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沁园春 · 寿赵茂嘉郎中,时以置兼济仓赈济里中,除直祕阁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沁园春 · 寿赵茂嘉郎中,时以置兼济仓赈济里中,除直祕阁》 来自:《作品》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甲子相高,亥首曾疑,绛县老人。看长身玉立,鹤般风度;方颐鬚磔,虎样精神。文烂卿云,诗凌鲍谢,笔势骎骎更右军。浑馀事,羡仙都梦觉,金阙名存。 门前父老忻忻。焕奎阁新褒沼语温。记他年帷幄,须依日月;只今剑履,快上星辰。人道阴功,天教多寿,看到貂蝉七叶孙。君家里,是几枝丹桂,几树灵椿?

翻译
释义/赏析
沁园春:词牌名。创始于初唐。调名源于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之典故,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此得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明末清初·万树《词律》云:「《沁园春》是古调,作者极盛,其名最显。」此调格局开张,宜抒壮阔豪迈情感。苏、辛一派最喜用之。平韵,一百一十四字,前阕四平韵,后阕五平韵,亦有于过阕处增一暗韵者。《词律·卷十九》还录另一体,即一百一十五字者。另有《花发沁园春》与此调无涉。曲牌亦有《沁园春》,大致与词牌相同或有变化。曲牌是由词牌演化而来,其来历亦相同。 「寿赵茂嘉郎中,时以置兼济仓赈济里中,除直祕阁」:四卷本丙集作「寿赵茂嘉郎中,时以制置兼济仓里中赈济,除直祕阁」。 赵茂嘉:徐元杰《煤野集·卷十八·嘉遁赵公赞》:「公名不逷(tì),字茂嘉,自幼有声,能文,登进士第。初为清湘令,请以所增之秩封其母,孝庙褒而从之。居乡无异韦布,不恃气凌人,不屑意货殖,训子弟以礼法,勿挠寓邑。置兼济仓。冬籴(dí)夏粜(tiào),直损籴于时。里闾德之,绘像勒石祠焉。庆元见州状其事于上,诏除直祕阁,以示旌异。继升华文阁。年八十馀终于家。」《严州图经·卷一·知州题名》:「赵不逷,绍熙四年二月初五日以朝奉大夫权知,五年六月初七日除江西提刑。」 兼济仓:《铅(Yán)山县志·卷八·仓储志》:「兼济仓在天王庙之左,直华文阁赵不逷所立。初慕兼济平粜之意,以谷贱时籴,至明年谷贵,损价以粜。淳熙十五年米始百斛,岁时增益,后至千斛。意欲自少至多,自近至远,不为立额。乡人德之,庆元五年,状其事于州,州以闻,诏除直祕阁,以慰父老德之之心。」《永乐大典·卷七千五百十四·仓字韵》引《广信府永平志》所载赵不逷《兼济仓文》:「夫兼济仓者:因张乖崖垂警之言,慕黄兼济平粜之意,肆为此举,初无妄心。始谋粗用于馀粮,逐岁递增于百斛。从微至著,自迩及遐。庶穷民无艰食之忧,同此身有一饱之乐。大为编秩,永纪章程。高厚实鉴于本情,毫髮靡容于失度。」 「甲子相高,亥首曾疑,绛县老人」句:《左传·襄公三十年》:「三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鲁叔仲惠伯会郤成子于承匡之岁也。是岁也,狄伐鲁,叔孙庄叔于是乎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及虺也豹也,而皆以名其子,七十三年矣。』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二千六百有六旬也。』」晋·杜预注:「史赵,晋大史。『亥』字二画在上,并三六为身,如算之六。」后因称高寿之人为「绛县老人」。 须磔:广信书院本误作「须杰」,其他各本俱不误。《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桓温,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也。生未期而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峤笑曰:『果尔,后将易吾姓也。』……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少与沛国刘惔善,惔尝称之曰:『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 卿云:谓司马长卿与扬子云。 「诗淩鲍谢」句:唐·杜甫《遣兴五首·其五》诗:「吾怜孟浩然,裋褐即长夜。