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身边的国学大师-国学堂

词字云-国学堂

满庭芳 · 和洪丞相景伯韵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满庭芳 · 和洪丞相景伯韵》 来自:《作品》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後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西元一二〇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西元一二〇七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鬱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原文

倾国无媒,入宫见妬,古来颦损蛾眉。看公如月,光彩众星稀。袖手高山流水,听群蛙、鼓吹荒池。文章手,直须补衮,藻火粲宗彝。 痴儿公事了,吴蚕缠绕,自吐馀丝。幸一枝粗稳,三径新治。且约湖边风月,功名事、欲使谁知。都休问,英雄千古,荒草没残碑。

翻译
释义/赏析
和洪丞相景伯韵:四卷本丙集作“和洪景伯丞相韵”。 洪丞相景伯:洪适,字景伯,江西鄱阳人。与乃弟洪遵、洪迈文名满天下,人称“三洪”。他于乾道元年曾居相位,后被劾罢去。淳熙八年春,作《满庭芳》二首,稼轩三和其韵,此其一。《宋史·卷三百七十三·洪皓传》附《洪适传》:“适字景伯,皓长子也。幼敏悟,日诵三千言。皓使朔方,适年甫十三,能任家事。以皓出使恩,补修职郎。绍兴十二年,与弟遵同中博学宏词科。……后三年,弟迈亦中是选,由是三洪文名满天下。……乾道元年五月,迁翰林学士,仍兼中书舍人。……十二月,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未几,春霖,适引咎乞退,林安宅抗疏论适,既而台臣复合奏。三月,除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起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再奉祠。淳熙十一年薨,年六十八,谥文惠。适以文学闻望,遭时遇主,自两制一月入政府,又四阅月居相位,又三月罢政,然无大建明以究其学。家居十有六年,兄弟鼎立,子孙森然,以著述吟咏自乐,近世备福鲜有及之。”按:奉祠指宋代设宫观使、判官、都监、提举、提点、主管等职,以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官员等。他们只领官俸而无职事。因宫观使等职原主祭祀,故亦称奉祠。《宋史·卷一百七十·职官志·宫观》:“宋制,设祠禄之官,以佚老优贤。先时员数绝少,熙宁以后乃增置焉。在京宫观,旧制以宰相、执政充使,或丞、郎、学士以上充副使,两省或五品以上为判官,内侍官或诸司使、副为都监,又有提举、提点、主管。” 倾国无媒:谓美人与君主间缺少媒介之人。唐·韩愈《县斋有怀》:“谁为倾国媒,自许连城价。”倾国,倾国之貌,代指绝代佳人。 入宫见妬:《史记·卷八十三·邹阳传》:“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妬;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 颦(pín)损:指蛾眉(美人)受到伤害。 蛾眉:借指女子容貌的美丽。《楚辞·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倾国无媒,入宫见妬,古来颦损蛾眉。”句:言美人见妬,自古而然。喻贤才遭忌,写出洪适境遇。唐·骆宾王《爲徐敬业讨武曌檄》:“入宫见妬,蛾眉不肯让人。” “看公如月,光彩众星稀。”句:言景伯才冠当朝,众不可及。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 袖手:缩手于袖,表示不预其事(此指政事)。 高山流水:暗用伯牙、锺子期相知事。伯牙善琴,寓情高山流水,惟子期为知音。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抚琴。此谓以高山流水为知音。《列子·汤问·高山流水》:“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锺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听群蛙、鼓吹荒池:《南齐书·卷四十八·孔稚珪传》:“孔稚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人也。……稚珪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与外兄张融情趣相得,又与琅邪王思远、庐江何点、点弟胤竝款交,不乐世务。居宅盛营山水,凭机独酌,傍无杂事。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稚珪笑答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期效仲举。’”鼓吹,乐曲。 “袖手高山流水,听群蛙、鼓吹荒池。”句:说景伯隐居田园,过着怡情山水的闲适生活。 补衮(gǔn):谓补救、规谏帝王的过失。《诗经·大雅·烝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衮,帝王服衮龙之衣。 宗彝(yí):宗庙祭祀用的礼品,此代指祀器上的兽饰。 藻火灿宗彝:绣画水藻、火焰、宗彝于衮服,使衮服益发光辉灿烂,喻有辅君治国之才。