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江神子 · 和李能伯韵呈赵晋臣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江神子 · 和李能伯韵呈赵晋臣》 来自:《作品》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五云高处望西清,玉阶升,棣华荣。筑屋溪头,楼观画难成。长夜笙歌还起问,谁放月,又西沉? 家传《鸿宝》旧知名,看长生,奉严宸。且把风流,水北画耆英。咫尺西风诗酒社,石鼎句,要弥明。

翻译
释义/赏析
江神子:词牌名。唐词单调,兴起于晚唐,源于唐著词曲调,由文人韦端己最早依调创作,此后所作均为单调,馀俱照韦词添字,至北宋苏东坡时始变单调为双调。晁无咎改名《江神子》,韩涧泉词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更名《村意远》。有单调四体,字数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种;双调一体,七十字,上下阕各七句,五平韵。格律多为平韵格,双调体偶有填仄韵者。 李能伯:《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九十一》载李处端浯溪题名:「李处端能伯以乾道壬辰……」据知能伯名处端。另据《宋诗纪事补遗·卷五十二》,知处端原籍洛阳,为李淑曾孙,处全之弟,九年曾任江都令,后累官签判镇江府。 赵晋臣:《上饶县志·寓贤传》:「赵不迂,字晋臣,尝创书楼于上饶,吟咏自适。」《铅(Yán)山县志·卷十二·选举志》:「赵不迂,士礽(Réng)四子,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中奉大夫,直敷文阁学士。」南宋·洪景卢《夷坚三志·壬六·滕王阁火》:「南昌章江门外,正临川流,有小刹四五联处其下,水陆院最富。一僧跨江建水阁三数重,邦人士女,游遨无虚时,实为奸淫翔集之便。庆元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夜,细民家失火,延识其处,俄顷,烟火不可向迩,一院片瓦不存。滕王阁外庑遂罹郁攸之害。赵不迂晋臣以漕使兼府事,出次城头,遥望西山,焚香祷于旌阳真君。西风方炽,忽焉反东,火随以息。常年八月十五日,所至以真君生朝,自旦日即率诣玉隆宫,四远毕集,未尝不东风,盖欲使献送者舟船利达。凡半月,岁岁如是。灵仙威神,如在其上,其为人作敬,宜矣。大孙赴试漕台,正见其事。」曹石仓《大明一统名胜志·江西南昌府》:「乐园即宋漕司花园,绍兴中转运判官赵奇符剏(chuàng),……至庆元五年,秘阁赵不迂榜以今名。」 五云:唐·杜少陵《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诗:「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 西清:《汉书·卷五十七上·司马相如传》:「青龙蚴蟉于东箱,象舆婉僤于西清。」唐·颜师古曰:「象舆,瑞应车也。西清者,西箱清静之处也。蚴蟉、婉僤,皆行动之貌。蚴,音一纠反。蟉,音力纠反。僤,音善。」此处西清指宫中。 玉阶升:当谓赵晋臣曾为朝臣或曾召对而言,其事莫可考也。 棣华荣:赵氏兄弟皆有职名。《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wěi)韡(wěi)光明华美貌。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序云:「《常棣》,燕兄弟也。闵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焉。」 筑屋溪头:赵晋臣居临彭溪,见《太常引·论公耆德旧宗英》阕稼轩自注:「彭溪,晋臣所居。」 放:教也。 《鸿宝》:《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刘交传·(玄孙)刘向传〉》:「上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袐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而更生父德武帝时治淮南狱得其书。」 