先生三仕三已。」句:《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繁体原文
一壑自專,五柳笑人,晩乃歸田里。問誰知:幾者動之微。望飛鴻、冥冥天際。論妙理,濁醪正堪長醉。從今自釀躬耕米。嗟美惡難齊,盈虛如代,天耶何必人知。試回頭五十九年非,似夢裏歡娯覺來悲。夔乃憐蚿,穀亦亡羊,算來何異。 嘻。物諱窮時,豐狐文豹罪因皮。富貴非吾願,皇皇乎欲何之?正萬籟都沈,月明中夜,心彌萬里清如水。卻自覺神遊,歸來坐對,依稀淮岸江涘。看一時魚鳥忘情喜,曾我已忘機更忘己。又何曾物我相視,非魚濠上遺意,要是吾非子。但教河伯、休慚海若,小大均爲水耳。世間喜慍更何其,笑先生三仕三已。
翻译
释义/赏析
哨遍:詞牌名,一作《稍遍》,《哨編》、《稍編》,王安中詞,以《北山移文》度曲,因名《〈北山移文〉哨遍》。劉學箕詞,遊松江櫽括東坡《赤壁賦》以度曲,因名《松江哨遍》。詞調始見《東坡詞》。其小序云:「陶淵明賦《歸去來》,有其詞而無其聲。余旣治東坡,築雪堂於上,人人俱笑其陋,獨鄱陽董毅夫過而悅之,有卜鄰之意。乃取《歸去來辭》,稍加櫽括,使就聲律,以遺毅夫。使家僮歌之,時相從於東坡,釋耒而和之,扣牛角而爲之節,不亦樂乎?」汲古閣本《東坡詞》於《稍遍》後附小注:「其詞蓋世所謂『般瞻』之《稍遍》也。『般瞻』,龜茲語也,華言爲五聲,蓋羽聲也,於五音之次爲第五。今世作『般涉』,誤矣。《稍遍》三疊,每疊加促字,當爲『稍』,讀去聲。世作『哨』,或作『涉』,皆非是。」明曼山館本《東坡先生詩餘》注同。元刊《東坡樂府》及《稼軒長短句》則皆作《哨遍》。《康熙詞譜》謂:「其體頗近散文」。正體以東坡《哨遍·爲米折腰》一闋爲準。雙調,二百又三字,三聲叶韻,前闋十七句五仄韻、四叶韻,後闋二十句五叶韻、八仄韻。各家句豆平仄,頗有出入,殆由「每疊加促字」較有伸縮餘地耳。《詞律》云:「此詞長而多訛。又其體頗近散文,平仄往往不拘。」 「一壑自專」句:《莊子·卷十七·〈外篇·秋水〉》:「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西晉·陸雲《逸民賦》序:「富與貴,之人之所欲也。而古之逸民,或輕天下細萬物,而欲專一丘之,歡擅一壑之美,豈不以身勝於宇宙,而心恬與紛華者哉?故天地不易其樂,萬物不干其心,然後可以妙有生之極,享無彊之休也。」宋·王安石《偶書》詩:「我亦暮年專一壑,每逢車馬便驚猜。」《漢書·卷一百上·敘傳》:「(班)嗣雖修儒學,然貴老、嚴之術。桓生欲借其書,嗣報曰:『若夫嚴(莊)子者,絶聖棄智,修生保眞,淸虛澹泊,歸之自然,獨師友造化,而不爲世俗所役者也。漁釣於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栖遲於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不絓聖人之罔,不齅(xiù)驕君之餌,蕩然肆志,談者不得而名焉,故可貴也。……』」《晉書·卷四十九·謝鯤傳》:「謝鯤,字幼輿,陳國陽夏人也。……嘗使至都,明帝在東宮見之,甚相親重。問曰:『論者以君方庾(yǔ)亮,自謂何如?』答曰:『端委廟堂,使百僚準則,鯤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謂過之。』」 五柳:晉·陶潛《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爲號焉。」 「幾者動之微」句:《周易·繫辭下》:「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 冥鴻:西漢·揚雄《法言·卷六·問明》:「鴻飛冥冥,弋人何篡焉。」注:「君子潛神重玄之域,世網不能制禦之。」 妙理濁醪:唐·杜甫《晦日尋崔戢(jí)李封》詩:「濁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 五十九年非:《莊子·卷二十七·〈雜篇·寓言〉》:「莊子謂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時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夔乃憐蚿(xián):《莊子·卷十七·〈外篇·秋水〉》:「夔憐蚿,蚿憐蛇,蛇憐風,風憐目,目憐心。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趻(chěn)踔(chuō)而行,予无如矣。今子之使萬足,獨柰何?』蚿曰:『不然。子不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雜而下者不可勝數也。今予動吾天機,而不知其所以然。』蚿謂蛇曰:『吾以衆足行,而不及子之無足,何也?』蛇曰:『夫天機之所動,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蛇謂風曰:『予動吾脊脅而行,則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於北海,蓬蓬然入於南海,而似无有,何也?』風曰:『然,予蓬蓬然起於北海而入於南海也,然而指我則勝我,鰌(qiū)我亦勝我。雖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衆小不勝爲大勝也。爲大勝者,唯聖人能之。』」 穀亦亡羊:《莊子·卷八·〈外篇·駢拇〉》:「臧與穀,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穀奚事,則博塞以遊。二人者,事業不同,其於亡羊均也。」。 諱窮:《莊子·卷十七·〈外篇·秋水〉》:「孔子遊於匡,宋人圍之數帀,而絃歌不惙。子路入見,曰:『何夫子之娯也?』孔子曰:『來,吾語女。我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當堯舜而天下无窮人,非知得也;當桀紂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時勢適然。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父之勇也;陸行不避兕虎者,獵夫之勇也;白刃交於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由處矣!吾命有所制矣。』」。 「豐狐文豹罪因皮」句:《莊子·卷二十·〈外篇·山木〉》:「夫豐狐文豹,棲於山林,伏於巖穴,靜也;夜行晝居,戒也;雖飢渴隱約,猶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於罔羅機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其皮爲之災也。」 「富貴非吾願,皇皇乎欲何之」句: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爲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鄕不可期。」 忘機更忘己:《列子·卷二·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唐·李商隱《贈田叟》詩:「鷗鳥忘機翻浹洽,交親得路昧平生。」《太倉箴》:「海翁忘機,鷗故不飛。」 「非魚濠上遺意,要是吾非子」句:《莊子·卷十七·〈外篇·秋水〉》:「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非魚濠上,四卷本丙集作「非會濠梁」。 「但教河伯、休慚海若,小大均爲水耳」句:《莊子·卷十七·〈外篇·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海)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爲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涯,河岸;河伯,傳説中的河神,相傳名為馮夷;逡巡,遲疑徘徊貌。若,海神名;大方之家,簡稱「方家」,謂道術修養深湛之人,後多指精通某種學問、藝術之人;小大,王詔校刊本及四印齋本倶作「大小」。 「世間喜慍更何其,笑先生三仕三已。」句:《論語·公冶長》:「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爲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吿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淸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