《尚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fǔfú),絺(chī)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注:“会,五采也,……宗庙彝樽,亦以山龙华虫为饰。”又云:“天子服日月而下,诸侯自龙衮而下至黼黻,士服藻火。”周秉钧注:“宗彝,虎蜼也,宗庙彝器有虎彝蜼彝,故以宗彝名虎蜼也。”藻、火,皆衣饰图形。 “文章手,直须补衮,藻火粲宗彝。”句:谓景伯文章高手,足以辅君治国。 痴儿公事了:这里借言景伯归隐。《晋书·卷四十七·〈傅玄传·傅咸传〉》:“骏弟济素与咸善,与咸书曰:‘江海之流混混,故能成其深广也。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观每事欲了。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左丞总司天台,维正八坐,此未易居。以君尽性而处未易居之任,益不易也。想虑破头,故具有白。’咸答曰:‘卫公云酒色之杀人,此甚于作直。坐酒色死,人不为悔。逆畏以直致祸,此由心不直正,欲以苟且为明哲耳!自古以直致祸者,当自矫枉过直,或不忠允,欲以亢厉为声,故致忿耳。安有空空为忠益,而当见疾乎!’居无何,骏诛。咸转为太子中庶子,迁御史中丞。”宋·黄庭坚《登快阁》诗:“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痴儿,痴人、呆子。 “痴儿公事了,吴蚕缠绕,自吐馀丝。”句:言景伯摆脱政事后,犹吴蚕馀丝未尽,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常常咏志抒怀。 一枝:喻景伯隐居之所。《庄子·逍遥游》:“许由曰:‘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北周·庾信《小园赋》:“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 粗稳:初步安稳。 三径:本意为三条小路。西汉末年,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归隐,于院中闢三径,惟与高人雅士交往。东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一·逃名》:“蒋诩,字元卿,隐于杜陵,舍中三逕,唯羊仲、裘仲从之游,二仲皆挫廉逃名之士。”,后世即以“三径”指隐居者的家园。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幸一枝粗稳,三径新治(chí)。”句:谓景伯幸得隐居之所,一切整治停当。宋·苏轼《除夜病中赠柳屯田》诗:“三径初成赀,一枝有馀煖。”治,此处押平声韵。 “且约湖边风月,功名事、欲使谁知。”句:言且忘功名之事,相约吟赏风月。 残碑:记载英雄业绩的残败了的墓碑。 “都休问,英雄千古,荒草没残碑。”句:一切休问,君不见千古英雄,犹自埋没荒草,无闻于人世。
繁体原文
傾國無媒,入宮見妬,古來顰損蛾眉。看公如月,光彩衆星稀。袖手高山流水,聽羣蛙、鼓吹荒池。文章手,直須補袞,藻火粲宗彝。 癡兒公事了,吳蠶纏繞,自吐餘絲。幸一枝粗穩,三徑新治。且約湖邊風月,功名事、欲使誰知。都休問,英雄千古,荒草沒殘碑。
翻译
释义/赏析
和洪丞相景伯韻:四卷本丙集作「和洪景伯丞相韻」。 洪丞相景伯:洪适,字景伯,江西鄱陽人。與乃弟洪遵、洪邁文名滿天下,人稱「三洪」。他於乾道元年曾居相位,後被劾罷去。淳熙八年春,作《滿庭芳》二首,稼軒三和其韻,此其一。《宋史·卷三百七十三·〈洪皓傳·洪适傳〉》:「适字景伯,皓長子也。幼敏悟,日誦三千言。皓使朔方,适年甫十三,能任家事。以皓出使恩,補修職郎。紹興十二年,與弟遵同中博學宏詞科。……後三年,弟邁亦中是選,由是三洪文名滿天下。……乾道元年五月,遷翰林學士,仍兼中書舍人。……十二月,拜尙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未幾,春霖,适引咎乞退,林安宅抗疏論适,旣而臺臣復合奏。三月,除觀文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尋起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再奉祠。淳熙十一年薨,年六十八,謚文惠。适以文學聞望,遭時遇主,自兩制一月入政府,又四閲月居相位,又三月罷政,然無大建明,以究其學。家居十有六年,兄弟鼎立,子孫森然,以著述吟詠自樂,近世備福鮮有及之。」按:奉祠指宋代設宮觀使、判官、都監、提舉、提點、主管等職,以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官員等。他們衹領官俸而無職事。因宮觀使等職原主祭祀,故亦稱奉祠。《宋史·卷一百七十·職官志·宮觀》:「宋制,設祠祿之官,以佚老優賢。先時員數絕少,熙寧以後乃增置焉。在京宮觀,舊制以宰相、執政充使,或丞、郎、學士以上充副使,兩省或五品以上爲判官,內侍官或諸司使、副爲都監,又有提舉、提點、主管。」 傾國無媒:謂美人與君主間缺少媒介之人。唐·韓愈《縣齋有懷》:「誰爲傾國媒,自許連城價。」傾國,傾國之貌,代指絶代佳人。 入宮見妬:《史記·卷八十三·鄒陽傳》:「故女無美惡,入宮見妬;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 顰(pín)損:指蛾眉(美人)受到傷害。 蛾眉:借指女子容貌的美麗。戰國楚·屈原《楚辭·離騷》:「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謡諑謂余以善淫。」 「傾國無媒,入宮見妬,古來顰損蛾眉。」句:言美人見妬,自古而然。