画耆英:宋·司马君实《洛阳耆英会序》:「元丰中,潞国文公留守西都,韩国富公纳政在里第,其馀士大夫以老自逸于洛者,于时为多。潞公谓韩公曰:『凡所为慕于乐天者,以其志趣高逸也,奚必数与地之袭焉。』一旦悉集士大夫老而贤者于韩公之第,置酒相乐,宾主凡十有一人。既而图形妙觉僧舍,时人谓之『洛阳耆英会』。」 「石鼎句,要弥明」句:唐·韩昌黎《石鼎联句诗序》:「元和七年十二月四日,衡山道士轩辕弥明自衡下来,旧与刘师服进士衡湘中相识,将过太白,知师服在京,夜抵其居宿。有校书郎侯喜,新有能诗声,夜与刘说诗。弥明在其侧,貌极丑,白须黑面,长颈而高结,喉中又作楚语,喜视之若无人。弥明忽轩衣张眉,指炉中石鼎,谓喜曰:『子云能诗,能与我赋此乎?』刘往见衡湘间人说,云年九十馀矣,解捕逐鬼物,拘囚蛟螭虎豹。不知其实能否也。见其老,颇貌敬之,不知其有文也。闻此说大喜,即援笔题其首两句,次传于喜。喜踊跃,即缀其下云云。道士哑然笑曰:『子诗如是而已乎!』即袖手竦肩,倚北墙坐,谓刘曰:『吾不解世俗书,子为我书。』因高吟曰:『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初不似经意,诗旨有似讥喜。二子相顾惭骇,欲以多穷之,即又为而传之喜,喜思益苦,务欲压道士,每营度欲出口吻,声鸣益悲,操笔欲书,将下复止,竟亦不能奇也。毕,即传道士,道土高踞大唱曰:『刘把笔,吾诗云云。』其不用意而功益奇,不可附说,语皆侵刘、侯。喜益忌之。刘与侯皆已赋十馀韵,弥明应之如响,皆颖脱含讥讽。夜尽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续,因起谢曰:『尊师非世人也,某伏矣,愿为弟子,不敢更论诗。』道士奋曰:『不然。章不可以不成也。』又谓刘曰:『把笔来,吾与汝就之。』即又唱出四十字,为八句。书讫,使读。读毕,谓二子曰:『章不已就乎?』二子齐应曰:『就矣。』道士曰:『此皆不足与语,此宁为文耶!吾就子所能而作耳,非吾之所学于师而能者也。吾所能者,子皆不足以闻也,独文乎哉!吾语亦不当闻也,吾闭口矣。』二子大惧,皆起,立床下,拜曰:『不敢他有问也,愿闻一言而已。先生称『吾不解人间书』,敢问解何书?请闻此而已。』道士寂然若无闻也,累问不应。二子不自得,即退就座。道士倚墙睡,鼻息如雷鸣。二子怛然失色,不敢喘。斯须,曙鼓动鼕鼕(dōng dōng),二子亦困,遂坐睡。及觉,日已上,惊顾觅道士,不见。即问童奴,奴曰:『天且明,道士起出门,若将便旋然。奴怪久不返,即出到门觅,无有也。』二子惊惋自责,若有失者。闲遂诣余言,余不能识其何道士也。尝闻有隐君子弥明,岂其人耶?」
繁体原文
五雲高處望西淸,玉階升,棣華榮。築屋溪頭,樓觀畫難成。長夜笙歌還起問:誰放月,又西沈? 家傳《鴻寶》舊知名,看長生,奉嚴宸。且把風流,水北畫耆英。咫尺西風詩酒社,石鼎句,要彌明。
翻译
释义/赏析
江神子:詞牌名。唐詞單調,興起於晩唐,源於唐著詞曲調,由文人韋端己最早依調創作,此後所作均爲單調,餘倶照韋詞添字,至北宋蘇東坡時始變單調爲雙調。晁無咎改名《江神子》,韓澗泉詞有「臘後春前邨意遠」句,更名《邨意遠》。有單調四體,字數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種;雙調一體,七十字,上下闋各七句,五平韻。格律多爲平韻格,雙調體偶有塡仄韻者。 李能伯:《八瓊室金石補正·巻九十一》載李處端浯溪題名:「李處端能伯以乾道壬辰……」據知能伯名處端。另據《宋詩紀事補遺·巻五十二》,知處端原籍洛陽,爲李淑曾孫,處全之弟,九年曾任江都令,後纍官簽判鎭江府。 趙晉臣:《上饒縣志·寓賢傳》:「趙不迂,字晉臣,嘗創書樓於上饒,吟詠自適。」《鉛(Yán)山縣志·巻十二·選舉志》:「趙不迂,士礽(Réng)四子,紹興二十四年進士,中奉大夫,直敷文閣學士。」南宋·洪景盧《夷堅三志·壬六·滕王閣火》:「南昌章江門外,正臨川流,有小刹四五聯處其下,水陸院最富。一僧跨江建水閣三數重,邦人士女,遊遨無虛時,實爲姦淫翔集之便。慶元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夜,細民家失火,延識其處,俄頃,煙火不可向邇,一院片瓦不存。滕王閣外廡遂罹鬱攸之害。趙不迂晉臣以漕使兼府事,出次城頭,遥望西山,焚香禱於旌陽眞君。西風方熾,忽焉反東,火隨以息。