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用笔论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用笔论》 来自:《作品》

欧阳询

唐潭州临湘人,字信本,一字少信。欧阳纥子。博贯经史,仕隋为太常博士。唐太宗贞观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善书,初学王羲之,而险劲过之,世称“欧体”,又称“率更体”。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与裴矩、陈叔达合撰《艺文类聚》。有碑帖。
原文

有翰林善书大夫言于寮故无名公子曰:“自书契之兴,篆、隶滋起,百家千体,纷杂不同。至于尽妙穷神,作范垂代,腾芳飞誉,冠绝古今,惟右军王逸少一人而已。然去之数百年之内,无人拟者,盖与天挺之性,功力尚少,用笔运神未通其趣,可不然欤?”公子从容敛衽而言曰:“仆庸疏愚昧,禀命轻微,无禄代耕,留心笔砚。至如天挺、功力,诚如大夫之说。用笔之趣,请闻其说。”大夫欣然而笑曰:“ 此难能也。子欲闻乎?”公子曰:“予自少及长,凝情翰墨,每览异体奇迹,未尝不循环吟玩。抽其妙思,终日临仿,至于皓首而无退倦也。”  “夫用笔之法,急捉短搦,迅牵疾掣,悬针垂露,蠖屈蛇伸,洒落萧条,点缀闲雅,行行眩目,字字惊心,若上苑之春花,无处不发,抑亦可观,是予用笔之妙也。”  公子曰:“幸甚,幸甚!仰承余论,善无所加。然仆见闻异于是,辄以闻见便耽玩之,奉对大贤座,未敢抄说。”大夫曰:“与子同寮,索居日久,既有异同,焉得不叙?”公子曰:“向之造次,滥有斯言,今切再思,恐不足取。”大夫曰:“妙善异述,达者共传,请不秘之,粗陈梗概。”公子安退位逡巡,缓颊而言曰:“夫用笔之体会,须钩粘才把,缓绁徐收,梯不虚发,斫必有由。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壮则啒吻而嶱嶫,丽则绮靡而清道。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同鸾凤之鼓舞,等鸳鸯之沉浮。仿佛兮若神仙来往,宛转兮似兽伏龙游。其墨或洒或淡,或浸或燥,遂其形势,随其变巧,藏锋靡露,压尾难讨,忽正忽斜,半真半草。唯截纸棱,撇捩窈绍,务在经实,无令怯少。隐隐轸轸,譬河汉之出众星,昆冈之出珍宝,既错落而灿烂,复趢连而埽撩。方圆上下而相副,绎络盘桓而围绕,观寥廓兮似察,始登岸而逾好。用笔之趣,信然可珍,窃谓合乎古道。” 大夫应声而起,行吟而叹曰 :“夫游畎浍者,讵测溟海之深;升培塿者,宁知泰山之峻。今属公子吐论,通幽洞微,过钟、张之门,入羲、献之室,重光前哲,垂裕后昆。中心藏之,盖棺乃止。”公子谢曰:“鄙说疏浅,未足可珍,忽枉话言,不胜惭惧。” 

翻译