赋诗何必多,往往淩鲍谢。」按:鲍谓鲍照,谢谓谢灵运、谢惠连、谢玄晖也。 「笔势骎骎(qīn qīn)更右军」句:《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骎,《说文》:「马行疾皃(mào)。」清·段玉裁注:「《小雅·四牡》传曰:『骎骎、骤皃。骤者、马捷步也。』」 仙都梦觉:《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医扁鹊视之,出,董安于问。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在昔秦缪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学也。帝告我:『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于是出矣。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疾与之同,不出三日疾必閒,閒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又有一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舜之勋,适余将以其冑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孙。」』董安于受言而书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奎阁:收藏珍贵典籍文物之楼阁。即文章之府,此指祕阁。 「只今剑履,快上星辰」句: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诗:「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清·杨伦《杜诗镜铨》注谓「殿廷象太微帝座,故曰上星辰。」星辰剑履意谓剑履上殿。《宋史·卷一百七十·职官志十》载大臣之奉特旨者,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 貂蝉七叶:晋·左思《咏史八首·其二》诗:「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按:金张者,汉时金日磾、张安世二人并称。二氏子孙相继,七世荣显。后因用为显宦之代称。《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Mì Dī)列传·赞〉》曰:「(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叶内侍,何其盛也。」又《汉书·卷五十九·〈张汤传·(汤来孙、安世玄孙、延寿曾孙、勃孙、临子)张放传〉》曰:「安世之子孙相继,自宣元已来,为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列校尉者凡十馀人。功臣之后,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珥,插也。董巴《舆服志》曰:「侍中、中常侍冠武弁,貂尾为饰。」 「几枝丹桂,几树灵椿」句:《宋史·卷二百六十三·窦仪传》:「窦仪,字可象。蓟州渔阳人。……父禹钧,与兄禹锡皆以词学名。……仪十五能属文,晋天福中举进士。……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chēng)、僖(xī),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缙绅多讽诵之,当时号为『窦氏五龙』。」按:稼轩《洞仙歌·旧交贫贱》阕,题有「赵(晋臣)以弟兄皆有职名为宠,词中颇叙其盛」语,赵晋臣为士称子,兄弟六人先后登进士第,时人名所居曰「丛桂坊」。晋臣、茂嘉诸人均历任显秩,故有此二句。据《宋史·世系表》所载,六人者为:朝请大夫直文华殿不逷(茂嘉),中奉大夫直敷文殿不迂(晋臣),朝请郎不遂,赠通奉大夫不迹,朝请大夫不?,儒林郎不䢝(yà)。
繁体原文
甲子相高,亥首曾疑,絳縣老人。看長身玉立,鶴般風度;方頤鬚磔,虎樣精神。文爛卿雲,詩淩鮑謝,筆勢駸駸更右軍。渾餘事,羨仙都夢覺,金闕名存。 門前父老忻忻。煥奎閣新褒沼語溫。記他年帷幄,須依日月;只今劍履,快上星辰。人道陰功,天教多壽,看到貂蟬七葉孫。君家裏,是幾枝丹桂,幾樹靈椿?