常年八月十五日,所至以眞君生朝,自旦日卽率詣玉隆宮,四遠畢集,未嘗不東風,蓋欲使獻送者舟船利達。凡半月,歳歳如是。靈仙威神,如在其上,其爲人作敬,宜矣。大孫赴試漕臺,正見其事。」曹石倉《大明一統名勝志·江西南昌府》:「樂園卽宋漕司花園,紹興中轉運判官趙奇符剏(chuàng),……至慶元五年,祕閣趙不迂榜以今名。」 五雲:唐·杜少陵《送李八祕書赴杜相公幕》詩:「南極一星朝北斗,五雲多處是三台。」 西淸:《漢書·巻五十七上·司馬相如傳》:「靑龍蚴蟉於東箱,象輿婉僤於西淸。」唐·顔師古曰:「象輿,瑞應車也。西淸者,西箱淸靜之處也。蚴蟉、婉僤,皆行動之貌。蚴,音一糾反。蟉,音力糾反。僤,音善。」此處西淸指宮中。 玉階升:當謂趙晉臣曾爲朝臣或曾召對而言,其事莫可考也。 棣華榮:趙氏兄弟皆有職名。《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wěi)韡(wěi)光明華美貌。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序云:「《常棣》,燕兄弟也。閔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焉。」 築屋溪頭:趙晉臣居臨彭溪,見《太常引·論公耆德舊宗英》闋稼軒自注:「彭溪,晉臣所居。」 放:教也。 《鴻寶》:《漢書·巻三十六·〈楚元王劉交傳·(玄孫)劉向傳〉》:「上復興神僊方術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鴻寶苑袐書》。書言神僊使鬼物爲金之術,及鄒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見,而更生父德武帝時治淮南獄得其書。」 畫耆英:宋·司馬君實《洛陽耆英會序》:「元豐中,潞國文公留守西都,韓國富公納政在里第,其餘士大夫以老自逸於洛者,於時爲多。潞公謂韓公曰:『凡所爲慕於樂天者,以其志趣髙逸也,奚必數與地之襲焉。』一旦悉集士大夫老而賢者於韓公之第,置酒相樂,賓主凡十有一人。既而圖形妙覺僧舍,時人謂之『洛陽耆英會』。」 「石鼎句,要彌明」句:唐·韓昌黎《石鼎聯句詩序》:「元和七年十二月四日,衡山道士軒轅彌明自衡下來,舊與劉師服進士衡湘中相識,將過太白,知師服在京,夜抵其居宿。有校書郎侯喜,新有能詩聲,夜與劉説詩。彌明在其側,貌極醜,白鬚黑面,長頸而髙結,喉中又作楚語,喜視之若無人。彌明忽軒衣張眉,指爐中石鼎,謂喜曰:『子云能詩,能與我賦此乎?』劉往見衡湘間人説,云年九十餘矣,解捕逐鬼物,拘囚蛟螭虎豹。不知其實能否也。見其老,頗貌敬之,不知其有文也。聞此説大喜,卽援筆題其首兩句,次傳於喜。喜踴躍,卽綴其下云云。道士啞然笑曰:『子詩如是而已乎!』卽袖手竦肩,倚北牆坐,謂劉曰:『吾不解世俗書,子爲我書。』因髙吟曰:『龍頭縮菌蠢,豕腹漲彭亨。』初不似經意,詩旨有似譏喜。二子相顧慚駭,欲以多窮之,卽又爲而傳之喜,喜思益苦,務欲壓道士,每營度欲出口吻,聲鳴益悲,操筆欲書,將下復止,竟亦不能奇也。畢,卽傳道士,道土髙踞大唱曰:『劉把筆,吾詩云云。』其不用意而功益奇,不可附説,語皆侵劉、侯。喜益忌之。劉與侯皆已賦十餘韻,彌明應之如響,皆穎脫含譏諷。夜盡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續,因起謝曰:『尊師非世人也,某伏矣,願爲弟子,不敢更論詩。』道士奮曰:『不然。章不可以不成也。』又謂劉曰:『把筆來,吾與汝就之。』卽又唱出四十字,爲八句。書訖,使讀。讀畢,謂二子曰:『章不已就乎?』二子齊應曰:『就矣。』道士曰:『此皆不足與語,此寧爲文耶!吾就子所能而作耳,非吾之所學於師而能者也。吾所能者,子皆不足以聞也,獨文乎哉!吾語亦不當聞也,吾閉口矣。』二子大懼,皆起,立牀下,拜曰:『不敢他有問也,願聞一言而已。先生稱『吾不解人間書』,敢問解何書?請聞此而已。』道士寂然若無聞也,纍問不應。二子不自得,卽退就座。道士倚牆睡,鼻息如雷鳴。二子怛然失色,不敢喘。斯須,曙鼓動鼕鼕(dōng dōng),二子亦困,遂坐睡。及覺,日已上,驚顧覓道士,不見。卽問童奴,奴曰:『天且明,道士起出門,若將便旋然。奴怪久不返,卽出到門覓,無有也。』二子驚惋自責,若有失者。閑遂詣余言,余不能識其何道士也。嘗聞有隱君子彌明,豈其人耶?」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