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阮郎归 ·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阮郎归 ·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来自:《阮郎归》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翻译
山前灯火闪烁,快到黄昏,山头上飘来飘去的是朵朵浮云。鹧鸪声响起的地方住着数户山村人家,我在冷清的潇湘道上喜逢故人。 少年时也曾手执羽扇,头戴纶巾,风度潇洒镇定自若地指挥千军万马与敌鏖战。如今虽然憔悴落魄,但我要像宋玉那样作《招魂》赋招回失去的灵魂,自古以来书生多是无用之辈,读书多反而误了自身。
释义/赏析
耒(lěi)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四卷本甲集作“耒阳道中”。 耒阳:县名,宋属衡州,即今湖南耒阳。 张处父:未详。据下阕云云,疑亦与稼轩在山东同时举兵反抗金朝统治者。 推官:州郡所属的助理官员,常主军事。 灯火:四卷本作“风雨”。 数家村:几户人家的村落。宋·王安石《即事》:“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潇湘:湖南省的潇水和湘江,这里指湖南。 潇湘逢故人:语出南朝梁·柳恽《江南曲》:“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羽扇纶(guān)巾:魏晋时代“儒将”的服饰。明·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诸葛巾,一名纶巾,诸葛武侯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纶巾,有青丝带的帽子。 鞍马尘:指驰骋战马。 憔悴:指衰老。 儒冠:读书人戴的帽子,指代书生。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身,自己。
繁体原文
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雲。鷓鴣聲裏數家村,瀟湘逢故人。 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
翻译
山前燈火閃爍,快到黃昏,山頭上飄來飄去的是朵朵浮雲。鷓鴣聲響起的地方住着數戶山村人家,我在冷清的瀟湘道上喜逢故人。 少年時也曾手執羽扇,頭戴綸巾,風度瀟灑鎮定自若地指揮千軍萬馬與敵鏖戰。如今雖然憔悴落魄,但我要像宋玉那樣作《招魂》賦招回失去的靈魂,自古以來書生多是無用之輩,讀書多反而誤了自身。
释义/赏析
耒(lěi)陽道中爲張處父推官賦:四卷本甲集作「耒陽道中」。 耒陽:縣名,宋屬衡州,即今湖南耒陽。 張處父:未詳。據下闋云云,疑亦與稼軒在山東同時舉兵反抗金朝統治者。 推官:州郡所屬的助理官員,常主軍事。 燈火:四卷本作「風雨」。 數家村:幾戶人家的村落。宋·王安石《即事》:「縱橫一川水,高下數家村。」 瀟湘:湖南省的瀟水和湘江,這裏指湖南。 瀟湘逢故人:語出南朝梁·柳惲《江南曲》:「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 羽扇綸(guān)巾:魏晉時代「儒將」的服飾。明·王圻、王思義《三才圖會》:「諸葛巾,一名綸巾,諸葛武侯嘗服綸巾,執羽扇,指揮軍事。」綸巾,有青絲帶的帽子。 鞍馬塵:指馳騁戰馬。 憔悴:指衰老。 儒冠:讀書人戴的帽子,指代書生。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身,自己。
拓展阅读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创作背景/ 辛弃疾 / 〔宋代〕
  淳熙六年至七年(1179~1180),辛弃疾正在湖南安抚使任上。一次,在湖南耒阳道上,遇到了故友张处父,倾盖相接,把襟话旧,写下了这首词。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参考资料:

1、 谢真元,许渊冲,许明 .《一生必读宋词三百首鉴赏 英汉对照 an annotated edition with commentaries Chinese-English》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 :563 .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鉴赏/ 辛弃疾 / 〔宋代〕

  上阕头两句,通过描写昏暗浮动的景象,来衬托作者飘然不定的心理状态。公元1176年(淳熙三年),作者由江西提点刑狱调任京西转运判官,次年又调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辗转又调任湖南。南宋议和派当权后,排斥忠良,陷害贤能,使得朝政黑暗,词人抗金救国的理想,难于实现。因此他在另一首词中写道:“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历遍楚山川。”(《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而此词的这两句,用昏暗的夜色,与山头飘来飘去的浮云,构成一种暗淡浮动的意象,巧妙地与词人的心理状态结合。首句“欲”字,用得绝妙,写出了夕阳似落非落、夜幕似降非降的霎那之间的景象。这两句笔法纯熟,自然天成,把山村的景象,和盘托出。

  第三句,在心理描写上,比前两句又深了一层。古人认为,鹧鸪的叫声,好似“行不得也哥哥”,令人寒心。作者黄昏的山村,听见“鹧鸪声”,是在表现他对前途的忧虑,衬托他的凄凉心境。第四句笔锋陡然一转,写词人遇见老友——张处父,立即转忧为喜,气氛也随着由沉闷转为轻松愉快。“潇湘逢故人”,化用梁代柳恽的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江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 .《唐宋词鉴赏辞典 南宋、辽、金》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1513-1514 .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译文及注释/ 辛弃疾 / 〔宋代〕

译文
  山前灯火闪烁,快到黄昏,山头上飘来飘去的是朵朵浮云。鹧鸪声响起的地方住着数户山村人家,我在冷清的潇湘道上喜逢故人。
  少年时也曾学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风度潇洒镇定自若地指挥千军万马与敌鏖战。如今虽然憔悴落魄,但我要像宋玉那样作《招魂》赋招回失去的灵魂,自古以来书生多是无用之辈,读书多反而误了自身。

注释
耒阳:县名,即今湖南耒阳。
推官:州郡所属的助理官员,常主军事。
数家村:几户人家的村落。
潇湘:湖南省的潇水和湘江,这里指湖南。
遭:路遇。
纶巾:有青丝带的帽子。羽扇纶巾是魏晋时代“儒将”的服饰。
鞍马尘:指驰骋战马。
憔悴:指衰老。
儒冠:读书人戴的帽子,指代书生。
身:自己

查看译文鉴赏全文

参考资料:

1、 王德明,邓义昌 .《宋词小令精华》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299 .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