翻译
释义/赏析
沁園春:詞牌名。創始於初唐。調名源於東漢竇憲仗勢奪取沁水公主園林之典故,後人作詩以詠其事,此調因此得名。又名《壽星明》、《洞庭春色》等。明末淸初·萬樹《詞律》云:「《沁園春》是古調,作者極盛,其名最顯。」此調格局開張,宜抒壯闊豪邁情感。蘇、辛一派最喜用之。平韻,一百一十四字,前闋四平韻,後闋五平韻,亦有於過闋處增一暗韻者。《詞律·卷十九》還録另一體,即一百一十五字者。另有《花發沁園春》與此調無涉。曲牌亦有《沁園春》,大致與詞牌相同或有變化。曲牌是由詞牌演化而來,其來歷亦相同。 「壽趙茂嘉郎中,時以置兼濟倉賑濟里中,除直祕閣」:四卷本丙集作「壽趙茂嘉郎中,時以制置兼濟倉里中賑濟,除直祕閣」。 趙茂嘉:徐元傑《煤埜集·卷十八·嘉遯趙公贊》:「公名不逷(tì),字茂嘉,自幼有聲,能文,登進士第。初爲淸湘令,請以所增之秩封其母,孝廟褒而從之。居鄕無異韋布,不恃氣凌人,不屑意貨殖,訓子弟以禮法,勿撓寓邑。置兼濟倉。冬糴(dí)夏糶(tiào),直損糴於時。里閭德之,繪像勒石祠焉。慶元見州狀其事於上,詔除直祕閣,以示旌異。繼陞華文閣。年八十餘終於家。」《嚴州圖經·卷一·知州題名》:「趙不逷,紹煕四年二月初五日以朝奉大夫權知,五年六月初七日除江西提刑。」 兼濟倉:《鉛(Yán)山縣志·卷八·倉儲志》:「兼濟倉在天王廟之左,直華文閣趙不逷所立。初慕兼濟平糶之意,以穀賤時糴,至明年穀貴,損價以糶。淳熙十五年米始百斛,歳時增益,後至千斛。意欲自少至多,自近至遠,不爲立額。鄕人德之,慶元五年,狀其事於州,州以聞,詔除直祕閣,以慰父老德之之心。」《永樂大典·卷七千五百十四·倉字韻》引《廣信府永平志》所載趙不逷《兼濟倉文》:「夫兼濟倉者:因張乖崖垂警之言,慕黃兼濟平糶之意,肆爲此舉,初無妄心。始謀粗用於餘糧,逐歳遞增於百斛。從微至著,自邇及遐。庶窮民無艱食之憂,同此身有一飽之樂。大爲編秩,永紀章程。高厚實鑑於本情,毫髮靡容於失度。」 「甲子相高,亥首曾疑,絳縣老人」句:《左傳·襄公三十年》:「三月,癸未,晉悼夫人食輿人之城杞者,絳縣人或年長矣,無子,而往與於食。有與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紀年。臣生之歲,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吏走問諸朝,師曠曰:『魯叔仲惠伯會郤成子於承匡之歲也。是歲也,狄伐魯,叔孫莊叔於是乎敗狄於咸,獲長狄僑如,及虺也豹也,而皆以名其子,七十三年矣。』史趙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數也。』士文伯曰:『然則二萬二千六百有六旬也。』」晉·杜預注:「史趙,晉大史。『亥』字二畫在上,幷三六爲身,如算之六。」後因稱高壽之人爲「絳縣老人」。 鬚磔:廣信書院本誤作「鬚傑」,其他各本倶不誤。《晉書·卷九十八·桓溫傳》:「桓溫,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也。生未期而太原溫嶠見之,曰:『此兒有奇骨,可試使啼。』及聞其聲,曰:『真英物也!』以嶠所賞,故遂名之曰溫。嶠笑曰:『果爾,後將易吾姓也。』……溫豪爽有風概,姿貌甚偉,面有七星。少與沛國劉惔善,惔嘗稱之曰:『溫眼如紫石稜,鬚作猥毛磔,孫仲謀、晉宣王之流亞也。』」 卿雲:謂司馬長卿與揚子雲。 「詩淩鮑謝」句:唐·杜甫《遣興五首·其五》詩:「吾憐孟浩然,裋褐即長夜。賦詩何必多,往往淩鮑謝。」按:鮑謂鮑照,謝謂謝靈運、謝惠連、謝玄暉也。 「筆勢駸駸(qīn qīn)更右軍」句:《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傳》:「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羲之幼訥於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嘗謁周顗,顗察而異之。時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於是始知名。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爲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爲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羲之既拜護軍,又苦求宣城郡,不許,乃以爲右軍將軍、會稽內史。」