有翰林善书大夫对旧同僚某公子说:”自从文字之创,篆、隶兴起,百家千体,纷杂不同。至于能完美入神,可作楷模流传后世,美名飞扬,古今称绝的,只有王羲之一人而已。以往数百年间,无人能相比者,因天资、功力都缺乏,对笔法的奇幻莫测未通其妙。可不是吗?”公子从容地整整衣袖后说:“我庸疏愚昧,人微言轻,不食俸禄,专心于书法。至于天资、功力,正如大夫所说。而用笔之妙,想听听你的见解。”大夫高兴地笑着说:“这是不容易的,你希望听吗?”公子说: “我自少及长,专心书法,每见结体多变,用笔奇妙,未尝不反复的玩赏、体会。分析其美妙构思,终日临仿,以至头发已白也没厌倦和后退。” “用笔的方法,笔要紧握低捏,快行快拽,如悬针,如垂露,如蠖的屈曲,如蛇的伸展。萧洒脱略,从容大方,行行光彩夺目,字字惊心动魄,如园中之花,无处不发,多么可观啊!这就是我用笔的奥妙。” 公子说:“非常幸运!非常幸运!听到你的高论,真是再好没有了。然而我的见闻有不同于此的,每当闻见便深加玩味,现在面对着您,不敢全照您的说法。”大夫说:“与你同僚,相处日久,既有不同见解,哪可不谈?”公子说:“以前轻率,言谈过度,现在仔细再想,恐不可取。”大夫说:“美妙的不同论点,是通达事理的人应相互交流的,请勿秘守,粗说大概。”公子于是离开座位,踱步再三,婉转地说:“用笔的体会,必须深入探取,掌握裁夺。缓行慢收,笔不虚发,砍必有由。来去上下,悠闲而超逸。刚如铁画,媚若银钩,壮则高耸而峻立,丽则柔美而清劲。如枯松长于高山,巨石卧于鸿沟,与鸾凤的鼓舞,鸳鸯的沉浮相仿。好像神仙来往,飘忽无踪,兽伏龙游,委充曲折。其墨色或鲜明或淡雅、或湿润或枯燥。按照字的态势,随其巧妙变化,藏锋不露,收笔难寻。忽正忽斜,半真半草。只有用“断”的笔法(作方笔解)在纸上呈现出棱侧之势,一撇一折才能美好,点画务必充实,不使怯弱。茂茂密密,譬如银河的众星,昆冈的美玉,既交错缤纷而光彩鲜明,又相续连接而既散又拢。周围上下相称,来往徘徊相绕,看空阔处(用笔之趣)非常昭著,才能登达更为美好的(书艺)之岸。用笔之趣,确实可珍,私心以为这就合乎古代(笔法)的道理了。” 大夫听完霍地立起身来,边走边自言自语地叹息道:“走田间小沟的人,岂能测知大海的深度,立在小丘之上,哪知泰山的高大。现在听到公子的谈论,洞察书法的秘奥,已是近于钟繇、张芝,进入羲之、献之的堂奥了。真乃可以光复前贤,流传后代。我将藏于心中,直至终身。”公子谢道:“我的话粗疏肤浅,不足以珍重,现在屈尊听我讲话,十分惭愧惶恐。”
释义/赏析
翰林善书大夫:这是一个虚拟的官名,与后面“无名公子”都是虚拟的人物。 寮:通“僚”。同官为寮。 书契:指文字。 垂代:流传后世。 天挺:天资。 禀命:受于天的命运。指在世为人。 无禄代耕:没有俸禄收入。语出《孟子·万章下》:“禄足以代其耕也。” 捉、搦(nuò):握笔。 牵、掣(chè):运笔 。掣,拉、拽。 上苑:供帝王玩赏、打猎的园林。  安:于是。  缓颊而言:婉转地说。缓颊二字乃面带笑容之意,语出《史记·高帝纪上》:“汉王如荥阳,谓郦食其曰:“缓颊往说魏王豹。” 钩粘才把:钩,钩索义理,犹言穷理也,《易·系辞》:“钩深致远。”钩粘作深入探理解。才,通“载”。把,掌握。  绁:本义为牵引牲畜的绳子,引申为牵引,这里指运笔。  梯:导致事故的因由,指笔。 斫:砍。这里指下笔。  容与:闲暇自得貌。  风流:谓作品超逸美妙。  啒吻:疑为“崛岉”二字之误。崛岉,高耸屹立貌。语出《文选·鲁殿灵光赋》:“隆崛岉乎青云”。  嶱嶫:山之高峻之貌。  鸿沟:古运河名。  压尾:收笔之意。 窈绍:窈窕、美好貌。  经实:充实之意。  隐隐轸轸:形容众多、丰盛。 河汉:即银河。 昆冈:古代传说中的产玉之山。 趢连:“趢”字疑为”逮”字之误。逮,古文作“逯”。逮,及也,也就是连的意思。  埽撩:埽,弃也,作散解,撩,理也,拢取物为撩。按文乃既散又合之意。 方圆:作周围解。 察:昭著、明显。 逾:通”愈”,更加。 畎浍:田间小沟。 培塿:小土丘。 钟:钟繇(151~230)字元常。三国魏大臣、书法家。 张:张芝(?~约192)字伯英,东汉时书法家。 羲: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献:王羲之第七子献之,书法与父齐名,并称“二王”。 中心藏之:见《诗经·小雅·隰桑》:“心乎爱矣,退不谓矣,中心蔑之,何日忘之”。 