喩賢才遭忌,寫出洪适境遇。唐·駱賓王《爲徐敬業討武曌檄》:「入宮見妬,蛾眉不肯讓人。」 「看公如月,光彩眾星稀。」句:言景伯才冠當朝,眾不可及。西漢·劉安《淮南子·卷十七·説林》:「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 袖手:縮手於袖,表示不預其事(此指政事)。 高山流水:暗用伯牙、鍾子期相知事。伯牙善琴,寓情高山流水,惟子期爲知音。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撫琴。此謂以高山流水爲知音。《列子·湯問·高山流水》:「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爲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聽群蛙、鼓吹荒池:《南齊書·卷四十八·孔稚珪傳》:「孔稚珪字德璋,會稽山陰人也。……稚珪風韻清疏,好文詠,飲酒七八斗。與外兄張融情趣相得,又與琅邪王思遠、廬江何點、點弟胤竝款交。不樂世務,居宅盛營山水,憑机獨酌,傍無雜事。門庭之內,草萊不剪,中有蛙鳴,或問之曰:『欲爲陳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當兩部鼓吹,何必期效仲舉。』」鼓吹,樂曲。 「袖手高山流水,聽群蛙、鼓吹荒池。」句:説景伯隱居田園,過著怡情山水的閑適生活。 補袞(gǔn):謂補救、規諫帝王的過失。《詩經·大雅·烝民》:「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袞,帝王服袞龍之衣。 宗彝(yí):宗廟祭祀用的禮品,此代指祀器上的獸飾。 藻火粲宗彝:繡畫水藻、火焰、宗彝於袞服,使袞服益發光輝燦爛,喩有輔君治國之才。《尙書·虞書·益稷》:「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宗彝、藻、火、粉米,黼(fǔ)《說文》:『白與黑相次文。』、黻(fú)《說文》:『黑與靑相次文。』,絺(chī)《說文》:『細葛也。』繡。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注:「會,五采也,……宗廟彝樽,亦以山、龍、華蟲爲飾。」又云:「天子服日月而下,諸侯自龍袞而下至黼黻,士服藻火。」周秉鈞注:「宗彝,虎蜼也,宗廟彝器有虎彝蜼彝,故以宗彝名虎蜼也。」藻、火,皆衣飾圖形。 「文章手,直須補袞,藻火粲宗彝。」句:謂景伯文章高手,足以輔君治國。 癡兒公事了:這裏借言景伯歸隱。《晉書·卷四十七·〈傅玄傳·傅咸傳〉》:「(楊)駿弟濟素與咸善,與咸書曰:『江海之流混混,故能成其深廣也。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觀每事欲了。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癡,復爲快耳!左丞總司天臺,維正八坐,此未易居。以君盡性而處未易居之任,益不易也。想慮破頭,故具有白。』咸答曰:『衛公云酒色之殺人,此甚於作直。坐酒色死,人不爲悔。逆畏以直致禍,此由心不直正,欲以苟且爲明哲耳!自古以直致禍者,當自矯枉過直,或不忠允,欲以亢厲爲聲,故致忿耳。安有空空爲忠益,而當見疾乎!』居無何,駿誅。咸轉爲太子中庶子,遷御史中丞。」宋·黃庭堅《登快閣》詩:「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癡兒,癡人、獃子。 「癡兒公事了,吳蠶纏繞,自吐餘絲。」句:言景伯擺脫政事後,猶吳蠶餘絲未盡,仍然關心國家大事,常常詠志抒懷。 一枝:喩景伯隱居之所。《莊子·卷一·逍遙遊》:「許由曰:『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北周·庾信《小園賦》:「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 粗穩:初步安穩。 三徑:本意爲三條小路。西漢末年,兗州刺史蔣詡辭官歸隱,於院中闢三逕,惟與高人雅士交往。東漢·趙岐《三輔決錄·卷一·逃名》:「蔣詡,字元卿,隠於杜陵,舍中三逕,唯羊仲、裘仲從之遊,二仲皆挫廉逃名之士。」後世即以「三徑」指隱居者的家園。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幸一枝粗穩,三徑新治(chí)。」句:謂景伯幸得隱居之所,一切整治停當。宋·蘇軾《除夜病中贈柳屯田》詩:「三徑初成貲,一枝有餘煖。」治,此處押平聲韻。 「且約湖邊風月,功名事、欲使誰知。」句:言且忘功名之事,相約吟賞風月。 殘碑:記載英雄業績的殘敗了的墓碑。 「都休問,英雄千古,荒草沒殘碑。」句:一切休問,君不見千古英雄,猶自埋沒荒草,無聞於人世。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词字云图书馆-诗词歌赋国学学习-7*24小时
  • 词字云图书馆www.ciziyun.com 点击:30069726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huangmi01@qq.com侵删 词字云-做你身边最得力的古文帮手,唐诗三百首,诗歌全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近代诗歌、外国诗歌,打造全诗词数据库网站和社区,为您提供经典的诗词、丰富的诗词服务。以及国学经典,词字云,国学,易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离骚,古典诗词,红色诗词,近代诗词,现代诗词

    Copyright © 词字云www.ciziyun.com图书馆 001-1