駸,《説文》:「馬行疾皃(mào)。」淸·段玉裁注:「《小雅·四牡》傳曰:『駸駸、驟皃。驟者、馬捷步也。』」 仙都夢覺:《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趙簡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醫扁鵲視之,出,董安于問。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在昔秦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孫支與子輿曰:「我之帝所甚樂。吾所以久者,適有學也。帝告我:『晉國將大亂,五世不安;其後將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國男女無別。』」公孫支書而藏之,秦讖於是出矣。獻公之亂,文公之霸,而襄公敗秦師於殽而歸縱淫,此子之所聞。今主君之疾與之同,不出三日疾必閒,閒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簡子寤。語大夫曰:『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游於鈞天,廣樂九奏萬舞,不類三代之樂,其聲動人心。有一熊欲來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又有一羆來,我又射之,中羆,羆死。帝甚喜,賜我二笥,皆有副。吾見兒在帝側,帝屬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壯也,以賜之。」帝告我:「晉國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將大敗周人於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舜之勳,適余將以其冑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孫。」』董安于受言而書藏之。以扁鵲言告簡子,簡子賜扁鵲田四萬畝。」 奎閣:收藏珍貴典籍文物之樓閣。即文章之府,此指祕閣。 「只今劍履,快上星辰」句:唐·杜甫《上韋左相二十韻》詩:「持衡留藻鑑,聽履上星辰。」淸·楊倫《杜詩鏡銓》注謂「殿廷象太微帝座,故曰上星辰。」星辰劍履意謂劍履上殿。《宋史·卷一百七十·職官志十》載大臣之奉特旨者,賜「劍履上殿,詔書不名,讚拜不名,入朝不趨」。 貂蟬七葉:晉·左思《詠史八首·其二》詩:「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按:金張者,漢時金日磾、張安世二人幷稱。二氏子孫相繼,七世榮顯。後因用爲顯宦之代稱。《漢書·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Mì Dī)列傳·贊〉》曰:「(金日磾)夷狄亡國,羈虜漢庭,而以篤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將,傳國後嗣,世名忠孝,七葉內侍,何其盛也。」又《漢書·卷五十九·〈張湯傳·(湯來孫、安世玄孫、延壽曾孫、勃孫、臨子)張放傳〉》曰:「安世之子孫相繼,自宣元已來,爲侍中、中常侍、諸曹散騎、列校尉者凡十餘人。功臣之後,唯有金氏、張氏,親近貴寵,比於外戚。」珥,插也。董巴《輿服志》曰:「侍中、中常侍冠武弁,貂尾爲飾。」 「幾枝丹桂,幾樹靈椿」句:《宋史·卷二百六十三·竇儀傳》:「竇儀,字可象。薊州漁陽人。……父禹鈞,與兄禹錫皆以詞學名。……儀十五能屬文,晉天福中舉進士。……儀學問優博,風度峻整。弟儼、侃、偁(chēng)、僖(xī),皆相繼登科。馮道與禹鈞有舊,嘗贈詩,有『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縉紳多諷誦之,當時號爲『竇氏五龍』。」按:稼軒《洞仙歌·舊交貧賤》闋,題有「趙(晉臣)以弟兄皆有職名爲寵,詞中頗敍其盛」語,趙晉臣爲士稱子,兄弟六人先後登進士第,時人名所居曰「叢桂坊」。晉臣、茂嘉諸人均歷任顯秩,故有此二句。據《宋史·世系表》所載,六人者爲:朝請大夫直文華殿不逷(茂嘉),中奉大夫直敷文殿不迂(晉臣),朝請郎不遂,贈通奉大夫不跡,朝請大夫不?,儒林郎不䢝(yà)。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