繁体原文
有翰林善書大夫言於寮故無名公子曰:“自書契之興,篆、隸滋起,百家千體,紛雜不同。至於盡妙窮神,作範垂代,騰芳飛譽,冠絕古今,惟右軍王逸少一人而已。然去之數百年之內,無人擬者,蓋與天挺之性,功力尚少,用筆運神未通其趣,可不然歟?”公子從容斂衽而言曰:“僕庸疏愚昧,稟命輕微,無祿代耕,留心筆硯。至如天挺、功力,誠如大夫之說。用筆之趣,請聞其說。”大夫欣然而笑曰:“ 此難能也。子欲聞乎?”公子曰:“予自少及長,凝情翰墨,每覽異體奇蹟,未嘗不循環吟玩。抽其妙思,終日臨仿,至於皓首而無退倦也。”  “夫用筆之法,急捉短搦,迅牽疾掣,懸針垂露,蠖屈蛇伸,灑落蕭條,點綴閒雅,行行眩目,字字驚心,若上苑之春花,無處不發,抑亦可觀,是予用筆之妙也。”  公子曰:“幸甚,幸甚!仰承餘論,善無所加。然僕見聞異於是,輒以聞見便耽玩之,奉對大賢座,未敢抄說。”大夫曰:“與子同寮,索居日久,既有異同,焉得不敘?”公子曰:“向之造次,濫有斯言,今切再思,恐不足取。”大夫曰:“妙善異述,達者共傳,請不祕之,粗陳梗概。”公子安退位逡巡,緩頰而言曰:“夫用筆之體會,須鉤粘才把,緩紲徐收,梯不虛發,斫必有由。徘徊俯仰,容與風流。剛則鐵畫,媚若銀鉤,壯則啒吻而嶱嶫,麗則綺靡而清道。若枯鬆之臥高嶺,類巨石之偃鴻溝,同鸞鳳之鼓舞,等鴛鴦之沉浮。彷彿兮若神仙來往,宛轉兮似獸伏龍遊。其墨或灑或淡,或浸或燥,遂其形勢,隨其變巧,藏鋒靡露,壓尾難討,忽正忽斜,半真半草。唯截紙棱,撇捩窈紹,務在經實,無令怯少。隱隱軫軫,譬河漢之出衆星,昆岡之出珍寶,既錯落而燦爛,復趢連而埽撩。方圓上下而相副,繹絡盤桓而圍繞,觀寥廓兮似察,始登岸而逾好。用筆之趣,信然可珍,竊謂合乎古道。” 大夫應聲而起,行吟而嘆曰 :“夫遊畎澮者,詎測溟海之深;升培塿者,寧知泰山之峻。今屬公子吐論,通幽洞微,過鍾、張之門,入羲、獻之室,重光前哲,垂裕後昆。中心藏之,蓋棺乃止。”公子謝曰:“鄙說疏淺,未足可珍,忽枉話言,不勝慚懼。” 
翻译
有翰林善書大夫對舊同僚某公子說:”自從文字之創,篆、隸興起,百家千體,紛雜不同。至於能完美入神,可作楷模流傳後世,美名飛揚,古今稱絕的,只有王羲之一人而已。以往數百年間,無人能相比者,因天資、功力都缺乏,對筆法的奇幻莫測未通其妙。可不是嗎?”公子從容地整整衣袖後說:“我庸疏愚昧,人微言輕,不食俸祿,專心於書法。至於天資、功力,正如大夫所說。而用筆之妙,想聽聽你的見解。”大夫高興地笑着說:“這是不容易的,你希望聽嗎?”公子說: “我自少及長,專心書法,每見結體多變,用筆奇妙,未嘗不反覆的玩賞、體會。分析其美妙構思,終日臨仿,以至頭髮已白也沒厭倦和後退。” “用筆的方法,筆要緊握低捏,快行快拽,如懸針,如垂露,如蠖的屈曲,如蛇的伸展。蕭灑脫略,從容大方,行行光彩奪目,字字驚心動魄,如園中之花,無處不發,多麼可觀啊!這就是我用筆的奧妙。” 公子說:“非常幸運!非常幸運!聽到你的高論,真是再好沒有了。然而我的見聞有不同於此的,每當聞見便深加玩味,現在面對着您,不敢全照您的說法。”大夫說:“與你同僚,相處日久,既有不同見解,哪可不談?”公子說:“以前輕率,言談過度,現在仔細再想,恐不可取。”大夫說:“美妙的不同論點,是通達事理的人應相互交流的,請勿祕守,粗說大概。”公子於是離開座位,踱步再三,婉轉地說:“用筆的體會,必須深入探取,掌握裁奪。緩行慢收,筆不虛發,砍必有由。來去上下,悠閒而超逸。剛如鐵畫,媚若銀鉤,壯則高聳而峻立,麗則柔美而清勁。如枯鬆長於高山,巨石臥於鴻溝,與鸞鳳的鼓舞,鴛鴦的沉浮相仿。好像神仙來往,飄忽無蹤,獸伏龍遊,委充曲折。其墨色或鮮明或淡雅、或溼潤或枯燥。按照字的態勢,隨其巧妙變化,藏鋒不露,收筆難尋。忽正忽斜,半真半草。只有用“斷”的筆法(作方筆解)在紙上呈現出棱側之勢,一撇一折才能美好,點畫務必充實,不使怯弱。茂茂密密,譬如銀河的衆星,昆岡的美玉,既交錯繽紛而光彩鮮明,又相續連接而既散又攏。周圍上下相稱,來往徘徊相繞,看空闊處(用筆之趣)非常昭著,才能登達更爲美好的(書藝)之岸。用筆之趣,確實可珍,私心以爲這就合乎古代(筆法)的道理了。” 大夫聽完霍地立起身來,邊走邊自言自語地嘆息道:“走田間小溝的人,豈能測知大海的深度,立在小丘之上,哪知泰山的高大。現在聽到公子的談論,洞察書法的祕奧,已是近於鍾繇、張芝,進入羲之、獻之的堂奧了。真乃可以光復前賢,流傳後代。我將藏於心中,直至終身。”公子謝道:“我的話粗疏膚淺,不足以珍重,現在屈尊聽我講話,十分慚愧惶恐。”
释义/赏析
翰林善書大夫:這是一個虛擬的官名,與後面“無名公子”都是虛擬的人物。 寮:通“僚”。同官爲寮。 書契:指文字。 垂代:流傳後世。 天挺:天資。 稟命:受於天的命運。指在世爲人。 無祿代耕:沒有俸祿收入。語出《孟子·萬章下》:“祿足以代其耕也。” 捉、搦(nuò):握筆。 牽、掣(chè):運筆 。掣,拉、拽。 上苑:供帝王玩賞、打獵的園林。  安:於是。  緩頰而言:婉轉地說。緩頰二字乃面帶笑容之意,語出《史記·高帝紀上》:“漢王如滎陽,謂酈食其曰:“緩頰往說魏王豹。” 鉤粘才把:鉤,鉤索義理,猶言窮理也,《易·繫辭》:“鉤深致遠。”鉤粘作深入探理解。才,通“載”。把,掌握。  紲:本義爲牽引牲畜的繩子,引申爲牽引,這裏指運筆。  梯:導致事故的因由,指筆。 斫:砍。這裏指下筆。  容與:閒暇自得貌。  風流:謂作品超逸美妙。  啒吻:疑爲“崛岉”二字之誤。崛岉,高聳屹立貌。語出《文選·魯殿靈光賦》:“隆崛岉乎青雲”。  嶱嶫:山之高峻之貌。  鴻溝:古運河名。  壓尾:收筆之意。 窈紹:窈窕、美好貌。  經實:充實之意。  隱隱軫軫:形容衆多、豐盛。 河漢:即銀河。 昆岡:古代傳說中的產玉之山。 趢連:“趢”字疑爲”逮”字之誤。逮,古文作“逯”。逮,及也,也就是連的意思。  埽撩:埽,棄也,作散解,撩,理也,攏取物爲撩。按文乃既散又合之意。 方圓:作周圍解。 察:昭著、明顯。 逾:通”愈”,更加。 畎澮:田間小溝。 培塿:小土丘。 鍾:鍾繇(151~230)字元常。三國魏大臣、書法家。 張:張芝(?~約192)字伯英,東漢時書法家。 羲:東晉書法家王羲之。 獻:王羲之第七子獻之,書法與父齊名,並稱“二王”。 中心藏之:見《詩經·小雅·隰桑》:“心乎愛矣,退不謂矣,中心蔑之,何日忘之”。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